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是什么样的c2h的最新动态,查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是什么样的c2h毕业证样本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请适合您的职位,该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历届大学毕业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有80年的职业教育历史。2004年被教育部、建设部确认为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1]2006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7年被列为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示范验收;2016年,被列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主管部门
广东省人民政府
校 训
德能兼备,学以成之。简 称
广东轻工、广轻、广轻学院
创办时间
1933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理工类。。院系专业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该校下设13个二级院系,共有69个专科专业,130个专业方向,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3个。[7]
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 | |
衔接院校 | 专业 |
华南师范大学 | 商务英语 |
软件技术 | |
韩山师范学院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化工生物技术 | |
肇庆学院 | 精细化工技术 |
资料来源:[8] |
专科专业设置 | |||
院系 | 专业 | ||
艺术设计学院 | 产品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游戏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首饰设计与工艺 | ||
信息技术学院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 | ||
轻化工技术学院 |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制浆造纸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化妆品经营与管理、 数字出版、商检技术、包装策划与设计、化妆品技术 | ||
机电技术学院 |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 | 化工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药品生产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保健品开发与管理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中外合作办学) | ||
汽车技术学院 | 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 | ||
生态环境技术学院 | 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建筑装饰材料技术、园林工程技术 | ||
财贸学院 | 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经济信息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
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酒店管理 | ||
应用外语学院 | 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应用德语、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全球化管理)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二级教授9人),珠江学者9 人,“双师”素质教师70 0余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2人,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1人,中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人,南粤优秀教师11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教学名师、专业领军人才等名师专家近70人。[9]
国家级教学名师:
类别 | 姓名 |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刘境奇 | 龚盛昭 | --- |
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 | 黎彧 | 龚盛昭 | -- |
珠江学者 | 黎彧 | 邓毛程 | 刘春太 |
资料来源:[10-14] |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
广告设计与制作教学团队 | 沈卓娅[15]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建设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该校有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6个,学校重点建设专业30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4个,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6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22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2009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9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16]
省级示范性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纸浆造纸技术 | 软件技术 |
酒店管理 | --[17] |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专业 | 负责人 | 获批年度 | ||
涂料生产技术 | 龚盛昭 | 2010 | ||
产品设计 | 桂元龙 | 2010 | ||
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 | 周文玲 | 2009 | ||
塑料挤出成型 | 徐百平 | 2009 | ||
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 | 沈卓娅 | 2009 | ||
通信工程监理实务 | 秦文胜 | 2009 | ||
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 | 李 丽 | 2008 | ||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 杜淑霞 | 2008 | ||
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 | 龚盛昭 | 2007 | ||
平面广告设计 | 刘境奇 | 2005 |
省级精品课程
专业 | 负责人 | 获批年度 | ||
塑料配混技术 | 王玫瑰 | 2010 | ||
职业英语 | 吴寒 | 2010 | ||
税务实务 | 刘生华 | 2010 | ||
旅游电子商务 | 李丽 | 2010 | ||
涂料生产技术 | 龚盛昭 | 2010 | ||
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 | 周文玲 | 2009 | ||
塑料挤出成型 | 徐百平 | 2009 | ||
java平台项目开发基本技能 | 古凌岚 | 2009 | ||
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 | 沈卓娅 | 2009 | ||
通信工程监理实务 | 秦文胜 | 2009 | ||
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 | 李 丽 | 2008 | ||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 杜淑霞 | 2008 | ||
机械制造技术 | 吴年美 | 2008 | ||
成本会计 | 刘志娟 | 2008 | ||
产品设计 | 桂元龙 | 2007 | ||
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 | 龚盛昭 | 2007 | ||
数据库应用技术 | 张蒲生 | 2007 | ||
字体设计 | 沈卓娅 | 2006 | ||
linux基础 | 李 洛 | 2006 | ||
机械设计基础 | 王 军 | 2006 | ||
平面广告设计 | 刘境奇 | 2005 |
教指委精品课程
专业 | 负责人 | 年度 | 类别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王汉道 | 2010 | 水资源与水环境教指委精品课程 | ||
