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csu)是隶属于主管部门
中南大学
现任院长
陶立坚
国家重点学科
9个
院 训
公勇勤慎,诚爱谦廉
院 风
求真求确,必邃必专
学院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路172号
博士后流动站
8个
院 士
3人
博士点
9个(一级学科)。1903年,选定长沙兴医办学。
1906年,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毕业生胡美(e.h.hume)受邀在长沙市的西牌楼,正式开办了湖南省内的第一所西医医院—雅礼医院。与同时开办的雅礼学堂隔街相望。
1914年7月21日,由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出面,与美国雅礼会合作,按照1913年7月双方兴办医学的“草约”,正式签订了合作创办医学教育的“十年协定”。根据这个协定,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联合在长沙创办一所新型的西式医科大学——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并推举颜福庆博士为第一任校长。这个《协定》上呈北洋政府国务院后,很快得到了内阁教育、财政、内政、外交等各个部门的批准。12月8日在长沙市潮宗街举行了学校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从此,在中国教育史上,颜、胡、谭携手,开拓了中美合作办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1915年2月,湘雅医学会接收了西牌楼雅礼会医院,并将其迁入潮宗街公房医学校之东部,更名为湘雅医院;雅礼护病学校则更名为湘雅护士学校。在湘雅医学会的管理下,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湘雅医院和湘雅护士学
湘雅医学院(20张)
校,既是统一整体,彼此连结,互为依存,又彼此独立,自成体系。
与此同时,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报呈北洋政府国务院及教育部立案,并迅速在外交部等,争取国内外财政资助与地方合作。其时,颜福庆校长的哥哥颜惠庆,在北京,先任北洋政府外交部长,后任内阁总理。通过颜惠庆从中斡旋,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乃于1915年9月顺利地被北洋政府核准立案。
1915年,湖南育群学会呈请湖南省政府拨款,在长沙市北门外的麻园岭购地3000多方(合9英亩,54. 9市亩),即在现今湘雅医院东部筹备建筑及校舍。美国雅礼会亦通过募捐,在与校区毗邻的西部购地1400方建筑新医院——湘雅医院。10月8日,新医院开工兴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威尔逊教授主持了奠基典礼。
1921年,美国教育考察团确认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与创办1906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从此“北有协和,南有湘雅”之誉在我国医学和医学教育界传为佳话。
1924年7月,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联合创办湘雅“十年协定”届满。经双方反复磋商,决定继续合作办学,并于 1925年5月8日,双方代表签定了续约十年的协定。它与第一次协约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
1、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
2、湘雅医科大学全权为中国方面管理,学校董事会完全由湖南育群学会负责产生;
3、湘雅医院仍然由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双方共同管理,并由双方派代表联合组成医院董事会。
合办湘雅的续约,送请北京国务院、内政、外交、教育等部,以及湖南省省长公署、内政、教育各司审批,均准予备案。根据续约的条款安排,改组了校、院董事会。湖南育群学会选举曹典球为湘雅医科大学校董事会董事长。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共同推选龙绂瑞为湘雅医院董事会董事长。
孙中山为湘雅毕业生题赠的“学成致用“勉词
其间,湘雅医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分派在全国各大医院临床实习。李振翩所在的第五班学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时,正遇上孙中山先生在该院住院治疗。应同学们的请求,孙中山先生挥毫题写了勉词“学以致用”。
孙中山先生提写的这一勉词,刊发在1925年6月湘雅医科大学学生部李振翩主编的《湘雅》杂志上。
大革命时期在声势浩大的排外浪潮中,外籍教师离湘后,中方教师也相继离开了湘雅,湘雅停办。
1929年,颜福庆主持了湖南育群学会的特别会议,重组了由25人组成的湘雅校董会;任命王子玕博士为湘雅医科大学校长,兼湘雅医院院长、湘雅护士学校校长;确立学制为七年。
1931年,民国政府教育部核准湘雅医科大学校董事会立案;同年12月,学校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湘雅西迁
湘雅医院1935年
1937年11月24日,长沙城遭敌机轰炸。接着,南京陷落,武汉告急,张孝骞和校友们不忍将湘雅医学院陷入敌手决定西迁。然而,这一决策却遭到了雅礼会的强烈反对。美国人认为,即使长沙沦陷,湘雅仍可依赖屋顶上的美国星条旗保护。对此,张孝骞予以断然拒绝,并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
为此,学校成立了迁校委员会。原拟定低年级学生迁往西南继续随校学习,高年级学生及湘雅医院留守长沙,以协助湖南的抗日救护及卫生防疫工作。后教育部与湘省却批迁广西桂林。
1938年7月1日,湘雅医学院便将首批设备装船驶离长沙。当时船到衡阳,就接到广西方面撕毁原协约的信息。广西省政府的条件是:抗战胜利后湘雅医学院须留在桂林,不再返湘。这使张孝骞难以接受。而当时在贵州省贵阳市的各医事机关,热烈欢迎湘雅迁筑,并表示愿意协助湘雅的临床教学工作。南京中央医院亦西迁贵阳;新成立的贵阳医学院也急盼湘雅支援。于是张孝骞毅然赶赴贵阳察访,喜得沈克非院长和姚克方所长的热忱支持与帮助,故张孝骞当机立断,决定西迁贵阳。
1938年的湘雅
返回长沙后,经多方努力,他租用了西南运输处的回空车辆,将全校40多吨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经桂运筑;而26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则乘车经湘西赴贵阳。辗转经过一个星期,终于在1938年11月胜利完成了学校的大转移。这次搬迁,由于张院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人员货物完好无损。到贵阳后,学校先在东山,后在次南门外的石洞坡,租赁民房,草建校舍,于10月24日正式上课。
1938年11月23日凌晨,长沙城在“文夕大火”中几为灰烬。湘雅护校遭解散,仅湘雅建筑幸存。1944年日军进逼长沙,湘雅医院医护职工和家属被迫逃亡湘潭和安华,而湘雅建筑群则化为断壁残垣。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抗战时期
1940年的湘雅
1940年6月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召开469次会议,讨论批准了湘雅医学院国立案;并于同年8月,正式将学校更名为国立湘雅医学院。自此,湘雅每年得到教育部拨给的教育经费20万元,从而缓解了经济困难。
1944年,因战事迁校重庆杨公桥。
1945年至1946年,湘雅人员分五批先后回到长沙。
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9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部部长袁任远、副部长刘寿棋、江峰联合签发文教手第二号命令,定于9月11日开始接管国立湘雅医学院,并派郑琼为接管代表。9月8日,凌敏猷院长签发“奉令派员接管布告”,并遵嘱要求在接营期间,本校各部负责人应经常驻校,随时准备接管。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迎接春天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部接管国立湘雅医学院。
1951年12月8日校庆日举行,从而正式确立了湘雅医学院领导湘雅医院,湘雅护校的管理体制。
