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学校所属 > 院校介绍 > 正文

广东工业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xd2

校徽广东工业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xd2历届大学毕业证{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1995年广东工学院、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广东机械学院合并组建广工大,现有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5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位居世界前1%。控制科学与工程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国家a类,此外牵头创立中国三大原创新学科之一可拓学。[1-3]广东工业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广工大,位于广州,始建于1958年,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中国制造2025”国家试点示范基地、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是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主要成员,是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国籍院士4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杰青9人、千人计划1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青5人、青年千人计划1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8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广东省杰青10人、广东省万人计划2人、广东省领军人才9人、珠江学者23人、博士生导师139人、硕士生导师1213人。[4]。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1个

博士后

6个

院系设置

自动化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药学院等

校 训

团结、勤奋、求是、创新

校庆日

每年11月第二个星期六[6]

地 址

大学城校区: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东风路校区: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29号

龙洞校区:广州市天河区迎龙路161号。简 称

广工大(gdut)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理工

属 性

广东省“211工程”

省属重点大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2015年入选)

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014年入选)展开

属性

广东省“211工程”

省属重点大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2015年入选)

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014年入选)

粤港澳高校联盟(2016年入选)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2019年入选)收起

主管部门

广东省人民政府

现任领导

陈新

专职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

韩国科学技术院院士1人

法国科学院院士1人。。1991年,并入华南建设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

广东工业大学

1995年,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广东工业大学。

正门构架柱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0]

2006年,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11]

2008年,成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ic基地。[12]

2012年,工程学学科进入国际esi,位居世界排名前1%。

2012年,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约共建国家数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3]

2013年,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14]

2013年,入选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15]

2013年,正式成为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大学伙伴(中国第十四所)。[16]

2013年,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和南海区人民政府四方共建佛山广工大研究院。[17]

2014年,艺术设计学院与芬兰著名公司avarte合作成立库卡波罗艺术馆。[18]

2014年,学校成立广东工业大学大数据战略研究院(华南地区首家大数据管理领域专业研究机构)。[19]

大学城校区东门

2014年,与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建河源广工大研究院。[20]

2014年,成为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清华、同济、复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该联盟成员,中国大陆十所高校之一)。[21]

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签订全面合作仪式。[22]

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3]

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理工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4]

2015年,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5-26]

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标识

2015年,与惠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惠州广工大研究院。[27]

2016年,与肇庆市端州区政府共建端州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28]

2016年,当选首届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单位。[29]

2016年,成立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30]

2016年,管理学院联合发起成立广东电子商务校际创新创业联盟。[31]

2016年,与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联合发起成立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32]

2016年,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3]

2016年,成为首批粤港澳高校联盟入盟高校。[34]

2017年,入选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35]

2017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36]

2017年,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37]

2017年,与河源东源县签订协议,成立东源广工大研究院。[38]

2017年,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39]

2017年,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佛山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方共建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40]

2017年,材料科学进入国际esi,位居世界排名前1%。[41]

2017年,成为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成员。[42]

2017年,入选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111计划”)。[43]

2017年,签订帮扶共建高水平理工大学协议,帮扶共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44]

2017年,成为首批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实验室建设主要依托单位。[45]

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6]

2018年,计算机科学进入国际esi,位居世界排名前1%。[1]

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浩泽莱德设计博物馆开馆(广东省唯一坐落在高校的设计博物馆,近4000件藏品均为15世纪至20世纪二战前的欧洲经典工业设计产品,且绝大部分世界唯一、乃至绝版)。[47]

2019年,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48]

2019年,化学学科进入国际esi,位居世界排名前1%。[2]

2019年,环境科学进入国际esi,位居世界排名前1%。[3]

2019年,入选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49]

广东工业大学学术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科研平台

统计个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
国家发改委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基地1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
广东省实验室1
省级重点实验室7
省级工程中心49
牵头或参与组建省部院产学研创新联盟56
省级国际合作平台2
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2
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
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
广东省重点智库1
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
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
广州市重点实验室2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
国家级众创空间4

(部分名录)

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

1.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

2.制造业物联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

1.广东3c电子产品制造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50]

部级(教育部)科研平台(1个)

1.机械装备制造及控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7个)

