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板(模板)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西北民族大学学校属性

西北民族大学学院

主要院系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音乐学院、文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等

主要奖项

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构设置

党总支书记:何智奇

院长:沙景荣

党委副书记:杨俊

行政副院长:王伟清

业务副院长:高鑫

教学副院长:南宏师

团委书记:毛鲜

学生辅导员:朱万侠

实验中心主任:杨宝玲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研室:

教育技术学教研室主任:刘洋

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王荣山

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李君利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教育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并运用需求分析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网站设计与开发技术、网络环境建设与维护技术、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教学和培训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技术等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与教的理论、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虚拟演播室、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网络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和创业技能,能在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查、心理教育与咨询网络系统、医疗卫生、公检法、军事等领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理咨询、专业人才测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社会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学史、人格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犯罪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测评、经济心理学、营销心理学、spss应用、生涯心理辅导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和影视动画领域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应用 photoshop,painter,flash, retas,maya,3dmax, ae.combusion,premiere,vegas等二维、三维动画软件及后期制作软件,完成场景和角色模型制作、材质表现、动画表现、特效制作、后期合成剪辑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素描与色彩、电视艺术概论、网络基础及应用、影视动画制作技术、maya、广告心理学、剧本创作、数字摄影与摄像、数字音视频制作、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视听语言、造型艺术基础、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影视与广告作品赏析、二维动画制作、数字广告设计、综合创作课程等。[1]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精品课程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主干课,它与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构成了研究方法的学科群。心理学研究方法精品课程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正好符合这一要求,教师队伍中有2人专门从事心理统计学和spss(社会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的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指导,2人分别讲授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同时负责学生课外调研和作业指导,形成一个服务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科群知识梯队,为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条件。

年龄结构:

心理统计学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合理,其中25-35岁的青年教师3人,36-45岁的中年骨干教师1人,这种年龄分布,一方面中年教师是教学队伍的骨干和“领头羊”,为教学和实践的组织和正常进行提供指导,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是教学和实践操作的主要力量,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是学科建设的生力军。这一教师梯队有利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顺利开展和进一步发展。

师资配置:

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课,但与实践紧密联系,总学时达到36学时/学期,主要由一名教师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师进行辅导。教师队伍中负责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教学的教师有3人,负责课外调研和作业指导的教师有1人,教师与学生的人数比例为1:8左右,完全可以保证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辅导。

学缘结构:

非本校培养的教学成员占100%。

1-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几年来,教师队伍的教学活动涉及的领域包括心理学专业课程、公共课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等问题。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理论课程上课之前,对学生作比较深入的调研,以此为运用恰当教学方法的依据。

在理论课教学中提出以“精讲、导读、直观和讲评”教学模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相结合。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加大了实践的教学力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平时成绩不再以考勤为主要依据,而是以完成课堂和课外调研、作业为主要依据。

以上措施的实施,首先从教学思想上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其次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解决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难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

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主要有:

周鹏生撰写的论文《精讲、导读、直观、讲评—民族院校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参加中国心理学会举办的“首届全国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暨心理学专业发展与创新研讨会”,获得一等奖(2010)

周鹏生被西北民族大学评为“青年教师成才奖”(2006)

王荣山在西北民族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三等奖(2009)

1-4 师资培养

三位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培养计划为在近五年内都能够接受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技术培训。目前青年教师接受的培训主要是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设计、高级统计技术以及眼动实验技术。

王荣山: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在西北师范大学参加高级心理统计培训班并毕业。

魏 雪: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在西北师范大学参加高级心理统计培训班并毕业。

马春花: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实验心理学培训班并毕业。

二、课程描述

2-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自从2001年西北民族大学设立应用心理学专业以来,心理学研究方法就一直受到该学科的高度重视,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平台必修课。周鹏生副教授从2003年起,专门从事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研究和教学工作。刚开始缺乏专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教材,只能根据初步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当时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感到很被动。

