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学校所属 > 院校介绍 > 正文

上海海事大学|毕业证|样板|模板

了解上海海事大学|毕业证|样板|模板的工作环境。立即免费加入求职必备网。看看您认识哪些上海海事大学|毕业证|样板|模板毕业证样本。上海海事大学|毕业证|样板|模板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学科,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首批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证书与挪威船级社颁发的iso9001质量保证书的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截至2019年10月,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8个本科专业;拥有12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本科生16500余人,各类研究生近6000人,留学生近700名;专任教师1200余名。[1-3]。科研流动站3个

国家重点学科

1个

院系设置

商船学院、物流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简 称

上海海大、海大、smu

创办时间

1909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理工类

属 性

省部共建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上海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主管部门

上海市

现任领导

黄有方(校长)

宋宝儒(党委书记)[4]。。[6]

1997年,成为全国56所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办学试点单位之一,并获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6]

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9年,上海港湾学校划归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管理。

2000年,学校实行由交通部和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体制。[7]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同年11月19日,临港新城新校建设破土动工。

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1]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虹口区人民政府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心挂靠上海海事大学,是国际航运业发展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为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与航运机构等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建立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之一。 2014年,市教委将该平台挂牌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2008年10月,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新城新校基本建成。校园占地面积13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率52%,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当年学校主体搬迁新校区(位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1]

2009年,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和上海海事大学迎来她们的百年华诞,历经百年的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同年9月23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200余名校友齐聚上海海事大学新校区,隆重纪念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之源——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后举行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建校100周年纪念碑揭幕仪式。该纪念碑象征着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百年历程。[5]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

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13年1月,上海海事大学东明路校区暨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揭牌仪式举行。4月,中国首个深海材料研发平台——“上海市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学校揭牌成立。5月,被教育部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7月,上海海事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共建协议。10月,学校成立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海事大学共建的“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8-10]

2014年4月,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成立。6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6][11]

2016年1月,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舆情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2016临港论坛。3月,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获批为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同年12月入选中国智库索引首批来源智库)。12月,国际海事(中国)研究中心和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mtcc asia)落户学校;全球航运智库联盟、中国物流高校联盟由学校发起成立;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联合共建的“上海离岸工程研究院和海工智能制造联合研究中心”落户上海海事大学,成为首家纳入上海市功能型平台建设的市属高校。[12-15]

上海海事大学(6张)

2017年8月,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月,上海海事大学与广州南沙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暨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研究院揭牌仪式活动在南沙区举行。[16-17]

2018年6月,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首批项目。11月,上海海事大学获两项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立项,学校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19]

2019年4月,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首批项目。7月,上海海事大学与汕头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暨“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研究院粤东分院”“上海海事大学湾区研究生院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汕头市委大楼举行。8月,上海海事大学湾区研究生院揭牌仪式暨2019级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开学典礼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20-22]

上海海事大学办学条件

上海海事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截止至2019年9月,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设亚洲邮轮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设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理学院(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办学部门,48个本科专业。[1]

学院名称[23]四年制本科专业(方向)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航海技术
行政管理(海洋管理)
轮机工程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
物流管理
交通工程
航运管理
航运管理+英语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法学(海商法)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海运与物流经济)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海运金融)
会计学
会计学(国际会计)
会计学(acca课程班)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电子商务
管理科学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港口机械)
工业工程
物流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上海海事大学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中荷)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中荷)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网络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
安全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
英语(翻 译)
英语(国际商务)
日语
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行政管理
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
绘画[24]

上海海事大学学科建设

商船学院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8个本科专业。拥有12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集装箱教学实习船“育锋”轮,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25-26]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7]

交通部重点学科

产业经济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1]

上海市重点学科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港口机械电子工程、国际法学(海商法)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轮机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8]

上海高校高峰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29]

上海高校高原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29]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b类培育)[28]

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1]

博硕点[30]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3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水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法学[32]

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机械电气系统安全工程、水下机器人与航电气控制、信息与计算科学、物流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经济与管理、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交通运输安全与环境工程、物流装备安全工程、海事语言及应用 、船舶与海洋工程材航运管理与法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交通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产业管理理论与技术、供应链决策与优化 、运输管理科学 、工业工程、海岸与海洋工程管理 、物流科学与管理 、财务管理[33]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非一级学科覆盖)

思想政治教育[32]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机械硕士、能源动力硕士、交通运输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项目管理)、电子信息硕士、应用统计硕士、会计硕士、土木水利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汉语国际教育、工商管理硕士(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31][34]

上海海事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拥有1200余名专任教师,有教授16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约63%。[1]

上海海事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集装箱教学实习船“育锋”轮,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9部才,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3门。[1]

国家级特色专业[23]

序号特色专业名称负责人所在学院批 次
1物流管理施 欣交通运输学院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
2航海技术施朝健商船学院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董达善物流工程学院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
4轮机工程胡以怀商船学院第四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
5航运管理王学锋交通运输学院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

