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华中师范大学学校属性
湖北省“窗口学校” 湖北省重点中学
主要奖项
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
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全国百强中学
现任校长
周鹏程
知名校友
易中天、万惠霖、龙乐豪、蒋方舟
主管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学校地址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汤逊湖北路。1958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
1962年,学校附设青少年业余滑翔学校。
1980年,附设青少年业余滑翔学校停办。
1985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7年,学校被评为湖北省省级示范学校。
2001年,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杨家湾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并入。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2002年,创办中澳合作部(即国际部)。
2005年8月,学校高中部由武昌大东门搬迁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初中部则留在原校区。
2005年10月,学校通过湖北省示范学校复评。
2009年,成立华中师大一附中新疆博乐分校。
2009年底,建立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初中)。
2011年8月,增办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高中部。[2-3]
2015年,增设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
2016年,增办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办学条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办学规模
截至2016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共有高中、初中两个校区。高中部占地390亩(不含教师值班公寓),有教学班83个,学生近5000人;初中部占地95亩,有教学班30个,学生1700多人。[2]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还共建、创办了9所学校。
序号 | 学校名称 | 创办时间 | 学校性质 | 学校地址 | |||
01 |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 | 1996年 | 寄宿型、九年义务教育民办学校 | 武汉市江夏区庙山经济开发区江夏大道27号 | |||
02 | 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 | 1957年(2009年与华师一附中合办) | 寄宿制公办高中 | 新疆博乐市前程路 | |||
03 | 华中师大一附中朝阳学校 | 2009年 | 公立完全中学 | 北京市朝阳区泛海国际园区 | |||
04 | 华中师大一附中来凤附中 | 2014年 | 公立中学 | 湖北省来凤县凤翔镇教育城教育3路[2] | |||
05 | 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 | 2016年 | 寄宿型、九年义务教育民办学校 |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新二路[2] | |||
06 | 华中师大一附中福星学校 | 2017 年 | 寄宿制民办中学 | 湖北省汉川市沉湖镇福北路 | |||
0 7 | 华中师大一附中屯昌思源实验中学[4] | 2017年 | 公立中学 | 海南省屯昌县屯城镇龙河路 | |||
08 | 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5] | 2018年[5] | 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5] |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 | |||
09 | 华中师大一附中美联实验学校[6] | 2019年 | 民办中学 | 武汉市东西湖区奥园路1号 | |||
10 |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新白云嘉禾学校[7] | 2019年 | 民办中学 |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高海路 | |||
参考资料:[5][8-9]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硬件设施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截至2016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建有教学楼、科教大楼、体育场馆群、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其中科教大楼内部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计算机、心理咨询、德语等各类活动室,以及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资源中心”;体育场馆群中户外的有球类运动场、田径场,室内的有球类馆、游泳馆、风雨操场、网球场;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外文书7万余册,电子书50万余册,各种报刊、杂志400余种;艺术中心内设有校史展厅、科技展厅、可容纳1500人的大礼堂、4座报告厅;艺术中心两侧是音乐、美术教育活动区。此外,该校还在整个校园实现了wifi无线网络覆盖(仅供教师使用)。[3]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0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共有高中在职教职工382人,其中在岗特级教师15人、高级教师189人、硕士以上学历92人;初中在职教职工110余人。[2]
在岗特级教师:陈美英、殷希群、周鹏程、鲁志祥、党宇飞、张传江、袁汉杰、严育开、陶涛、叶新年
全国优秀教师:周文涛
湖北省优秀教师:吴洪涛、徐惠
湖北省骨干教师:张祝华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学科带头人:张真
湖北省名师:严育开、杨国红
教师名录参考资料:[10-13]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7张)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对外交流
2002年7月,学校创办国际部,以此为平台,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的学校、教育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交流活动。
2006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基地”,开通中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学生到国外留学的直通车。
2009年,学校与德国歌德学院签订了“学校:塑造未来伙伴”项目合作协议,并于9月开设德语课程。
2010年7月,学校与德国浮士德文理中学合作申办的海外“孔子课堂”正式成立,这是中德两国在中学间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孔子课堂。
2010年8月,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创办了华师一附中国际留学实验班,引进国际ap课程,实现国际部的重大转轨。
2012年,学校将国际留学实验班集中管理,组建了新的国际部。