自2005年第一届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以来,已有七届学生毕业;本课程主讲人都受过严格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学和spss统计分析的训练,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王荣山和魏雪老师分别开设spss统计分析课程和心理统计学课程。每一位老师每年都分别指导大学三年级学生和毕业班学生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所有这些为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目前,本门课程不仅给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还为大学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提供方法学上的帮助,如在学校举办的“挑战杯”,全省大学生“创新杯”论文及设计大赛中提供具体的技术上的帮助。在教学实践中主讲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已经总结出一套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前重视调查了解学生,教学时注重理论和实践联系,重视与学生沟通,一直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赢得了本院专业师生的一致好评。

2-2 理论课和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2-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西北民族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办成“建成学科特色鲜明,管理体制先进,师资队伍精良,基本条件完善的综合性、有特色的高水平民族大学”。招生并培养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博士、硕士、本科及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不仅要学生学习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要进行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调研的基础训练,学生应具备运用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决有关领域中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基础课,同时又是方法论课程。通过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指导原则、基本过程;掌握各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研究实施、研究结果的统计;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心理学研究技能,如研究设计、实践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探讨心理学因果关系,使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诚面对心理学事实,为心理学研究作贡献。

2-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第一部分:心理学研究方法基础……………………………………………………………4学时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般知识………………………………………………………2学时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2学时

第二部分:心理学研究课题的选择…………………………………………………………3学时

第一节 确立心理学科研课题………………………………………………………………2学时

第二节 查阅心理学文献……………………………………………………………………1学时

第三部分: 研究数据收集……………………………………………………………………17学时

第一章研究数据收集(一):观察法…………………………………………………5学时

第二章研究数据收集(二):调查法……………………………………………………6学时

第三章研究数据收集(三):实验法…………………………………………………4学时

第四章研究数据收集(四):质的研究方法…………………………………………2学时

第四部分:研究结果的分析…………………………………………………………………4学时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2学时

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2学时

第五部分:研究报告的撰写…………………………………………………………………2学时

此外,还有实践教学6学时。

2-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重点在于: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学会选择合适的课题;掌握收集材料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法和实验法);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掌握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格式。难点在于:如何灵活地对研究课题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并加以应用。

2-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的教学实践内容包括问卷的编制和实验设计。

2-3实践(验)课教学内容(注:实践(验)课填写)

2-3-1 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在实践课的教学方面设计了具体的教学内容。

2-3-2 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1.问卷编制的流程。

2.实验设计的流程。

3.学生分组确定若干个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2-3-3 考核内容与方法

由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课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我们采取了笔试和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2-3-4 创新与特点

经过本课程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目前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2-4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自开设以来,我们提供了尽可能详尽的图书资料,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之用,它们分别是:

①董奇著,《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4;

②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③刘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

④朱宝荣,《现代心理学方法论研究》,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⑤欧阳康、张明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⑥戴海崎主编,《心理教育测量》,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西北民族大学数字图书馆和现代教育技术学院应用心理学实验室均为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的必然环境。搜索图书资料、论文和视频资料的过程主要是在数字图书馆中进行的;实验设计与实施主要是在应用心理学实验室中进行的。因此二者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2-5 教学方法与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基础课,也是工具类课程,适应心理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是一种必然趋势。

1.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

2.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

3.作业方式的创新。

三、自我评价

3-1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心理学专业设置以来,一直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它与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一起组成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科群,而它居于核心位置。它与这些学科之间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3-2 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目前本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新课程内容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提炼;此外,在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比较欠缺。

四、课程建设规划

4-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心理学研究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将紧随前沿,在教学和研究中努力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不断充实课程教学内容,使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推荐使用新教材,尤其是“十一·五”规划教材,使学生从中吸收最新的科研方法;侧重于问卷设计和实验设计,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质化研究方法以及元分析等研究方法,使学生不断掌握研究方法在心理学中的最新进展。

4-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1)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第1到第2部分各章教学录像上网

(2)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第3部分各章教学录像上网

(3)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全部课程教学录像上网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管理

综合评定:

1、学业成绩

2、获奖(不含各类奖学金)加分:

1)各类荣誉证书(优秀大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国家级、省级、校级分别为5分、4分、1分

