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学校所属 > 院校介绍 > 正文

四川民族学院|毕业证|样板|模板

了解四川民族学院|毕业证|样板|模板的工作环境。立即免费加入求职必备网。看看您认识哪些四川民族学院|毕业证|样板|模板毕业证样本。四川民族学院|毕业证|样板|模板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四川民族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情歌的故乡——四川省康定市。学校入选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2]是中央布局在康巴藏区的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院校,是省级“园林式校园”。。截至2019年7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举办有2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和民族预科教育,涵盖文、理、教、管、法、经、农、工、史、艺等10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校园占地面积625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百万册。[3]。四川省康定市。简 称

四川民院

创办时间

1985年

类 别

公立大学。。康巴儿女塑像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分为a、b两个校区(共计625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位于康定市姑咱镇,其中a校区为老校区(原康定师专校址),b校区为学校升本拓展校区(原州农校、州财校校址)。

学校设有党群、行政、教辅部门18个,二级学院14个,科研机构1个,举办有2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和民族预科教育,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是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稳步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积极发展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民族本科高校。

学校以服务甘孜藏区和四川民族地区为己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院建成四川民族地区的“一个基地”(四川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两个中心”(四川藏区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示范推广中心、康巴文化研究中心)。四川民族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康巴、面向西南、建设藏区、服务全国,始终坚守“为民族地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围绕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性应用型民族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民族性、地方性、应用性,培养“靠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优秀人才,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3]

四川民族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教职员工8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58人,学术带头人50人、学术骨干85人、专业带头人16人、教学名师11人、教学标兵42人。[3]

四川民族学院院系专业

四川民族学院(14张)

截至2019年7月,学校设有藏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理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农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体育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5]开办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法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旅游管理、美术学、音乐学等29个本科专业,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语文教育、数学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11个专科专业。[3]

本科专业
序号专业名称修业年限学位授予学科门类师范标识
1汉语言文学四年文学j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四年文学j
3英语四年文学j
4思想政治教育四年法学s
5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理学j
6旅游管理四年管理学
7法学四年法学
8体育教育四年教育学s
9音乐学四年艺术学j
10美术学四年艺术学j
11学前教育四年教育学s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j
13园艺四年农学
14动物医学四年农学
15行政管理四年管理学
16财务管理四年管理学
17政治学与行政学四年法学j
18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四年教育学
19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艺术学
20环境设计四年艺术学
21历史学四年历史学j
22秘书学四年文学
23人力资源管理四年管理学
24网络与新媒体四年文学
25小学教育四年教育学s
26物理学四年理学s
27舞蹈学四年艺术学j
28经济学四年经济学
29会计学四年管理学

四川民族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学院行政大楼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先后建成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卓越计划”项目2个、省部级教改项目3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3门。[6-15]

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基础数学

省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音乐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法学、旅游管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音乐学

省级“卓越计划”项目:法学(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动物医学(实用技能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康巴文化社科普及基地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康定市姑咱鱼通法庭、康定木格措旅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泸定县贡嘎山小学

省级教学团队:数学分析及应用

省级教学名师:拉都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基础会计

省级精品课程:唐卡技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管理学原理

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婚姻家庭继承法、旅游规划与开发、藏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教学成果

青春放飞四川民院(8张)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学生参加全省组织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数学建模比赛、艺术节、运动会等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学院学生先后参加四川省计算机教育年会文艺汇演、四川省高校体育年会文艺汇演,并在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中获得优异成绩;学院每学期举办各类型书画展数次。

学生的课堂作业多次被编入鲁迅美术学院主编的《中国美术院校学生作品、习作年鉴》,先后承接并完成了冰川饭店等大型酒店的室内装饰画设计、绘制等工作。学校开设了职业规划和大学生生涯规划等课程,配有专职的就业指导人员,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本专科毕业生40000余人,藏汉双语人才5000余人,其中近20000人扎根在民族地区基层,传授现代文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3000余人在基层领导岗位上为各族群众服务,学校已成为维护藏区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文化科学知识的中坚力量,是稳藏建藏、安康兴康的重要教育基地。[3]