2015年起,国际部学生将从平行部中选取。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办学成果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6年高考,理科平行班694人参加考试(不含出国、体育生、艺术生),最高分刘灿同学701分;690分以上28人;680分以上56人;670分以上96人;660分以上174人,占参加考试总人数的25.1%;600分以上594人,占参加考试总人数的85.6%(以上数据均含已保送北大、清华14人)。文科平行班84人参加考试(不含出国、体育生、艺术生),最高分何亚伟同学638分;620分以上10人;600分以上29人,占参加考试总人数的34.5%。全校文、理科600分以上共664人(含已保送北大、清华14人)。
2014年高考,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保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
校园风采(17张)
16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人数突破60人,600分以上总人数达535人。平行部理科实考667人,均分608分,一本率96.4%;平行部文科实考102人(不含艺体生),均分571分,一本率89%。国际部理科实考135人,均分594分,一本率93%;国际部文科实考31人(不含艺体生),均分554分,一本率78%。艺术班文化成绩一本率100%。[14-15]
2013年高考,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保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超过20人,600分以上总人数达373人(不含保送生)。文科600分以上人数10人;理科670分以上8人,660分以上19人,650分以上43人。理科600分以上占全省的8.4%,文科600分以上占全省的5.9%。平行部理科一本率93.5%,文科一本率86%;国际部理科一本率达到70%,文科一本率达到76%。武汉市理科前10名该校有10人(含并列),其中一位同学居武汉市第二名;武汉市文科前10名有7人(含并列),其中一位同学获武汉市文科状元。[16]
2012年高考,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保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24人,600分以上总人数达481人(不含保送生),文科600分以上人数达到46人;武汉市理科前10名,华师一附中占了8席,其中学生张木、余洋以687分的高分并列武汉市理科第一名,和程嵩琦三人进入湖北省前十,文科有2名同学进入武汉市前十名,其中15班高明柔同学以646的高分居武汉市第二名;理科一本率92.4%;文科一本率95.65%;艺术班高一本率96.15%。
学科竞赛
截至2014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包括化学、物理、数学、信息学、生物学)中共获得金牌22枚、银牌4枚、铜牌1枚。[17]
时间 | 学生 | 竞赛名称 | 获奖情况 |
2014年 | 汪至祺、刘谢威、白宇川、张家齐 | 2014年第30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暨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 | 4枚金牌 |
2014年 | 谢芳柏 | 第4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银牌 |
2014年 | 石子金 | 第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4年 | 戴嘉为 | 第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4年 | 刘立洋 | 第25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 | 银牌 |
2014年 | 张景云 | 第15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4年 | 卢逸扬 | 第65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 国际专项奖 |
2013年 | 鲍依木 | 第14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2年 | 舒驰 | 第4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2年 | 黄文卓 | 第4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2年 | 左浩 | 第5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1年 | 李蓝青 | 第4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1年 | 向重远 | 第4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1年 | 杨思怡、刘昭怡 | 第十届全国女子数学竞赛 | 金牌 |
2011年 | 杨于范 | 俄罗斯数学竞赛 | 金牌 |
2010年 | 杨思怡 | 全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 | 金牌(全国第一名) |
2010年 | 周志尧 | 第4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0年 | 张敏 | 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10年 | 王鹏、张悠然 | 第61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 优秀奖 |
2009年 | 孙可、吕思扬、柴皓曦 | 第60届国际工程科学大赛 | 学科大奖二等奖 |
2009年 | 王睿博 | 第4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第一名) |
2009年 | 胡哲、程正谦 | 第10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2枚 |
2008年 | 谭隆志 | 第39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第一名) |
2008年 | 谭隆志 | 第九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08年 | 陈卓 | 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07年 | 张万祎 | 第58届国际工程科学大赛 | 专项奖 |
2007年 | 陈卓 | 2007年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总分第一) |
2007年 | 李骜西 | 第38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银牌 |
2007年 | 蔡拓程 | 第八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07年 | 张万祎 | 第58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 | 专项奖 |
2006年 | 刘鬯、芦幸 | 第57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 | 优秀奖 |
2006年 | 柳智宇 | 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05年 | 李晗晗 | 第3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05年 | 余江雷 | 第3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05年 | 蔡子星 | 第六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银牌 |
2005年 | 余江雷 | 第六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05年 | 汪维 | 第3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因故未参赛) | |
2005年 | 柳智宇 | 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 | 金牌 |
2004年 | 王熙、彭兆明 、李纯 | 第55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 | 学科大奖四等奖 |
2003年 | 晏琦帆 | 第3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03年 | 骆相宜 | 第8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 铜牌 |
