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南昌航空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ufu的工作环境。立即免费加入求职必备网。看看您认识哪些南昌航空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ufu毕业证样本。南昌航空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ufu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南昌航空大学(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会南昌,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防科技工业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前湖校区、上海路校区、共青城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4万平米。设有17个专业学院,4个管理型学院,2个独立设置机构及1个独立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50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2400余人。[1]。64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学科55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简 称
昌航(nchu)
创办时间
1952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理工类院校
属 性
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22]
2011年,成为具备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质院校之一。
2016年12月30日,经学校申请并由江西省编办批准成立了专门从事通航研究的事业法人单位——江西通用航空研究院(与南昌航空大学通航学院合署)。[37-39]
南昌航空大学办学条件
南昌航空大学学院专业
南昌航空大学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通航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音乐学院、软件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防生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院等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截至2018年) | |||
学院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位授予 门类 |
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0405 | 金属材料工程 | 工学 |
080406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工学 | |
080407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工学 | |
080408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工学 | |
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070302 | 应用化学 | 理学 |
080403 | 材料化学 | 理学 | |
081003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082502 | 环境工程 | 工学 | |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 08020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08020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学 | |
080411t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工学 | |
082003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工学 | |
080709t | 电子封装技术 | 工学 | |
080204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 | |
560601 | 飞机制造技术(士官生) | 专科 | |
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040104 | 教育技术学 | 工学 |
08060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
080701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
080703 | 通信工程 | 工学 | |
080714t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080801 | 自动化 | 工学 |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080903 | 网络工程 | 工学 | |
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 | 050201 | 英语 | 文学 |
050203 | 德语 | 文学 | |
050204 | 法语 | 文学 | |
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 | 081805k | 飞行技术 | 工学 |
082002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工学 | |
082003 | 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方向) | 工学 | |
082004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工学 | |
南昌航空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07010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07010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
020305t | 金融数学 | 经济学 | |
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 | 08030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工学 |
08070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08070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082601 | 生物医学工程 | 工学 | |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020101 | 经济学 | 经济学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
120202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
120203k | 会计学 | 管理学 | |
120701 | 工业工程 | 工学 | |
120801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 | 040201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040203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教育学 | |
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 081001 | 土木工程 | 工学 |
081802 | 交通工程 | 工学 | |
120103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 | |
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080205 | 工业设计 | 工学 |
130310 | 动画 | 艺术学 |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
130503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
130504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
130505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学 | |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 030101k | 法学 | 法学 |
030302 | 社会工作 | 法学 | |
050301 | 新闻学 | 文学 | |
120401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
130309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学 | |
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 | 130202 | 音乐学 | 艺术学 |
130205 | 舞蹈学 | 艺术学 | |
130301 | 表演 | 艺术学 | |
南昌航空大学软件学院 | 080902 | 软件工程 | 工学 |
080905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
080910t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
南昌航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050201 | 英语 | 文学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
120203k | 会计学 | 管理学 | |
082502 | 环境工程 | 工学 | |
080701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40] |
南昌航空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85人;具
南昌航空大学(5张)
有博士学位教师394人、硕士学位教师739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578余人。
学校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3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48人,省(部)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4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36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3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7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3人。[41]
两院院士:曹春晓 张文海 邱定蕃 都有为 向巧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罗胜联 李金恒
国家“万人计划”:李金恒 罗旭彪
国家百千万人才:罗旭彪
