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the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长春农业机械学校),已经走过了50多载的风雨历程。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今天的工程技术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对外交流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类 别
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
吉林省长春市。学院坚持科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以农业机械化科技示范区建设为起点,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的科教服务之路,为构建吉林省现代农业工程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教兴农工作多次受到吉林省政府的嘉奖。学院积极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立足吉林,放眼全球,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先后与美国、日本、意大利、乌克兰、加拿大、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院参加建设了国家首批援非农业技术示范项目——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1]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学院现有教职工73名,其中教师系列54名,实验技术人员13名,教学管理人员3名,行政人员4名。教师队伍中,教授8名,副教授13名,讲师23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10名,硕士学位的25名。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发展目标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打造有特色的办学层次全面的一级学科,力创吉林农业大学声誉专业,创建教学研究型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指导思想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按建设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要求,进行学科布局。突出一级学科,柔化二级学科,强化研究方向。并坚持以下原则。
1、有利于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国家和社会需求人才;
2、有利于完善办学层次,发展特色,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
3、有利于提升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形成科技成果;
4、有利于学科梯队的形成,创新人才的成长;
5、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发展策略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科学布局,整合资源:学院本科办学专业设置涉及学科过多,一方面造成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不利于形成特色学科以及提高办学层次。管理上专业之间、科研和教学之间存在条块分割,形成人为障碍,不利于有限的资源高效利用。因此有必要进行科学布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教研并重,协调发展: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的权重比例严重不合理,与发展教学研究型学院的要求差距太大。必须在控制本科办学规模、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科学研究工作,使学院实现2条腿乃至多条腿走路,走向协调发展的道路。外引内激,夯实基础:在内部资源有限、人才队伍不健全的条件下,应该借助院外和校外的资源,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实现资源共享和内力激活,增强学科发展的基础。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学院学科基础涉及4个工学一级学科,齐头并进的发展困难很大。重点建设涉农学科,限制非农学科办学规模,大力发展支持农业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的建设。反弹琵琶,支持地方: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应该优先服务于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特别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确定有特色的办学方向,凝练有特色的研究课题,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和科学研究水平。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发展模式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是以人才培养为经,科技创新为纬;以本科教学为基础;教学、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为内容;以学科梯队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为关键;以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动力;以多层次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的产学研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当前任务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学科布局:本科专业设置与规模调整,硕士点研究方向调整,博士点研究方向增设。
凝聚学院内部力量建设8个硕士点研究方向,重点建设3个硕士点方向。借助外部力量建设8个硕士点研究方向,重点建设3个硕士点方向。为每个研究方向从外部遴选1~3个硕士导师,共选16个导师。
与信息学院共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点;与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共建收获机械,农业设施环境智能控制等2个研究方向;与长春工程学院(原水利专科学校)共建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点;增设农业机械化管理研究方向,请吉林省农委有关专家型领导做硕士导师;与吉林大学生物力学专业共建作物物理性质分析研究方向;增设智能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过程控制等研究方向。
在校内食品科学博士点,增设农产品加工及检测研究方向,遴选博士导师2~3名;在校内作资源学博士点增设生物能源研究方向,遴选博士导师1~2名;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博士点增设动物营养与环境控制研究方向,遴选博士导师1~2名。
2、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引进、设备购置与场地建设。投入仪器设备购置费300万元,场地1000~2000平方米,引进人才10~15人(固定编5人)。希望学校在用人指标方面优先照顾,使其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3、专业实验室建设:理顺“农机实验室”和“动力实验室”的管理关系,扩建“农业机械样机陈列实验室”;扩建“农业建筑与能源工程实验室”及“工科基础实验室”;建设“工程制图实验室”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
4、与吉林省农委探讨合作建设“工科专业实习基地”与“产业化基地”方案。
5、与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签定“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长期合作协议”,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为工程技术学院提供人员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工程技术学院为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在一级学科硕士点增设2个研究方向,遴选导师4~6名。
6、学院文化建设:凝练学院办学理念;制作学院宣传画册;改版学院网页。
7、建立院内科技发展种子基金:每年扶持5个科研项目启动,扶持发表科技论文发表10篇,经费使用采用偿还制。
8、加强教学与学生管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创新制度,使学院的教学与学生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组织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共有三大学生组织,她们是工程技术学院分团委、工程技术学院社团联合会、工程技术学院学生会。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分团委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负责学院团组织的工作。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社团联合会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工程技术学院社团联合会作为连结工程技术学院与院属各协会的一道桥梁,是大学生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的坚定支持者与推动者,是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院团委的具体指导下,协助吉林农业大学校社团联合会工作的学生组织。社团联合会以“活力社联 青春社团”、“举办精品特色活动 营造工院社团文化”为宗旨,以监督、管理全院学生社团为主要职责 ,使社团可以沿着健康、科学、有序化的轨道发展。社团联合会是一个有组织的机构整体。除主席团外,下设的秘书处、策划部、宣传部、公共关系部、网络部、人力资源部、社团发展中心(部)七大部门,并具有相当完善的工作机制和职能。
秘 书 处:负责主席团与各部门的上传下达,会议记录,文件起草,档案备份以及社团联合会工作计划与总结的编制,和其他日常事务的处理;起草各项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大会发言稿,配合活动主办部门组织活动,解决活动准备问题以及进行活动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同时负责采编新闻稿件。是整个社联活动的枢纽。
策 划 部:学生社团各项大型活动的策划、初步审查,社团、社联、大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宣 传 部:结合社联整体发展规划,设计、制作宣传海报和展板;宣传社联(社团)活动,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制作活动背景等。
公共关系部:代表社联与兄弟院校的学生组织保持联络、嘉宾邀请与接待、外事安排,同时为社联各项学生活动寻求社会资助与支持。具体包括与商家沟通、对外扩张合作机会、筹备活动前期的物资的投入、组织人员落实赞助回报方案、核对经费结算结果以及对商家回馈赞助效果等。
网络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部:负责社联刊物的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出版工作,维护社联博客,积极对外进行宣传报道, 对各社团的大型活动作出及时的报道和评价,进行舆论监督。扩大社联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后期负责建立、完善、更新学院社联网站。
人力资源部:负责拟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及规章制度,并督促执行;负责管理人员及其后备人员的考核、监督和日常管理;负责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干部档案的建立、保管等。
社团发展中心(部):积极引导同学参与到社团,了解社团,同时负责协会注册、评比与管理工作,为协会开展活动提供各种支持,及时向协会传达社联的通知,向社联反馈协会的发展状况。
文体部: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宗旨,组织并协助社团及协会开展各项活动的职能部门,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高品质的艺术人才,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努力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下属协会:大学生艺术团、汽车爱好者协会、健美操协会、户外运动俱乐部、计算机协会、演讲协会、辩论协会、摄影协会、自强联合会、心理咨询协会、球类协会、英语协会、书画协会、春雨话剧团等。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会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工程技术学院学生会共分15个部门。
参考资料
1.学院简介.吉林农业大学官网[引用日期2016-11-06]。。。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院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