1953年4月1日,学校主管领导关系亦由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领导划归中央卫生部领导,学校各项经费预算,皆由中央财政委员会交高教部拟定。4月14日,学校填报给中央卫生部的各项数据如下:校园基地面积75076.57平方米,使用面积为23094.47平方米,学校经费核定为101亿余元,附属医院维持费为28亿余元。
1978年,邓小平会见李振翩,并在照片上签字
1953年6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批复:定于当年10月1日,将湘雅医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南医学院。相应的,附属医院和附设护校相继更名为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南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
当时全校拥有教职员工2823人;拥有本科、专科、医师班、检验班、技术生、高级中级师资班各类学生946人;校园面积134011.13平方米(合201亩);图书馆藏各类图书5500余种,约合近万册。其中,中外文各类专业杂志近600种;附属医院有病床460张,年门诊量逾22万人次,年出院人数超过6000人次。全校各二级行政、业务机构共38个。
从1979年起,湖南医学院(包括附属医院)经费、外汇、基建投资和进口仪器设备等,由卫生部负责。
自1979年,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组织取得联系,在“不干涉内政、不传教、不妨碍与其它团体发展关系”的条件下,经国务院批准与美国雅礼协会恢复了合作关系。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改革发展
1987年,学校按照党的第十三大关于党政分工的决定.对党委和校长的工作作了明确分工,从而使学校的工作分为党、政两大系统运行。从8月份起,实行医德医风、医疗质量三级考核评审制度。同年12月,学校基于事业的发展而报请湖南省政府、国家卫生部同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第二天,在校庆73周年之际,正式举行了挂牌仪式。
湘雅医学院
当年,学校引进高校毕业生189人、中专毕业生130人,其它各类人员130人。选派了78人赴国内进修培训。完成了技术职务、聘任增资、工资微调等增资工作。在职称改革中,继续完成了定编、定岗、定工作量、定职责等任务,发出了全校13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3445人的聘书聘约。经卫生部批准实行了校长负责制。
学校为加强外事工作,扩大对外交流,召开了首届外事工作会议。是年,学校邀请、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96位外宾,进行了43次学术讲座,听课人数逾两千,作实验技术示范5次,手术示范6次;聘请了6位外国专家任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医学顾问。此外,还获得丹麦政府出口信贷和赠款混合使用的贷款70万美元。
1996年9月通过立项审核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
2000年4月,为顺应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潮流,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原湖南医科大学合并为中南大学,并组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4月29日中南大学组建后,11月起,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2004年5月,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关于增加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试办学校的通知》,批准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5所学校为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试办学校,并自2004年起开始招生。[3]
2010年11月,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印发文件共建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10所高校医学院(部、中心)。[4]
2012年获教育部、卫生部批准为第一批试点高校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
2014年10月18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迎来百年华诞。学生作为主体全面参与策划、组织以及实施的整个过程。[5-6]
2017年11月4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与中南大学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捐赠协议签约仪式。中国泛海控股集团通过泛海公益基金会向中南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用于支持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大楼(泛海楼)和中南大学湘雅—泛海健康管理研究院建设。[7]
2018年1月,湘雅医院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建设项目通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估验收,成为首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国家级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共6个承建单位)。[8-9]
2018年12月23日,“教育部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南大学获推组长单位牵头全国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标准修订。[10]
湘雅医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办学条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师资力量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员工近万人,其中有正、副教授20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700名,两院院士3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及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入选教育部医学类教育指导委员会(2013-2017年)委员11人(副主委3人)。[1]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开泰(专职)[11]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专职)、夏家辉(专职)[11]
973首席科学家:陈丰原、张灼华、刘峰[12-13]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宏灏、夏昆、宋伟宏、周集中、曹亚、董子钢、张灼华、邓汉湘[1]
国家教学名师:张亚林、范学工、文继舫、罗学港[14]
长江学者 | ||
岗位名称 | 姓名 | 教授类型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陈 翔 | 特聘教授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陈 林 | 讲座教授 |
耳鼻咽喉科学 | 苏冰 | 讲座教授 |
遗传学 | 宋伟宏 | 讲座教授 |
药理学 | 谢文 | 特聘教授 |
肿瘤细胞生物学 | 袁志民 | 讲座教授 |
遗传学 | 张灼华 | 特聘教授[15] |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 |||
项目名称 | 带头人 | ||
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家系收集,基因定位,克隆,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 | 夏昆 | ||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遗传药理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 刘昭前 | ||