中科院百人计划:彭晓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罗旭彪 邹建平[41]
南昌航空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拥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3个工程硕士领域和3个(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2个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5个江西省重点学科和1个国防基础学科。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共有3个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进入esi的学科数量在全省位居第二,在全国航空类高校中位列第四,仅次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2]
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被列为江西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预测单位。与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
学校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
省级重中之重学科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西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点预测单位授权学科、建设点、支撑学科
环境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光学工程等
联合培养博士生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光学工程(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等联合)等
硕士点建设
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工程硕士领域: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光学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航空工程、航天工程、仪器仪表工程[43-46]
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
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47]
南昌航空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2部,省、部级优秀教材17部。拥有3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17个,其中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为海军培养国防生,国防生培养的“昌航模式”成功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我校培育国防生工作经验。2012年,学校飞机制造技术专业被列入首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专业[1]。
卓越计划项目 |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 | 项目名称 | 级别 | 所在学院 | 获批时间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国家级 | 航制学院 | 2012年2月 | |
测试技术与仪器 | 国家级 | 测光学院 | 2012年2月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国家级 | 航制学院 | 2013年11月 | |
金属材料工程 | 国家级 | 材料学院 | 2013年11月 | |
自动化 | 国家级 | 信息学院 | 2013年11月 | |
环境工程 | 国家级 | 环化学院 | 2013年11月 |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建设单位名称 | 共建高校 | 申报学院 | 获批时间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昌航空大学 | 软件学院 | 2012年6月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 南昌航空大学 | 飞行器学院 | 2012年6月 | |
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南昌航空大学 | 测光学院 | 2012年6月[48-49] |
特色专业 | |||||||||
级别 | 专业名称 | 批准时间 | 专业名称 | 批准时间 | 专业名称 | 批准时间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金属材料工程 | 2007年12月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2007年12月 | 软件工程 | 2010年 | |||
电子信息工程 | 2008年9月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0年 | --------- | ---------- | ||||
省级特色专业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2010年10月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08年11月 | 英语 | 2010年10月 | |||
应用化学 | 2010年10月 | 环境工程 | 2008年11月 | 自动化 | 2010年10月 |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2008年11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业 | 2008年11月 | 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50-51] |
教学团队 | |||||||||||||
级别 | 团队名称 | 批准时间 | 团队名称 | 批准时间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2010年 | ----------- | ------------ | |||||||||
省级教学团队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 2010年10月 | 大学物理及实验教学团队 | 2010年10月 | |||||||||
工科基础化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 2010年10月 |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2008年11月 | ||||||||||
无损检测技术教学团队 | 2008年11月 | 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团队 | 2008年11月 | ||||||||||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团队 | 2008年11月 | 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50-51]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
等级 | 试验区名称 | 批准时间 |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防生培养创新实验区 | 2009年12月 | |||||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焊接专业工程应用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 2009年11月 | |||||
基于cdio的服务外包软件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 | 2009年11月 | ||||||
光电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 2011年11月 | ||||||
具有航空特色的复合材料专业方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2011年11月[50-51]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级别 | 中心名称 | 批准时间 | 中心名称 | 批准时间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工程训练中心 | 2007年11月 |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 2008年10月 |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 | 2009年7月 | 力学实验中心 | 2008年7月 | |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中心 | 2008年7月 | 网络技术基础实验中心 | 2007年8月 | ||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 2007年8月 | 基础化学实验中心 | 2007年8月 | ||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 2006年10月 | 工程训练中心 | 2006年10月 | ||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实验中心 | 2006年10月 | 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50-51] |
南昌航空大学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一览 | |||||||||||||||||
课程名称 | 精品课程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课程名称 | 精品课程 | 精品资源共享课 |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
材料力学性能 | 省级 | ------------ | ------------ | 焊接工装设计 | 省级/国家级 | ------------ | ---------------- | ||||||||||
机械设计 | 省级 | ------------ | ------------ | 机械制造技术 | 省级 | 省级 | ------------ | ||||||||||
单片机技术 | ------- | 省级 | ------------ | 高级英语 | 省级 | ------------ | ------------- | ||||||||||
理论力学 | ------- | ------------ | 省级/国家级 | 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 | 省级 | ------------ | ------------ |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 | ------------ | 省级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省级 | ------------ | ||||||||||
软件工程 | 省级 | 省级 | ------------ | 数据库原理 | 省级 | ------------ | ----------- | ||||||||||
通信系统原理 | -------- | ------------ | 省级 | 环境分析化学 | --------- | ----------- | 省级 | ||||||||||