2003年 | 刘祎 | 第53届国际科学工程大赛 | 优秀奖 |
2002年 | 王峰 | 第3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01年 | 张维 | 第3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银牌 |
2001年 | 胡率 | 第52届国际科学工程大赛 | 专项奖 |
2001年 | 徐涛 | 第50届国际数学循环赛 | 金牌 |
2000年 | 冯玮 | 第3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2000年 | 宋均亮 | 首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第一名) |
2000年 | 宋均亮 | 第31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1998年 | 凌晨 | 第9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1995年 | 黄靖 | 第4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国家队队员(因故未参赛) | |
1992年 | 陈杲 | 第4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
1988年 | 汪琛 | 第2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金牌 (第一名) |
参考资料:[17-18] |
素质成绩
时间 | 学生/团体 | 竞赛项目 | 获奖情况/荣誉 |
2016年9月 | 刘浩宇、盛加乐(黄石二中)、向常乐怡(沙市中学) | 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周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 | 冠军 |
2016年8月 | 任昊琳 |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 | 一等奖 |
2014年12月 | 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奖大赛 | 2金2铜 | |
2014年8月 | 田恬、董惟聪、付子轩 | 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全国三等奖、湖北省一等奖 |
2014年8月 | 姚张卓 |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 | 一等奖 |
徐妍延 | 三等奖 | ||
2014年7月 | 张九昌、叶安哲 | 第3届国际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赛全国选拔赛 | 冠军 |
2014年5月 | 陈彦君 | 第七届韩国国际女子发明展 | 银牌 |
2014年3月 | 祝世杰 | 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英语演讲比赛武汉赛区 | 冠军 |
参考资料:[19-24]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教师成绩
时间 | 教师 | 竞赛项目 | 获奖情况/荣誉 |
2015年1月 | 刘康 | 湖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 | 微课程组一等奖 |
2014年11月 | 周珂 | 湖北省第四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 高中数学组一等奖第一名 |
2014年11月 | 董方奎 | 湖北省高中生物优质课评选活动 | 一等奖 |
2014年11月 | 查成林 | 湖北省2014年中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 | 高中组说课一等奖 |
2014年11月 | 毕兰 | 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 一等奖 |
2014年11月 | 刘康 | 第十八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 | 一等奖 |
2014年11月 | 潘勇 | 第五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 | 一等奖 |
2014年11月 | 刘康 | 湖北省高中地理录像课、初中说课评比活动 | 一等奖 |
2014年10月 | 黎萍 | 全国中学生物课堂实验教学展评 | 全国一等奖 |
2014年10月 | 苏航 | 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 一等奖第一名 |
参考资料:[25-33]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校荣誉
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武汉市群众满意中小学
湖北省窗口学校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基地[2][34-35]
全国百强中学[36]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文化传统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校标识
校训
厚德、博雅、笃学、敏行
厚德:指道德高尚。与其相关的成语有“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华中师大一附中以德立校,要求学生成才先成人,优学且厚德,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
博雅:“博”指博学多闻,意谓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出自《荀子·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修身》:“多闻曰博”。“雅”指才望高雅,意谓富有才学,享有声望,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叶圣陶先生说:“温文尔雅,正是学者的态度。”华中师大一附中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要求学生科学人文并重,现代传统结合,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符合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才华横溢的复合型人才。
笃学:即专心致志地学习。典出《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阳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华中师大一附中以优良的学风享誉社会,莘莘学子心仪神往。学校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的理念,积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敏行:古有“讷言敏行”一词,出自《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敏于行”,意为说话谨慎、办事敏捷。校训取“敏行”一词,是因为华中师大一附中历来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完善自我。[3]
校歌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歌
江城武汉,汤逊湖畔,
百鸟歌唱,丹桂飘香。
团结奋进,孜孜不倦,
我们奋力向上,迎着朝阳,沐浴霞光,
莘莘学子,未来栋梁,
2012年“敏行杯”春季运动会(50张)
追求卓越,永争第一,
未来世纪的希望。
啊~华师一,华师一,
神圣殿堂,梦开始的地方。
啊~华师一,华师一,
成长的摇篮,理想的翅膀。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活动
日常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学校每年均开展各项活动,例如新年音乐会、歌咏比赛、拔河比赛、阳光义卖活动、社会实践(包括军事打靶体验、农村生活体验等)、演讲比赛等。
社团组织
据2016年8月学校官方微信信息显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共建有学生社团20余个。[37]
学生组织:校团委、校学生会、学生媒体中心、社团联合会
其他学生组织:学生科学院
