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证|样板|模板历届大学毕业证{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截至2019年12月,学院拥有安州校区和游仙校区两个校区,总面积800余亩,共有本专科在校生共计1万余人。下属二级学院5个,经济管理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鼎利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city college,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城”,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所属高校西南科技大学申办,合肥万博社会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而设立的一所以工科为主,涵盖了理工、经济、管理、文艺多个学科协调发展的独立学院。学院按照贴近行业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努力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为培养诚信、能干的创新创业人才,学院构建了职业教育体系,并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现任校长
李众立
主管部门
四川省教育厅
校 训。简 称
西城
创办时间
2006年
类 别
独立学院。。学院
专业
层次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
文理兼收
财务管理
文理兼收
资产评估
文理兼收
物流工程
文理兼收
英语
文理兼收
翻译
文理兼收
商务英语
文理兼收
鼎利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理工类
电子信息工程
文理兼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文理兼收
通信工程
文理兼收
工程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
文理兼收
产品设计
艺术类
艺术设计学
艺术类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文理兼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理工类
自动化
理工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理工类
物联网工程
理工类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理工类
测绘工程
文理兼收
交通工程
理工类
城乡规划(5年制)
文理兼收
工程管理
文理兼收
工程造价
文理兼收
地理信息科学
文理兼收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专科专业一览表
工程技术学院 | 动漫设计 | 艺术类 |
通识学院 | 社区康复 | 文理兼收 |
鼎利学院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文理兼收 |
互联网金融 | 文理兼收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工类 |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理工类 | |
移动通信技术 | 文理兼收 | |
电子商务技术 | 文理兼收 |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师资力量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引进和培养并重,激励与稳定并举的思路,出台了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薪酬改革措施。优选聘用高校、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不断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注重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建立了师德优良、结构比较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满足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
为本科生授课的主讲教师均具有相应资质的老师,现有专任教师487人,生师比为18.6:1,外聘教师12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2人,副高职称95人,中级职称164人,副高及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的30.18%,中级及以上职称占63.86%;有博士17人、硕士269人,硕士及以上占专任教师的58.73%;30岁以下208人,占总人数的42.71%,31至40岁教师147人,占30.18%,41至50岁教师76人,占15.61%,51岁以上教师56人,占11.50%,学校对教学与科研一视同仁,教学科研并重,要求副高以上的教师都要为本科学生授课,主讲本科课程教授19人,教授讲授本科课程113门。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园环境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坐落在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市,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依托绵阳科技城的支柱产业,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与专业体系。学院按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紧围绕成渝经济区优先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做强工科,突出智能建筑和装备制造”的学科建设思路规划,打造
游仙区校门
以智能建筑类、装备制造类为主的六大类23个本、专科专业,50余个专业方向。
学院传承西南科技大学的产学研联合办学的传统与特色,更强有力推进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等绵阳科技城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学院突出工学结合的新模式新机制,突出培养一线工程师的人才目标,学院从九院、长虹、西科大等产学研单位聘请名师为专任教师,组建较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与与20余家地方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学院还兴办了校内科技产业园(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异地分园),已有重庆景观设计院、中嵌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入住校园形成智能建筑科技产业示范园区。
学院在管理模式上注重高水平,高效益办学。学生工作队伍承担整体的学生事务,学院的后勤与物业管理移交给社会化的后勤服务公司。集中人力财力,抓好学院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学院已有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的培育工作比较深入。院级教改立项与成果评奖已经制度化,并争取了多个省级教改项目在研。由于专任教师的行业面广,学院参加纵横向科研课题有较好基础,并开始有了学院直接主持横向课题和经费,署名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公开发表论文逐步增多。学院注重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和成果的培养。
我校自2010年开始,实行 “按大类招生录取,分专业培养”的先进办学模式:新生入学后即可选择任一专业大类就读,并在同一大类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一个学期的培养;大一下学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采用大类专业录取后,可以保证每个被录取的考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填报的第一专业就读,经过一学期后,还可以再次选择一次专业,且转专业不需要考试,不另收费。
