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福建工程学院类 别
二级学院
属 性
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卓越计划
所属地区
福建福州
主管部门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师资队伍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2008年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教职工一览表 | ||||||
教研室 |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职称 | 学历 | 毕业院校 |
教研室 |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职称 | 学历 | 毕业院校 |
建环教研室 | 1 | 侯根富 | 教研室主任 | 副教授 | 在读博士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魏鸿榕 | 副院长 | 副教授 | 本科 | 同济大学 | |
3 | 鄢庆春 | 讲师 | 本科 |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 ||
4 | 范亚明 | 讲师 | 在读博士 | 重庆建筑大学 | ||
5 | 李曹县 | 副教授 | 硕士 | 重庆建筑大学 | ||
6 | 李兴友 | 讲师 | 硕士 | 重庆建筑大学 | ||
7 | 许媛媛 | 讲师 | 本科 | 湛江海洋大学 | ||
8 | 吴婧 | 助教 | 硕士 | 重庆大学 | ||
9 | 李袆彧 | 助理实验师 | 硕士 | 同济大学 | ||
10 | 陈海 | 院总支秘书 | 讲师 | 本科 | 重庆建筑大学 | |
建筑电气教研室 | 11 | 黄俊青 | 教研室主任 | 讲师 | 本科 | 华南工学院 |
12 | 关光福 | 院书记 | 副教授 | 本科 | 福州大学 | |
13 | 吴选忠 | 院副书记 | 副教授 | 硕士 |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厦门大学 | |
14 | 董 骊 | 讲师 | 本科 | 山东矿业学院 | ||
15 | 程敏珍 | 讲师 | 硕士 | 福州大学 | ||
16 | 林承就 | 讲师 | 本科 | 福州大学 | ||
给水排水教研室 | 17 | 陈礼洪 | 教研室主任 | 副教授 | 硕士 |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18 | 杨卫身 | 讲师 | 博士后 | 同济大学 | ||
19 | 徐正坦 | 副教授 | 本科 | 西安公路学院 | ||
20 | 陈 鲲 | 讲师 | 本科 | 河海大学 | ||
21 | 董 斌 | 讲师 | 本科 | 重庆建筑大学 | ||
22 | 马立艳 | 讲师 | 硕士 | 长安大学 | ||
23 | 王晓云 | 讲师 | 硕士 | 浙江工业大学 | ||
24 | 崔泽艳 | 讲师 | 硕士 | 武汉大学 | ||
25 | 翁 强 | 助教 | 硕士 |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厦门大学 | ||
26 | 马晓磊 | 助教 | 硕士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环境工程教研室 | 27 | 刘心中 | 院长 | 教授 | 博士 | 武汉理工大学 |
28 | 夏雪芬 | 教研室主任 | 讲师 | 硕士 | 福州大学 | |
29 | 蒋晓瑜 | 实验中心主任 | 副教授 | 硕士 | 厦门大学 | |
30 | 吴晓航 | 讲师 | 硕士 | 福州大学 | ||
31 | 林小英 | 讲师 | 硕士 | 西安纺织工学院 | ||
32 | 徐升 | 讲师 | 硕士 | 福州大学 | ||
33 | 裴义山 | 讲师 | 博士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
34 | 黄颖 | 助教 | 硕士 | 华侨大学 | ||
化学教研室 | 35 | 丁慧贤 | 教授 | 硕士 | 大连理工大学 | |
36 | 谢惠春 | 教研室主任 | 副教授 | 大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
37 | 李静玲 | 副教授 | 本科 | 成都地质学院 | ||
38 | 陈瑜 | 副教授 | 本科 | 福建教育学院 | ||
39 | 吴伟钦 | 讲师 | 硕士 | 昆明理工大学 | ||
辅导员 | 40 | 刘佳 | 辅导员 | 助教 | 本科 | 漳州师范学院 |
41 | 赵丹宇 | 辅导员 | 助教 | 本科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
42 | 邱黎苏 | 辅导员 | 助教 | 硕士 | 福建农林大学 | |
43 | 潘红滨 | 辅导员 | 助教 | 硕士 | 福建师范大学 | |
资料来源于官网[2] |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专业设置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环境工程
福建省重点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规划及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环境工程公司、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环保部门、科研单位、学校、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施工、研究开发、教育、管理和规划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及其实验、有机化学及其实验、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评价、环境工程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
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有认识实习、工程测量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环境监测实习、金工实习、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校园环境监测与评价、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境评价课程设计、操作实习(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通过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方向:能在环境工程公司、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环保部门、科研单位、学校、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施工、研究开发、教育、管理和规划等方面工作。[3]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福建省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建筑暖通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节能减排、舒适洁净建筑室内环境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与工程监理、科学研究、设备开发、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良好的、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自动控制原理、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冷热源工程、暖通空调、燃气输配工程、燃气燃烧与设备、空调用制冷技术、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
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主要实验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传热学实验、建筑环境测量实验,专业平台实验专周,专业方向实验专周;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金工实习,测量实习,cad专用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i),燃气输配课程设计(ii),建筑给排水工程课设(i),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燃气燃烧与设备课程设计(ii),供热工程课程设计(ii),制冷机房课程设计(i) ,安装概预算大型作业,操作实习(ⅰ),生产实习(ii),毕业实习,企业培养学习实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毕业设计。(ⅰ)是指建筑环境工程方向,(ii)是指燃气工程方向。
就业方向:政府管理部门、大专院校、设计院和企事业单位。就业的主要行业包括:建筑业,能源工程,燃气工程,市政工程,建筑设备生产、销售、安装施工企业,暖通空调行业,建筑水电行业,热能利用设备,换热设备等等。[3]
给排水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在水的开采、
校园风光
加工、输送、回收与再生回用和可持续利用这一循环中,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咨询、监理、施工、运营、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城市水工程仪表与控制。