2)参加各种科技、学术、文体竞赛

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5分、4分、3分

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4分、3分、2分

校级一等奖为1分

3)在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创建活动中做出贡献、被有关媒体报道并有党政军团相关组织做出书面表扬的,一例加1至5分

3、研究及创新能力

在期刊、报纸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每项计:核心刊物6分,非核心刊物2分,其他(增刊、专刊、专辑、论文集)为1分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教育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现有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和数字媒体艺术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在民族高等教育、大学生心理、民汉双语教育、教学设计、社会计算与学习、新媒体技术与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等方向招收和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

姓名:周鹏生

职称或职位:副教授

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民族心理学

姓名:赵颖

职称或职位:教授

教授课程:《c语言》、《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数据库技术原理》、《教育软件分析与设计》等程序设计课程。

姓名:赵堃

职称或职位:副教授

研究领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社会计算与学习及其关键应用研究

教授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库理论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动态网站开发、网页设计、计算机基础等

姓名:沙景荣

职称或职位:教授,现代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育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

研究领域:民族教育、教学设计、远程教育

教授课程:民族教育学、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

姓名:南宏师

职称或职位:副教授

研究领域:民族教育、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教授课程:教育评价,远程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

姓名:马效敏

职称或职位:副教授

研究领域:社会计算与学习

姓名:马炅

职称或职位:教授

研究领域:新媒体技术与学习、新媒体艺术

教授课程: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姓名:马德山

职称或职位:西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工作办公室、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二级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专家。

研究领域: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姓名:范忠雄

职称或职位:教授

研究领域:跨文化数学教育、民汉双语教育

教授课程:多元文化教育、民汉双语教育、数学学习心理学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中心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室简介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实验室有多媒体课件制作分室、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网络分室、互联网络分室、教育技术学综合实验室、摄影摄像分室、数字音频分室、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分室、虚拟演播分室等实验室。

多媒体课件制作分室:

多媒体课件制作分室属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9月。实验室主要有教师用计算机、学生用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实物展示台、刻录机、交换机、稳压电源等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

目前实验室承担着《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能够完成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

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网络分室:

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网络实验分室属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始建于2005年9月。

实验室主要有服务器、教师机、学生机、监视器、以太网交换机等设备以及大洋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系统,完成网络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目前实验室主要承担着《影视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电视摄像与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教育电视系统》、《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等课程的电视节目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广告制作、片头合成、节目包装、配音等实验教学项目。

互联网络分室:

互联网络实验分室属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始建于2005年9月。

实验室主要有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以及双绞线制作与测试工具和相关软件,主要服务于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前实验室主要承担着《局域网组网技术》等课程的局域网组网、网络互联以及网络基本应用构建等实验教学项目。

教育技术学综合实验室:

教育技术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9月,并逐步完善,形成目前下设有数字音频分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分室、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分室、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网络分室、摄影摄像分室、虚拟演播分室、互联网络分室等七个实验分室的综合性实验室,主要服务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及教师的科研等。

教育技术实验室是将数字视频、数字音频、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摄影、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等多个实验室整合后能够供广播电视新闻、广告设计、教育技术学等多个专业使用,成为能够开设多项专业实验项目的综合型实验室。教育技术实验室配置有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网络(20个站点)、虚拟演播室、专业电视摄像设备、电视节目电子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系统、专业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系统、调音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数码摄像设备、数码照相设备、录音采访笔等精密设备,能够承担教育技术学、新闻、广告三个专业的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有线电视系统、摄影,录音等实验项目。目前实验室占地300m2,各类实验教学设备仪器100多件,价值200多万元。

摄影摄像分室:

摄影摄像实验分室属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始建于2005年9月。

实验室主要有数字摄像机、便携式高清摄像机hvr-z1c、dv数字摄像机、数码相机、光学相机、专业摄影灯光、三角架、幕布等设备。

目前实验室主要承担着《摄影摄像基础》、《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电视摄像与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教育电视系统》、《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等课程的室内摄影布光、室内人物摄影、摄像机调整、摄像构图、电视节目拍摄等实验教学项目。

数字音频分室:

数字音频实验分室属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始建于2005年9月。

实验室主要有多媒体计算机、调音台、音响、电视机、dvd机、家用录像机、投影仪、展台以及音频卡等设备。

目前实验室主要承担着《音频制作与应用》等课程的数字音频制作、光盘录像播放、录像系统连接以及调音台与音响系统得连接等实验教学项目。

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分室:

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实验分室属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始建于2005年9月。

实验室主要有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器、录像机、放像机、监视器等设备。

目前实验室主要承担着《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电视摄像与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教育电视系统》、《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等课程的电视节目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配音等实验教学项目。

虚拟演播分室:

虚拟演播实验分室属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始建于2005年9月。

实验室主要有虚拟演播系统、数字调音台、数字摄像机、监视器、云台、三角架、录像机、特技切换台、专业uwp话筒、专业录音话筒、鹅颈话筒、直播服务器、点播服务器、电子白板、专用主控台、专用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台、虚拟蓝箱、灯光系统以及稳压电源等设备。

实验室的各个分室都主要服务于教育技术学、电视广告、广播电视广告等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前实验室主要承担着《虚拟演播室》等课程,完成虚拟教学课堂录制、广告制作、电视节目录制等实验教学项目。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省级实验室示范中心

西北民族大学成立于1950年8月,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在6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发展的教学格局。西北民族大学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2004年10月,是为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传媒、影视传媒及网络传媒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建立的多功能综合性实验教学基地。该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实验资源的整合,加快了实验室硬件与内涵建设,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还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管理人员,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同时推动了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大量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验室建设情况

2004年西北民族大学根据学校发展策略,着眼于传媒科学专业群建设,整合相关机构,并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了集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播音主持、摄影艺术、信息管理、电子技术、网络应用、媒体教学、平面设计、三维动画、广告开发、创新实践工作室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实验教学基地。自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以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服务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艺术、新闻学、广告学、社会学、外国语言、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逐步明确了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枢纽作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高度结合的办学思路,并逐渐形成了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近年来学校对实验中心先后投入2230多万元用于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目前拥有设备台套数共 2092件,设有非线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实验室、广告综合设计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室、虚拟演播室、数字音频实验室、数字摄影实验室、模拟播音室、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室等10个分室和20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形成了开放式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基于项目的实践平台。

教学科研情况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学科建设需要,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打造高水平的实验平台,中心在历时数年的建设中,不断完善、更新,建设自身队伍。目前中心拥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授 10人、副教授 21 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8人,7人具有博士学位,56人具有硕士学位,形成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都相对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中心目前为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等7个学院的20个专业开设摄影摄像、电视作品赏析、dv制作、数字音频技术、广告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20余门专业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实验教学任务,已开出112多个实验项目,全年可完成720学时数的实验教学工作量。

数字传媒实验中心在艺术设计理论、艺术创作、传播理论、平面设计、影视节目制作、远程传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音处理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社科奖5项,省部级社科奖20项,校级社科奖13项,省部级发明创造奖6项;发表省级以上教改论文和学术论文180篇;出版教材和专著41部;申请立项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课题79项,项目经费904.01万元。(具体内容以字幕和图片形式显示)

课外实践情况

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在多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2008年投资200万建成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实施“学生自我管理、教师课外指导”的管理理念,学生在全国和全省的多项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9-2010年度期间,第11届全国机器人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2项;第12届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3项;第四届甘肃省“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中获得甘肃省特等奖4项,甘肃省一等奖9项,甘肃省二等奖6项;第四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第三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短片大赛中获得纪录片单元入围奖和论坛单元优秀奖;第十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中获得纪录片单元入围奖;2010年中国大学生生电影节中获得入围奖;2010年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甘肃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0年第3届全国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优秀奖2项;第14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获得全国二等奖;第五届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同时,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影视制作兴趣,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以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承办了西北民族大学校园dv大赛,自2007年开办以来,收到了众多参赛作品,评选出来各类获奖作品,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影视审美意识;在2010年度的dv大赛中,还吸引了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等省内各高校的学生前来参赛,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此外,在教师的带领下,由学生参与,组成团队,中心承接大学生实践基地、教务处招生工作、团委大学生特色项目、宣传部的采访报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多项活动的新闻报道、现场录制、后期制作等多项任务。2010年完成校庆60周年现场直播和上海世博会甘肃省活动周的跟踪采访任务,获得甘肃省文化厅的好评与赞扬。

