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四川农业大学被誉为
花园式学校。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都江堰市,占地面积1600余亩,教学面积300余亩。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四川省林业学校,2001年4月整体并入四川农业大学设立都江堰分校,2009年11月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2012年2月原小麦研究所地块整体置入都江堰校区)。
学校在都江堰校区设有4个学院和2个省级研究中心,即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与艺体学院共建的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现有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硕士、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旅游管理硕士、企业管理硕士、农业信息管理硕士、农业企业管理硕士等硕士学位点。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6500余人。现有教职工近700人。
都江堰校区经过“5.12”汶川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校园环境、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快速提升。校园景色宜人,环境优雅,被誉为“花园式校园”。校区将继承和发扬川农大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着力打造教学科研平台,不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校区领导
学校副校长兼都江堰校区党委书记:王曙光
校区党委副书记兼校长:王刚
校区党委副书记:李静波
校区副校长:陈先林
校区副校长:何国柱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专业学科
都江堰校区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和工程管理三个重点本科,土木工程(房屋建造方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方向)、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营销策划方向)、财务管理(企业财务方向)、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景区管理方向)、城市规划等12个普通本科专业;林学、旅游管理等8个职教师范本科专业,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应用化工技术、财务管理、商务英语5个普通专科专业。[1]校区商学院经过一年多艰苦的准备、申报、学校审核、省内外七位高校专家论证、教育部网上公示,商学院农业信息管理硕士学位点终于在2011年10月正式通过教育部批准挂牌成立。已形成了农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共同发展的格局。2005年在教育部普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01年以来校区教学科研人员参编专著22部,发表论文274篇,其中中文核心刊物150篇,被sci、ei、istp收录17篇。校区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强科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43项,科研经费287万余元。同时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开展校地合作项目114个,合作经费1435万元。 今后,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将重点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办学层次,为培养心系“三农”、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不断奋斗!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相关信息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5.12汶川地震影响
当都江堰校区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候,却遭遇到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地处都江堰市区的都江堰校区,距地震震中汶川映秀镇直线距离只有19公里,在本次地震灾害中受灾及其严重,校内建筑大部分成为危房,造成了约2.15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但“幸运”的是校内建筑无一垮塌,校内无一人死亡。
灾难突然降临,5000余名师生在奋力自救的同时,无私接纳有序组织涌入校园的3万余名受灾群众,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出力。这是一份高校对于社会责任理解的最佳答卷,全校师生以团结赢得希望,以大爱诠释责任,受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中国教育报》和省内的部分新闻媒体都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尽管经历大灾难,但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川农大精神结合起来,川农大人有信心,川农大师生有信心!让我们大家携手把川农大建设得更加美好!
校区灾后重建三年多以来,完成了6栋176套教职工住房,1栋学生普通公寓、1栋学生食堂、1栋办公大楼的重建,办学条件明显超越了震前水平。校区将继承和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和川农大精神,不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努力为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校园风光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内古木参天,有上百年历史的高大的银杏树,夏季绿树成荫,秋冬金黄的叶子满地,环境优雅,充满着、弥散着历史和人文气息。
校园风光(12张)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公交路线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路:玉堂镇至紫坪铺镇:
玉堂镇一马家渡一青城桥头—工商技术学院一龙潭湾一客运中心一团结小学一解放小区—建设大厦—红庙巷—蒲阳路口—四川农业大学—月亮湾—二王庙一石厂湾一养麝研究所一紫坪铺镇(共计17站)
6路:都江堰快铁站至都江之春
都江堰快铁站—中医院一钙品公司—青城壹号桥(二环路口)一邮政局一内二环路口一木材市场—塔子村一四o五医院一红十字会医院一离堆小区一公园路口一蒲阳路口一四川农业大学一都江之春(共计15站
36路:外北街口—政务中心,全程:5.6公里,共24个站点,投入车辆8台。
外北街口—十字沟—四川农业大学—栏马桥—观景路口—灵岩新型社区—银杏路口—百花新型社区—北街小学(爱心家园)—蒲阳路派出所—雅泉路口—芳菲路口(侏罗纪公园)—通站路—蒲阳大道路口—上蒲桥—尚阳大道路口—上游新居—勤俭路—杜娟街口—银桂街口—上善路口—香樟街口—银杏路口—政务中心
19路:都江堰快铁站—茶马驿站
快铁都江堰站—养鹿场站—海蓉药业站—安顺小区站—翔凤路内二环路口站—观凤路口站—迎宾路内二环路口站—华夏名居站—都江堰客运中心站—林业中心医院站—江安路口站—银杏广场站—财经大厦站—建设路蒲阳路口站—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站—玉垒山隧道站—玉垒天府站—茶马驿栈站(共计18站)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学校简介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概要
四川农业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是四川第一所农业学府,1931年成为四川省立农学院,1935年并入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川大农学院,1956年川大农学院迁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金秋十月,四川农业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