1.广东省微纳加工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实验室

3.广东省计算机集成制造重点实验室

4.广东省电动汽车驱动装置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牌匾

5.广东省功能软凝聚态物质重点实验室

6.广东省创新方法与决策管理系统重点实验室

7.广东省高端厨房电器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科技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

1.广东省现代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广东省动力电池及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3.广东省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工程中心

4.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广东省集成电路高端芯片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广东省建筑业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广东省物联网与控制专用芯片及系统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广东省药食两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广东省金属成型与模具新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电磁波材料和器件检测及应用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11.粤港网络化制造科技合作基地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4个)

1.广东省制造物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

2.广东高校自动化装备与集成实验室

3.广东高校现代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实验室

4.广东高校清洁化学技术实验室

5.广东高校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6.广东高校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

7.广东高校电力节能与新能源重点实验室

8.广东高校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广东高校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广东高校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室

11.广东高校先进设计技术实验

12.广东高校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

13.广东高校现代计算机技术实验室

14.广东高校先进控制技术实验室

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

1.广东省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广州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

1.广州市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研究中心

 院士工作室(2个)
实验室院士
现代有机合成及新药研发实验室bernard meunier(法国科学院)
天然药物与绿色化学研究所conney(美国科学院)

联合实验室(17个)
实验室联合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利物浦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英国利物浦大学热带病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莫斯科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高性能结构与材料联合研究中心香港理工大学
电磁波材料和器件检测及应用技术联合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actel联合实验室美国艾特 公司(actel corporation)
广东工业大学-psoc联合实验室美国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freescale 单片机联合实验室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freescal)
广东工业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美国德州仪器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赛灵思集成电路验证联合实验室美国赛灵思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microchip(微芯科技)mcu联合实验室美国微芯科技公司(microchip)
广东工业大学-三菱plc联合实验室日本三菱汽车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西门子现场总线联合实验室德国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与驱动技术集团
广东工业大学-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r&d联合研发中心美国莱特技术有限公司
广工大-altera国际有限公司eda/sopc联合实验室香港卓尔国际有限公司(altera)
粤-港联合工程培训中心香港职业训练局
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美国eon realidy公司
现代设计制造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美国ugs公司

省部市级协同创新平台(10个)
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
佛山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河源)协同创新研究院
惠州广工大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云浮创新设计中心
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
端州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校级协创新平台(3个)
协同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与技术集成国际协同创新中心
高端应用电子芯片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学术资源

大学城校区图书馆

馆藏资源

有大学城、龙洞、东风路三座功能完备的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74004平方米。

馆藏文献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学科门类,专业类书刊占馆藏总量的73%,理工类书刊占馆藏总量的60%。截止2017年底,各类馆藏总量1396万册。其中纸质文献385万余册、电子图书236万余册、电子博硕士论文775万册、电子报刊4,44万余种、纸本中外文报刊2051种、进中外文网络数据库94种。

有广东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广东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广州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图书馆等共享服务系统等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协作方式。

(参考资料:[51])

学术期刊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工业大学主办,创刊于1984年12月,是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重要园地。现为双月刊。

数据库收录情况: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aj)来源期刊

英国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数据库(inspec)来源期刊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irichsweb)来源期刊

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

《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收录期刊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收录期刊

中国工程技术电子信息网收录期刊

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

《电子科技文摘》收录期刊

书生数字期刊原文入编期刊

台湾地区《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收录期刊

广东工业大学科研经费

2016年,广东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广工达8.9亿,居全省第四。[52]

2018年,广东省“冲一流”资金,广工经费投入达1.873亿,居全省第四。[53]

2018年,(教育部)中国高校年度科技经费统计,广工达8.36亿,居全国第40。[54]

2018年,学校公布17年度决算,广工决算达42亿。[55]

2019年,学校公布18年度整体决算,广工决算达41.3亿。[56]

广东工业大学科研奖项

 国家级科研奖项概览(部分)
年份获奖项目等级单位排名
2012若干新型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
2000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理论与实践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
2009可降解生物基高吸水性树脂生产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2009地方工科院校实验课程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
2009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
2005广州石牌六校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探索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
2001高校合并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交流

