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eiz图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各个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eiz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样本图片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浙江省公路学校和浙江省航务学校。1963年3月,两校合并成立浙江省交通学校。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位于杭州市,隶属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是交通运输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浙江省示范高等职业学院、浙江省高职优质建设校、教育部首批“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示范学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校、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秘书长单位,被批准为浙江省教育管办评分离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截至2019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4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40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员工588人,有在校学生8922名。[1]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2]。党委书记:王怡民
院长:季永青。简 称
浙江交院(zjic)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理工。。浙江省交通学校
1959年,浙江省汽车学校、浙江省金华公路学校合并组建浙江省公路学校。
1958年,杭州区局汽车驾驶学校创建。
1959年,杭州区局汽车驾驶学校更名为浙江省汽车学校。
校园风景(15张)
1958年,浙江省金华公路学校创建。
1958年,浙江省航务学校创建。
1959年,浙江省航务学校更名为浙江省宁波航务学校。
1963年,浙江省公路学校、浙江省宁波航务学校合并组建浙江省交通学校。
1978年,浙江航运技校创建。
1994年,浙江航运技校并入浙江省交通学校。
浙江省交通干部学校
1982年,浙江省交通干部学校创建。
金华市交通技工学校
1978年,金华市交通技工学校创建。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建校
1999年,杭州钢铁厂职工大学、浙江省交通学校、浙江省交通干部学校、金华市交通技工学校合并升格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4]
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2年9月21日,学校通过了“浙江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5]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6]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2]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教职员工588人,其中高级职称159人[7],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交流活动
第三层次培养对象5人[8],交通部吴福-振华交通教育奖励基金优秀教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9],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1人。[10]
国家教学名师:季永青[9]
交通部吴福-振华交通教育奖励基金优秀教师:陈文华、楼惠群、郭发忠、屠群峰、朱永强[11]
浙江省教学名师:杨仲元,陈文华[9]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薛廷河, 边浩毅,高华,马林才,刘美灵[8]
浙江省优秀教师:戎成、孙秋高、赵伟、虞小燕、刘美灵[12]
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周志国、叶志斌[13]
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赵伟、张征文、田浩、窦慧丽[14]
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马林才[15]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
截至2019年4月,学校开设9个二级学院,开办40个全日制高职专业。[1]
分院 | 专业名称 | 设置时间 | 所属专业大类 |
路桥学院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1999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市政工程技术 | 2003年 | 土木建筑大类 | |
工程造价 | 2005年 | 土木建筑大类 | |
铁道工程技术 | 2009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 2009年 | 土木建筑大类 | |
汽车学院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1999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汽车营销与服务 | 2003年 | 财经商贸大类 | |
汽车电子技术 | 2004年 | 装备制造大类 | |
市场营销 | 2004年 | 财经商贸大类 | |
汽车车身维修技术 | 2012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海运学院 | 航海技术 | 1999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轮机工程技术 | 1999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港口与航运管理 | 2003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船舶工程技术 | 2004年 | 装备制造大类 | |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 2013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游艇设计与制造 | 2013年 | 装备制造大类 |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2013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旅游管理 | 2011年 | 旅游大类 | |
智能控制技术 | 2016年 | 装备制造大类 | |
航空学院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2015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通用航空器维修 | 2014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机场运行 | 2014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空中乘务 | 2015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民航运输 | 2016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轨道交通学院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2014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 2015 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02年 | 装备制造大类 |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2002年 | 装备制造大类 |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2003年 | 土木建筑大类 | |
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 | 2013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智慧交通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1999年 | 电子信息大类 |
通信技术 | 2001年 | 电子信息大类 |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2004年 | 电子信息大类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2013年 | 电子信息大类 | |
移动通信技术 | 2015年 | 电子信息大类 | |
运输管理学院 | 交通运营管理 | 2009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物流管理 | 2001年 | 财经商贸大类 | |
商务英语 | 2005年 | 教育与体育大类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06年 |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 |
邮政通信管理 | 2015年 | 交通运输大类 | |
人文学院 | ------- | ----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 | -----[1][16]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7个,教育部列为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4个,
学校活动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1个,浙江省特色建设专业8个,浙江省示范专业4个,浙江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3个[17];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2个[18],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4门,浙江省级精品课程11门[19]。[1]
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中,获批7个骨干专业、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0]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物流管理[20]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港口机械)
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建设项目: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18]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航海技术[18]
浙江省特色建设专业:船舶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国际航运业务管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物流管理
浙江省示范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航海技术,通信技术
浙江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航海技术
