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前身所属地区
吉林省吉林市
学校类型
理工
现任校长
蔡国伟。1979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批准为以"计划单列,联合培养"的模式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005年批准电气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电气工程学科批准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3]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师资力量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学院现有教职工153人,其中专任教师136人,教授(含其他正高级职称)22人、博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另有外聘教师52人。学院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支,入选第一批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资深专家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4人,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4人,吉林省高校百名科技领军人才3人, 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吉林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学成果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学院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吉林省精品课程6门、吉林省优秀课程1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公开出版教材27部。 学院密切跟踪电力科学前沿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一批高水平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4]
学院同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和公司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已与美、英、德、俄、日、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或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及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与英国strathclyde大学开展了“2+2”本科生培养和选派研究生等合作项目。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科研平台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学院拥有“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力变流技术与电气节能吉林省工程实验室”,“风力发电并网运行控制技术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内高校唯一66kv/220kv真实变电站“输变电运行实验中心”。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现任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电气程学院党委书记:高峰[5] 男,1967年生人,满族,中共党员,1991年参加工作,曾在东北电力学院电力系任辅导员、学办副主任(主持工作),校生活中心主任、信息系党总支副书记、东北电力大学能动学院副书记、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校保卫处处长,2014年11月任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主持行政工作) :陈厚合[6] 男,1978生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在天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在东北电力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在华北电力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doe&nsf超广域弹性输电网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2016年5月-2016年8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进行研修学习。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市智能电网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承担本科生《电力系统分析》、硕士研究生《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授课;主要从事综合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柔性直流输电等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 2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横向科研项目1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0),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13、7、14),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1、4、6),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ei收录30余篇。 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永刚 男,1968年生人,汉族,中共党员,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应用化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至2003年5月在东北电力学院飞特公司工作,2003年起先后任东北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辅导员、校党政办公室行政秘书、主任助理、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12年1月起任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曾先后被评为校三育人先进个人、吉林市优秀机要工作者、吉林市无偿献血优秀组织者等荣誉称号。 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书权 男,1970年生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现主要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主讲《电机学》、《机电传动与控制》等课程。参研吉林省教学研究课题3项,主持和参与校级教学研究课题7项,参编《电机学》教材3部,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篇。 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吉林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 先后被评为吉林市劳动模范、东北电力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东北电力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东北电力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安军 男,1978年生人,汉族,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校青年学术骨干。近3年,承担本科生《电力系统分析》,硕士研究生《高等电力系统分析》授课;主持国家基础研究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吉林省教育厅、吉林市科技局科研项目2项,其他项目8项;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与电网企业合作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10余篇;获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 |
参考资料
1.学院简介.电气工程学院[引用日期2019-03-19]
2.现任领导.电气工程学院官网.2012-01-01[引用日期2013-08-15]
3.历史沿革.东北电力大学官网[引用日期2011-12-31]
4.科研成果.电气工程学院[引用日期2019-03-19]
5.现任领导.现任领导-电气工程学院[引用日期2018-01-12]
6.我校与国电科技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我校与国电科技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引用日期2018-08-28]。。。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前身学院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吉林省精品课程6门、吉林省优秀课程1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公开出版教材27部。 学院密切跟踪电力科学前沿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一批高水平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