学校办学国际化程度提高,已推动相关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美国波士顿、英国伦敦合作平台、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聘用外籍专家和教师150余人,外籍高层次人才40人。建立国际合作伙伴150余个;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班等;近五年支持和培养学生出国(境)学习(留学)达6500人,占全校学生比例15%。[57]

主要海外合作高校名录:

区域高校
美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地亚哥分校、河滨分校、欧文分校、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美国中央阿肯色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纽芬兰纪念大学等
欧洲英国卡迪夫大学、利兹大学、利物浦大学、法国南特大学、巴黎七大、德国不莱梅大学、弗莱贝格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图尔库应用科学大学、波兰克拉科夫理工大学、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大学等
亚洲日本早稻田大学、姬路独协大学、同志社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翰林大学、檀国大学、蔚山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高雄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等
大洋洲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昆士兰理工大学、科廷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等

加入国际组织:

加入时间组织名称备注认定机构
2013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中国第十四所合作大学英国工程技术学会
2014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中国大陆十所高校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广东工业大学办学情况

广东工业大学学院专业

20个学院,8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理学、文学、法学七大学科门类。

   广东工业大学直属学院
序号院系名称序号院系名称
1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2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3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4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5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6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7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8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9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0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11广东工业大学应用数学学院12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13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4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
15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16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17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8广东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放教育学院、专业技术培训学院)
19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独立学院)20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生物医药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科研师资

统计人数
正高级职称379
副高级职称705
中国工程院院士5
外籍院院士4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9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数5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
“广东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
“广东省引进领军人才”9
“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9
“珠江学者”23
“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
博士生导师139
硕士生导师1213

(部分名录)

法国科学院院士:bernard meunier

英国工程及科技学会(iet)院士:凌永权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谢胜利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陈新

国家外专千人计划:mattisonk ferber

国家千人计划:伍尚华、陈忍昌、陈志梁、范群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刘冠峰、王启民、凌永权、周宇峰

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撑计划:何昭水、解晓伟、刘治、邓军、杨祖元

广东省领军人才计划:bernard、allan、伍尚华、章国豪

芬兰国家文化成就奖获得者:方海

德国洪堡学者:王启民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成正东、黄国全、王启民

国家级教学团队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

谢胜利教授团队“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项目

广东省创新团队

广东省纳米数控装备及纳米加工技术创新团队

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团队

广东省高技术陶瓷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团队

广东工业大学学科实力

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广工评估情况如下:[58]

 序号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估结果位次百分位省内位次
1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a-5%~10%全省第1
20802机械工程b+10%~20%全省第2
3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b20%~30%全省第2
41305设计学b20%~30%全省第2
5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b-30%~40%全省第3
6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b-30%~40%全省第3
70814土木工程c+40%~50%全省第3
8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c+40%~50%全省第3
90835软件工程c+40%~50%全省第3
10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50%~60%全省第5
111202工商管理c50%~60%全省第8
12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c-60%~70%全省第1(唯一)
13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c-60%~70%全省第5

广东工业大学学位建设

统计个数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8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领域17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
本科专业数85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
省级特色专业18
省名牌专业3
省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4
省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
省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5

(参考资料:[4])

部分名录

博士学科建设

教授评审权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华南工业设计院、佛山广工大研究院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工业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信息获取与控制、环境化工、工业设计与创意产品、制药工程、能源材料与工程、土木材料与工程、工业企业管理

硕士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设计学

一级学科(自设)硕士点:建筑与城市设计、国际商务管理、社区服务管理、工业设计与创意产品

 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机械装备设计制造与测控关键技术先进工程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关键技术
现代工业自动化关键与共性技术现代精细化工中的关键与共性技术

广东省重点学科
单位学科名称研究方向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b类)制造自动化中的cad/cam/cims及网络化制造技术
机电液工程计算机控制及应用
制造自动化网络与控制研究
机电智能控制与应用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c类)微细加工技术研究
精密加工技术与超硬材料工具研究
先进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先进制造过程及自动化
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c类)智能机器人控制技术
控制网络与集成技术
现代自动化装备技术
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学(c类)纳米与非晶功能材料
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
有色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c类)计算机控制
智能化技术
微控制器应用

攀峰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优势重点学科
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特色重点学科
热能工程应用数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信号与信息处理
企业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教学平台

统计个数
国家级教学团队1
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
省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91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4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
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
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