四川民族学院学术研究

四川民族学院科研机构

领导关怀(9张)

2010年经学院研究决定,将原藏学研究室改建为“康巴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以教学系(部)为依托,建立了“康巴藏文化研究所”等10个研究所;2018年12月,学校重新认定校级科研机构13个,康巴发展研究中心负责对其进行业务指导。[16]

    四川民族学院校级特色科研所名单
所属学院科研所
音乐舞蹈学院康巴音乐舞蹈艺术研究所
文学院康巴语言文学研究所
美术学院康巴美术研究所
藏学学院康巴藏文化研究所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康巴历史与旅游研究所
农学院康巴特色生物研究所
体育学院康巴民族民间体育研究所
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康巴民族政治与法学研究所
经济与管理学院康巴民族经济研究所
教育科学学院康巴民族教育研究所
外国语学院藏区外语教育文献翻译研究所
预科教育学院民族预科教育研究所
理工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四川民族学院建设成果

民院冬雪(20张)

截至2019年7月,四川民族学院着力四川藏学研究,倾心康巴文化传承,建立了康巴文化社科普及基地,成立了康巴文化研究中心,下设康巴藏文化等13个研究所,着力开展格萨尔典籍、嘎玛嘎孜唐卡画派、康巴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派藏医药、康巴生物多样性等特色研究。每年举办康巴发展研讨会、康巴文化科普周,先后完成《甘孜州稳定与发展研究》《四川藏区双语教育研究》《四川藏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等国家、省州科研项目5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5项,出版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形成了研究康巴藏区的优势与特色。收集康巴地区文献资料3万余册(函),包括全套德格印经院典藏经籍,建成康巴文献馆,为建设好甘孜藏区文献资料中心、推进藏区研究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3]

2014年度全院参加评估与奖励的专著7部,编著13部(其中主编11部、参编2部)、教材3部(其中主编2部、参编1部);论文456篇,其中发表于b类期刊11篇(其中sci文章2篇、ei文章5篇、istp文章2篇、isshp文章2篇)、c类期刊21篇(其中cssci文章8篇、csci文章2篇)、d类期刊42篇、e类期刊378篇、f类期刊4篇。[17]

2013年度全院参加评估与奖励的专著5部,编著11部(其中主编5部、参编6部)、教材9部(其中主编2部、参编7部);论文486篇,其中发表于b类期刊14篇(较2012年增长133%)、c类期刊16篇(较2012年增长60%)、d类期刊45篇(较2012年增长32%)、e类期刊403篇、f类期刊8篇。[18]

学院环境(12张)

2012年度全院参加评估与奖励的专著5部,编著9部(其中主编6部、参编3部)、教材7部(其中主编4部、参编3部);论文613篇,较2011年增长38%,其中发表于b类期刊6篇、c类期刊10篇、d类期刊34篇、e类期刊549篇、f类期刊14篇。[19]

2011年度全院参加评估与奖励的专著2部、译著1部、主编编著3部、参编编著2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4部;论文445篇,其中发表于b类期刊3篇、c类期刊13篇、d类期刊32篇、e类期刊390篇、f类期刊7篇。[20]

2010年度全院参加评估与奖励的专著、编著、教材8部;论文332篇,其中发表于b类期刊1篇、c类期刊3篇、d类期刊19篇、e类期刊301篇、f类期刊8篇。[21]

2009年度全校共出版专著、编著、教材9部,其中4部由学校资助出版;发表论文25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18篇,省部级期刊的论文131篇,地区级期刊的论文100篇,各类期刊增刊的论文4篇。全年受理申报项目55项,其中19项已经批准立项:教育厅研究基地科研项目10项,甘孜州科技局项目1项,校级项目8项;完成科研项目12项,其中教育厅课题7项,校级课题5项。全年获奖成果6项。其中:省部级著作三等奖1项、地区级著作三等奖地(厅)级著作三等奖1项、地(厅)区级论文二等奖1项、地(厅)区级论文三等奖3项。 全校共获得地区级著作一等奖1项,地区级著作二等奖1项。[22]