大学物理实验 | 省级 | 省级 | ------------ | 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50-52] |
教学成果
学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校连续四次荣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获国家级竞赛奖354项,省部级竞赛奖1139项。在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名列高校第54名,并进入“挑战杯”发起单位。建立了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项,省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项目1项。
国防生
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委托,为海军培养国防生,是海军依托培养国
南昌航空大学(3张)
防生的13所院校中在校生规模最大的国防生培养基地。2009年以来,国防生培养工作先后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和海军政委刘晓江上将等领导的高度评价。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部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该校培育国防生工作经验。国防生培养的“昌航模式”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成功获批“国防生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等单位在该校联合拍摄的国防生的训练、学习、生活和爱情为题材的28集80后校园青春阳光剧《国防生》于2009年拍摄完成并成功上映,成为国内首部涉足国防生题材的电视剧。2012年,学校飞机制造技术专业被列入首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专业[1]。
南昌航空大学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先后成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定期选派本科生和研究生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留学。2011年成为具备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质院校之一。2014年获全国来华留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有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24个国家的160多名留学生在校学习[1]。
2019年8月8日,教育部批准南昌航空大学与爱尔兰国家学院合作举办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53]
南昌航空大学学术研究
南昌航空大学科研成就
2006年至2010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近2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6项、国家社科基金6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承担子项目7项、“973”计划子项1项、“863”计划子项1项,各类省部级项目630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1项[54]。
2009年至2013年5月,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参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8项、国家社科基金15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一般项目、教育科技项目和优秀人才项目等40余项,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973”、“863”计划子项等20余项,各类省部级项目600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4项。罗胜联教授荣获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实现了江西省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1300余篇,cssci检索29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445件;出版论著、教材220余部。另外学生获得授权专利115项,发表论文622篇。[1]。
2013年全年新增科研项目393项,科研到账经费6464.5万元,其中国家基金项目54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专利授权122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发表学术论文574篇,其中sci87篇,ei178篇,cssci18篇;获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55]。
南昌航空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其中2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6]。
实验室名称 | 批准部门 | 批准时间 | |||||||||||||
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2005.08 | |||||||||||||
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 国防科工委 | 2008.03 | |||||||||||||
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循环利用实验室 | 江西省教育厅 | 2011.08 | |||||||||||||
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科技厅 | 2010.09 | |||||||||||||
江西省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科技厅 | 2010.09 | |||||||||||||
江西省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科技厅 | 2011.09 | |||||||||||||
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西省科技厅 | 2001.05 | |||||||||||||
江西省测试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西省科技厅 | 2001.05 | |||||||||||||
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江西省教育厅 | 2005.01 | |||||||||||||
“航空材料热加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 2005.11 | |||||||||||||
“航空检测与评价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 2005.11 | |||||||||||||
江西省高校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教育厅 | 2005 | |||||||||||||
江西省快速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 | 江西省科技厅 | 2004.01 | |||||||||||||
江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 | 江西省经贸委、江西省教育厅 | 2007.09 | |||||||||||||
江西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 | 江西省经贸委、江西省教育厅 | 2007.09 |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 国家体育总局 | 2007.12[57] |
南昌航空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2017年底,南昌航空大学图书馆馆藏有中
校园景观(3张)
外纸质图书205万册,中外文期刊358种,中外文报纸70余种,电子期刊5万余种,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60余个,并自建了硕士学位论文库、读者捐赠书库等。本馆的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springer link 数据库、ebsco数据库等二十余个品种的中外文数据库信息资源。纸质藏书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主体及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文法等专业学科的馆藏文献体系[58]。
学报期刊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期刊电子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台湾华艺(airiti)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在2007年进行的首次江西省学报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学报”[59]。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7年,是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季刊,国际16开本。先后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2007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全文收录,2009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2007年进行的首次江西省学报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学报”[60]。
南昌航空大学学术交流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乌克兰、韩国、斯洛伐克、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科研项目[1]。承担了“2012电磁、超声检测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2013年第八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2010年光学全息与光信息处理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
南昌航空大学校园文化
南昌航空大学学校标志
校歌
《南昌航空大学校歌》歌词
我们在汉口启航,怀着航空报国的梦想。我们在南昌成长,放飞强军富民的希望。啊,昌航,奋进的昌航!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知行合一,日新自强。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壮志飞扬。我们继往开来,我们勇创辉煌。
我们在昌航拼搏,怀着服务人民的向往。我们在蓝天飞翔,放飞报效国家的理想。啊,昌航,腾飞的昌航! 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知行合一,日新自强。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壮志飞扬。我们继往开来,我们勇创辉煌。我们勇创,勇创辉煌!