(参考资料:[4])

部分名录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产学全程结合的地方院校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民政部“国家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
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
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建筑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商管理环境工程
土木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名牌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
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工程
工商管理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电气与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与网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经管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特色招生

ic集成电路设计班: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专业择优选拔。

卓越工程师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工程、软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选拔组建。

创新班: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化工与制药类、材料类专业学生中择优开设。

粤港机器人学院:面向机械类、自动化、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选拨。粤港机器人学院教学合作专家、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李泽湘教授期望将粤港机器人学院打造成为机器人界的“黄埔军校”,在学院学生中能培养出一批引领机器人产业、智能装备及其现代制造服务业的技术精英。[59]

科技金融创新班: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合作,择优选拔学生组建“科技金融”创新班。

校企联合培养班:与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东莞华中科技制造科学研究院、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奥维公司、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电器有限公司、微软广州技术中心等知名企业联合开设校企联合培养实践班。

印制电子电路(pcb)学院:除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还获得中国印制电路协会和广东工业大学联合颁发的印制线路板高级技师证书,涉及轻工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60]

广东工业大学学校荣誉

2015年,承办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摘得两项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团体总分全国高校第二、广东高校第一捧得“优胜杯”,创造了我校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刷新了我校参加“挑战杯”竞赛的获奖层次和整体成绩的记录。

2016年,在“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以金奖数第一、团体总分第一捧得“创青春杯”,创造了我校参加广东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2017年,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摘得两项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并以特等奖总数全国第二、团体总分广东高校第一的好成绩捧得“优胜杯”。

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喜获国际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18项,国际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35项的历史最佳成绩,获奖质量、数量以及获奖率均在广东省名列前茅。

2019年,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北航投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我校参赛作品从全国参加决赛的212所高校42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团体总分全国第17位。自2013年以来,我校连续四届国赛捧得“优胜杯”。

广东工业大学篮球盛史

亚洲大学大学生运动会

2011年荣获第八届亚洲大学篮球锦标赛冠军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

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冠军

全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冠军

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s)

第二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南赛区亚军、全国亚军

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南赛区亚军、全国总冠军

第五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南赛区冠军、全国总冠军

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南赛区冠军、全国总冠军

广东省大学生篮球联赛(guba)

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乙组)冠军

广东省第四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甲组)季军、(女子甲组)季军

广东省第五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甲组)冠军、(男子甲组)亚军、(男子甲组)亚军

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甲组)冠军、(男子甲组)冠军

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甲组)冠军、(男子甲组)冠军、(男子甲组)冠军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甲组)冠军、(男子甲组)季军、(男子甲组)冠军

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甲组)亚军、(男子甲组)冠军、(男子甲组)冠军

广东工业大学文化传承

广东工业大学工大校训

团结、勤奋、求是、创新

广东工业大学工大校歌

广工大颂歌

大学城樱花岛(图书馆旁)

(词:黄桂标 曲:徐向东)

南天铺满彩霞,珠水奔涌浪花。

数十载风雨洗礼,铸就了壮丽的广工大。

这是群英云集的热土,闪烁青春智慧光华。

沐浴阳光春风雨露,万千桃李绽放天下。

我爱您,大跨越的广工大白云与您共舞,南海为您击拍。

祝福您,大时代的广工大。

献出我们的情和爱,奉上心中的红棉花。

广东工业大学学校领导

广东工业大学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陈新
校长邱学青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汤耀平
党委副书记陈良友、胡钦太
党委常委、副校长章云、张光宇、王成勇、陈卓武、陈为民、栾天罡

广东工业大学历任校长

钟韶任期:1995年5月至2001年6月
张湘伟任期:2001年6月至2010年10月
陈新任期:2010年10月-2019年12月
邱学青任期:2019年12月-

(参考资料:[61-62])

广东工业大学知名校友

(部分名录,因校友人数过多,主要整理部分学院专业知名校友。排序不分先后)