中心还与平凉电视台、甘肃省电教中心、兰州电视台、西北民族大学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合作,挂牌成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学生走入社会提供实践的机会。我校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出色表现得到了实习单位的肯定。

总 结

数字传媒实验中心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融实验、实训和实践为一体,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向外相衔接的实验教学思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滞后于行业发展的局限,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和明显效果。未来依然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优秀的传媒类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事业的需要。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科学研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科研

序号姓名论文题目发表刊物名称时间及卷期号期刊级别刊物刊号本人排名发表时间科研业绩得分
1姚玲甘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甘肃农业;2012年第18期省级期刊cn62—1104/f1/12013-9-25200
2姚玲甘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甘肃农业;2012年第18期省级期刊cn62—1104/f1/12013-9-25200
3冯丽娟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前沿》2013年总第327期核心期刊cn:15-1142/c1/22013-1-30200
4冯丽娟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总第175期省级期刊cn:23-1470/g41/22013-3-30200
5祁芸混合学习模式支持下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案例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3卷第1期省级期刊issn1008-46301/32013-3-1200
6祁芸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第30卷第四期核心期刊issn1002-4956通讯作者2013-4-1400
7周鹏生青少年两难决策的困难认知研究《人类工效学》,2013,(1)cscdcn34-1147/g31/12013-3-10400
8周鹏生大学生非自发自我概念的实证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核心期刊cn23-1074/g1/12013-6-20400
9周鹏生敏感性陈述句研究的实证方法《大理学院学报》,2013,(4)省级期刊cn53-1180/z1/22013-4-20200
10姚玲教学反思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年第8期省级期刊cn23-1439\g41/12013-8-25200
11金燕兰州市中学心理干预状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卷第3期省级期刊cn11-5257/r1/32013-3-15200
12马炅一个多民族班级咨询网络关系分析icssh2013国际学术会议(usa)三大检索isbn:978-1-61275-054-51/22013-1-301200
13马炅电子档案袋的差异化研究vmeit2013国际学术会议三大检索isbn-13:978-3-03785-820-21/12013-8-171200
14周鹏生影响学习困难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因素探究第五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省级期刊isbn978-988-16309-2-61/12012-12-29200
15周鹏生论民族院校通识平台选修课程的实践性问题第二届高等教育发展与管理创新学术年会省级期刊isbn978-988-16309-8-81/12013-5-25200
16马永峰浅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第1期省级期刊65-1281/g41/22013-3-1200
17魏雪小学生成就动机与数学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考试周刊2013年35期省级期刊cn22-1381/g41/12013-7-1200
18王春丽ecologicaltourism国际会议ei三大检索97807695485241/12013-5-51200
19王春丽藏族题材电影在藏族地区的传播效果调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省级期刊issn1003-83881/12013-2-16200
20金荷香团体心理咨询中领导者角色新诠释健康研究32卷第6期省级期刊11-3776/g41/12013-9-1200
21金荷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构建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84期省级期刊11-3776/g41/12013-9-1200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邀请专家举办动漫专题讲座:

2012年4月16日晚,结合我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色,台湾著名漫画家林政德先生应现代教育技术学院邀请莅临我校,于公共教学楼402召开了主题为“实战动漫造型艺术——人物造型篇”的专题讲座。

林政德,台湾著名漫画家,师承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其代表作《young gun》深受读者欢迎。曾担任著名动画团队宏广卡通动画公司的构图师,任职两年后进入漫画市场,正式以漫画创作为职业。林政德大师在此次讲座中,着手分析了动漫造型设计的概念、目的,讲解了关于人物造型塑造的重点和难点。之后,他给同学们建议了一些关于学习动漫的学习方法,并通过大量的自创动漫作品给大家展示了他个人的学习心得和做动漫应该注意的各个环节。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提问和大师的解答中结束。

