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郑州轻工业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高校,院系设置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20个学院
校 训
为之则易,不为则难
校庆日
每年6月11日
地 址
东风校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5号
科学校区: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36号
禹州实习实训基地:河南省禹州市大学路1号
院校代码
10462197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正式同意建立郑州轻工业学院,实行以省为主、河南省和原轻工业部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8月,经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和宣传部批准,郑州轻工业学院筹建领导小组成立;9月,原轻工业部决定在学校设置纺织机械、烟机制造、电机制造、电气自动化、棉纺、机织、染整、卷烟工艺、制革工艺、塑料成型加工、工艺美术和日用化工等12个专业,学制四年,规模为2400人;10月,河南省革委会确定将原来由郑州轻工业机电学校改建的郑州电机电器厂和在原校址上建立的河南省轻工业机电学校划归郑州轻工业学院;11月,河南省委决定把河南农学院农场场部北边水沟以北,包括畜牧站和苹果园共535.58亩土地划归郑州轻工业学院作为建校用地。郑州轻工业大学现任领导。1979年9月,学校开始面向中南五省区招收120名本科生,轻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和轻工电气自动化2个专业各60名。
198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1992年11月,原轻工业部批准学校举办函授专科教育,增设夜大学。
1996年6月,学校实行学籍管理的改革,决定在94级控制工程系学分制试点的基础上,在96级全校工科本科学生中全面试行学分制。
1997年11月,学校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1998年6月,学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0月,转为中央和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1年5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成立;6月,成立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与河南工业设计学校和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合作举办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2002年3月,学校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联合开发的“2+2”本科和研究生培养项目获得河南省政府的批准;7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郑州轻工业学院民族职业学院,与河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合作举办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更名揭牌
2005年1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学校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4月,学校被批准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
2006年12月,学校开始在科学大道以北、牵牛路以东、枫杨西街以南、须水西路以西合围范围内建设科学校区新校区,2008年10月正式启用。
2009年11月,学校被列入省级博士单位立项建设规划。
2010年12月,学校获批自2011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
2011年10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1月,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约省部共建高校。
2012年6月,学校获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2015年6月,被教育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11月,入选国家档案局第一批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单位。同年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2016年1月,成为文化部非遗司宣布的首批入选的57所委托高校之一;2月,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建立“河南省第六批博士后研发基地”。[3]
2017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2018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同年12月,教育部同意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4]
学校风光
郑州轻工业大学办学条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院系专业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开办66个本科专业。[1]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学制 | 学位授予门类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四年 | 工学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工学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技术 | 四年 | 理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四年 | 工学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烟草 | 四年 | 农学 |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 | 四年 | 理学 |
应用化学 | 四年 | 工学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工学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
艺术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 | 四年 | 工学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动画 | 四年 | 艺术学 | |
绘画 | 四年 | 艺术学 | |
雕塑 | 四年 | 艺术学 |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环境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产品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
工艺美术 | 四年 | 艺术学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学 | 四年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经济学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管理学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管理学 | |
会计学 | 四年 | 管理学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网络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国际教育学院 | 电子商务 | 四年 | 管理学 |
国际商务 | 四年 | 管理学 | |
政法学院 | 法学 | 四年 | 法学 |
社会工作 | 四年 | 法学 |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四年 | 管理学 | |
外国语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文学 |
英语 | 四年 | 文学 | |
朝鲜语 | 四年 | 文学 |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理学 |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材料物理 | 四年 | 理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
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四年 | 教育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四年 | 工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四年 | 工学 | |
安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 | ----[5-6] |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情况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3个;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4个、河南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1]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与服务、生物信息处理与控制、烟草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体育管理、国际商务英语、化学物理技术、社会工作与社会法治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艺术、工商管理、会计、社会工作、翻译