上海高校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3]

序号批次高地名称负责人起讫时间
1

海关物流2005年6月—2009年
物流管理施 欣
物流工程宓为建
电子商务余思勤
数字物流1董丽华
数字物流2施 欣
2外贸经济曲林迟
3法学(海商法)蒋正雄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宓为建2006年12月—2009年11月
5信息工程王晓峰
6

物流管理施 欣2008年—2010年
7航海技术施朝健
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港口机械)董达善
9轮机工程胡以怀
10航运管理王学锋
11

交通运输施 欣2010年—2012年
12英语毛立群
13工商管理曲林迟
14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刘文白
1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薛士龙
16航运经济管理与金融(后续建设)曲林迟
17物流管理(后续建设)施 欣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3]

序号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
1物流信息系统黄有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2第三方物流骆温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3国际物流王学锋高等教育出版社
4国际货运实务王学锋高等教育出版社
5港口管理真 虹人民交通出版社
6港口货运真 虹人民交通出版社
7绿色反向物流系统宓为建人民交通出版社
8船舶辅机韩厚德人民交通出版社
9航海学赵仁余人民交通出版社
10轮机工程基础章学来人民交通出版社
11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陈登俊人民交通出版社
12电机及拖动基础汤天浩机械工业出版社
13物流系统工程周溪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4大学生礼仪修养黄菊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5供应链管理赵 刚电子工业出版社
16国际货运代理与报关实务顾丽亚电子工业出版社
17货物学周晶洁电子工业出版社
18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郑华耀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国际物流地理王学锋、陆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国家级精品课程[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国际航运管理赵刚交通运输学院国际航运系

上海市精品课程

2003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现代物流管理》林国龙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经济系

2004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楼宇及小区智能化系统基础》严宝德物流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系

2005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国际航运管理》赵刚交通运输学院国际航运系

2006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船舶值班与避碰》张秋荣商船学院航海系
《船舶柴油机》朱建元商船学院轮机工程系

2007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翻译》王大伟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仓储与配送管理》真虹交通运输学院管理系

2008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民法》沈秋明法学院法律系
《船舶结构与设备》金永兴商船学院航海系
《国际航运经济学》曲林迟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经济系

2009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航海学》赵仁余商船学院航海系
《信号与系统》杨忠根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

2010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航海仪器》孔凡邨商船学院航海系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詹玉龙商船学院轮机工程系

2011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结构力学》董达善物流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
《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孙明交通运输学院国际航运系
《传热学》章学来商船学院轮机工程系

2012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大学体育(武术)》方媚文理学院
《土力学》刘文白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工程
《材料力学》郑苏物流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

2013年[35]

课程名称负责人所属院系
《票据法》陈芳法学院法律系
《道路勘测设计》韩皓交通运输学院管理系
《工程施工管理》蒋建平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工程

上海海事大学对外交流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与境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36]

上海海事大学学术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科研机构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高级战略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科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海洋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37-38]

类别名称级别
航海运输类[1][38-39]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9]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9]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39]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上海市科委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航海科学研究所
中法联合伽利略系统与海上安全智能交通研究所
上海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上海海事大学—挪威船级社国际合作中心
船舶控制工程研究所
海洋与航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研究中心
航运信息工程研究所
综合运输系统优化研究中心
邮轮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海洋与航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运输情报网
教育研究类[27][38-39]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39]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高等教育研究所
中国-荷兰教育与研究中心
海洋文化研究所
法律社科类[1][38-39]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39]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研究方向)[39]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方向)[39]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社会发展研究所
海洋与航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物流运输类物流情报研究所
数字物流综合实验中心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
物流研究中心
海洋材料类海洋材料分析与测试中心
海洋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室
海洋生物与药物研究室
海洋工程材料研究室
海洋功能材料研究室
经济管理类航运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港航管理与物流决策研究所
航运经济与政策研究所
航运经济计量与应用统计研究所
管理会计与风险控制研究所
海洋旅游研究所
航运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语言研究类英汉语对比与应用研究所
语言与文化研究所(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所)
翻译学研究所
国际航运(商务)英语研究所
其它类别应用数学与物理研究所
应用电子研究所
网络计算研究所
通信与测控工程研究所
水运经济科学研究所
电气自动化研究所
上海港口机械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
港口集装箱技术发展机械工程设计研究所[1][38-39]

上海海事大学科研成果

2012年,学校科技论文总量达到1239篇;出版专著教材99部(包括译著和工具书)。进入六大检索(sci、ssci、ei、ahci、istp、isshp)论文356篇次,六大检索论文284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1篇,与2011年相比增长52.83%,影响因子合计107.795,与2011年相比增长72.59%。[38]

2012年度获得11项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三等奖4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38]

2012年度,学校申请专利392项(其中发明专利139项),授权专利623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38]

2017年,年度科技总经费达到3亿元;2018年,年度科技总经费达到3.7亿元;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

