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证|是什么样的sgh历届大学毕业证{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截止2019年9月,学院现有校区800亩,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9100余人。贵州大学科技学院(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egy, guizhou university)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学院创办于2001年,是由世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贵州大学与贵州捷星慧旅航空空乘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1-2]贵州大学科技学院(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egy, guizhou university)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学院创办于2001年,是由世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贵州大学与贵州捷星慧旅航空空乘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1-2]。党委书记:吴涛。简 称
贵大科技学院
创办时间
2001年
类 别
独立学院
类 型
综合类
属 性
普通本科。。院系名称
专业(方向)
文学部
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
英语(翻译、外事管理方向)
法学与公关管理部
法学
财务管理
旅游管理(航空服务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方向)
行政管理
工商管理
商学部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物流方向)
金融学
工学部
计算机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工程(民航机务维修方向)
通信工程
艺术部
艺术设计
表演(空中乘务方向)
音乐表演
绘画
舞蹈学
马列主义教学部
■
体育教研室
■
(资料来源[3-5])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师资力量
截止2019年9月,学院专任教师451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414人,教授57人,副教授268人。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8月,现有校级特色专业8个,校级精品课程5门。特色重点建设专业3个。
校级特色专业
专业名称 | 所属院系 | 所属学科 | 级别 |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院 | 文学类 | 校级 | |
英语 | 文学院 | 文学类 | 校级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院 | 工学类 | 校级 | |
通信工程 | 工学院 | 工学院类 | 校级 |
特色重点建设专业
特色重点建设专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新闻学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信息来源[6])
校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数字逻辑、微机原理、汇编语言、操作系统原理、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校荣誉
2006年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获贵阳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称号。
2006年3月,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舒勇同学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荣获一等奖,3人获全省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8人获全省flash创作设计大赛、英语专业黄宗策同学包揽全省网页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1人获全省暑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 村”主题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社团“贵州大学internet发展中心”获贵州省优秀社团,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团委获贵州省“春晖行动”先进团组织等。
2010年7月,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荣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
2010年荣获“全国‘十一五’教学科研先进集体”、“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2012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21张)
号。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校管理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自集中组建以来,努力以创新的思路、规范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开展工作,本着培养综合型、应用型合格人才的办学目标,努力打造一专多能、一专多证,综合素质较高,动手能力一流,适应能力抢眼的应用型人才。注重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经过艰苦努力,在教学、学生、管理各项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贵州大学 科技学院新校区(4张)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管理推陈出新。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在继承贵州大学良好管理的同时,十分注重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结合自身实际推陈出新,先后出台了《科技学院党政联系会议议事规则》、《科技学院班主任工作暂行办法》、《科技学院文明宿舍建设条例》、《科技学院德智体综合测评办法》、《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管理办法》、《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辅导员辅导员例会制度》等一系列办法条例,推行了辅导员值周制、班主任、学生、家长三沟通制度,以及导生制等一系列制度,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初步形成规范化、创新性管理。
校园风光(8张)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生成绩
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改善。贵州大学科技学院通过抓军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抓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抓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改善。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创设的“博雅”系列社团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生在军训及校内外活动中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学生学习成绩优良。学院通过为学生补基础、开设学习论坛、加强教学检查和指导、规范考试等各种手段,着重抓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2003年以来, 先后有2400余人次获学校奖学金,近30人次获国家奖学金,1900余人次获校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体积极分子”荣誉称号,600余人次获校院“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表彰,约500余人次通过国家公共外语四、六级考试,其中2002年级学生过级率达38%,并输送了20余位同学到西南政法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06年,贵州大学科技学院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78.16%。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术研究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研究机构
