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历届毕业证|毕业证样本bd6的工作环境。立即免费加入求职必备网。看看您认识哪些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历届毕业证|毕业证样本bd6毕业证样本。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历届毕业证|毕业证样本bd6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泸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第二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示范点高校、第三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川南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川南高校联盟理事单位。[1-7]。截至2018年9月,学校占地1271亩;设有12个教学单位;开办39个专科专业,有各类在校生近万人;图书馆藏书88万余册;有教职工535人,其中专任教师430人,教授2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其他高级职称共114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5项[2]。。商学院、郎酒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
校 训
自强不息勤奋敬业
校庆日
10月21日
地 址
泸州市龙马潭区长桥路2号。简 称
泸职院
创办人
赵熙
创办时间
1901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综合类
属 性
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示范点高校
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展开
属性
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示范点高校
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收起
主管部门
四川省。。泸州师范学校
清同治七年(1868年),永宁道尹恒保开设川南书院于泸州城内水井沟。
校史沿革图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21日,泸州知州沈秉坤、内阁中书高楷以及学人周善培,集资白银六千两筹办学堂,始称川南经纬学堂。翌年即迁入水井沟川南书院。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颁布学制,经纬学堂改名川南师范学堂。
民国十六年(1927年)下期,反革命政府因为川南师范出了不少革命人物,恐惧革命,命令停办。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下期,复办川南师范学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名为“川南泸县省立师范学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为“四川省立师范学校”。
1950年2月,合并泸县县立师范,仍名“川南师范”,后名“川南泸县师范学校”。
1953年行署并省,川南泸县师范学校由四川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泸县师范学校”。
1957年12月4日,改名为“四川省泸州师范学校”。
1980年12月,四川省教育厅确定泸州师范为四川省首批重点师范。
泸州教育学院
1958年,经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泸州地委和专署决定创办“泸州大学”,设在泸州小市原工农干校校部,后确定泸州市瓦窑坝原初师校址作校地。
1959年,“泸州大学”调整为“泸州专科学校”。
校园环境(7张)
1962年困难时期,省、地决定停办泸州专科学校,泸州专科学校校址作为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校址。
1983年省辖泸州市成立,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划归泸州市管辖。
1984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将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泸州教育学院。
四川水利机电学校
1964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举办四川省宜宾专区水电职业学校。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7张)
1965年12月,更名为四川省宜宾专区半工半读水电学校。
1974年,经四川省革委会批准,更名为四川省泸州水利电力学校。
1980年11月,学校收归四川省水电厅直接领导管理,再更名为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
1984年6月,学校移交省辖泸州市人民政府领导,由泸州市水电局主管。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世纪跨越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4月,泸州教育学院、泸州师范学校和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合并组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9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
2006年,泸州市粮食职工学校并入。[3]
2011年,经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批准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4年,学院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增挂泸州技师学院的牌子。[6][8]
2016年6月,学院被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遴选为第二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4]
2017年11月20日,学院入选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7]
2018年8月1日,学院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9]
2019年7月5日,该校成为川南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1]
2019年7月12日,成为川南高校联盟理事单位。[10]
学院正门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9月,该校立足泸州,面向成渝城市群,辐射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设有商学院、郎酒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艺术学院、泸天化技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部、思政教学部共计12个教学单位;围绕泸州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社会民生事业发展需求,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专业动态管理机制,对接产业链构建专业集群,调整为39个专科专业招生。技师学院开设有高级工、预备技师专业13个。[2][6]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专业设置 | |
系(部) | 专业名称 |
商学院 | 市场营销 |
电子商务 | |
金融管理 | |
会计 | |
物流管理 | |
郎酒学院 | 酿酒技术 |
旅游管理 | |
酒店管理 | |
信息工程学院 | 动漫制作技术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
软件技术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大数据技术应用 |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 |
工程造价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
工程测量技术 | |
市政工程技术 |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汽车车身维修技术 | |
汽车营销与服务 |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
汽车电子技术 | |
电子工程学院 | 应用电子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
人文学院 | 学前教育 |
语文教育 | |
小学教育 | |
文秘 | |
国际学院 | 英语教育 |
应用英语(外贸方向) | |
艺术学院 | 艺术设计 |
音乐教育 | |
环境艺术设计[2] | |
高新区学院 | —— |
继续教育处 | —— |
培训中心 | —— |
基础部 | —— |