工程硕士授权领域:食品工程、电气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物流工程、环境工程[7]
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1]
河南省重点学科 | ||||||
层次 | 学科名称 | 学科门类 | 所在院部 | |||
一级学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工学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
电气工程 | 工学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
机械工程 | 工学 | 机电工程学院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工学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工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工学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
软件工程 | 工学 | 软件学院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设计学 | 艺术学 | 艺术设计学院 | ||||
二级学科 | 环境工程 | 工学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
社会学 | 法学 | 政法学院、思政部 | ||||
凝聚态物理 | 理学 | 技术物理系[8] |
学科评估
序号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位次百分百 | ||
1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c+ | 40%~50% | ||
2 | 083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c+ | 40%~50% | ||
3 | 0802 | 机械工程 | c | 50%~60% | ||
4 | 0808 | 电气工程 | c | 50%~60% | ||
5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50%~60% | ||
6 | 0835 | 软件工程 | c | 50%~60% |
郑州轻工业大学师资力量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省级特聘教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省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0余人,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1]
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沈绪榜、洪茂椿
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张明高、朱蓓薇、张杰[9]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永华(2018)
中原学者:杜淼(2015)[10]
全国模范教师:崔光照(2001)、张尧(2004)、许培援(2007)
全国优秀教师:余爱菊(2001)
河南省教学名师:甘勇(2006)、王永华(2007)、毛多斌(2008)、方少明(2009)、曹阳(2011)、陈镇平(2014)、任建军(2015)、徐雅静(2017)
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李志选(2001)
河南省优秀教师:黄松奇(2004)、路立平(2004)、姚二民(2004)、李银华(2007)、王建民(2007)、陈东升(2007)、任建军(2007)、刘建秀(2009)、尹志刚(2015)、吴学红(2015)、曹祥红(2015)、王良文(2018)、曹卫锋(2018)、卢建洲(2018)[11-12]
河南省教学团队 | |||||||
团队名称 | 所属学院 | 团队带头人 | 批准日期 | ||||
烟草科学与工程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毛多斌 | 2007.12.5 | ||||
电器控制技术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崔光照 | 2009.6.18 | ||||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 机电工程学院 | 罗国富 | 2010.3.23 | ||||
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团队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甘勇 | 2011.10.24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方少明 | 2012.11.10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机电工程学院 | 龚毅 | 2013.06 | ||||
大学语文教学团队 | 外国语学院 | 郑新安 | 2015.1.15 | ||||
软件工程技术与服务教学团队 | 软件学院 | 张建伟 | 2015.1[13] |
郑州轻工业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0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有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14]
国家级特色专业: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5]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6]
校园风光(11张)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应用化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17]
省级特色专业: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艺术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市场营销、朝鲜语[18]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市场营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社会工作、应用化学、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自动化[16]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电子电气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物联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机械装备智能制造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9-25]
精品课程 | |||||||
课程类型 | 所属院系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烟草化学 | 毛多斌 | 2010.5 | |||
省级精品课程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制图 | 樊宁 | 2003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甘勇 | 2003 |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微生物学 | 卫军 | 2004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程序设计技术 | 甘勇 | 2004 |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工原理 | 戚俊清 | 2005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原理 | 方毅 | 2005 |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大学物理 | 陈镇平 | 2005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李菊丽 | 2006 |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 宋寅卯 | 2007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学 | 彭诗金 | 2007 |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 陈东升 | 2007 | ||||
艺术设计学院 | 室内设计 | 曹瑞林 | 2008 |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分析化学 | 孙雨安 | 2008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概论 | 仝新顺 | 2009 |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 王永华 | 2009 |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 | 方少明 | 2010 |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烟草化学 | 毛多斌 | 2010 | ||||