浙江省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18]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船舶文化[21]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 | |||
骨干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通信技术、航海技术 汽车营销与服务、物流管理、轮机工程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
项目生产性实训基地 | 信息通信技术实训基地、汽车技术服务综合实训基地 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交通工程建设与管理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 | ||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 汽车技术与服务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 ||
协同创新中心 | 长大桥梁安全运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公路水运钢结构桥梁协同创新中心 | ||
技能大师工作室 | 编粱木拱桥营造技艺大师工作室[20] |
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 |||
课程名称 | 批准时间 | 课程负责人 |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 2006年 | 陈文华 | |
测量技术 | 2006年 | 金仲秋 | |
运输管理实务 | 2007年 | 季永青 | |
通信线路工程与施工 | 2007年 | 楼惠群 | |
资料来源:[19] |
教育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
课程名称 | 批准时间 | 课程负责人 |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2007年 | 赵金祥 | ||||||
制冷与空调技术 | 2007年 | 金湖庭 | ||||||
公路勘测技术 | 2007年 | 王建林 | ||||||
通信工程概预算 | 2008年 | 李锦伟 | ||||||
资料来源:[19] |
浙江省级精品课程 | ||||||||
课程名称 | 批准时间 | 课程负责人 | ||||||
船舶定位与导航 | 2005年 | 李德雄 | ||||||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 | 2006年 | 张琴友 | ||||||
仓储管理实务 | 2007年 | 孙秋高 | ||||||
公路勘测技术 | 2007年 | 王建林 | ||||||
通信工程概预算 | 2008年 | 李锦伟 | ||||||
中小企业网络组建与管理 | 2008年 | 叶忠杰 | ||||||
航运管理实务 | 2008年 | 徐 秦 | ||||||
制冷与空调技术 | 2009年 | 金湖庭 |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 2003年 | 陈文华 | ||||||
测量技术 | 2004年 | 金仲秋 | ||||||
运输管理实务 | 2006年 | 季永青 | ||||||
资料来源:[19] |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4月,学校主持并获得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1]
教学成果 | |||||
名称 | 奖项 | ||||
以国际海员适任能力为标准的高职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2009浙江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
以国际海员适任能力为标准的高职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2009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
基于“工作任务驱动”的《测量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2009年浙江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毕业综合实践分类指导全程动态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用“数据说话”,促进浙江省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管理决策水平的提升 | 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信息化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 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交通类高职校企政合作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2014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
基于“三体一网”平台的交通类高职校企政合作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2014年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资料来源:[22]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交流
学校与丰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
学校军训
展t-tep项目(丰田教育),与德国外贸交通学院、澳大利亚西海岸科技学院、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等境外院校开展专业开发、师生交流等国际合作项目;与相关企事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40个。[1]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术研究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省级研究所1个,院级研究所10个,科研创新团队8个。[23]
省级研究所: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23]
院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汽车运用技术研究所,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所,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8张)
水运经济研究所,桥隧工程研究所,德育研究所,交通文化研究所,交通运输安全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23]
科研创新团队:智能控制与节能技术研究团队,水运经济研究团队,桥隧工程研究团队,信息技术研究团队,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团队,地基结构研究团队,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团队,现代企业文化研究团队[23]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科研项目立项140项,其中省部级项目9项、厅局级项目46项、横向项目67项,全年科研经费到款总额1318.7万元,其中纵向项目393.2 万元,横向项目822.15万元,学校配套资助103万元,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167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9部,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03项,获得国家专利2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24]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理综合版)》创刊于2000年6月,是浙江省交通系统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全国性刊物。学报获得了《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和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书生数字期刊等国内几家大型电子数据库列为全文收录期刊。[25]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统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
励志力行
释义:励志,源自南朝谢灵运《述祖德诗》“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励”是“厉”的假借、有磨炼之意。励志就是要时常磨炼自己的心志,她包蕴着志存高远、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力行,源自杨倞对荀子《劝学》篇“真积力久则入”的注释,“力,力行也,诚积力久,则能入于学也。”这是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提炼。它蕴含了求真务实、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26]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
释义:
1、利用学院的中文拼音字母“j”“y”为基本元素,吸取良渚文化鱼纹、云纹、
玉综边纹的理念,通过形象组合,产生动感和内涵。体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拼搏的精神。
2、字型由三个相似的图形组成,图形以“j”字为设计起点,通过组织融合形成一个浪和浪花,反映学院在时代的大潮中的蓬勃发展,体现学院站在时代的浪尖和时代弄潮儿,并有无数的闪光点,寓意学院在新世纪的新变化。浪花代表激情和力量,体现学院“励志力行”的校训。
3、图形上的点和“j”“j”组合向下看形似一个人在专注于看书,代表我们的学生在认真学习,向上的图形形似三个人在一起向上奔跑,代表学院的教育事业在向前奔跑。
4、图形由三组而成,又似三个人,代表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做事原则。
5、标志图形似一个拳头,代表力量和团结的精神。图形上的一点,寓意早上的太阳,代表学院蒸蒸日上的教育事业。
6、标志下面的弧线,代表的是一条路,弧线向上,和浪花并行,这表示学院的教学之路无止境和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亮点。
7、外形采用“双圆”图形,这样的造型适合正规场合的使用,取中间单体部分图形可以使用到学院各个不同的场合,整个标志充满现代设计理念。
8、标志正面的1958年,代表学院的办学时间,代表的是学院的历史。
9、标志色彩采用蓝色,蓝色代表平静、平和,意为学院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
10、标志设计变化丰富,线条流畅,传达理念清晰,中英文字体主要表现了学院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学校,充分融合学校自身的特点。[27]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社团文化
截止2017年2月,学院共有社团41个。其中,青年志愿者协会、良渚文化协会等为特色社团。[28]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环境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杭州市,毗邻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集“西湖”、“西溪”自然之灵秀,合现代化、职业化人文之特色,享有全国高职“魅力校园”称号。学校占地622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1]
校园环境 | ||
校园环境 | 校园环境 | 校园环境 |
校园环境 | 校园环境 | 校园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