上海海事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起源于1909年唐文治先生创办船科所在的清政府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图书馆,历经变迁,于2007年迁入上海市临港新城校区。截至2017年底,馆藏纸质图书135万余册,电子图书153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980种;拥有电子资源平台47个,数据库127个,含自建数据库3个。馆藏以海事、物流文献为特色,建有国际海事研究图书馆,含“港口、航运、物流”、“海事政策与法律”、“商船、海洋科学与工程”三大海事文献与信息集群。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设有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物流情报研究所,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中国物流学会的港航物流情报产学研基地。[40]

学术期刊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是由上海海事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是具有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水路运输类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载港航工程与管理、航海技术与船舶安全、轮机工程与港口机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物流工程与管理、信息工程、交通运输经济、交通运输工程与管理、海事法规、海事外语及基础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41]

校区分布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海事大学现有临港校区、民生路校区、东明路校区、港湾校区、海华学院校区等5个校区。其中,临港校区是目前学校办学主体所在地,于2008年10月基本建成,校园占地面积13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民生路校区是1959年上海海运学院成立之地;东明路校区是学校mba、emba、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办学所在地;港湾校区是学校继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办学地。

临港校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港大道1550号)

民生路校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1550号)

东明路校区(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1336号)

港湾校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600号)[42]

上海海事大学校园文化

上海海事大学校训

上海海事大学

忠信笃敬[43]

上海海事大学校歌

老校区旧照片

阳光照耀着校园

浪花拍打着心田

为了振兴中华海运

我们同窗在今天

志在大海 重任在肩

团结奋进 勇敢矫健

东风扬起求知的风帆

灯塔指引攻关的航线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是展翅的海燕

同学们快拉响远征的汽笛

让理想的航船破浪向前!向前!向前!向前!![43]

上海海事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站

海大工艺坊:坐落于上海海事大学学生服务中心前面,展示销售上海海事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和海洋文化纪念品,旨在传播校园文化和海洋文化。

上海海事大学知名校友

政界王家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蒲济生曾任交通部上海海运局局长、上海海运学院院长、长江航运管理局上海分局党委书记
钱永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 、中共第十二届 、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翁孟勇曾任上海航道局局长、2000年4月,任交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黄镇东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丘建华1983年毕业于该校从水运管理专业,2001年至今任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黄逸峰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著名社会科学家尹干洪交通部南海救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于眉曾任交通部副部长、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赖定荣1962年在该校就读于海运管理专业,1994年底,任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郑日强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谢峰长宁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44]
丁国炎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九届市委委员、常委蒋耀上海市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
陈永康上海海事法院海事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戴同鑫毕业于该校水运经济系,曾担任深圳市政协委员、民盟深圳副主委以及深圳中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
陈戌源中国足球协会主席,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教育科学界杨槱中国著名造船专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在馥造船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创始人之一
王公衡造船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交通大学造船系创始人之一王荣瑸船舶工程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中国船舶工艺研究机构创始人之一
唐立民固体力学家、力学教育家、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高德毅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任中国驻莱索托王国大使
马硕1982年毕业于该校,1998年7月被选为国际航运经济学家协会的理事,1998年9月,被法国政府授予由法国总理亲自签署的骑士勋章,1995年至今任世界海事大学副校长。孟宪勤上海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
陈晶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法律顾问和上海市法学会理事周均时著名教育家、曾任昆明同济大学第十二任校长、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
张德甫曾任大连海运学院副院长,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陈祖慰历任大连海运学院副院长、院长兼世界海事大学大连分校校长。
航运界商界马家骏中国第一代远洋船长贝汉廷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船员,优秀航海家
鲍浩贤新中国第一批远洋船员、著名航海家,1946年入国立吴淞商船航海科学习,原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指导船长、船舶高级工程师。包玉刚世界上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12位华人富豪之一、创立了“环球航运集团”
王亚夫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海船女轮机长赵锡成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之父、美国纽约福茂集团董事长、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名誉院长
魏家福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裁李克麟海南泛洋航运集团总裁、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经理
李绍德中海集团总裁、党组书记、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富生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
马泽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许遵武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天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钢集团总裁于汝民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陆海祜上海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信念1977年进入上海海运学院起运系学习,宁波港务集团副总经理
陈洪先广东港口协会会长、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伟龙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张良毕业于交通运输专业研究生,中远集团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天津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船长、高级工程师王保才法国达飞轮船(cma-cgm)中国区总裁
梅旺年中国五矿船务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耀厦港国际执行董事、总经理
吴湛樵华南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海鹏1977年进入上海海运学院起运系学习,现任宁波港务集团副总经理
其他行业娄一晨上视体育频道资深评论员张杨果知名主持人、2013年与郭德纲共同主持广西卫视播出的《一声所爱大地飞歌》

上海海事大学学校领导

上海海事大学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宋宝儒[45]
校长黄有方[45]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