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金华书院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金华书院,创建于1724年清朝类 别
古代书院。先今的剑川县第一中学最早的前身是金华书院[2]。由于位于剑川县金华山,溪壑幽绝,林木密深,昔人以其地作院址,故名金华书院。后因舍榭鲜少,严冬风烈,加上交通不便,渐趋颓废。至明朝隆庆三年(公元 1568年)知州胥弦利用原土官府宅旧址,将书院移建金华山左麓(即今剑川一中校址)。书院于隆庆四年(1570年)之春兴建,告成于是岁之夏。金玉其躬,得门而入,华藻之笔,载道乃尊是邑人赵藩为金华书院撰写的大门楹联。赵藩主张文章不宜只重形式或只追求华藻之笔。应抛弃八股讲求实际。
金华书院的办学曾得到当时云南几位名家学者的支持指教。明隆庆年间,李元阳特撰《金华书院记》。杨慎与李元阳赴石宝山游览及在大理讲学期间,学院学子纷纷受业其门下,得博约之教。清乾隆五十年(1789 年)荔扉到剑川任州学正,亲自出任金华书院山长。钱南园(钱丰)亦亲笔为书院题赠楹联。金华书院设山长一员,学长一员,总管一至二员。历届教学人员均为桑梓教育含辛茹苦,尽心尽力,颇多建树。
金华书院历史贡献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当时的“金华书院”就是“文献名邦”的重要的标志之一,金华书院还以藏书众多而饮誉云南,当时金华书院的藏书之多,版本之精良,为省内罕见。
明代李东儒,年方十九,一举中云南,贵州合闱解元;剑阳甲榜开先者杨钥,任浙江乐清州官,御倭立大功,馈金拒不收,受到当地百姓称颂;万历巳未年(1619年),“剑(剑川)之(赴京)试于春闱者三人,两登正榜,一登付榜”(占云南中进士四人的一半);杨栋朝上疏弹劾奸臣魏忠贤,段高选殉烈的事迹,在《明史》中均有记载。明末,赵炳龙在云南文坛上显露头角,成为白族中有影响的一个诗人。
清代文学家彭端淑写过一篇《为学》,立意题旨与赵炳龙《喻游》一文相似,《为学》一文,世人所知,《喻游》知者甚少,长期淹没,殊甚可惜。明末,剑川又出现了一个女诗人赵尔秀,其诗文至今仍存云南省图书馆。清代的赵藩,以及近代的周忠岳,赵式铭等亦颇有建树,成为云南有名望的人物。
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雍正皇帝特别诏令增加云南各州县进取文童额数。题准 “剑川州金华书院为向系大学”按府一级标准取童生20名,廪生30名,增生30名,三年两贡。
金华书院书院降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兴新学,清政府下令各府,直隶厅创立中学堂,剑川因系小州,未获办中学堂的资格,金华书院降格改为州立高等小学堂。第一任学堂校长是赵式铭。州立高等小学堂文风之盛,冠于丽江府各州县,以致丽江知府提升学堂校长赵式铭到丽江府中学堂讲学任教。特别突出的是,培养的学生,其文学造诣,写作水平和书法功底不亚于高中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金华书院剑川一中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金华书院现发展为剑川县第一中学。剑川县第一中学是到目前为止剑川县最大的中学,1990年9月,剑川一中拥有初中(包括民族初中)6个班、高中(包括民族高中)15个班,在校学生1157人,教职工101人。学校面积增加到35640.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842平方米,设有仪器保管室,实验室,辅导教室,阅览室。图书馆藏书达14127册。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7%,高级教师10名和中级教师 23明,占三级以上教师的61.6%。
金华书院杰出校友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苏 霖,美术教育家 一级教授
张纪域,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
赵衍荪,语言学家
苏峙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杨绩藻,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
张子斋,曾任云南省政府秘书长
张海秋,林业学家
参考资料
1.剑川县第一中学【学校简介】.中国高校之窗[引用日期2014-09-11]
2.金华书院.凉山日报[引用日期2014-09-11]。。。金华书院的办学曾得到当时云南几位名家学者的支持指教。明隆庆年间,李元阳特撰《金华书院记》。杨慎与李元阳赴石宝山游览及在大理讲学期间,学院学子纷纷受业其门下,得博约之教。清乾隆五十年(1789 年)荔扉到剑川任州学正,亲自出任金华书院山长。钱南园(钱丰)亦亲笔为书院题赠楹联。金华书院设山长一员,学长一员,总管一至二员。历届教学人员均为桑梓教育含辛茹苦,尽心尽力,颇多建树。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雍正皇帝特别诏令增加云南各州县进取文童额数。题准 “剑川州金华书院为向系大学”按府一级标准取童生20名,廪生30名,增生30名,三年两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