百余年来,川农大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铸就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形成了“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凝炼出“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孕育出“纯朴勤奋、孜孜以求”的校风,培养出毕业生“勤奋朴实、勇于开拓”的品质。学校教学、科研、国外引智、毕业生就业、学生社会实践、体育卫生和党的建设等工作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迄今,学校已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10余万人,他们已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骨干力量。2005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温江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图书200余万册。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专业学科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温江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图书200余万册。学校现设18个学院、8个研究所和多个研究中心。有74个本科专业,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含自设15个),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含自设15个),6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4个部省重点学科,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5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教育部批准的新世纪创新团队。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师资成绩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20余人,硕士、博士导师约5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杰出高级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7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9人。教学研究成绩显著,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年度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年度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科学研究成果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共取得了500多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约40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以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700多亿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与国外20多个国家的30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领导关怀
江泽民同志1991年和2002年两次到校视察,对学校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1年李岚清同志视察学校,高度评价“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了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2002年和2007年温家宝同志先后两次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川农大的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现四川农大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211工程”三期建设,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和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懈奋斗!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三大校区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温江的成都校区和位于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校本部校区
雅安的校本部校区与雅安市区共生,占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三分之一个雅安市区。学校大部分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都在雅安校本部进行教学工作。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成都校区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占地面积850余亩。其前身是198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1990年12月,水稻研究所从雅安迁到温江。2005年,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西南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农业科技创新高端平台,学校决定以水稻研究所为基础,集中学校最具优势的学科,将位于都江堰市的小麦研究所、位于雅安校本部的玉米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园林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迁至温江,建立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研究院。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根据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批复的灾后重建规划,学校将都江堰分校灾后重建项目纳入温江实施异地重建。2010年7月,学校撤销成都科学研究院,成立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2010年10月10日,成都校区正式启用。
成都校区有4个学院、8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即农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预防兽医研究所、生态林业研究所、果蔬研究所和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600余人。现有教职工58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60人。校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人。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本科专业3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作物学、畜牧学、兽医、林学),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部省重点实验室10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距成都校区25分钟车程的崇州市桤泉镇,一个占地2300余亩的现代农业研发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沐古风、创新业,古蜀新梦信可寻。从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在川西诞生的那天起,学校就被赋予“兴中华之农事”之重任。一百多年后,历史的再次选择,让学校重新回到这片“江水至此始暖”的沃土续写新的篇章。作为学校“一校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校区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的高端研究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水平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为创建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都江堰校区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是四川农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都江堰市,被誉为“花园式学校”。