糖尿病免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周智广[16]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
序号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姓名 | 获评时间 | |
1 | 精神病学 | 张亚林 | 2009年 | |
2 | 临床医学内科学 | 范学工 | 2008年 | |
3 | 基础医学形态学 | 文继舫 | 2007年[17]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院系概况
湘雅医学院老楼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院、护理学院等6所学院,设有11个本科专业。[1]
专业概况 | ||||
院系名称 | 专业设置 | |||
湘雅医学院 | 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 | |||
基础医学院 | 法医学 |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
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五年制、七年制) | |||
药学院 | 药学(五年制) | |||
生命科学院 | 生物科学 | |||
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五年制) | |||
医学检验系 | 医学检验与技术 | |||
医药信息系 | 医学信息学 | |||
麻醉医学系 | 麻醉医学 | |||
精神卫生系 | 精神医学 | |||
实验动物学部 | -[18]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概况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2个、硕士点6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7个。拥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3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1]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遗传学、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神经病学、胸心外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耳鼻咽喉科学、普通外科学(培育)[1]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不全):药学部(临床药学)、骨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精神病科、临床护理专业、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消化内科、肿瘤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运动医学科、老年病科、急诊医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骨科、重症医学科、病理学、专科护理、神经外科、口腔(口腔颌面外科专业)、中西医结合脑病专科、泌尿外科、烧伤外科[1][19]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20]
省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眼科学、护理学、肿瘤学、医学心理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特种医学等[21]
硕士博士点 |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 二级学科(专业)代码与名称 | 序号 | |
█0710生物学 | 071003生理学 | 1. | ||
071005微生物学 | 2. | |||
071006神经生物学 | 3. | |||
◆071007遗传学 | 4. | |||
071008发育生物学 | 5. | |||
071009细胞生物学 | 6. |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7. | |||
071011生物物理学 | 8. | |||
★071020生物工程 | 9. | |||
★071021生物统计 | 10. | |||
工学 | █0831生物医学工程 |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0777] | 11. | |
医学 | █1001基础医学 |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12. | |
100102免疫学 | 13. | |||
100103病原生物学 | 14. | |||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15. | |||
100105法医学 | 16. | |||
100106放射医学 | 17. | |||
100107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18. | |||
★100120疾病基因组学 | 19. | |||
★100121干细胞工程学 | 20. | |||
★100122生殖工程[077721] | 21. | |||
★100123生物信息物理学 | 22. | |||
★100124生命伦理学[077724] | 23. | |||
█1002临床医学 | ◆100201内科学 | 24. | ||
100202儿科学 | 25. | |||
100203老年医学 | 26. | |||
◆100204神经病学 | 27. | |||
◆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28. | |||
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 | 29. | |||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30. | |||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 31. | |||
◆100210外科学 | 32. | |||
100211妇产科学 | 33. | |||
100212眼科学 | 34. | |||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 | 35. | |||
100214肿瘤学 | 36. | |||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37. | |||
100216运动医学 | 38. | |||
100217麻醉学 | 39. | |||
100218急诊医学 | 40. | |||
★100220临床心理学 | 41. | |||
△1003口腔医学 | 100301口腔基础医学 | 42. | ||
100302口腔临床医学 | 43. | |||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44. | ||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45. | |||
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46. | |||
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 47. | |||
100405卫生毒理学 | 48. | |||
100406军事预防医学 | 49. | |||
█1006中西医结合 |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 50. |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 51. | |||
█1007药学 | 100701药物化学 | 52. | ||
100702药剂学 | 53. | |||
100703生药学 | 54. | |||
100704药物分析学 | 55. | |||
◆100706药理学 | 56. | |||
█1009特种医学 | 100900特种医学 | 57. | ||
█1011护理学 | 1011护理学 | 58. |
湘雅医学院
说明:标“█”者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