党支部书记学习十八大理论培训班
校训:日新自强 知行合一
释义:日新”之义最早出自《尚书》,《易经》亦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后来《大学》引用《尚书》之意明确指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生之大德曰创。意即人道要跟着天道变,不断追求,逐渐接近事物的内在规律。学校亦然,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止于至善。“日新”即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强烈的进取精神。
校风:勤奋文明 求实创新
释义:1985年,学校总结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经12月的教代会讨论并通过,确定了“勤奋、文明、自强、求实”的校风。“八字校风”既反映了全校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团结文明的道德风尚,也反映了学校自强自立奋斗拼搏的进取精神与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求实态度。[61]
南昌航空大学社团组织
学生会
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直接领导、校团委指导下的南昌航空大学全体大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学校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学生会已逐步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传统精品活动,主要有“振兴杯”体育竞赛、“主持人大赛”、“风采女生节”“模拟招聘会”、“大学生辩论赛”、“3.15维权护法周” “校园文化艺术节”等。
南昌航空大学校园建筑
教学楼
学校教学楼主要分为教学一组团、二组团、三组团,分别为明德楼群、博学楼群、至善楼群。各楼群的单个楼名以英文大写字母abcdefghijklmn顺序排列命名。依此原则,教学一组团、二组团、三组团楼群的单个楼名分别冠名为:明德楼a、明德楼b、明德楼c、博学楼d、博学楼e、博学楼f、博学楼g、至善楼h、至善楼i、至善楼j、至善楼k、至善楼l、至善楼m、至善楼n以及艺术楼、海军楼、外语楼、国际楼等专业性楼栋。
道路
1.从图书馆至东门的路取名“航空大道”。仅此路为大道,其它为路。此条大道停放着歼八飞机,伫立着学校改建学院以来的首任院长陆孝彭院士的塑像,周围要建航空馆,充分渲染学校航空特色。
经图书馆至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路取名“航天路”。
经图书馆通向海军学院的路取名“航海路”。
北门至第一食堂的路取名“汉口路”。学校肇始于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当时办学条件较差,广大师生员工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不忘历史,取名“汉口路”以为纪念。
东侧门至导流明渠一号桥(与航海路交界)的路取名“中南路”。学校前身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原是“中南空军司令部修理厂”,1953年10月更名“中南第一工业学校”,1954年8月迁至南昌。“中南第一工业学校”处于从汉口迁至南昌、开始第二次艰苦创业的重要阶段,为学校从初创阶段过渡到稳定发展阶段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奠定了学校在整个中南地区航空学校排头兵的地位。恰好此路在前湖校区处于中南位置,以“中南路”命名,既有纪念历史的意义,又有标注地理的作用。
环图书馆的环湖路取名“天一路”。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景观统一以“天一”命名。
广场
1.东门广场名为启航广场。东门是学校的正门,是航空文化的起点。
图书馆东侧的广场名为天一广场。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景观统一以“天一”命名。“天一”之名,出自汉郑玄《易经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制火”的意思。亦有“天人合一”之意。
大学生活动中心门前的广场名:航天广场。此广场是航天路的终点,通向大学生活动中心,体现大学生热爱和献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决心与信心。
湖
环图书馆之湖名为天一湖。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景观统一以“天一”命名。
卧龙山上的大小两湖名(东西两水库)尚未命名。
导流明渠名
用原名“玉泉河”。
三座桥梁名
1.图书馆南侧经环湖上的桥名为天一桥。
导流明渠上的两座桥名:玉泉桥(东边的平桥)、卧龙桥(西边的拱桥)。此两桥均坐落在玉泉河上,且傍邻卧龙山,正好与“玉泉河”名和卧龙山名相对应[62]。
南昌航空大学学校领导
南昌航空大学现任领导
南昌航空大学现任领导[63-64] | 党委书记 | 郭杰忠 | |
党委副书记 | 校长 | 罗胜联 | |
黄士安 | |||
副校长 | 周世健、黎明、唐星华、何兴道、刘卫东、聂威、杨晓光、熊震宇、罗旭彪[65] | ||
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顾有平[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