林政德大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次专业的动漫技术的指导讲座,在持续了三个小时的讲座中,同学们获益匪浅,也对于自己专业的认识和自己的人生定位有了更好的认识。希望还有更多这样关于专业的讲座来让指导同学们定位人生。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邀请专家解读信息社会下的新媒体教学应用技术:

2011年12月12日 ,应现代教育技术学院的邀请,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react跨学科研究组主任ieee高级会员丹尼斯·吉勒特教授来我院讲学,在学校礼堂东厅的学术报告厅为我院教师做了名为“web2.0时代新媒体的教学应用”的报告,并就正在研究的欧盟项目“技术增强的学习” 和“泛在信息社会背景下个人学习环境设计”做了详细介绍。

本次探讨会分为专题报告和专题研讨两个部分,由学院院长田富鹏主持,学院教师共15人参与了本次研讨会。报告结束之后,与会老师们就相关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整个研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举行“维基和网络在教育界中的发展”专题讲座:

为拓展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加强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学院于2010年5月9日特邀美国奥得名大学教育改革领域的杰出学者德怀特.艾伦博士进行“维基和网络在教育界中的发展”专题讲座。

9日上午9点,专题讲座在公教楼101教室拉开序幕,偌大的教室内坐无虚席。在讲座的过程中,艾伦教授饱含热情,深入的讲述与ppt放映结合,让同学们了解了教育界中的创新理念和技能运用。自由发言阶段,艾伦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科研

2013年本科生科研项目创新项目结项

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其他成员项目类别成果名称指导教师
1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态度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田雨馨陈祥展霍艮杰塔若琪社哲类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态度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周鹏生
2藏族大学生a型、b型行为模式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张晨周泼泼刘胜胜社哲类藏族大学生a型-b型行为模式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周鹏生
3民族高校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张悦文李才文赵建芳赵鑫刘福贵社哲类民族高校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焦峰
4特殊教育职业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以兰州市为例刘胜胜张晨周泼泼社哲类特殊教育职业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以兰州市为例赵巧华

2014年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

序号项目名称负责人专业年级项目类别项目分类指导教师
1父母期待程度对公、私立学校复读生压力的影响王彦嫣应用心理学11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金燕
2亲子节目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程依依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周鹏生
3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缺陷感的调查与研究高文阳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金燕
4关于大学生“手机病”成因的调查研究郭帅应用心理学13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焦峰

姚玲

5汉、维、回、藏四民族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兰晓宇应用心理学11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金燕
6不同民族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与心理弹性相关研究马亚辉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周鹏生
7种树认栽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潘继祥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周鹏生
8热播韩剧对女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影响的研究苏乔波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王荣山
9宗教信仰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孙文玉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金燕
10民族院校大学生道德推脱倾向的调查研究塔若琪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周鹏生
11在押女犯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孙娇阳应用心理学11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周鹏生
12民族院校大学生对英语多媒体学习资源需求调查王玉珍教育技术学11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沙景荣王妍莉
13手机广告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吴雨洁应用心理学12级自然科学类生命科学周鹏生
14藏族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杨丽娜应用心理学11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周鹏生
15重本与普本院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张涵应用心理学11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马春花
16《化学离子反应》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张梓园教育技术学11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朱万侠
17西北民族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利用率的调查研究周幸霖教育技术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南宏师
18跨国婚姻背景下家庭主妇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的质性研究——以延边为例崔雪英应用心理学11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周鹏生
19国产商业片中植入式广告的心理效果分析贺淇应用心理学11级自然科学类生命科学周鹏生
20失独者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兰州市为例黎柯鼎应用心理学11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周鹏生
21西北民族大学创伤治疗团队陈丹丹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杜丙立
22民族院校大学生自尊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陈亮亮应用心理学11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周鹏生
23网络购物的赠品形式对消费倾向的影响孙源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周鹏生
24大学宿舍人数与睡眠质量相关研究张杉杉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马春花
25民族院校土家族大学生土家语应用现状调查向雪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马春花
26民族院校大学生文化疏离感与文化适应的相关性研究刘彦军应用心理学12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孙一萍
。。。非线性编辑网络分室:教学副院长:南宏师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