校区占地面积1661余亩,校园占地341余亩,教职工276人,专兼职教师170人,在校生5098人,研究生36人,现设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旅游学院和商学院4个教学单位[2],9个党群行政管理部门和1个后勤服务公司和多个培训机构。校区现有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2个重点本科专业,12个普通本科专业;8个职教师范本科专业,5个普通专科专业;教授、副教授55人,讲师101人,博导、硕导12人。博士20人,硕士42人。师资队伍中有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级专家3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师德标兵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
校区教学科研成果丰硕,2001年以来校区教学科研人员参编专著22部,发表论文274篇,其中中文核心刊物150篇,被sci、ei、istp收录17篇。校区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强科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43项,科研经费287万余元。同时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开展校地合作项目114个,合作经费1435万元。
2008年5月19日下午,省委书记刘奇葆,时任省委常委、中共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到都江堰市最大的灾民安置点——都江堰校区,慰问看望校区师生和受灾群众。
200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校区视察地震灾情,指导抗震救援工作,并慰问受灾群众。
校区灾后重建三年多以来,完成了6栋176套教职工住房,1栋学生普通公寓、1栋学生食堂、1栋综合大楼的重建,办学条件明显超越了震前水平。校区将继承和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和川农大精神,不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努力为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四川农业大学现任领导为:
校党委书记:邓良基
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有良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秦自强
党委副书记:庄天慧(女)
副校长:张强朱庆杨文钰陈代文王曙光
副厅级调研员:张广博何临春(女)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专业设置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专业(2012年2月29日更新)
序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位授予学科门类 | 开办学院 | |
1 | 020101 | 经济学 | 经济学 | 经管学院 | |
2 | 02010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商务方向) | 经济学 | 经管学院 经管学院 | |
3 | 020104 | 金融学 | 经济学 | 经管学院 | |
4 | 030101 | 法学 | 法 学 | 文法学院 | |
5 | 030302 | 社会工作 | 法 学 | 文法学院 | |
6 | 030401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法学 | 文法学院 | |
7 | 030404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政治学院 | |
8 | 040104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学 | 旅游学院 | |
9 | 040201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艺体学院 | |
10 | 040203 | 社会体育 | 教育学 | 艺体学院 | |
11 | 050101 | 汉语言文学 | 文 学 | 文法学院 | |
12 | 050201 | 英语 英语(经贸英语方向) 英语(旅游英语方向) | 文 学 | 文法学院 | |
13 | 050303 | 广告学(广告设计方向) 广告学(广告策划方向) | 文 学 | 艺体学院 | |
14 | 050408 |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艺术设计(数码艺术设计方向) | 文 学 | 风景园林学院 艺体学院 | |
15 | 07010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商务数据分析方向) | 理 学 | 理学院 商学院 | |
16 | 070202 | 应用物理学 | 理 学 | 理学院 | |
17 | 070302 | 应用化学 | 理 学 | 理学院 | |
18 | 070303w | 化学生物学 | 理 学 | 理学院 | |
19 | 070401 |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应用生物学方向) | 理 学 | 理学院 | |
20 | 070402 | 生物技术 | 理 学 | 农学院 | |
21 | 070406w | 动植物检疫(动物检疫检验方向) 动植物检疫(水生动物疫病检疫方向) | 农 学 | 动医学院 | |
22 | 070702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乡规划设计方向) | 理 学 | 资环学院 | |
23 | 070703 |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测绘技术方向) | 理 学 | 资环学院 城乡建设学院 | |
24 | 071401 | 环境科学 | 理 学 | 资环学院 | |
25 | 071402 | 生态学 | 理 学 | 资环学院 | |
26 | 08060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 学 | 信息与工学院 | |
27 | 080702 | 城市规划 | 工 学 | 城乡建设学院 | |
28 | 080703 | 土木工程 | 工 学 | 城乡建设学院 | |
29 | 080708w | 景观建筑设计 | 工 学 | 风景园林学院 | |
30 | 080801 | 水利水电工程 | 工 学 | 信息与工学院 | |
31 | 081101 | 环境工程 | 工 学 | 资环学院 | |
32 | 08140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食品企业生产管理方向) | 工 学 | 食品学院 | |
33 | 081403 | 包装工程 | 工 学 | 食品学院 | |
34 | 081407w |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检测技术方向) | 工 学 | 食品学院 | |
35 | 081801 |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动物方向) | 工 学 | 动医学院 | |
36 | 08060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 |
37 | 110209w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 |
38 | 080801 | 水利水电工程 | 工学 |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 |
39 | 081901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工 学 |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 |
