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新校区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新计划建设投资
19.7亿元新的郑州大学成立于2000年7月10日,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也十分广泛,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80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新的郑州大学成立于2000年7月10日,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理、工、医、文、史、哲、法、经、管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1年黄河大学并入。1996年11月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6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将郑州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并校前已基本形成了文理渗透、理工兼容,文、理、工、财经、政法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郑州大学新校区篝火晚会一角
原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4月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经过37年的建设和发展,并校前已成为以工为主,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工科学校。
原河南医科大学1928年在开封成立,原名河南大学医科,后改名河南大学医学院,1952年从河南大学分出,更名为河南医学院,1957年迁至郑州,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并校前河南医科大学是以医学为主的省属重点高等医科院校。
郑州大学新校区科研概况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郑州大学现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69个。其中,1个国家橡塑模具计算机辅助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工程中心) ,7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1个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9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近年来,郑州大学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400多项,有70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589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申长雨教授主持完成的“橡塑制品成型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和计算方法”、刘敏珊和董其伍教授主持完成的“新型高效纵流壳程换热设备现代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等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赵清香教授主持完成的“十二碳二元酸合成尼龙 1212 工业生产研究”获得杜邦科技创新奖。2006年郑州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3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16项,省级各类立项项目656项,科研经费到款金额达到8500余万元。2005年被sci收录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28位,被ei收录论文
郑州大学新校区中核心教学区
138篇。2003年以来学校共申请专利177项,其中发明专利95项。以“乙醇汽油关键技术”、“生物柴油技术”和“橡塑模具技术”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和关键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技术进步,使得郑州大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郑州大学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也十分广泛,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芬兰、乌克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80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郑州大学新校区介绍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郑州大学新校区卫星地图
郑州大学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北部,距郑洛高速公路西入口1.5公里,南临科学大道,北临莲花街,东临石楠路,西临西四环。整个新校区规划用地284.4公顷,分为东西两个地块。西侧地块由西四环、科学大道、长椿路和莲花街围合而成,南北长约2100米,东西宽约1100米;东侧地块由长椿路、金菊街、石楠路、翠竹路围合而成,南北长约600米,东西长约840米。占地面积4845亩,计划建设总投资19.7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2884人,研究生8454人,外国留学生751人。校本部现有在岗教职工5972人,其中专任教师3080人。