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工程测量实习、金工实习、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水质工程学(1)实验专周、水质工程学(2)实验专周、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安装操作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计院、城市公用事业部门(或水厂、污水处理厂)、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咨询、大中型企业从事与水有关的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咨询及研发工作。[3]
化学工程与工艺
培养目标:培养拥有绿色工业理念,具备宽厚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通晓化工生产技术的专业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化工过程与工艺的设计、优化、管理,及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电工电子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制图、化学反应工程、石油炼制工程、化工分离工程、精细化工工艺学和化工设计等。
专业方向:石油化工方向;应用化工(精细化工)方向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获得特定的英语表达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拥有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高度的绿色工业使命感和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结合化工生产的社会经济目标,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生产与企业管理等工作,以及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与交往能力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适应继续升学要求及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
适用方向:到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食品医药、能源冶金、环保质检等部门从事工业设计、产品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到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中等院校从事科学教学工作,以及适宜继续攻读化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可争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化学工程师、化学工艺师、化工设备工程师、工业检验师、化学调配师、医药工程师、精细化学品工程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师,应用化工工程师和教师资格证等。[3]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现任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院长:刘心中
书记:黄志铭
副院长:蒋晓瑜
副书记:张向荣[4]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机构设置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行政机构
院办公室主任:林辉
教学干事:林恬
教务干事:宋玲清
行政干事:倪柳芳
院党总支秘书:张喜珊
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潘江滨
院辅导员:陈德堃、邱黎苏、郑俊挺、黄鑫、林恬、陈婕[5]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教学科研单位
教学机构
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
主任:李兴友
建筑电气教研室
主任:黄俊青
给水排水教研室
主任:陈礼洪
环境工程教研室
主任:林小英
化学教研室
主任:蒋晓瑜
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实验中心
主任:修福荣
福建省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主任:刘心中
科研机构
福建省高校绿色节能环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刘心中
环境工程保护研究所
所长:李静玲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海源企业绿色节能环境材料工程中心
主任:刘心中
燃气与节能技术研究所
所长:侯根富[5]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历史沿革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福建建筑工程学院(1963)
福建建筑工程学校(1974年复办)
建筑机械专业科(1978年4月—1984年4月)
支部副书记:郑文龙
主 任:王元海
建筑机械专业科(1984年5月—1992年6月)
支部书记:林锦基
主 任:张贞森
福建建筑工程专科学校(1978)
建筑设备工程系(1992年9月—1994年8月)
支部书记:关光福
主 任:林锦基
副 主 任:林 琦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1994)
建筑设备工程系(1994年9月—1998年8月)
支部书记:关光福
主 任:林锦基
副 主 任:林 琦
建筑设备工程系(1998年9月—2002年8月)
党总支书记:关光福
主 任:林锦基
党总支副书记:吴选忠
副 主 任:魏鸿榕
福建工程学院(2002)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2002年9月—2003年6月)
党总支书记:关光福
主 任:林锦基
党总支副书记:吴选忠
副 主 任:魏鸿榕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2003年7月—2005年6月)
党总支书记:关光福
主 任:林锦基
党总支副书记:吴选忠
副 主 任:魏鸿榕
副 主 任:李静玲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2005年7月—2007年5月)
党总支书记:关光福
主 任:刘心中
党总支副书记:吴选忠
副 主 任:魏鸿榕
副 主 任:李静玲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2007年6月—2009年2月)
党总支书记:关光福
主 任:刘心中
党总支副书记:吴选忠
副 主 任:魏鸿榕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2009年3月—2011年3月)
党总支书记:关光福
主 任:刘心中
党总支副书记:林文
副 主 任:魏鸿榕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2011年4月—2011年5月)
党总支书记:卢榕炜
主 任:刘心中
党总支副书记:林文
副 主 任: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2011年5月—2011年10月)
党总支书记:卢榕炜
主 任:刘心中
党总支副书记:张向荣
副 主 任:侯根富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2011年11月—)
党总支书记:黄志铭
主 任:刘心中
党总支副书记:张向荣
副 主 任:侯根富[6]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联系方式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具体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学园路3号福建工程学院旗山校区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百度地图
福州大学城学府南路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邮政编码
350108
参考资料
1.学院概况.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引用日期2013-09-23]
2.师资队伍.福建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引用日期2013-09-23]
3.专业设置.福建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引用日期2013-09-23]
4.现任领导.福建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引用日期2013-09-23]
5.机构设置.福建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引用日期2013-09-23]
6.历史沿革.福建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引用日期2013-09-23]。。。福建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工程系风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规划及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环境工程公司、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环保部门、科研单位、学校、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施工、研究开发、教育、管理和规划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