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daqing campus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为现任领导
校区校长:赵光
专职院士
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1人
高职专业
8个
本科专业
12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
院系设置
10个教学院系(部)。校园环境(5张)
1965年1月,黑龙江煤管局决定将省煤矿干部学校与鸡西煤矿卫生学校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1968年,学校处于文化大革命阶段,黑龙江煤管局批准干校撤消,除少部分专业教师调出外,其余全部移交给卫校,并决定卫校也暂时停办。
1979年1月,煤炭工业部决定将鸡西煤矿卫生学校收归部属。
1983年1月,煤炭工业部决定将鸡西煤矿卫生学校下放给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领导。
1984年,鸡西煤矿卫生学校更名为鸡西煤炭卫生学校。
1986年3月,煤炭工业部批准成立鸡西煤炭职工医学院,与鸡西煤炭卫生学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1994年3月,国家教委批准在鸡西煤炭卫生学校基础上建立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行煤炭工业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煤炭工业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
1998年7月,国务院决定鸡西煤炭医专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政府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
2000年5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但保留了鸡西医专的建制。
2002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撤销鸡西煤炭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实质性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
2004年10月1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整体搬迁至大庆,建立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1]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办学条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院系设置
根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设有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药学院、临床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医学信息学系、精神卫生学院、体育教研部、外语教研部等10个教学院系(部),普通本科设置12个专业,普通专科设置8个专业。[2]
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 ||
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制 |
精神卫生学院 | 精神医学 | 5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4 |
基础医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病理检验技术方向) | 4 |
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4 |
医学实验技术 | 4 | |
医学影像技术 | 4 | |
临床医学院 | 康复治疗学 | 4 |
药学院 | 中药学 | 4 |
药物制剂 | 4 | |
药物分析 | 4 | |
人文社会科学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医学信息学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文秘方向) | 4 |
医学信息工程 | 4 |
专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 |||
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制 | |
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3 | |
康复治疗技术 | 3 | ||
护理学院 | 护理 | 3 | |
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3 | |
药学院 | 药学 | 3 | |
医学信息学系 | 医学影像技术 | 3 | |
人文社会科学系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3 | |
老年保健与管理 | 3 |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师资力量
根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有专兼职教师691人,其中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1人,龙江学者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9人。[2]
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周郁秋[3]
龙江学者:朱大岭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根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建有1个中心实验室,9个教学、科研实验中心,实验室总数9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黑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黑龙江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2门。[2]
国家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护理学(专科)
黑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护理学(本科)
黑龙江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护理(专科)、医学检验技术(专科)、药学(专科)[4]
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人体解剖学
教学成果
根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2]
2018年,校区在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国家一等奖;获批国家级、省级“双创”项目33项;在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81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14项。[5]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学科建设
根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2]
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护理学
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护理学
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护理学[2]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学术研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科研平台
根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设有10个科研平台。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制药研究所、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环境医学研究基地、黑龙江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平台新药技术研发平台等都设在校区。[2]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科研成果
2018年,学校校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其中朱大岭教授获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30篇。[5]
根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承担国家、省、市科研立项课题63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7项,教育部课题1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7项;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教研、科研论文1962篇,发表一作或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324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5以上的46篇;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300余部;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批科研经费资助4102万元。[2]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合作交流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根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先后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并开展学术交流与办学合作。校区与英国知山大学开展的护理学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2]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文化传统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校区标识
校徽
校区标识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主体采用哈尔滨医科大学标识,徽志为双圆套圆形徽标,象征团结的精神和求实的作风。中间是“哈尔滨医科大学”英文缩写hmu组成的图案,上方有“1926”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郭沫若题写的校名“哈尔滨医科大学”;下方是“蛇杖”,象征着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蛇杖”两侧带翅膀像一本翻开的图书,对医学教育和学子寄予美好的愿望;居中有一条指向左上方的斜线,象征学校继往开来、不断开拓向前的精神。
徽志的色彩以蓝色、绿色构成,蓝色代表医学的严谨性,绿色则象征生命的健康、活力与希望,二者的融合则代表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临床治疗的相互关系。[6]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精神文化
主流文化
尊师爱校 、崇德笃学、诚信友善、求实创新
尊师爱校,是校区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传统美德,尊师是立校之基,爱校是发展之源。
崇德笃学,是校区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诚信友善,是校区广大师生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诚信是处事之基,友善是立身之道。
求实创新,大学文化的生命力,是推动校区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内在要求。[7]
校区精神
敬业奉献、质朴包容、自强不息、创业发展
校区精神
敬业奉献,是校区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灵魂和立校之本,是校区人珍惜、爱护学校声誉的真实写照,是感染、鼓舞和引领校区人负重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质朴包容,是校区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校区人顾全大局、始终与学校荣辱与共的政治觉悟,友善谦和、兼容并蓄的优秀品德,是校区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道德力量。
自强不息,是校区人突出的精神品格,是实现“校区梦”的核心价值观,是校区人不甘人后、追求卓越、永攀新高的动力源泉。
创业发展,是校区人在奋进中不断释放活力、突破自我的基石,是校区人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奋进目标。[8]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学校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现任领导
校区党委书记:杨宝田
校区校长:赵光
校区副校长:张铁辉、宋印利、孙宏丽
校区副校长、工会主席:李雅荣[9]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 | 历任领导 | |
戴成彬1958-1960 张杰1961-1963 高化民1964.3-“文革”中期 王勤1974.5-1977.5 李成富1977.5-1982.12 周德琮1982.12-1992.8 陈锦书1992.8-1993.4 武玉俭1993.4-1994.9 张士学1994.9-2004.10,2000.6-2003.5主持行政工作 尹克森2005.3-2015.4 | 郝梅春1958.6-1960 李大刚1961-1963 张杰1963-1964 王子林1964-“”文革“中期 毕建廷1969.3-1971 金耕男1972.7-1974.5 王勤1974.5-1977.5 张英康1977.5-1982.12 张立才1982.12-1985.4 武玉俭1985.4-1994.9 高富和1994.9-2000.6 刘文川2003.5-2006.3 刘泓2006.3-2010.11 朱大岭2010.11-2015.4[10] |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历史沿革.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引用日期2019-08-02]
2.特色办学 内涵发展 探索求新——发展壮大中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引用日期2019-08-02]
3.大庆校区周郁秋教授获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引用日期2019-08-02]
4.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专业建设与发展概况.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引用日期2019-08-02]
5.2018年校区十件大事.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引用日期2019-08-03]
6.校标.哈尔滨医科大学[引用日期2019-08-11]
7.主流文化.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引用日期2019-08-11]
8.校区精神.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引用日期2019-08-02]
9.现任领导.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引用日期2019-08-02]
10.历任领导.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引用日期2019-08-02]。。。2004年10月1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整体搬迁至大庆,建立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1998年7月,国务院决定鸡西煤炭医专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政府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