新校区由何镜堂院士主持与设计,新建理工区由天大院士设计,文史区由清华院士设计,核心区水面景观由哈佛大学博士后设计。
郑州大学新校区核心景观工程将校区建设的建筑垃圾及余土堆积成山(取名厚山),丰富了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通过对人工湿地的生物与造流净化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湖水抗污染能力;在景观园建元素上,将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校园功能建设巧妙地结合;新技术的运用、新材料的推广和传统技艺的创新,使园林技术、艺术、文化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在施工方的精心施工和业主、设计、监理方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营造出节约型、生态型、科普型校园自然环境。
郑州大学新校区校园风景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书籍、元和广场上傲然挺立的钟楼、泊月长廊边随风舞动的垂柳、河园里碧波荡漾的湖水,核心教学区里彻夜长明的灯光……美丽的郑大校园留下一代又一代郑大人黄金时代的痕迹,每个郑大人将从这里出发,走遍天涯海角。
郑州大学新校区五大地标
【郑大】 地标① 图书馆
新校区图书馆
从学校东门走进,一座巍峨壮观、清丽典雅的大楼映入眼帘。从平面图形上看,它就像是一本翻开的书,期待着莘莘学子来研究、来探索、来开发。它庄严地承载着郑大人的深切厚望,凝聚着郑大人对知识的满腔热情。你会被每个在这里汲取知识的学子而感动,他们遨游在书的世界中,眼睛中闪烁着对知识无限渴望的目光。图书馆里除了翻书声,几乎没有其他声音,这是一种深沉的静寂,令人震撼,也令人敬佩。一代又一代的郑大人就是在这里思考着、收获着、成长着……
【郑大】 地标② 元和广场(钟楼广场)
新校区钟楼广场元旦夜景
这里有着郑大的“第一高度”,56米的钟楼象征来自五湖四海郑大人的团结和凝聚。它默然而立,让人对“晨钟暮鼓”有着无限的遐想和期待,而伴着朝阳和晚霞在这里读书的一个个身影也成了郑大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每年元旦在广场上举办的迎新年晚会更是每个郑大人的“狂欢节”。在新年零点到来之际,我们登上钟楼,敲响大钟,浑厚而悠远的钟声寄托了每个郑大人对过去一年的深情回味和对美好未来的殷切展望。
【郑大】 地标③ 泊月长廊
新校区泊月长廊
邀来明月,坐论古今。郑大学子喜欢这里的依依杨柳和茵茵绿草,我们将琅琅的读书声,思想碰撞的智慧火花洒落在这诗意的地方,诠释着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哲思。这里校园文化荟萃,全校近100个学生社团“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里演绎着郑大学子的青春故事,彰显着郑大学子的青春风采,展示着郑州大学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
不论何时,我们都会记得,这里是我们青春的纪念册,记录着青春年华的宝贵与多彩。
新校区眉湖
【郑大】 地标④ 眉湖(河园)
眉湖(河园)是蜿蜒于学校新校区内的一汪清水,如龙之睛,充满灵气。这里堪称郑大最美的景观,从南到北分别由水源广场、亲水栈道、问鼎广场、博弈广场等8个景观区组成,生动地述说着中原文明的璀璨和辉煌,描绘着郑大校园的秀美与内涵。河园中有一船名曰“渡”,暗合教育的本意,即将懵懂之学子“渡”成博学睿智之才。时至今日,郑大这艘船已经“渡”了数万名学子,也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学子搭乘这艘“渡”船,到达成才的彼岸。
【郑大】 地标⑤ 核心教学区
新校区中核心教学区
在学校的中心地带,有一个蔚为壮观的建筑组,如一个半圆挺立在美丽的校园里。诚如其名,它是学校实施教学工作的“主战场”,它的300多间教室承载了无数郑大人成长成才的梦想。它与学校的工科园、理科园、文科园、医科园相互呼应,昭示着学术领域的百花齐放;核心教学区的南北各有一个环形楼梯,在空间中划出优美的弧度。几乎每个郑大人都曾沿着环形楼梯攀登到过核心教学区的最高点,品尝“一览众山小”的自豪感和“无限风光在顶峰”的成就感。
郑州大学新校区校园四季风景
新校区可以说是北方高校校园的代表,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春天的牡丹樱花,夏天的莲荷蛙鸣,秋天的梧桐落叶,冬天的木桥厚雪。不仅让郑大师生留恋,更是招引了郑州市民和外校学生的青睐,每逢周末假日,校园游人如织,风光无限。
学生在樱花林中看书
新校区图书馆前的夏荷
新校区秋意绵绵
09年郑大的第一场雪
郑州大学新校区学生文化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除了泊月长廊,在菊园和松园生活区之间还有一个景观长廊——亭云路。因为以情侣约会闻名,而悄然
北1(南1)教学区楼顶的“留言墙文化”一瞥
传出“情人路”的别称。除此之外不得不说郑州大学新校区南北两个核心教学区(即南1和北1)坡状楼顶,核心教学区和西边的眉湖毗邻,登上南北核心教学区楼顶最顶端可以俯瞰如画的郑大风景:郁郁葱葱的厚山,波光粼粼的眉湖,傲然挺立的钟楼,鳞次栉比的宿舍楼,当落日时分,晚霞映衬下风光更加旖旎,天水相衬,心旷神怡。可能正是因为“一览众山小”的畅快和风景如画的痴醉,人们不禁拿出水笔(画笔)写下自己的感觉和愿望,如此,经过几年的积累,墙体(内侧)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留言笔迹,细细品读,可以体会真情,可以探寻心悸。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官网.2017-09-20[引用日期201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