政界

曾志曾任广州工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是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
林树森广东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前广东省常委、广州市市长、贵州省省长,现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陈达枝广东工学院1969届机械制造专业,曾任广东省政府驻澳门办事处主任、党组书记。广东省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
韩传雄广东工学院(中南科技学院)化工专业,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原国民主建国会山西省委员会副主委。
郭汉毅广东工学院1988届化学系分析专业,任云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
徐永高现任中共汕尾市市委委员,汕尾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办挂职。
王亚保广东工学院1969届机械制造专业,现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9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模范个人。曾任第3、4届海南省委委员、第2、3届省政协常委、第11届全国政协常委。
梁彦广东工学院1984届机械制造专业,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局长、党组书记。广东省统计局巡视员、党组成员。

学界

陈韶章广东工学院1965届机械制造专业,广州地铁建设功臣。曾任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荣获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杰出人才(广州史上唯一)、建设部劳模、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市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邱冠周广东矿冶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前身)1976届地质矿山系选矿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前身),历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南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首批专家、第19届国际生物冶金大会主席、国际生物冶金学会副会长。
余永权广东工学院1970届自动化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参加广东省第一台中型电子计算机研制,任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华融展业投资集团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投资总监。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专委常委,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委常委、全国模糊控制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组员。
蔡文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创始人,中国三大原创新学科可拓学(原称“物元分析”)创立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工程研究所所长。
骆小筑珠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2000年获得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陈立中广东工学院1964届机械制造专业。[63]
叶邦彦广东工学院1982届机械制造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南分会理事长。
崔英德广东工学院1976届分析稀冶专业,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院长、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院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劳动模范。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第1、2层次人才。
苏自奋广东工学院1981届分析化学专业,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张焜广东工学院1985届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历任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五邑大学校长。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工会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
张汉忠广东工学院1970届机械制造专业,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袁增伟广东工业大学2002届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硕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出站。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商界

高精鍊广东工学院1989届机械制造专业,中华中文信息研究院院长、国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汉字输入国家标准工作组组长,2003年当选“首届中国十大科技前沿人物”。
蒋伟楷广东工学院1989届应用电子专业,广州市浩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伟楷成功带领浩洋电子在几年内跻身全国前三。他的产品频频亮相于近年来国内外的重点活动之中,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央视春晚等国内外中的活动及世界各地大型游乐园、歌剧院、电视台等场所都有浩洋电子的产品运用其中。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因为产品性能和保障团队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亲自签发的嘉奖令。
曾红卫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现任惠州首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惠州首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惠州市景虹景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科思贝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惠州市中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工业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广东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吴希荣广东工学院电力系发配电专业,任广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副董事长。
骆鸿广东工学院1985届机械制造专业,深圳凯隆电子有限公司总裁,江西旭阳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张学铭广东工学院1965届机械制造专业,广州市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劳模、广东省劳模、广州市劳模。
刘小涛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现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惠州市上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汪南东广东省机械学校1977届机械制造专业,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被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宋坚华中南科学技术学院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1986年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广东代表。
李凤媛现任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市场部部长、集团管理中心主任。
周强广东工学院1969届机械制造专业,深圳兆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荣获深圳十大企业家称号。
王春桐广东工学院1962届机械制造专业,广东水利水电机械厂总工程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邢增毅广东工学院1973届机械制造专业,广东江门银辉玻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铭波广东工学院1991届机械制造专业,佛山市高明南亮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贯霭广东工学院1990届机械制造专业,东莞贯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志忠广东工学院1993届机械制造专业,中山市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文波广东工业大学1996届机械专业,广州信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陆酉教广东工学院1988届机械制造专业,广东瑞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强广东工业大学1996届机械专业,深圳市中兴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蓝伟男广东工学院1986届机械制造专业,深圳市凯曦电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杨达开广东工学院1965届发配电专业,佛山市怡达电器制造公司董事长。
李昌环中南科学技术学院1975届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广东政和石油化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夏云彪广东工学院1987届电气专业,雅乐思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汝前广东工学院1995届电气专业,广州创锐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列理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侨联青联名誉主席、广东省青年企协副会长。
郑子先广东物资集团汽车贸易公司总经理。
李志全广东工业大学2000届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浙江裕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总经理。
李志刚广东工学院1989届电气专业,广东恒太机电安装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海舸惠州市绿科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理事、惠州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
何志朋佛山市南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三水分公司总经理、广州亚泰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副董事长。
陈惠长广东工学院(中南科技学院)1964届化工制药专业,广州天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庄杰广东工学院1987届工业分析专业,深圳天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文彪广东工学院1992届化工专业硕士,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吴文军广东工业大学1996届精细化工专业,广州市奥雪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敏鑫广东工业大学1994届自动化学院,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文达广东工业大学1994届自动化学院,中海怡高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广良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专业,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昌环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东政和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裕丰广东工业大学1999届国土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专业,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朱丹阳广东工学院1989届工业工程管理专业,广东广新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杨伟华广东工业大学1998届管理工程专业,曾任广州珠江钢琴文化教育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珠江八斗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乐器协会钢琴分会秘书长,现任广东乐华家居集团副总经理。
曾旭钊广东工业大学1997届机械系塑性成形工艺与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橡胶模具分会聘任专家,被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举为2007年版《外胎模具》行业标准主起草人。
赖成幕广东矿冶学院1980届合金材料专业,现任广州广兴牧业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畜牧协会副会长、广州市白云区人大代表。2004年被评为白云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10年被评为全球中小企业联盟首席企业家。
林良智广东工学院1980届金属材料专业,佛山市三水广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锌加工协会理事长。曾攻克电池污染世界难题,负责主持和主要起草gb/t3610-2010“电池锌饼”国家标准。发明专利多次被列入国家年鉴,受邀参加中国科学家论坛等国家级会议,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陆永建广东工业大学1991届机电系模具专业,广州市龙圣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雄广东工业大学1982届铸造专业,柏业通信(深圳)公司董事长、江苏华爵检测股份公司董事长。
丘建明广东工业大学1988届机电系模具专业,深圳市先力得热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缪怀兴广东工学院1982届金属材料热处理加工专业,高级工程师,广东华捷钢管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何伟波广东工业大学1999届材料与能源学院,惠州市德晟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创军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1995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佛山市南海伟拓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磊广东工业大学2009届生物工程专业,珠海津环化学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清高广东工业大学2002届生物工程专业,广州市泓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树杰广东工业大学2003届环境工程专业,广州贝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赖彬兵广东工业大学1998届环境工程专业,广州颢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欣义广东工业大学2003届环境工程专业,广州市广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广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国辉广东工业大学2009届环境工程专业,广州市绿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汀广东机械学院1996届工业外贸专业,彼迪正天董事、总经理,天润药业董事长。
李程广东工业大学2010届经济学专业,深圳市绿糖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皓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培荣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椰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黎庆恺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东莞市同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融界