学生社团:disciples街舞社、魅影话剧社、旸谷文学社、新竹论政社、d.p心理社、华一智商联盟、renaissance cg社、国际关系与对外交流协会、cat-e文艺创作社、s.t.音乐社、noctilux摄影社、礼仪司、re-fate复命年动漫社、蓝望公益社、足球社、篮球社、cannes电影社、国旗下演讲团、ourbusiness商社
注:广播台于2015年性质更改为学生媒体中心下设机构,不再属于社团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校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职务 | 姓名 |
校长 | 周鹏程 |
党委书记 | 周鹏程 |
副校长 | 王忠、胡焰坤、赵丽、杨国红、杨文科、苏远东 |
信息截至2011年4月,参考资料:[38]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知名校友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
波士顿教育集团全球副总裁、“武汉2049下一代千人计划”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范犇
2012年度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沈晓骅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燕南
pplive网络视频公司首席执行官,陶闯
财新传媒执行总裁,吴传晖
博思特管理咨询(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胡兴华
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安莲
知名校友参考资料:[39-40]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八校联考襄阳包揽文理状元.楚天都市报[引用日期2018-12-19]
2.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努力创办世界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15]
3.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园参观解说词.华中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16]
4.关于成立华中师大一附中屯昌思源实验中学理事会的通知.海南省屯昌县人民政府.2017-04-07[引用日期2018-11-02]
5.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官网.2019-3-20[引用日期2019-05-16]
6.华中师大一附中美联实验学校.华中师大一附中美联实验学校官网.2019-3-20[引用日期2019-5-16]
7.华中师大一附中高新白云嘉禾.华中师大一附中高新白云嘉禾官网.2019-3-20[引用日期2019-5-16]
8.学校简介.华一寄宿学校[引用日期2015-03-28]
9.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简介.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引用日期2015-03-28]
10.喜报.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11.省、市、区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荣誉获得者.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12.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荣誉获得者.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13.省、市、区、校级名师称号获得者.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14.华师一附中现全国最“牛”高考班.高考网.2014-06-24[引用日期2014-07-18]
15.热烈祝贺我校2014届高考再续辉煌.华中师大一附中.2014-06-24[引用日期2014-07-24]
16.热烈祝贺我校2013高考再续辉煌!.华中师大一附中.2013-06-25[引用日期2014-07-24]
17.我校国际奥赛奖牌榜[2014年8月更新].华中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16]
18.荆楚网:4位学生入选数学国家集训队 华师一附中再创全国第一.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19.我校在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奖大赛中喜获2金2铜.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20.国际留学部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21.国际留学部张九昌、叶安哲同学获第3届国际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赛全国选拔赛冠军.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22.新高三人文实验班同学喜获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23.我校国际部学生获第七届韩国国际女子发明展银牌.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24.我校学生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英语演讲比赛中获佳绩.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25.我校刘康老师荣获湖北省微课程比赛一等奖.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26.周珂老师获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高中数学组一等奖第一名.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27.董方奎老师荣获湖北省高中生物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28.查成林老师荣获湖北省2014年中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29.毕兰老师荣获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30.刘康、潘勇老师在全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31.刘康老师荣获湖北省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32.黎萍老师荣获全国中学生物课堂实验教学展评一等奖.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33.苏航老师获全国高中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34.湖北四所中学成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基地.楚天都市报[引用日期2013-09-12]
35.2011年度武汉市群众满意中小学评选结果.武汉教育电视台.2011-12-16[引用日期2015-01-18]
36.第八届“全国百强中学”揭晓.武汉晚报[引用日期2018-12-19]
37.栏目导航.华中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17]
38.学校领导.华中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14]
39.我校校友范犇推出“武汉2049下一代千人计划”.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引用日期2014-06-06]
40.知名校友.华师大一附中[引用日期2015-03-28]
展开全部收起。。。1950年9月,2005年8月,学校高中部由武昌大东门搬迁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初中部则留在原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