机电工程学院 | 数控加工技术 | 李伟 | 2010 | ||||
艺术设计学院 | 设计概论 | 曹阳 | 2011 |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徐雅静 | 2011 |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概论 | 仝新顺 | 2012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甘勇 | 2012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程序设计技术 | 甘勇 | 2013 |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大学基础物理 | 陈镇平 | 2013 |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徐雅静 | 2013 |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 王永华 | 2015 |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微生物学 | 何培新 | 2015 |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 陈东升 | 2016 |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大学物理实验 | 蒋逢春 | 2016 | ||||
外国语学院 | 英汉翻译 | 刘静 | 2016 | ||||
精品视频公开课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数学“喜乐汇” | 李刚 | 2016 |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徐雅静 | 2017 |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 王永华 | 2017 | ||||
软件学院 | jsp程序设计技术 | 邓璐娟 | 2018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制图 | 何培英 | 2018 |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大学物理实验及仿真 | 蒋逢春 | 2018 |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 谭瑞梅 | 2018 | ||||
外国语学院 | 基础英语写作 | 陈文凯 | 2018 | ||||
艺术设计学院 | 室内设计 | 秦方 | 2018 | ||||
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控制原理 | 姜素霞 | 2018 | ||||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高分子化学 | 张治红 | 2011 | |||
国际教育学院 | 商务与环境 | 姜军 | 2012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web设计基础 | 吴强 | 2013 |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技术前沿 | 许春平 | 2015[26] |
教学成果
1993年9月,学校“工科《大学物理》立体式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校荣誉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高校‘五好’党组织”“河南省就业创业课程建设优秀高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2015年6月,被教育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1]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术研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科研机构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省部级学科平台27个、校级科研机构10个,加入了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5个。[1]
平台类型 | 科研平台 | |||
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 | 教育部多尺度复合功能材料创新团队[27] | |||
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实验室 | 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
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 | 中国轻工业食品低温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 |||
中国轻工业污染治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28] | ||||
河南省院士工作站 | 河南省嵌入式与智能系统院士工作站 | |||
河南省高压科学与技术院士工作站 | ||||
河南省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院士工作站 | ||||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
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 | |||
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 | ||||
河南省冷链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 ||||
河南省机械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 | ||||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
轻工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
肉品精准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
机械装备智能制造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9] | ||||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南省公共安全数据融合与智能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河南省智能装备信息互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河南省食品低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河南省烟用香精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 | ||||
河南省轻工机械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 | ||||
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 河南省大数据分析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 |||
河南省中西晶态微结构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 | ||||
河南省智能微电网国际联合实验室 | ||||
河南省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31] | ||||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郑州轻工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
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 | 河南省应急管理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高效能量转换材料与高能电池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生物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污染水体水质检测、净化及生态修复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多尺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生物信息处理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电器智能控制中的信息处理与算法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技术创新团队 | ||||
河南省中式卷烟减害增香关键技术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先进材料制备与力学测试技术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机械(轻工)装备设计及运行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 | ||||
河南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制冷与低温设备节能技术创新型科技团队 | ||||
河南省数字化制造与轻工装备创新型科技团队[32] | ||||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 | 河南省教育厅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 | |||