40 | 081902 |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 工 学 |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 |
41 | 081903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 工 学 |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 |
42 | 081904 | 农业水利工程 | 工 学 |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 |
43 | 082002 | 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 木材科学与工程(木材工业方向) | 工 学 | 林学院 | |
44 | 090101 | 农学 | 农 学 | 农学院 | |
45 | 090102 | 园艺 园艺(观赏园艺方向) | 农 学 | 园艺学院 | |
46 | 090103 |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农药方向) | 农 学 | 农学院 | |
47 | 090104 | 茶学 茶学(茶文化方向) | 农 学 | 园艺学院 | |
48 | 090105w | 烟草 | 农 学 | 农学院 | |
49 | 090106w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农 学 | 农学院 | |
50 | 090107w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农 学 | 农学院 | |
51 | 090108w | 应用生物科学(生物质资源方向) | 理 学 | 理学院 | |
52 | 090109w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农 学 | 园艺学院 | |
53 | 090201 | 草业科学 草业科学(草业工程与环境绿化方向) 草业科学(中美合作办学草坪管理项目) | 农 学 | 动科学院 | |
54 | 090301 | 林学 林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向) | 农 学 | 林学院 | |
55 | 090302 |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保护方向)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景区管理方向) | 农 学 | 林学院 旅游学院 | |
56 | 090303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 农 学 | 动科学院 | |
57 | 090401 | 园林 园林(景观设计方向) | 农 学 | 风景园林学院 | |
58 | 090402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农 学 | 林学院 | |
59 | 090403 |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方向) | 农 学 | 资环学院 | |
60 | 090501 | 动物科学 动物科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方向) | 农 学 | 动科学院 | |
61 | 090601 | 动物医学 动物医学(小动物医学方向) | 农 学 | 动医学院 | |
62 | 090701 | 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特种水产养殖方向) | 农 学 | 动科学院 | |
63 | 100801 | 药学 药学(中兽药学方向) | 理 学 | 动医学院 | |
64 | 100803 | 药物制剂 | 工 学 | 动医学院 | |
65 | 100804w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农 学 | 农学院 | |
66 | 11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经管学院 | |
67 | 110104 | 工程管理 | 工学 | 城乡建设学院 | |
68 | 110105w | 工程造价 | 工 学 | 城乡建设学院 | |
69 | 110201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经管学院 | |
70 | 110202 |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营销策划方向) | 管理学 | 经管学院 商学院 | |
71 | 110204 |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方向) | 管理学 | 经管学院 | |
72 | 110205 |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 管理学 | 文法学院 | |
73 | 110206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旅游学院 | |
74 | 110209w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商学院 | |
75 | 110304 |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测绘与地籍管理方向) | 工学 | 资环学院 | |
76 | 110401 | 农林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经管学院 | |
77 | 110402 | 农村区域发展 | 管理学 | 农学院 |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迁雅争议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五十年代,当局或出于发展边远地区考虑,把川大农学院迁往川藏交界区的雅安独立建院,无疑给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困难。但老一辈川农人克服困难,在雅安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对地方经济建设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地域局限矛盾越发显著,川农管理层也少有突出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瓶颈凸显,开始有人提出要搬回成都,以获求更多的发展机会。该校先前在成都市建有水稻研究所,1989年左右曾经提出合并同在温江的温江农业学校(现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不果,2005年在水稻研究所的基础上征地600余亩新建了研究生院和科学研究院,学校科研势力已经开始向成都转移,未来本科教育会否将全部从雅安迁往成都,还待学校领导认真考量。
学校已将部分学院迁移成都校区。2010年十月是成都校区的开园之日。首批搬入成都校区的学院有农学院和风景园林学院,2011年上半年,经济管理学院和农学院2010届学生迁往成都校区。2011年下半年,资源环境学院也入住成都校区。
2012年8月29日下午在成都校区召开的学校中层领导干部会上,后管处处长袁朝富介绍了成都校区二期工程建设情况,1.5万平方米的林学楼,2万平方米的动科楼、460多套的教师电梯公寓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预计2014年8月底能竣工交付使用。下一批入驻成都校区的预计会是林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学生组织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校学生会:设办公室、宣传部、学习部、纪检部、生活治保部、体育部、文娱部、女生部等部门,品牌活动包括:新生达人秀、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吉尼斯大会、校“3v3”篮球赛、寝室文化艺术节、学风知识竞赛。承担学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相关工作,协助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开展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校团委学生委员会:设办公室、组织部、实践部、培训中心、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等部门,协助校团委开展团内常规工作,负责“挑战杯”、社会实践、“五四”评优、青春大讲堂等具体事宜。
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设办公室、活动部、监察部等部门,由校团委派出负责管理、协调各学生社团开展工作,定期开展学生社团文化节等活动。(学校共有包括在全国优秀社团评比中获奖的学生爱心站、学生就业创业促进协会、学生农业经济研讨协会、学生英语协会、学生争鸣社等50多个学生社团。)