标“★”者为国家授权该校自主设置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
标“◆”者为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
学科排名
基础医学学科在国务院学位中心2007年至2009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一。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4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1]
教育部学位中心一级学科评估排名(2007年~2009年) | |||
学科名称 | 排名等级 | ||
基础医学 | 全国高校第1名 | ||
麻醉学 | 全国高校第1名 | ||
临床医学 | 全国高校第4名 | ||
口腔医学 | 全国高校第9名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全国高校第7名 | ||
药学 | 全国高校第7名 | ||
中西医结合 | 全国高校第7名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教学建设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为中国同时开展“医学教育全球最基本要求”与“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两个标准试点的两所院校之一。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2010年正式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2年获教育部、卫生部批准为第一批试点高校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4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1]
国家级特色专业:精神医学、临床医学[23]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训练中心[24]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
序号 | 立项年份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
1 | 2007年 |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田勇泉 | |
2 | 2008年 |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基因科学与技术产业化点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 夏家辉 |
国家精品课程 |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 徐克前 | |||
临床技能实验学 | 沈守荣 | |||
流行病学 | 谭红专 |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 田勇泉 | |||
社区护理学 | 何国平 | |||
传染病学 | 范学工 | |||
神经病学 | 肖波 | |||
医学分子生物学 | 胡维新 | |||
临床麻醉学 | 郭曲练 | |||
医学(卫生)统计学 | 孙振球 | |||
精神病学 | 张亚林 | |||
病理生理学 | 肖献忠 | |||
内科学 | 廖二元 | |||
诊断学 | 张桂英 | |||
儿科学 | 易著文 | |||
药理学 | 周宏灏 | |||
人体解剖学 | 罗学港 | |||
生理学 | 罗自强 | |||
病理学 | 文继舫[25]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国际交流
湘雅医学院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与美国雅礼协会,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关系不断发展,与美、日、欧、非等25个国家和地区学术交流密切。每年选派超过50%的八年制医学生赴耶鲁大学、emory大学、康奈尔大学、匹兹堡大学、南加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学习并与之建立了广泛合作交流。[1]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学术研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科研机构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who研究合作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国家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省部级实验室)29个。[1]
who研究合作中心:湘雅国际转化医学联合研究院[26]
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抗癌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糖尿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人类干细胞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中医肝藏象重点实验室
省级科研平台:湖南省耳鼻咽喉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乳腺癌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结构生物学与药物设计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脑血管病研究中心、湖南省支气管哮喘研究中心、湖南省高校重大呼吸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病毒性肝炎防治中心、湖南省消化内镜诊疗中心[27]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科研成果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近10年来,学院每年开展数百项课题的研究,承担和参加“863”高技术项目59项、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34项(其中首席3项)、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项目3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项、国家重大专项16项、重大国际项目18项、获国家科技奖35项(含全国科学大会奖10项)。出版专著300余部。发表论文25000余篇,被scie收录论文3000余篇,其中if值最高达57,20以上的6篇。[1]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专用项目) | ||||
成果名称 | 完成单位 | 主要研究人员 | 获奖等级 | |
xxxx流行特征和防治新策略的建立于应用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 | 李凌江2 | 二等 | |
严重烧伤一体化救治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4 | 黄晓元7 | 二等 |
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
成果名称 | 完成单位 | 主要研究人员 | 获奖等级 | |||
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 |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高光勇、林金朝、彭佑铭、李昔华、任应祥、罗志勇、滕朝宇、卢继珍、童锦、刘智勇 | 二等 | |||
2 型糖尿病新治疗方案研究与临床应用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翁建平、李延兵、纪立农、朱大龙、程桦、田浩明、周智广、曾龙驿、时立新、罗佐杰 | 二等 |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 | ||||||