生物制药技术 | 李家洲 | 2010 | 生物技术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塑料测试技术 | 谭寿再 | 2010 | 轻化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 | 李荣 | 2010 | 包装与印刷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企业会计实训 | 刘志娟 | 2010 | 工商管理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外贸跟单实务 | 吴薇 | 2010 | 经济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精细化工设备 | 胡智华 | 2010 | 化工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 黎彧 | 2010 | 化工技术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通信工程监理实务 | 秦文胜 | 2009 | 通信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涂料生产技术 | 龚盛昭 | 2009 | 轻化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 | 梁仁建 | 2009 | 汽车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制浆技术 | 郑荣辉 | 2009 | 化工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电动与调速控制 | 常晓玲 | 2009 | 自动化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陶瓷工艺技术 | 毛 瑞 | 2009 | 材料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 | 贝惠玲 | 2009 | 食品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理论与实务 | 刘筑 | 2009 | 出版与发行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vi设计 | 符 远 | 2009 | 艺术设计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产品设计 | 桂元龙 | 2009 | 艺术设计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 杜淑霞 | 2008 | 食品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商务英语 | 吴 寒 | 2008 | 英语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成本会计 | 刘志娟 | 2008 | 工商管理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
精细化学品检验技术 | 龚盛昭 | 2008 | 化工技术类教指委精品课程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术研究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15张)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该校2008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17项;与企业合作共同承担省市各级各类工业攻关、农业攻关、社会发展领域的项目29项,其中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8项;面向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等507项,实现科技服务到款为1345万元,名列广东同类高校前列;技术成果在企业应用并通过省级鉴定3项;共申请专利342项(其中pct国际专利1项),授权发明、实用新型、软件版权登记专利95项。[3]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平台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该校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校级研究所1个、校企合作研究机构7个。[18-20]
类别 | 名称 | |||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 广东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 |||
广东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 ||||
校级研究所 | 高职教育研究所 | |||
校企共建研究机构 | 广东轻院江门晶华造纸设备研究所 | |||
广东轻院诺信精细化工研究所 | ||||
广东轻院温州欧龙生物工程研究所 |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大立模具技术研发中心 | ||||
广东轻院海天堂食品研究所 | ||||
东莞威特隆物流设备研究所 | ||||
广东轻院江门生物技术开发中心生物技术研究所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该校图书馆内共有各类藏书190多万册(包括电子图书60万册),每年订阅中外文报刊800多种,并购买了大量的电子图书及全文数据库等资源,其中包括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管理平台等。
学术期刊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200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宣传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以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反映轻工业应用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内外轻工业科技、文化的交流,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轻工高新技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等具有独创性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21]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统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徽:
校徽
标识释义:
标志选用“手和飞鸟”的造型进行同构重组,构成由手变成飞鸟的图形,在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前展翅飞翔。
手象征技能,代表高职教育;飞鸟象征大展宏图,表达出学生以技入道而成长为职场精英。
在图形外围,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英文带头字母“gdip”巧妙的组合而成。
整体标志表达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明确的办学定位,寓意学生通过在校三年学习,养成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能力,定能在未来的职场展翅翱翔的美好前景。[22]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训
德能兼备,学以成之[23]
一、德能兼备
德能兼备,顾名思义,有德有能,以德为先,以能为本,兼而备之。“德”即做人之道,有德之人是品行端正、宽厚仁爱、富有团队精神的人;“能”为做事之道,有能之人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德能兼备之人,才是现代社会的栋梁之才。
德能兼备既反映了该校的人才观和对师生的要求,也是该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追求。该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本位,既注重师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又重视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师生德能双修、德才兼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品德敦厚、知识扎实、技能出众的高素质人才。
二、学以成之
“学以成之”,是承接了“德能兼备”,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唯有不断进取,方能学有所成。
“学以成之”中包含有对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训诫:对学校而言,要精心治学,以培养道德高尚、传授高等技术、技能、技艺、促进人的发展为己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与现代科技发展的人才;对教师而言,要严谨治教、师德为范,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实现德能兼备人才培养之目标;对学生而言,要一心向学,勤于学习,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德才兼备的人才,为职业理想的实现奠定基础。
“德能兼备、学以成之”的校训,提出了该校道德和能力培养并重的教育目标,指明了治学向学的育人途径,合乎学院的办学理念和质量方针,与我院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精神相融合,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职业技术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