游仙区校园(6张)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中应运而生。学院秉承母体学校西南科技大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秉持“博学、笃行、严谨、创新”的院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发扬中国科技城绵阳的科技创新精神,全方位地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作贡献。经过13年的办学实践与探索,积累了按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经验,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思路和运行机制,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院将继续转变观念,把握机遇,科学发展,为建设“有竞争力、高质量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生毕业颁发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证书,取得学位的本科生颁发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学士学位证书,优秀专科毕业生可根据当年政策通过选拔和统招专升本考试升入对口本科院校就读本科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5张)
。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园建设
学院拥有游仙校区(老校区)和安州校区(新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
游仙校区(4张)
30万平米,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0000余人。
城南校区位于绵阳市游仙区三星路11号,占地500余亩,校园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先进,有教学大楼、行政楼、学生公寓、艺术大楼、科技大楼、体育馆、图书馆、餐厅、标准运动场等。
城西校区位于绵阳市安州区益昌东路232号,占地300余亩,已建成宿舍楼、中心教学楼、教研楼、实训楼、信息楼、综合体育馆、食堂、400米操场等。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学设施
学院设有图书馆资料丰富,设施齐备,图书更新速度居川内同等高校前列,并可浏览西南科技大学电子图书馆。学院有专业画室、多媒体教室、专业计算机房、练歌房、语音室、摄影摄像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展览厅、陈列室等。所有教学设备都是按现代化教学要求配置,现代化水平高。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公寓
游仙校区
学生公寓10栋,有高速电信宽带互联网,另有高速校园wifi(电信、移动)。
具体公寓情况如下:
博宁寓1、2 六人间,无独卫,有风扇,每层楼一个水房加厕所。
博宁寓3、4 六人间,有独卫+洗衣池,有风扇。
博宁寓5、6、7 六人间,有独卫+洗衣池,有风扇。
博梦寓1、2 六人间,无独卫,有风扇,每层楼一个水房加厕所。
博梦寓3 六人间,无独卫,有风扇,每层楼一个水房加厕所。
安州校区
学生公寓两栋
博华寓、博慧寓:均为11层电梯公寓(共3部电梯),标准6人间,独卫,有风扇,中央空调(冷暖气均 有)。有洗衣机房,热水房。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运动场地
游仙校区
400米跑道、标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和游泳池等。
校园(5张)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就餐
游仙校区
有博源厅、博味厅,提供丰富多样的菜品包括小炒等,另在校内有一条小吃街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学生服务
安州校区(4张)
安州校区位于绵阳市安州区滨河路西侧启明星大道北段,占地300亩,规划500亩。城西校区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包括生产性实践基地、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中心主教学楼、建筑节能学院教研楼、建筑节能学院实训楼建筑工程已竣工。学院每日安排校车往返两个校区,另外从城南校区乘坐32路至建国门换乘15路公交车也可抵达城西校区2016年9月城西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学院两个校区共能容纳1.2万师生共同学习工作,目标是办成“规模适中,特色鲜明”的工科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测试点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考点
★全国高校外语专业统测(tem)考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全国研究生考试考点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就业指导
2008年4月23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开拓者协会十分荣幸地邀请到院长徐云峰教授给该院同学做了关于“谈大学生学习、就业与创业”的讲座,受到了该院师生的强烈关注。
校园活动(4张)
徐院长首先就学习展开演讲,他指出了学生在校大学生必须慎重地对待学习,为此他给学生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学习,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二,要会学习,徐院长讲只要用20%的时间就能很好的对付考试,80%的时间用于社会实践及发挥个人特长及休闲娱乐;三,要敢于创新,对老师提出疑问,要大胆怀疑,对基本原理仔细斟酌;四,要完成形式上的要求,取得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以及相关资格证书。
大学生风华正茂,往往不甘心受制于别人,不满足于现状,三分之一的学生面临自主创业,徐院长在创业方面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希望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他首先指出大学教学不是教授知识,因为知识是永远教不完的!他分析了专业没有冷门专业与热门之分,要打破专业局限,广泛学习并建立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他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心、要学会谦虚,虽然谦虚是一种美德,但过分谦虚不敢于去做就是退缩;他从当今社会所需人才的角度,要求学生认识竞争、学会竞争、最终赢得竞争。徐院长告诉学生人的素质、技能和人格在创业中非常重要,为人处事更是一门来自于知识的功课;他要求学生关注成功者特别是失败者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为学生以后的创业打下雄厚的基础;徐院长还要求学生充实地度过大学四年,相信真才实学的人肯定有用武之地,一切命运都把握在自己手中。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文化传统
校训
博学、笃行、严谨、创新。“博学”、“笃行”取自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也是对师生素养的又一项基本要求。
“笃行”就是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校训中的“笃行”,体现了学院强调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基本理论与创新技能的培养统一起来的办学理念。
“严谨”是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无论是搞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方法。
“创新” 主要是指制度方面的改革、变革、革新和改造,并不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创新”有三层涵义,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更新;三是指创造性、新意。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校训中的“创新”,主要体现了我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彰显“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学理念。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现任领导
校长 | 李众立 |
执行校长 | 徐鹏 |
党委书记 | 王俊佳 |
常务副校长 | 左申兵 |
副校长 | 王能军、林秀英、吴向宾、谌永祥 |
副校长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 刘续梅 |
[1]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组织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党委及行政部门
学院办公室 | 纪委 | 学生工作处(部) |
团委 | 工会 | 保卫处(部) |
教务处 | 人事处 | 财务处 |
科技处 | 招生处 | 就业处 |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专业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 |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通识教育学院 | 鼎利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