成果名称 | 完成单位 | 主要研究人员 | 获奖等级 | |||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机制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变性中的作用 | 该校为第二完成人(华中科技大学牵头) | 王建枝、张灼华(该校)、王丹玲、刘世杰、李宏莲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28]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学术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等中国国内外知名检索系统收录。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主要介绍中国国外医学研究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对中国研究成果和现状的报道。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2010、2012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中国生物学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于2002年10月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主要刊载感染疾病学理论、实践、科研、教学和管理的最新成果和经验,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源与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中国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等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已进入多个中国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和大型数据库,如: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aj),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万方数据-数学化期刊群,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光盘版等。
《中国内镜杂志》:创刊于1995年,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湖南省十佳期刊。每年发表相当数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国家十五“863”计划及省部级基金论文,为促进学科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引证报告显示该期刊影响因子:1.004,在特种医学类中列在第3位;总被引频次:2655,在特种医学类中列在第2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该杂志发表的论文已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生物科学》(csa:b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钙和钙化组织文摘》(csa:calcium and calcified tissue abstracts);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ed);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等数据库所收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被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xcerpta medica, em)、scopus数据库(scopus)、emcare数据库(emcare)、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伯尼索引》(index of copurnicus, ic)、俄罗斯全俄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数据库(vinit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中文(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第5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等数据库收录
《中国医学工程》:被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及俄罗斯pж(aj) 文摘杂志收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创刊于1991年,是一本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主要刊登中国国内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以及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最新信息、动态等内容。已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数据库收录(国家科技部,1989年至今); 《化学文摘》(ca)收录(1997~2000年及2007年入选“ca千种表”;美国《化学文摘》社,1991年至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原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2007至今)。[29-32]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医院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其中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均为全国“百佳医院”,湘雅二医院为2010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单位。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湘雅口腔医院编制床位9250张,年门急诊量近61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数近30万人次,年手术量13万多台次,平均住院日小于10天。[1]
附属医院 | |||
湘雅医院 | 三级甲等 | 直 | |
湘雅二医院 | 三级甲等 | 直属 | |
湘雅三医院 | 三级甲等 | 直属 | |
湘雅口腔医院 | - | 直属 | |
湘雅五医院(筹) | - | 直属 |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三级甲等 | 非直属 | |
海口市人民医院 | 三级甲等 | 非直属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现任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职务 | 姓名 | ||
院长 | 陶立坚 | ||
党委书记 | 张步新 | ||
常务副院长 | 何庆南 | ||
党委副书记 | 丁红珊 | ||
副院长 | 舒衡平、张欣、陈翔(兼)[33]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湘雅传统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校名溯源
湘雅医学院 毛泽东书
“湘雅医学院”一名,至今曾有三次出现:一是1931年12月—1940年8月的私立湘雅医学院、二是1940年8月—1953年9月的国立湘雅医学院、三是2000年4月29日中南大学组建后,11月起,在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基础上复名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1914年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与美国雅礼协会合作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湘雅医学院),雅礼医院随之更名为湘雅医院,“湘”代表湖南,“雅”代表雅礼。[5]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标志建筑