四川民族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四川民族学院图书馆(3张)

截至2019年7月,四川民族学院图书馆分为a、b区两馆,馆舎面积近1.5万平方米。馆内藏书以社科文献为主,重点突出民族特色,注重收集地方民族文献资料,馆内纸质文献总藏量约100万册,电子图书46万余种,多次被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图书馆”。作为甘孜州最大的图书馆,为康巴地区乃至藏区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构建面向整个康巴地区的文献资源及信息服务中心,为康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保障。[23]

图书馆购有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客(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就业培训)、ofb外文文献库、银符考试模拟题库、康巴文化特色数据库、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源库、超星电子图书、超星学术视频、超星读秀知识库等数字资源。

康巴文献馆于2006年5月建成,是康巴地区第一个为“康巴文化”研究提供专门服务的资料基地。藏书涉及康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历史、宗教等各类康巴文献资料两万余册;珍藏有被誉为“藏文化大百科全书”、“雪山下的宝库”德格印经院的《甘珠尔》、《丹珠尔》藏文大藏经以及各种文集类、丛书类、综合类全套珍贵藏文资料1300余函。康巴文献馆藏资料包括康巴地区的藏文资料和汉文资料,各种正式出版物和内部资料,各种现代印刷图书和传统雕版印刷资料。[24]

学术期刊

校园风光(10张)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的学报类正式期刊。现为季刊,16开,88页,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8824,国内统一刊号cn51—1729/g4。 开设有康巴学、民族研究、作家作品研究、经济研究、教育教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法学研究、历史研究、图书情报研究等栏目。

学报以“康藏研究”为特色。自创刊发以来,相继开设有“民族研究”、“康藏研究”等专题栏目。随着康巴学的兴起,2005年第一期开始将“康藏研究”栏目改为“康巴学”、“藏学”两个栏目。“康巴学”栏目现已成为了康巴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得到了省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与支持,相继发表了石硕、霍魏、杨嘉铭、任新建、曾国庆、李绍明等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25]

四川民族学院文化传统

四川民族学院学校标识

校徽

四川民族学院校徽

校徽以蓝色、白色、绿色为主色调。整体图案以掀开的书籍为主体,上半部蓝色代表蔚蓝的天空,中间代表雪山,绿色代表草原。上下边以书籍的自然弧线寓意为飞翔蓝天的雄鹰。传达了四川民族学院地处康巴高原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色。寓意学院肩负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重任,在民族地区不断发展壮大,象不断掀开厚重的历史书籍;象雄鹰飞翔于四川民族地区,承载了民族地区向往知识、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

校训

团结、奋进、重道、精业

“团结”:民族共荣,和谐互助。

“奋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重道”:重人文、科学之道,重做人、做事之道。

“精业”:在学,精于学业;在岗,精于事业。[26]

文化传统(2张)

校歌

《四川民院校歌》

嘿依哟嚯 嘿依哟嚯 嘿哟

嘿依哟嚯 嘿依哟嚯 嘿哟

嘿依哟嚯 嘿依哟嚯 嘿哟 嘿哟

雪山巍巍挺脊梁

雅砻滔滔起波浪

格桑含笑 情满草原

雄鹰展翅 搏击长空

各高校来学校交流学习(4张)

1)大渡桥横丰碑在 唐蕃古道忆绝唱 魅力康巴多和美 情歌故里绘华章

2)莘莘学子弦歌一堂 满园桃李正芬芳 团结奋进重道精业 肩负民族希望

啊 四川民院 祖国母亲在心间

啊 四川民院 各族儿女共有的家园 各族儿女共有的家园

嘿依哟嚯 嘿依哟嚯 嘿哟

嘿依哟嚯 嘿依哟嚯 嘿哟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