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学校所属 > 院校介绍 > 正文

北京舞蹈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wug

北京舞蹈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wug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学校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始建于1954年;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学院,隶属于文化部;2000年划转北京市人民政府。[2]北京舞蹈学院是一所以高素质舞蹈人才培养、高水平舞蹈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也是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舞蹈院校。[1]。学校目前占地86亩,设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11个,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300人(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近200人、附中学生800余人),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学生约7000余人。[3]。。院系设置

学校下设12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11个。

专业设置

序号院/系别专业名称
1中国古典舞系中国古典舞
2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
3芭蕾舞系芭蕾舞
4国际标准舞系国际标准舞
5音乐剧系音乐剧
6创意学院编导

现代舞

艺术设计

7人文学院舞蹈学

艺术传播

8教育学院舞蹈教育[1]

北京舞蹈学院学科建设

据2019年12月官网显示,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4]

北京舞蹈学院师资力量

据2019年12月官网显示,学校共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 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4 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0 余名。现有在编教职员工近 600 人。[5]

北京市教学名师(8人):孙颖、潘志涛、王玫、韩春启、高镀、袁禾、李春华、庞丹[6]

  教学团队
  名称负责人级别获评年份
中国古典舞教学团队王伟国家级/北京市市级2008年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团队高镀国家级/北京市市级2007年
芭蕾舞教学团队李春华北京市市级2008年
国际标准舞教学团队张平北京市市级2009年[7]

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3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4门,有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8]

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3门):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8]

   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级别获评年份
1中国汉唐古典舞国家级2010
2中国汉唐古典舞北京市市级2006
3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男班)北京市市级2007
4单人舞编导基础理论与技术技法北京市市级2008
5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北京市市级2010[9]

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剧院[10]

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北京舞蹈学院实验剧场、北京舞蹈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北京舞蹈学院服装打版间[11]

教学成果

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教学成果获奖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获奖成果名称所获奖项获奖时间
吕艺生、杨鸥、祝红、平心、温柔舞蹈学学科建设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9月
刘青弋、吕艺生、杨鸥、祝红、平心、温柔舞蹈学学科建设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9月
袁禾、刘建、许锐、平心、温柔发展与推进中的中国舞蹈史论课程体系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5月[12]

北京舞蹈学院学术研究

北京舞蹈学院建设成果

科研成果获奖

   “十二五”科研成果获奖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获奖成果名称所获奖项获奖时间
慕羽《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
仝妍《论文《舞蹈不仅仅是跳舞而已——论当代舞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奖二等奖2012年
王欣论文《中美舞蹈教育视野中的舞蹈教育功能再认识》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奖二等奖2012年
苏娅《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研究》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八次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
苏娅《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研究》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
吕艺生《坚守与跨越——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2015年
肖苏华《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2015年
刘建《舞蹈身体语言学》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2015年[13]

2016年科研成果获奖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获奖成果名称所获奖项获奖时间
苏娅《中国古典舞学术评述》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年
苏娅《中国古典舞学术评述》二零一六年度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2016年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教育概论》国家教育部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13]

北京舞蹈学院科研平台

根据学校官网2019年底,学校建有北京市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基地11个。[14]

北京市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15]

校级研究基地(11个):中国舞蹈研创中心、中国艺术管理研究中心、中国街舞文化研究中心、敦煌舞蹈文化研究中心、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中国芭蕾舞研究中心、中国音乐剧研创中心、中国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舞蹈考级与教材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舞蹈研究中心、中国舞蹈科学研究中心。[16]

北京舞蹈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收藏有中外图书、期刊、电子书、录音录像带、光盘、照片及散页资料,其中纸制图书224728册、音像制品32694盘,汇集了堪称全国收藏历史最长、品种最全、资料价值最高的舞蹈专业资料;学校还自建数字资源平台,包括视频、图片、节目单、剪报和论文等5个数据库,存储资源8t,数字资源存储总量达到12t。[17]

学术期刊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是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目前全国唯一的舞蹈学术期刊,现为中国国家级刊物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经过多年完善,学报栏目不断丰富发展,目前已涵盖舞蹈基础理论研究、舞蹈教育研究、舞蹈创作与表演研究、舞蹈科学研究等栏目。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是中国高等舞蹈高等院校中唯一的专业学术性刊物,体现了多角度、高深度、宽视野的专业水准,本着对舞蹈艺术与理论研究不懈追求,不断探索舞蹈艺术的前进道路,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8]

北京舞蹈学院合作交流

2012年6月,经国家汉办授权批准,学校与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联合共建的全球第一家舞蹈与表演孔子学院在英国正式挂牌成立;2004年9月,学校成功举办了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国际舞蹈教育发展论坛;2010年8月,学院和北京大学联合成功主办了有来自60多个国家800位学者参加的“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2006至2012年,学校成功举办了4届每两年一次的“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2009年至2013年,学校和台北艺术大学、英国米德萨斯大学三方合作连续举办了4期“跨艺—舞动无界”项目。[19]

北京舞蹈学院文化传统

北京舞蹈学院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释义:标志主体图形元素取材于东汉时期的“汉画砖舞蹈人”,以此图作为创作元素,意在挖掘舞蹈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传承性,并借此体现北京舞蹈学院对中国舞蹈事业发展的使命。

历史性:历史的厚重感,符号舞院的发展历程。

文化性:舞蹈文化渊源感,符号舞院文化积淀。

专业性:舞蹈人形的动态突出了舞蹈的专业性,突出了舞蹈艺术的特点。

国际性:运用提炼后的传统图形元素“汉画砖舞蹈人形”与单纯的圆形结合,是一组纯粹的国际化视觉语言符号,可读性强,符号舞院国际化学院形象的传达需求。

标志的色彩设定为金黄色,寓意舞院肥沃的舞蹈土壤及璀璨的明天。[20]

校旗

校旗为红色长方形旗帜,中上方印有黄色校徽,中下方印有黄色、规定字体的“北京舞蹈学院”校名。规格为:288cm×192cm、240cm×160cm或192cm×128cm。[20]

标准色与辅助色

北京舞蹈学院精神文化

校训

遵道崇德,天地人和,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校训含义:“遵道崇德,天地人和”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文舞相融,德艺双馨”集中凝练了艺精德劭、品德与艺术相并重的要求。[20]

校歌

《舞恋》[2]

校旗校歌。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国际标准舞系、音乐剧系、创意学院、人文学院、教育学院等。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