河南省教育厅多尺度复合功能材料创新团队[33] | ||||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南省高校烟草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河南省智能装备信息互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河南省高校轻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工业网络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郑州市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郑州市信息化电器技术工程中心 | ||||
郑州市工业控制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郑州市重点实验室 | 郑州市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 | |||
郑州市精细化学品重点实验室 | ||||
郑州市先进材料成型及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 ||||
郑州市图像理解与网络智能软件重点实验室 | ||||
郑州市制冷与热泵节能重点实验室[34] | ||||
郑州市轻工装备重点实验室 | ||||
郑州市工业生物催化重点实验室 | ||||
郑州市多尺度复合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35] |
注:表中名录不全。
郑州轻工业大学科研成果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1800多项,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90余项;自然科学研究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的数量1000余篇。[1]
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获评年份 | 备注 |
等壁厚弯管塑性成开理论及工艺工装设备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3年 | 第二研制人 |
定向转化多元醇的生物催化剂创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5年 | 参与 |
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5年 | 参与[36] |
大型重载机械装备动态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6年 | 参与[37] |
异形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18年 | 参与[38] |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各类中外文纸质图书224.73万册,电子图书848.13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2494种,电子期刊9.7万种;采购中外文数据库176个,另有自建数据库、试用数据库、免费数据库共165个。[39]
学术期刊
《轻工学报》主要刊载食品与生物工程、烟草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学工程、机电科学与工程、电气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等学科方向,服务轻工行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美国《艾博思科数据库》(ebscohost)、《化学文摘》(ca)、《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收录/来源期刊;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中文科学技术期刊、2017版scd数据库收录/来源期刊。2006—2016年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0]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重点刊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新媒体与文化传播、哲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法学、社会学、文学与历史、经济与管理、艺术空间、外国语与跨文化交际以及其他专题研究成果。学报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知网、中国人文社科计量指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学技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2017版scd收录/来源期刊。[41]
郑州轻工业大学合作交流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郑州市、许昌市、济源市等地市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中国国内一批烟草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与轻工及相关领域的大型企业如三全、双汇等知名食品企业,新飞、海尔等知名家电企业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技术支持;香精香料、动力锂离子电池、新型功能材料、食品加工、轻工机械、智能控制的研究等项目,在实现产业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并长年为红塔集团、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神马集团等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等国教育集团和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经常选派专家、学者赴中国以外讲学、深造、考察,并聘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进行学术交流;学校设有河南省最早的雅思考试中心,并被英国驻华使馆誉为“中国最好的考点之一”。[1]
郑州轻工业大学文化传统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形象标识
学校校标是双圆形徽标,外环由郑州轻工业大学英文名称和中文校名构成。内环以“light industry”(轻工业)和“university”(大学)的首字母“l”和“u”为基本象形元素,变形为两只哺育和反哺的飞鸟形象,同时又有内形象征人才、外形象征育人环境的寓意,表达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办学宗旨。
学校校徽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佩戴的是红底白字,学生佩戴的是白底红字。
学校校旗底色为正红色,旗面左上侧为金黄色校标,旗面正中为金黄色中文校名。[42]
郑州轻工业大学精神文化
校训
为之则易,不为则难
校训“为之则易,不为则难”出自清代学者彭端淑一篇文
校训石
章《为学》,原文是:“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校训体现出学校在改革发展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时刻警示、导向他们在谋求更大的发展过程中要敢为、勇为、善为,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校训也激励广大同学不畏困难,勇于进取,不断完善自己,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43]
校风
崇德、尚学、和谐、创新。[1]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校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性别 | 任职时间 | |||
党委书记 | 俞海洛 | 男 | 2017.09 |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赵卫东 | 男 | 2015.05 | |||
党委副书记 | 尚宝平 | 男 | 2015.02 | |||
党委副书记 | 马英 | 女 | 2017.03 | |||
副院长 | 刘新田 | 男 | 2016.06 | |||
副院长 | 毛多斌 | 男 | 2015.03 | |||
副院长 | 王新杰 | 女 | 2015.03 | |||
纪委书记 | 张晓根 | 男 | 2017.03 | |||
副院长 | 方少明 | 男 | 2016.06 | |||
副院长 | 张志坚 | 男 | 2017.12 | |||
工会主席 | 李世瑛 | 男 | 2006.06[44] |
郑州轻工业大学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 |||||
时间 | 职务 | 姓名 | |||
1978.04—1979.09 |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 李先贤 | |||
1979.09—1983.12 | 党委书记 | ||||
1983.12—1990.11 | 党委书记 | 杜俊仪 | |||
1990.11—2000.06 | 党委书记 | 程宏 | |||
2000.06—2006.05 | 党委书记 | 张亚伟 | |||
2006.05—2012.04 | 党委书记 | 林世选 | |||
2012.04—2015.05 | 党委书记 | 剧乂文 | |||
2015.05—2017.09 | 党委书记 | 石恒真[45] |
历任院长 | ||||
时间 | 职务 | 姓名 | ||
1979.09—1983.12 | 院长 | 李先贤 | ||
1988.12—1997.12 | 院长 | 汤天曙 | ||
1997.11—2000.06 | 代理院长 | 程宏 | ||
2000.06—2006.05 | 院长 | 张亚伟 | ||
2006.05—2013.05 | 院长 | 剧乂文 | ||
2013.05—2015.05 | 院长 | 石恒真[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