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毕业证|样本(模板)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武汉纺织大学现任校长

彭育园

硕士点

44个 个

校 训

崇真尚美

专职院士

姚穆人

主要院系

服装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学校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特一号学校坐落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历史溯源

。注:2006年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经湖北省政府行文(鄂政函[2005]185号)由省教育厅委托武汉科技学院代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行模式。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起源于1951年成立的中央税务干部学校中南分校,1958年正式命名为湖北省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后经几次分合、几次易名,1994年更名为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1]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地理位置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学校坐落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

在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拥有南湖校区、阳光校区、东湖校区三个校区。其中南湖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鲁巷纺织路一号,阳光校区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庙山开发区阳光大道一号,东湖校区位于风景秀美的东湖之滨。拥有广阔的办学空间,校园环境优美清净。

武汉纺织大学位于武昌南湖之滨,中国(武汉)光谷腹地,周边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交通方便,有538路、590路、572路、583路、586路、810路、811路、733路、901路、903路、907路等10多路公汽直达武汉三镇各中心地带,有2路公汽直通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有多辆公交途径傅家坡长途汽车站,宏基车站。[1]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办学条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院系设置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学科覆盖了工学、理学、哲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教育学八个学科门类。设有服装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理学院、外语系、经济学院、会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传媒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7个院系和公共课部、体育课部等2个课部。

学校纺织、服装、艺术设计学科优势特色明显。服装学院是全国高校最早建立的服装院系之一,连续十年居全国服装院校“新人奖”“育人奖”综合积分第一名,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时装名校”荣誉称号。艺术设计专业为首批省级品牌专业,并获批首批国家特色专业。[1]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师资队伍

全校有教职工1635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 2人,湖北省跨世纪及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16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9人,“阳光学者”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1 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7人。专任教师总数8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 100余人、副高职称近300人;博士生导师12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纺织材料专家、纺织教育家姚穆受聘为我校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维克多·耶夫根耶维齐·库茨米切夫博士,东华大学博导于伟东被聘为我校“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千人计划”入选者、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终身教授王训该受聘为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类别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纺织工

程艺术设计

轻化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省品牌专业[1]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

纺织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轻化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重点学科纺织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环境工程

设计艺术学

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硕士学位

学校拥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另外,拥有工程硕士7个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艺术硕士mfa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

设有46个本科专业,现有学科覆盖了工学、理学、哲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教育学七个学科门类。机械设计及理论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已获准作为湖北省第四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立项建设。

 学科专业
工学类纺织工程(现代纺织技术方向)

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纺织工程(针织产品与服饰设计)

纺织工程(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设计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业工程

电气信息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

轻化工程(染整)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环境工程

生物工程

网络工程

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理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应用化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文学类艺术设计动画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网络传播学

英语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部分在东湖校区)
管理学类工管理

市场营销(部分在东湖校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东湖校区)

财务管理(东湖校区)

投资学(东湖校区)

金融学(东湖校区)

会计学

电子商务(部分在东湖校区)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法学类法学
教育学类教育技术学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合作交流

学校承办了联合国贸发组织和中国商务部主办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经济化研修班”和“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能力建设研修班”,共培训来自3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100多名政府高级官员;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武汉科技学院—莱佛士学院和中国—欧盟职业培训中心,开展了中澳合作霍姆格兰项目、中英合作3+2硕士层次利兹项目、中澳合作南昆士兰项目、中加合作蒙克顿项目;与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就“2+1+2”合作办学达成共识并签署合作协议。

2010年6月7-8日“现代纺织科技国际论坛”成功在学校举办。

2011年4月20日至21日,第三届三维织物及其应用国际学术会议由英国曼彻斯特texeng 软件公司与中国武汉纺织大学共同主办,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协办。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学术研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研究中心

 实验室备注
湖北省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
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机械工程、电工电子、大学物理、纺织印染、艺术与服装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湖北省纺织新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数字化纺织装备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纺织机电研究开发中心

湖北省服装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湖北省服饰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湖北省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纺织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纺织与服装研发推广中心