思政教研部 | ——[11-12]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院现有教职工535人,专任教师430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其他高级职称共11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 299人,常驻外籍教师2人。拥有省级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各类拔尖人才20余人;工程师、建造师等各类“双师型”教师26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建立了由 200 多名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2][6]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省级教学团队 | |||
序号 | 名称 | 负责人 | 获批年份 |
1 | 机械基础教学基地教学团队 | 贺元成 | 2009年[13] |
2 | 教育科学教学团队 | 潘绿萍 | 2010年[14]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9月,该校有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建设专业4个,省级重点(骨干)专业建设3个,3个省级重点(骨干)专业建设全部通过省教育厅、财政厅验收,其中”市场营销”、”学前教育”2个专业获得优秀等级,”构建泸州商贸职教集团,服务地方白酒产业发展”被评为”典型案例”,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获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项,省级精品教材建设项目1项,主编公开出版教材91部。省级教改项目65项,市级52项;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省级生产线实训基地3个,拥有实验室、实训室496间,校内实践基地2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0个。教育教学成果获得中国职业教育机械教指委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该校也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承担机械及制造、电子电工、建筑、管理及服务、计算机及信息、教师职业技能等8大类别的68种职业技能鉴定。学院立足泸州、面向四川、辐射滇黔渝,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 四川省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开发示范单位”、“ 四川省统计人才培训基地”、“ 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 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各类社会培训20000多人次,提供咨询服务3000余场次。[2][6]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酿酒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门):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5]
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艺术设计
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酿酒技术、市场营销、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省级示范建设专业(4个):应用电子技术[16]、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市场营销
四川省级重点(骨干)专业(3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学前教育[17]
四川省级优质高职高水平建设专业(5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艺术设计
中德合作建设专业(3个):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
中德诺浩建设专业(3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电子技术
悉尼协议范式建设专业(3个):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软件技术[2][18-20]
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
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高性能液压件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数字化媒体制作教学工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工程造价生产性实训基地[2]。
精品课程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精品课程 | ||||
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级别 | 获批年份 |
1 |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倪海珍 | 省级 | 2006年 |
2 | 机械制图与设计 | 贺元成 | 省级 | 2008年 |
3 | 装饰绘画与材料 | 蔡炳云 | 省级 | 2008年 |
4 | 市场营销综合实训(原市场营销实务) | 曾庆双 | 省级 | 2009年 |
5 | 《体育与健康》省级精品课程 | 尹林 | 省级 | 2010年[21] |
学校获奖
截至2018年9月,学院学生先后在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技能大赛和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四川省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等大赛中获得全国特等奖2项,国家一等奖33项,二等奖64项,三等奖68项;省级一等奖20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132项。[2][22]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外交流
学院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要求,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走国际化合作办学道路,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德累斯顿手工业联合会(hwk)合作,以四川中德培训学院、德国hwk四川考试中心和泸州中德职业教育联盟为载体,以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论坛为平台,以学院省级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专业(数控加工技术)为基础,全面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教学资源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评体系,本土化改造并组建机电一体化师、精密机械加工师中德合作班。学院现有hwk培训师和hwk考官资格教师24人,可对外开展相关培训颁证工作。
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美国东西大学、美国东新墨西哥大学、澳大利亚南澳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和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等合作,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交换生项目、专业建设合作及师资交流与培训。[2][23]
魅力泸职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术研究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机构
根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参与共建四川省白酒酿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此外拥有泸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所1个,科技服务中心1个,市级研究中心3个,市级文化普及基地2个,校级科研机构2个。[24]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管部门 | 备注 |
1 | 泸州市白酒文化普及基地 | 泸州市社科联 | |
2 | 泸州市非遗文化普及基地 | 泸州市社科联 | |
3 | 泸州市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泸州市科技局 | |
4 | 工程机械智能优化设计泸州市重点实验室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 |
5 | 泸州市机械产业科技服务中心 | 泸州市科技局 | |
6 | 泸州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 泸州市教育局 | |
7 | 泸酒产业文化发展科技研究中心(泸酒产业文化研究中心) | 泸州市科技局、泸州市社科联 | |
8 | 四川省白酒酿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科技厅 | 合作成立 |
9 | 泸州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传承培训基地) | 泸州市民宗局 | |
10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 |