截止2019年9月学校有计算机公共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单片机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子线路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新闻实验室、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模拟法庭等各类教学实验室20个,校外实习基地18个。
●计算机硬件实验室
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由单片机及微机接口实验室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组成,共有实验室面积240平方米。单片机及微机接口实验室。每套单片机及微机接口实验设备为二合一实验台,其中每套配置联网pc机一台。实验室共有设备41套。硬件系统可与pc机连机操作,也可以独立运行。该实验系统全面支持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可完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微机原理》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此外还可承担相关的科研活动和学生科技活动。单片机及微机接口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主要设备为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实验箱,每个实验箱设备配置一台pc机。实验室现有设备40套。可开设的实验项目有:运算器的组成及设计实验、算术逻辑运算实验、进位控制实验、移位运算实验、存储系统设计实验、控制器的组成及设计实验、总线基本实验、基本模型机设计实验以及部分综合性的实验项目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室除完成教学工作外,还可承担学生科技活动。
●计算机软件实验室
计算机软件实验室始建于2005年,目xueyuan前有计算机400多台(套),实验室面积:695平方米。计算机软件实验室承担的主要课程系列有:科技学院所有各专业的计算机文化课;各类数据库及应用技术;各类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cad图形系列;eda电子设计系列;数据处理系列;中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与专业实习;另外还承担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机试部分的工作。计算机软件实验室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技能的主要基地。
●基础物理实验室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基础物理实验室位于小关校区实验楼b栋,实验室面积:880平方米。基础物理实验室主要由力热学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电路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组成。可以开设涵盖力热学、电磁学、光学、电路原理等多门学科分支共计四十余个实验。力热学实验室主要设备包括液体表面张力测定仪、气垫导轨实验仪、单摆实验仪、转动惯量测定仪、导热系数测定仪、声速测定仪等设备。电磁学实验室主要设备有霍尔效应实验装置、磁阻效应装置、电子束偏转和聚焦、普朗克常数测量仪、直流电位差计实验仪、电表改装实验仪等实验设备。光学实验室主要设备有迈克耳逊干涉仪、分光计、读数显微镜、牛顿环实验仪、椭偏光实验仪、光具座等设备。
基础物理实验室主要承担该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大学物理》及《电路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还可作为该院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基地。
●电子技术实验室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电子技术实验室主要由模拟电路实验室和数字电路实验室组成,实验室面积:24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模拟双踪示波器、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箱、数字电子线路综合实验箱、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和数字万用电表。可完成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四十余个实验项目。主要承担该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还可作为该院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基地。
●多媒体语音实验室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多媒体语音实验室主要由多媒体教室与语音实验室组成。目科技前该院投入使用的多媒体实验室共有13间,每学期承担的教学课时数达6000节次,另外还承担包括和种类培训、讲座、集会等院部各类活动,多媒体的使用率达98%以上。语音实验室6间,共计390个座位。每学期承担的教学课时数达3000节次。另外我实验中心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即将调试完毕,界时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资源丰富的英语学习平台。
●现代技术教育实验中心
主要承担全院的公用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和相应的实验教学工作,实现学院公用实验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主要由计算机软件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和6个校外实习基地组成。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科研成果
截止2019年9月,学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5项,省级课题43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308篇,2人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9年,学院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共有17项科研课题获得立项。其中,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项,教育厅辅导员项目1项。
2010年,学院有2名青年教师申报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获得立项。特别强调的是,这是科技学院教师第一次成功申报省社科青年项目、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教育厅辅导员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实现了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零的突破”。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术交流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在加强管理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开展学术交流。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先后成功组织了科技学院第一届、第二届学生管理工作理论研讨会,其中,在第二届理论研讨会中,贵州省7所独立学院应邀参加,并分别针对学生管理过程中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成效斐然。管理干部和辅导员队伍已撰写研究新机制本科二级学院教学、学生管理方面的文章30余篇,其中,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进社团,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等相关文章已在《贵州大学学报》、《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贵州干部教育》、《贵州大学报》等多家刊物上刊载。
2009年7月6日邀请了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处副处长杨仁厚教授、贵州大学马列部杜凯教授来学院举办了科研培训讲座。
2010年5月10日邀请了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秀峰教授、人文社会科处处长洪名勇教授、人文社会科处副处长杨仁厚教授来学院举办科研培训讲座,并提供相关科研项目申报的咨询服务。同时,学院及时向教师通报各种科研文件和信息,积极组织和动员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方面多渠道地为教师从事科研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机会。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术资源
截止2019年9月,学院图书馆现有藏书近81.3万册、电子图书190万册。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校园文化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