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科研概况

2000年以来,学校共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在内的各类项目6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2项,获省部级(含武汉市)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0项,公开发表论文4757篇,其中216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居湖北省省属高校前列;6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58部,发明专利授权41项。在2004年“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中(《中国青年报》),学校“科技创新竞争力”名列包括部属高校在内的湖北高校第八位,居省属院校的第二位;在全国高校高教类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统计中,2005年度学校居湖北省高校(含部委重点高校)第6名,全国高校第129名。

成果

 课题获奖
徐卫林教授“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项目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曾庆福教授“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纺织材料学(徐卫林)、线性代数(方文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夏火松)、 《面向21世纪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面向二十一世纪纺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强化专业技能的研究》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应用情况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循环经济(特别是苎麻生态产业园)、水处理、纺织新型纤维材料、功能性面料、印染清洁生产、纺织服装数字化、新型纺织设备(高倍捻机等)、纺织设备相关材料、管理科学、服装和艺术、服饰文化、服装数字化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上走在国际、国内前列,一大批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研制的纯天然纤维单向导汗纺织面料,2004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经作为nike服装系列中的golf运动服装面料,正在与adidas开展技术合作。“干态剑麻叶片的加工方法及其在复合板材中的应用”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并与广西剑麻集团、武汉兴隆板材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产业化推广,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产学研结合

主持承担的国家“863”项目“新型高效物化组合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出2项原创技术,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桑麻”纺织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以技术入股组建“武汉方元环境公司”,该公司已成为研究生培养和吸收本科生科研的基地。依托“苎麻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苎麻生态产业园研究”组建“湖北生态麻业有限公司”,从苎麻纤维种植改性、纺织、印染、后加工等方面进行清洁生产系统研究,探索农业、纺织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为政府更好地解决湖北省苎麻产地“三农问题”提供了示范。该项目也同时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 学校在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分形、小波理论及应用、神经网络、分子拓扑学、离子束和等离子体应用等研究中紧跟学术前沿,并结合纺织行业的科学问题,产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在生物活性产物结构设计与改造、纺织用化学助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方面很多成果直接用于生产。 公开出版刊物有《学报》、《对外贸易实务》。

交流与合作

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高校、科研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英国利兹大学、俄罗斯伊万诺沃纺织大学、澳大利亚霍姆格兰学院联合办学,设有中国-欧盟国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并聘请多名国外知名学者为学校的名誉教授。[2]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科研机构

①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中心(基地)一览表:

机构名称授予单位
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
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②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中心(基地):

机构名称授予单位
纺织新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科技厅,
数字化纺织装备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科技厅,
湖北省服饰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省服装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湖北省科技厅,
武汉科技学院生产力促进中心武汉市科技局,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纺织与服装研发推广中心湖北省经委,
湖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科技厅,
湖北省纺织机电研究开发中心湖北省科技厅,
湖北省纺织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省科技厅,
湖北省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纺织服装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科技局,
湖北省现代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科技厅,

③科研机构:

纺织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
非线性科学研究所,孙菊香服装设计研究室,
工程材料研究室,卡朱米工作室,
印染与污染控制工程中心,纺织服装数字化中心,
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武汉方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学校环境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武汉纺织大学校园占地面积2400亩(含东湖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建筑面积19.7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多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过亿元。全校图书文献总量210多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0万册;长期订购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购买自建中外文各类数据库28个,拥有涵盖各学科丰富的电子资源,实现了印刷型文献借阅、电子文献阅览、视频点播、多媒体播放、信息检索、文献传递、用户培训等网络化服务。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学校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党委书记:尚钢
校长,党委副书记韦一良
正校级调研员王金华
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卫林
副校长曾庆福
党委副书记刘义
党委常委,副校长彭育园
党委常委,副校长潘慧明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功成
副校长黄运平

[4]

参考资料

1.武汉纺织大学简介.武汉纺织大学网[引用日期2014-09-26]

2.科研概况.武汉纺织大学网[引用日期2014-09-26]

3.武汉纺织大学科研机构.武汉纺织大学网[引用日期2014-09-26]

4.学校领导.武汉纺织大学网[引用日期2014-09-26]。。。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