11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地方文化研究所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 |
参考资料:[24-26]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
根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完成国家科技部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78项,市级科研项目373项,院级项目231项,横向委托项目8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5项;院级教学成果奖61项;成功申请专利(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软件著作权)86项;教师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20余篇,其中《机械工程学报》等一级期刊论文6篇,ei和istp收录37篇。[27]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省市科研立项(部分) | |||
课题名称 | 立项单位 | 立项年份 | |
高效节能泵关键技术研究 | 四川省科技厅 | 2013 | |
蜀南彝族人文地理音乐文化旅游创意研究 | 四川省科技厅 | 2013 | |
全自动水筛机开发与研究 | 四川省科技厅 | 2013 | |
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研究与实践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乌蒙山区四川省域内十年职业教育发展调查及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离散约束蜂群算法及其机械优化设计应用 | 四川省科技厅 | 2013 | |
大型挖掘机多泵液压系统研究与系统建设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困境和对策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教师伦理文化建设基本方向及策略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探索性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研究——以四川省泸州地区为例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农村幼儿教师入职适应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泛媒体时代川酒文化传播体系的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面向国际市场的中国白酒文化传播体系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高职院校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的保护与应用价值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高职院校品牌形象塑造研究——基于uis视角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高职院校教师退出与补充机制的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四川省公民文明礼仪手册 | 四川省社科联 | 2013 | |
四川省酒类企业员工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 四川省社科联 | 2013 |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生态文明框架下四川革命老区美丽新农村建设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 | |
面向移动终端的智慧学习云平台的构建 | 泸州市科技局 | 2013 | |
中药降脂保健酒的研制 | 泸州市科技局 | 2013[28]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2年,于2016年8月搬迁至新馆,新馆面积1万9千多平米,下设读者服务部、技术服务部、综合服务部、档案服务部4个部门。馆藏纸质图书60万册;报刊680余种;电子图书24万册;拥有超星读秀搜索平台、清华同方中文期刊数据库、起点就业培训题库、银符题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十余种数据库。[29]
学术刊物
《酒城教育》(原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办于1986年,其前身为《泸州教育学院学报》,是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内部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季刊。本刊坚持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服务,为促进学院与各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服务,结合高职高专的办学、教学和科研特点,主要刊载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心理、语言文学、理工、艺体以及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为突出高职特色和弘扬民族文化,本刊强力打造“高职教育与教学”、“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研究栏目,重点征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探讨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等方面问题的稿件。[2][30]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统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校训
自强不息,勤奋敬业[31]
一百余年延绵不绝之文化脉息,滋润我校风骨之形成;无数
泸职院人为学院制创建与发展殚精竭虑,忠谨勤勉,拼搏奉献。学院随社会一路走来,见证了国运沧桑。历代教职工与校友自强不息,勤奋敬业,创造了辉煌的往昔,必将激励后来者坚持自强不息,勤奋敬业的校训精神,描绘更加辉煌的未来。[8]
抚今思昔,弘宣往昔之盛绩,非为名声之远播;
继往开来,定创明日之辉煌,此乃我辈之理想![8]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院徽
校徽
徽志内涵说明:
1.徽志以现代凝炼的表现手法,与学院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具有较强代表性、专属性、整体性和易于识别性。
2.徽志以红色为主体色,象征了大革命时期学院二十余位师生殒身不恤的革命精神,寓意学院文化以红色传统为底蕴,以红色文化为滋养,以红色基因为根脉。
3.徽志以圆形为整体形状,象征学院团结、和谐;外环上方为学院校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书法家余安中手书;外环下方为学院英译名。
4.徽志圆环内的图形为核心内容:
(1)上方三横为川南师范学堂校门门檐的变体,第三横中间的数字1901代表学院的发端,即建于1901年10月21日的川南经纬学堂,寓意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三横的设计,亦代表了学院于2002年由泸州师范学校、泸州教育学院(泸州大学)、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三校合并组建的历史篇章。
(2)下方为一个闭合性基座结构,左右为大写字母“l”“y”,是“泸”和“院”的拼音首字母大写,即学院简称(“泸州职院”)的拼音字母;字母中间是“经纬学堂”中“经纬”二字的篆书变体。
(3)川南经纬学堂首任校长赵熙在谈及川南经纬学堂校名时说:“为学要为上下古今之学,不能只求耳目尺寸,这叫做纵;当为大通世界之学,不能拘守方隅,这就叫横。纵是经,横是纬”。今天,“经纬”寓意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注】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光绪二十九年,由国史馆编修升协修,后升纂修。宣统元年,出任为江西道监察御史。在光绪二十七年,赵熙出任川南经纬学堂监督(校长)。[2][31]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
学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院定期举办“求实”社团文化节、女生节等活动。截至2010年6月,该校学生相继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四川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项目大赛、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项目大赛等多项赛事,均获佳绩。[32-33]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何杰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贺元成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张爽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徐波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张直明 |
副院长 | 彭涛[34] |
副院长 | 卢世伦 |
党委委员 | 邓安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