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证|是什么样的zwp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齐齐哈尔轻工学院(1952年建校)和原齐齐哈尔师范学院(1958年建校)合并组建成为齐齐哈尔大学。此后,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克山师范专科学校相继并入。齐齐哈尔大学(qiqihar university),简称齐大,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黑龙江省属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是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截至2019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有23个学院(部),7个教辅单位,81个本科专业,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1480人,在校生总数25731人,其中本科生24399人,研究生1202人,留学生130人,另有成人生9455人。[1]。。齐齐哈尔轻工学院
1952年10月,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的前身黑龙江省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在北安市创建。
1952年11月,学校从北安市迁到齐齐哈尔市,随即更名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工业学校。
1955年10月,学校隶属关系由中央地方工业部变为新建立的中央第三机械部,仍坚持以省工业厅为主的双重领导,更名为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
1956年上半年,中央高教部、电机部联合发出通知,将学校由中央第三机械部划归中央电机部领导。
1957年6月,将学校由中央电机部划归中央轻工业部,校名变更为轻工业部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
195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中央轻工业部将学校下放给省化工轻工业厅领导。校名更改为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
1959年6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了关于整顿全省化工院、校、系的座谈会。会议决定,建立起来并在当年招生的哈尔滨化工学院、哈尔滨药学院、齐齐哈尔化工专科学校以及哈工大与地方合办的化工系等四所化工院、校、系合并;全省集中力量,在齐齐哈尔化工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一所化工类高校。同年8月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经省委批准,定名为齐齐哈尔化工学院。仍隶属于省化工轻工业厅。
1965年2月,轻工业部更名为第一轻工业部,学校名称也随之改为第一轻工业部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
1969年12月,第一轻工业部军管组与黑龙江省革委会生产
齐齐哈尔大学(7张)
指挥部商定,将第一轻工业部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下放给黑龙江省领导,更名为齐齐哈尔轻工业学校。
1972年7月28日,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决定,将学校上收,归省轻化工业局领导,更名为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校。
1977年7月27日,教育部通知黑龙江省革委会,同意学校改建为齐齐哈尔轻工学院。
1984年初,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由隶属于省轻工业厅,变成隶属于省经委。
1986年1月1日,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划归省教委领导。[2]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1958年9月18日,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创建,隶属齐齐哈尔市领导。
1959年2月,与齐齐哈尔师范学校合署办公。
1961年5月,省教育厅决定,将齐齐哈尔大学(1958.5—1962.5;与今齐齐哈尔大学重名)的中文专业并入齐师专。
1962年8月,省教育厅决定,将黑河师范专科学校的数学专业并入齐师专。
1964年1月,省教育厅决定,将牡丹江师范专科学校(1958.9—1964.1)并入齐师专,合校后的齐师专设有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个学科。
1964年6月,省教育厅为贯彻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决定从1965年春开始,对齐师专进行半农半读试点。
1970年12月21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齐师专改建为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简称齐师院)属本科院校、厅级单位。
1971年冬,学院恢复了招生。
1972年3月27日,首届工农兵学员入学,学制为3年,从这一年起到1976年止,每年都有一届新学员入学,五届学员共计1955名。[2]
齐齐哈尔大学合并建校
1995年6月2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由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和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合并组建齐齐哈尔大学。
1996年3月22日,黑龙江省编委批准:“齐齐哈尔大学下设齐齐哈尔大学工学院和齐齐哈尔大学师范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为正厅级事业单位;其下属的两所学院“按副厅级事业单位管理”。
2002年2月,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并入齐齐哈尔大学,同时撤销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建制。
2003年7月,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并入齐齐哈尔大学。
2008年,学校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2018年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2]
齐齐哈尔大学办学条件
齐齐哈尔大学院系设置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23个学院(部),7个教辅单位,有81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1]
专业设置 | |
学院 | 专业 |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环境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戏剧影视文学 |
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艺、园林 |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 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艺术学、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学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文学、俄语文学、日语文学、朝鲜语文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 |
轻工与纺织学院 | 纺织工程工学、轻化工程、包装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
教育与传媒学院 |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新闻学文学、广播电视学文学、应用心理、播音与主持艺术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工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粮食工程 |
哲学与法学学院 | 哲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表演艺术学、音乐学、艺术学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土木工程、城乡规划 |
国际教育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应用技术学院 |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 |
齐齐哈尔大学师资力量
齐齐哈尔大学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4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26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2.30%,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81人,聘有外籍教师42人;教师中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教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者30余人,黑龙江省级教学名师6人,黑龙江省级教学团队3个,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1]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延龄[5]
全国优秀教师:王雅珍、邵淑丽
“龙江学者”特聘教授:贾宏葛[6]、郭祥峰等
黑龙江省级教学名师:贾丽华、邵淑丽、李莉[7]、王雅珍等
黑龙江省级教学团队:化工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贾丽华)、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邵淑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8]
齐齐哈尔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14个黑龙江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2个黑龙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黑龙江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黑龙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黑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4个,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示范基地1个,21门课程获评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黑龙江省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1]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生物科学、艺术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齐齐哈尔大学-凯捷咨询(昆山)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黑龙江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
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黑龙江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园艺