老建筑
现存医院的老病栋楼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h.k.murphy(墨菲)设计,并由时任湖南省督军兼省长谭延闿亲笔题写“湘雅医院”院名,分别建于1915年、1935年和1955年,是湘雅医院的象征和长沙市标志性建筑,并被列为湖南省现代文物保护建筑。[5]
学校校标
校标
校标图案由学院标志性建筑矢量图、橄榄枝、医学院建立年份、学院中英文校名和阿斯克勒庇俄斯蛇杖组合而成;蛇杖为医学传统象征,橄榄枝和学院标志性建筑象征捍卫健康、保卫生命。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精神
湘雅院训----公勇勤慎、诚爱谦廉
湘雅院风----求真求确、必邃必专
湘雅精神----严谨求实、团结进取[1]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荣誉
写就半部中国西医史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中国按照现代医学教育的规范开始进行本科教育的第一所医学院,湘雅人写就了半部中国西医史,以下仅列出部分杰出专家:汤飞凡中国免疫学开拓者、微生物学先行者,建立中国首支防疫队伍,首次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该病毒也因此被称为“汤氏病毒”,并获诺贝尔奖提名;
张孝骞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
谢少文国际首次成功用鸡胚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
李振翩病毒疫苗培养法创始人;
黄友岐中国神经病学奠基人、中国神经科鼻祖;
王肇勋中国心电图学创始人,1933年于国内首创心电图学;
林筱周中国显微外科奠基人,著名耳鼻喉科学家;
刘泽民中国皮肤性病学科创始人;
韩 明中国移植医学奠基者;
新全国仅有五次医学院校联考,湘雅医学院五次皆是全国第一
1978年起卫生部连续三次组织了部属院校的部分毕业生进行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统考,其中后两次还吸收了不少非部属院校参加。湘雅连续三年名列全国第一,湘雅77 、78、79级本科生全国统考中获得三连冠后,这一考试随后就被取消了。
1994年,在cmb资助下卫生部进行了全国17所顶尖医学高校联考,湘雅再度名列全国第一。
2002年,由于临床医学八年制招生资格问题,国家教育部组织进行医学七年制考核(96级考操作、97考理论),湘雅更是再度名列全国第一。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杰出校友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汤飞凡 著名病毒学与微生物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国家邮政部共为16名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巨匠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医学家三名,分别为毕业于协和医学院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内科学专家张孝骞。
汤飞凡:世界著名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世界“衣原体之父”,第一个成功分离沙眼病毒,从此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他白手起家,建立起中国第一支防疫队伍,他生产了中国自己的青霉素、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卡介苗和丙种球蛋白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成功遏制1950年华北鼠疫大流行,研制出中国的黄热病疫苗。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61年,研究出“乙醚杀菌法” ,使中国成功消灭天花病毒,比世界早了16年。1981年被国际沙眼防治组织授予金质奖章,并提名诺贝尔奖,因其意外去世,诺贝尔奖离中国而去。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三名医学家之一。
张孝骞:中国著名内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在医学界有“内科全才”之称。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三名医学家之一。
谢少文: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30-40年代主要研究传染病,在国际上首次用鸡胚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成功(1934)。50年代开始探讨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联系。70年代致力于免疫学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标准化,以促进免疫学在中国的发展。在60余年的教学、科研中,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振翩:誉满全球的细菌学家和病毒学家,病毒疫苗培养法创治人。享有“科学医星”的美誉;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和毛泽东一起探索拯救中国的道理,并为推动中美建交和两国之间科学技术的交流而努力,因此获得“中美友好使者”的殊荣。 去世时,美国副总统布什亲自打电话表示哀悼。
魏 曦:中国科学院院士,流行病学家,原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
陈文贵: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卫生部顾问。
刘耕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化药理学家,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鞠 躬: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科学(神经解剖与神经生物)学家,原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黎 鳌:中国工程院院士,野战外科学和烧伤学家(中国烧伤医学的开拓者),原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
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分子生物学家,现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
齐镇垣:国家一级教授、著名血液病学家;
易见龙:国家一级教授、著名血液生理学家;
凌敏猷: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家;
萧元定: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外科学家;
任廷桂:国家一级教授、著名骨科学家;
高镜朗: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儿科学家;
吴绍青:国家一级教授、著名肺科学家;
应元岳: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内科学及热带病学家;
黄友岐: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神经病学家;
王肇勋: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心血管病内科学家;
龙伯坚:国家一级教授,著名中医学家;
胡信德: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妇产科学家;
林筱周:国家一级教授,著名耳鼻喉科学家;
刘泽民: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皮肤性病学家;
梁觉如: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儿科学家。
黎光煦:国家一级教授,著名放射学家。
谢陶瀛: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外科专家。
潘世宬:著名病理生理学及试验肿瘤学家;
卢惠霖:著名医学遗传学及人类优生学家,师从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教授;