校大学生艺术团:包括管乐分团、演唱分团、舞蹈分团、戏剧分团、民乐分团、电声乐分团、室内乐组等分团,协助校团委负责学校迎新晚会、教师节晚会、五四表彰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的相关工作,并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文艺比赛。
校学生辩论队:开展校级辩论赛、新生辩论赛、校模拟联合国大会、争鸣论坛等活动。
校学生礼仪队:负责大型活动、会议的礼仪、礼宾工作,开展礼仪之星风采大赛、创意发布会等活动。
校团委青年信息中心:负责学生活动的新闻采编工作,《学校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简报》和《新生军训简报》的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工作。
此外还包括各校区相关学生组织、各学院相关学生组织。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教学单位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本部校区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体育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都江堰校区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成都温江校区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果蔬研究所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其他教学科研单位
图书馆
网络中心(副处级)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教学实习农场(副处级)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川农文化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校训: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
校风:纯朴勤奋、孜孜以求
百年来,川农大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铸就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形成了“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培养出毕业生“勤奋朴实、勇于开拓”的品质。学校教学、科研、国外引智、毕业生就业、学生社会实践、体育卫生和党的建设等工作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科技成果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七五”共获奖82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69项(次);“八五”共获奖87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58项(次);“九五”共获奖67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48项(次);“十五”共获奖55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42项(次)。78年以来,全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34项,获奖441项(次),国家和部省级奖励351项(次)。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部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36项(次)、二等奖71项(次)、三等奖152项(次)。经过32年努力,四川农业大学“育种攻关课题组”培育了一大批水稻、小麦、玉米和薯类等作物的创新性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使四川省的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平均产量比攻关课题开始前的1979年分别增产了98%、82%和55%。
2008年-2010年,四川农业大学与国内著名农业机械制造商山东临沂莒南奎田犁耙厂联合研制新型四行、五行多功能谷物播种机并申请专利,专利所有人为四川农业大学官方所有,制造商为山东临沂莒南奎田犁耙厂。四川农业大学在改造研制此新型机械的同时,将新型谷物播种机免费发送到成都、雅安、都江堰等各市、县区进行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并筹备申请国家级新型农业机械推广项目。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知名校友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国际国内领军人物
周开达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学专家
荣廷昭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学专家
许为钢国家级高级技术人才,小麦育种专家
任正隆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雷新根美国康乃尔大学终身教授,长江学者,世界动物营养研究领军者
龙漫远芝加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 遗传方面的世界级领军人物千人计划获得者
杨凤 著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
邱祥聘家禽遗传育种学,中国家禽研究协会创始人
田大成南京大学教授,世界生物研究界领军人物,对破解生物多样性起源有杰出贡献
林硕ucla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 兼职教授,长江学者 千人计划获得者
孟江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国家杰青
凌宏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杨洪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长江学者
田世平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果实采后生理病理学研究组首席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博士后
卢宝荣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任种质资源专家(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刘永胜洛克菲勒大学、康乃尔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访问科学家,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
李仕贵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四川农业大学自己培养的第一个杰青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兽医界的权威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知名校友
曾宪根 荷兰国家动物科学与保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客座教授
夏玉先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基因中心主任、英国bath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全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
张世熔赫尔辛基大学客座教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
李 莉康奈尔大学教授,植物、土壤与营养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杨明耀剑桥大学教授
周荣家武汉大学
赵昌平四川大学
蒋彦四川大学
李廷佑浙江大学
余广海西南大学英国皇家会员
肖尊安北京师范大学
李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王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周俊初华中农业大学
乐国伟江南大学
文心田四川农大