黑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轻工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齐齐哈尔大学黑化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金亚亚麻纺织有限公司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齐齐哈尔大学生物学食品科学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齐齐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
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仪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色谱分析法、生化工程、设计思维与表达、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大学体育、市场营销、合唱、分析化学、高分子物理、现代程控交换原理、英语语音、中国现代史、高分子化学、心理学、有机化学、思想道德修养、化学反应工程
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民间民族舞蹈
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英语、工商管理、轻化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教育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法学、音乐表演等[1]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6]
齐齐哈尔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5个教育硕士授权领域,3个体育硕士授权领域,1个会计硕士授权领域),1个高教强省优势特色学科,4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1]
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工业设计工程)、教育(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体育(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会计等[9]
重点学科
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高教强省优势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1]
齐齐哈尔大学学术科研
齐齐哈尔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3个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黑龙江省第二批重点培育智库,担任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1]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表面活性剂与工业助剂实验室、玉米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实验室、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实验室、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验室、微纳传感器件实验室、精细化学品催化合成实验室
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玉米主食工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果蔬杂粮饮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多维传感器信息感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实验室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第二批重点培育智库: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1]
齐齐哈尔大学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7月,学校近五年来,先后获批各类各级科研课题1700项,其中国家、省部级课题342项,作为合作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71项。[1]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银杏二萜内酯强效应组合物的发明及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2018年,参与完成)[10]
齐齐哈尔大学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截至2018年12月,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872087册,引进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ebsco 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美国化学学会acs数据库,美国计算机学会ieee c数据库,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数据库,维普外文数据库,calis外等中外文数据库40个,电子图书2133504册,数字资源总量39628 gb。[6]
学术期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部负责出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高师理科学刊》3种学术期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获“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奖。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优秀整体设计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本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和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出版质量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全国高校自然版学报统计编排三等奖、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编排一等奖。
《高师理科学刊》获黑龙江省高校学报优秀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11]
齐齐哈尔大学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7月,学校相继与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13个国家近70余所院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校际往来、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被教育部确定为“中俄大学生艺术交流基地”和“来华留学生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1]
齐齐哈尔大学文化传统
齐齐哈尔大学学校标识
标准字
校名
齐齐哈尔大学标准字用的是毛泽东字体“齐齐哈尔大学”,下方镶嵌学校英文名称“qiqiharuniversity”。[12]
校徽
学校标志为圆形标志,形体完整、和谐,符合国际惯例,包含“
校徽
龙”形、“科技之光”、“1952”。外环上半部分齐齐哈尔大学英文名称“qiqiharuniversity”;下半部分两边“中国·黑龙江”为校所在地,中间的“1952”为建校时间。校标有白、灰、蓝三色。
校标整体图案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外环线条用“文武线”装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形体圆融、和谐、稳定,意寓齐齐哈尔大学师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标识中间主体部分的两条龙首拱起电子轨道,象征齐齐哈尔大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共举,巨龙腾飞,托起高水平大学。标识中间主体部分的两片羽翼既似展开的书本又似飞翔的翅膀,意寓齐齐哈尔大学这条巨龙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沿着科学的航道,飞速发展,齐大学子学有所成,展翅高飞。[12]
校旗
校旗由蓝色旗面和反白校徽组成,简单、明了,容易识别。旗面所用蓝色为海蓝色,与白色校徽融为一体,使校徽更具高显示度。[12]
齐齐哈尔大学精神文化
校训
养正毓德、精存自生
“养正毓德”源于《易经》。《易经·蒙卦·彖辞》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蒙卦·象辞》曰:“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毓,即育。《易经·蒙卦》提出的“养正”教育理念,即希望教育者注重培养学生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作为最古老的教育思想而影响着中国。
英国的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
校训石
在其《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
《礼记·大学》开篇也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垢纳新,从而趋于善(合目的性)的至高境界。因此,大学的首要职能就是涵养人的德性,使人成其为“人”;而培德育人,养正至关重要。“正”,代表真善美价值取向的矛盾主要方面的控制力。唯其正,才能决定事物的真善美品质,才能使事物稳定、和谐。正,是正道,是千古人间光明之途,代表着人类恒久向往和追求的真善美和谐的至高理想。大学培养学生纯正的品质,引导他们坚守正道,这是神圣而伟大的功业。正,是正气,是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人心善恶,品格高下,皆为胸中正邪两气相搏的结果。
《孟子·公孙丑上》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大学惟涵养正道、正气,方能培育师生壁立千仞的正义人格,无愧矗立于天地间的人。
“精存自生”语出《管子·内业》。《管子·内业》曰:“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管子》认为,在物为精,在天为气,在人为德。凡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可缺少精气神;就人事而言,既为人性道德的本原,亦是事业昌茂的渊泉。[12]
校歌
《齐齐哈尔大学校歌》 作词:张振民,作曲:包明德 孙相根 劳动湖畔,嫩水之滨,成长起创业的齐大人 励精图治,育人为本,笃行不倦勤耕耘 崇尚科学探求真理,奉献智慧和青春 崇尚科学探求真理,奉献智慧和青春 啊,啦啦啦啦啦啦 啊,啦啦啦啦啦啦 我们是齐大人,向上是永恒的精神 团结严谨,知难而进 团结严谨,知难而进 团结严谨,我们是自强的齐大人 我们是自强的齐大人 塞北辽阔,祥鹤凌云,腾飞吧奋进的齐大人 和衷共济,前程似锦,成就伟业靠我们 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倾注热血和担心 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倾注热血和担心 啊,啦啦啦啦啦啦 啊,啦啦啦啦啦啦 我们是齐大人,发展是共同责任 求实创新,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我们是自豪的齐大人 我们是自豪的齐大人[12] |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6个
院系设置
23个学院(部)。简 称
齐大
创办时间
1952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综合类
属 性
黑龙江省高教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8年入选)
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2018年入选)
主管部门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