黄励岗广东矿冶学院分析化学专业,历任海南珠江实业公司副总经理、珠江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广州珠江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广州农村商业银行纪委书记。
陆锦裳广东工学院1962届机械制造专业,高级工程师,广东发展银行纪检组组长、副行长、机关党委书记,广东省政协委员。
陈少华广东工学院1990届企业管理专业,广州市中侨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赖剑文广东工学院1994届工业工程管理专业,现任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颜铭广东工学院1995届管理专业,现任东莞莞非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钟振强广东工学院1993届会计学专业, 现任东莞宏远工业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广东宏远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宏远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东莞市政协委员。
张东侠广东工业大学2007届经济学专业,裕通创投集团总裁。
陈国柱广东机械学院1996届工业外贸专业,阳江市浩大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符康广东工业大学2007届国际贸易专业,广州市烨城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文体界

李艾2007届工商管理专业,中国大陆女模特、演员,江苏卫视主持人。1999年获得ford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中国总冠军,2001年获得国际品牌中国十大名模奖,2002年获得中国职业十大名模称号,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广州传递第三棒火炬手。
杜锋2005届工商管理专业,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现任中国男子篮球队主教练。
易建联2007届工商管理专业,前nba球星、著名篮球运动员、中国男篮运动员、中国国家篮球队队长。
朱芳雨2007届工商管理专业,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现任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总经理。
谢智明广东工业大学1995届装饰设计与装饰材料专业,大木明威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中国建筑学会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佛山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1年中国室内设计师年度封面人物、2014年ciid中国优秀青年室内设计师。
蔡延青广东工业大学2009届社会工作专业,荣登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曾任腾讯交互设计师。2011年6月创办了针对中国年轻人群体传播社会创新的专业媒体“bottle dream”,是中国第一个传播社会创新主题的媒体。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