沈高中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
万勇美国皮滋堡大学
孙根楼加拿大玛里特大学
李莉美国康乃尔大学
魏容美国生命中心
李跃建四川农科院院长
蒋宗勇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
向红 美国生命中心
贺建华湖南农业大学
姚军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冷向军上海水产大学
曾礼华四川大学
罗沙沙 四川大学mba中心
张勇沈阳农业大学
宋代军西南大学
易小平广西大学
彭正松-西华师范大学教授 副校长 南充市科协副主席
畅志坚山西农业科学院植物遗传研究所
谭震波北京农林科学院
龙乔明 美国康乃尔大学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
史宪伟 昆明动物研究所
陶玲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张小梅上海交通大学
张远彬中科院生物研究
谭和平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冷向军上海水产大学生科院副院张
杨宽菊西南大学纺织学院
杨万江浙江大学
姜勋平华中农业大学
陈玉琼 华中农业大学
陈正铃 华中农业大学
倪德江华中农业大学
兰剑宁夏大学
刘小川浙江理工大学
雷晓明西南交通大学
唐善虎成都理工大学
李国民长沙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知名企业家
陈育新华西希望集团老总
刘永刚世界第三大维生素公司安迪苏亚太区技术经理(兼任南京大学教授)
鱼鳞 成都大地公司老总
刘永钢 adisseo公司
周悦方正集团西南区总经理
郭黔龙龙威房产集团
龙 波,成都市新都区普兰克猪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技师(在全国第一家给猪注册了商标,并创建了猪业合作社,拥有商标猪23万多头,产值逾千万)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行政官员
李登菊中共四川省第八届、九届、十届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
肖光成四川省第八届、九届政协 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原省委办公厅主任,凉山州委书记
于伟四川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原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中共四川省乐山市委 书记
蒋先继原四川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四川省劳动厅厅长,四川省人事厅厅长
李柏云-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冬生中共四川省宜宾市委 书记,原四川省林业厅厅长
侯晓春中共四川省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
高先海四川省充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 主任,原南充市 市长
刘永湘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罗治平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韩忠成四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吴成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周燕华-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熊文忠贵州省农业厅副厅长
唐宗长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副局长
蒋宗勇广东农科院党组书记
赵世勇凉山州委 副书记、西昌市委书记
唐文金南充市委 副书记
邓光志广元市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陈行祝德阳市委常委 副市长
赵国基眉山市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
王绵生绵阳市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
毛凯雅安市政协副主席、民建雅安市委主委
李维远宜宾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宜宾市委主委
周派国广安市政协 副主席
蒋志明遂宁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 部长
张远见达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黄五一重庆市万州区政府 副区长
刘启明重庆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易孔盛彭州市副市长
高红梅 绵竹市 副市长
鲜奏章 巴中巴州区工商局局长
倪方平四川省统计局能源处处长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历史沿革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在成都厚载门内宝川局右侧旧仓库内成立,这是四川成立的第一所农业学堂,也是四川农业大学的历史源头。学堂于1906年6月1日先行开学,9月12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学堂分设农业、蚕业、林业的预科和本科。1910年4月学堂迁往成都东门外望江楼附近的农业试验场修建新校舍。
■1912年辛亥革命后,经四川省军政府批准改名为四川高等农业学校,设大专部和中专部。
■1914年改名为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增设农本科、蚕本科。
■1927年8月,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与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公立国学专门学校等五所专门学校合并组成公立四川大学,公立农专成为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
■1931年四川省政府决定,将原公立四川大学的工科、农科改办独立学院,农科学院定名为四川省立农学院。
■1935年7月四川省立农学院和重庆大学农学院并入国立四川大学,组建农学院。此后学院有较大发展。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在部分系调出的同时,先后将西南农学院、云南大学农学院、川北大学和西昌技艺专科学校的农艺、林业、畜牧、兽医专业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为学院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四川大学农学院从成都迁往雅安独立建校,命名为四川农学院。1956年9月5日四川农学院在雅安举行成立大会,在校学生1134 人,教职工515人,其中专任教师205人。
■1959年开始招收水稻栽培、兽医产科、玉米育种、家畜饲养和家禽育种专业三年制硕士研究生。后因“文革”中断,至1978年恢复。
■198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同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1991年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6年和1998年四川农业大学先后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部门预审和立项审核,学校正式跨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
■2001年进入新世纪,学校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在雅安建设了学校新校区,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01年4月原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四川农业大学,成为川农大都江堰校区。
■2005年学校在成都温江区开始建设研究生院和科学研究院。至此,学校已有雅安、都江堰和温江三个校区。
■2010年10月08日,成都校区正式启用并举行了开学典礼。至此,四川农业大学“一校3区”办学格局形成。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该校网站
2.学校撤销部分学院、组建新学院.新浪.2014-03-06[引用日期2014-03-14]。。。四川农业大学校区党委副书记兼校长: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