鲁重美:“内科全才”张孝骞的关门弟子,消化病学家,原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卢光琇:著名遗传学与生殖医学专家,中国试管婴儿之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殖工程研究室主任;
胡卓伟:长江学者,临床药理学专家,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袁志民:长江学者,肿瘤细胞生物学专家,现美国harvard university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张灼华:长江学者,遗传病理学家,现任中南大学副校长、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廖二元:内分泌内科学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
杨德森:精神病学家,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专家顾问;
方加胜:神经外科学家,亚洲神经外科医学学术最高奖—“kanno医学奖”得主,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院长;
文继舫:病理学与法医学家,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原院长、病理系主任兼湘雅司法鉴定中心主任;
罗学港: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家,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
谭学华:首位发现日军在常德进行细菌战(鼠疫病毒)的人士,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最初的取样和测试。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34]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学院简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引用日期2015-11-29]
2.历史上的今天:国务院批准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2019-02-21]
3.教育教学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9-15]
4.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分批共建高等学校医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11-08]
5.湘雅春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引用日期2015-10-01]
6.百年校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引用日期2015-11-30]
7.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捐赠1亿元支持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7-11-07]
8.湘雅医院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建设项目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估验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引用日期2018-11-04]
9.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应急办公室杨峰副主任一行来湘雅医院调研座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引用日期2018-11-04]
10.我校获推组长单位牵头全国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标准修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引用日期2019-02-28]
11.两院院士.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引用日期2015-11-29]
12.中南大学牵头承担4项国家973计划项目.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引用日期2015-12-01]
13.中南大学启动两项973项目共10项作为首席单位.中国教科网[引用日期2015-12-01]
14.教学名师.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11-29]
15.长江学者名单.学位网[引用日期2015-12-01]
16.人才团队.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11-30]
17.教学团队.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11-29]
18.本科专业设置.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11-29]
19.湘雅医院再添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总数居湖南首位.人民网[引用日期2015-12-02]
20.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博士后[引用日期2015-11-29]
21.省级重点学科.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11-29]
22.硕士、博士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引用日期2015-11-29]
23.特色专业.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11-29]
24.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11-29]
25.国家精品课程.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11-29]
26.科研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引用日期2015-11-30]
27.科研概览.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11-30]
28.科研成果.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引用日期2015-11-29]
29.期刊介绍.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引用日期2015-11-30]
30.学术期刊.中南大学[引用日期2015-11-30]
31.《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简介.《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引用日期2015-11-30]
32.杂志简介.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引用日期2015-11-30]
33.现任领导.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引用日期2015-11-23]
34.知名校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引用日期2015-11-30]
展开全部收起。。。1915年2月,湘雅医学会接收了西牌楼雅礼会医院,并将其迁入潮宗街公房医学校之东部,更名为湘雅医院;雅礼护病学校则更名为湘雅护士学校。在湘雅医学会的管理下,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湘雅医院和湘雅护士学1924年7月,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联合创办湘雅“十年协定”届满。经双方反复磋商,决定继续合作办学,并于 1925年5月8日,双方代表签定了续约十年的协定。它与第一次协约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