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创建于1955年,是在原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基础上经原博士点
9 个
博士后流动站
3
校 训
人本 尚和 求是 创新
国家重点学科
3 个
学校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988号
现任院长
赵树宽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学院历史
。自2018年起,本科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学院本科专业包含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档案学三个大类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专业、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常年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政要来院讲学。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35人,其中教授59人(含博士生导师40人)、副教授50人(含博士生导师6人)、讲师26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
学院秉承“人本、尚和、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优势与特色,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有些成为省部级领导、知名企业家、知名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
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十二五”至今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项(含重大2项、重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项(含重点2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9项、其它部省市级纵向项目226项、各类横向项目371项,科研立项经费达1.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360余篇,其中ssci检索论文69篇,出版教材、专著6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撰写各类咨询报告123篇,其中,获省级领导批示并采纳的咨询报告31篇,为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战略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依托学院为主体成立的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以促进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为指导思想,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创新求实的工作精神,在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以及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创新创业研究院被评为吉林省教育厅首批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其依托的管理学院创新创业管理团队被评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学院未来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研究团队,加强国内外创新创业学术交流,不断完善学科平台建设,全力建设为国内领先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研究机构,促进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吉林省创新创业活动,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充分发挥高校新型智库作用。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台湾中央大学管理学院等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美国百森学院创业研究中心、美国南加洲大学管理学院、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管理学院、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管理学院、韩国启明大学管理学院、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英国华威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自2005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吉林大学创新与创业国际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以色列、荷兰、英国等国的相关领域专家和知名学者出席会议,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学院有近70名教师先后到国外著名大学管理学院访问进修、合作研究、攻读学位,每年有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教授来院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工作。
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管理学院继往开来,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管理学院”的目标努力奋进!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学院历程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55年:原吉林工业大学创立工程经济专业
1978年:原吉林工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恢复并招生
1980年:原吉林工业大学成立管理工程系
1981年:获得我国首批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5年: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成立
1986年: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获得我国首批技术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5年:经原机械部批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成为部属重点学科
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获得mba办学权
2000年:技术经济及管理、情报学成为我省“十一五”重点学科
2002年:管理学院成立,吉林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成立
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3年:成立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
2005年:建院20周年、专业建设50周年
2005年:获批工商管理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图书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技术经济及管理、情报学及管理科学与工程成为我省“十一五”重点学科
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会计硕士办学权
2007年: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08年:mba教育10周年庆典
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批emba办学权
2009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专业成果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0年:成立吉林大学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2011年:成立吉林大学-加州州立大学中美比较管理联合研究中心
2011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三个一级学科被确定为“十二五”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1年:审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
2013年:成立吉林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1]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学科专业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吉林大学[2]管理学院现有技术经济及管理、情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是一级学科授权点,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是当时国家在高校中首批批准的两家技术经济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在技术经济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等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院现有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图书馆学、工程项目管理、情报学和档案学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程硕士(工业工程领域)两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管理学院现覆盖管理学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三个一级学科,覆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档案学等9个本科专业。
管理学院现设有七个系:国际商务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程管理系、财务会计系、企业管理系、技术经济及管理系、信息管理系。
在本科级别上开设四个类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类和档案学。目前管理学院已经开始分专业进行招生,专业分别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投资经济与管理、国际商务管理、市场影响、财务与会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档案学。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师资情况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以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并经常聘请外藉专家、教师来院讲学。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经济学家李京文教授受聘任教于管理学院,兼任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省管专家、博士生导师蔡莉教授任学院院长。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38人,专任教师108人,其中教授50人(含博士生指导教师31人),副教授48人,讲师40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59人。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6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433人。[3]其中本科生861人,博士研究生191人(其中2001级有29人,2002级有41人,2003级有56人,2004级有65人),硕士研究生363人(其中2002级有82人,2003级有127人,2004级有154人),mba学员110人,emba219人,工程硕士151,外国留学生18人。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管理实验中心、图书资料中心。承办着国家核心期刊《情报科学》,这一切都为教学和科研及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现代化的环境。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学院特色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面向外向型经济与管理、面向现代化管理、面向信息时代的管理、面向国际化企业管理,形成了管理学院办学的优势特色。近年来,完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和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有些成为省部级领导、知名企业家、知名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学院高度重视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一汽等多家大型企业共建管理实践基地,面对21世纪全球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管理学院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正在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学院正在努力为把自己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管理学院而奋斗。
目前,学院培养的在校本科生915人,研究生52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20),各类专业硕士800余人。学院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在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外资和民营企业,并各自在岗位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有厉有为、王祖继、周贺等多位优秀毕业生在国家或省市级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学院学生在代表吉林大学参加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金奖,实现了东北地区零的突破。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科学研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是新吉林大学于2001年成立的校属院(管理学院)管科研机构,其宗旨是发挥吉林大学在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科研优势,整合学校在该学科领域的科研力量,其发展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国家重点文科研究基地。中心下设技术经济与史学研究室,高新技术管理与风险投资研究室,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室、战略管理研究室、项目管理研究室、技术经济优化方法与应用软件研究室六个研究室。中心科研人员由专、兼职人员组成,专职人员全部为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2002年6月成立,系校属院管(管理学院)科研机构。依托本院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及其博士点和硕士点,整合学校五个校区图书馆的科研条件和学术力量,属非实体研究机构,发起与牵头单位为本院信息管理系和情报科学研究所,中心主任为国内知名情报专家靖继鹏教授。
研究中心下设情报科学研究所,《情报科学》杂志社,现代信息技术中心,信息经济研究室、信息管理研究室、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室和数字图书馆研究室。六个研究室。中心科研人员由专、兼职人员组成,专职人员全部为博士生导师。
博士点研究基地
为加强博士点的建设,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推动创造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管理学院在管理楼三楼分别独立建立了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研究基地、情报学博士点研究基地、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研究基地,各研究基地占地面积60平方米。在各研究基地内设置了学术研讨圆桌会议区、计算机网络工作区、多媒体教学区等工作区域。为博士点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情报科学》杂志社简介
《情报科学》创刊于1981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与吉林大学共同主办,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学术性刊物。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吉林省科技类一级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著名数据库收录。本刊辟有:专论、理论研究、业务研究、图书情报技术、博士论坛、综述等栏目。
《情报科学》自创刊以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科服务,为读者服务,为行业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和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振兴、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情报科学》本着求实创新的理念,始终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全面反映学科发展的动态,着力突出刊物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抓住图书情报界的研究热点,刊发了一大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学术影响的重要论文,及时反映了情报学、信息管理、图书馆学等诸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情报科学》先后被《情报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杂志》、《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情报工作》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转载和收录。
本刊特别注重追求理论精品,面向行业工作实际,不仅形成了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格,成为同行之间进行学术研讨和业务交流的理想园地,而且也是国内情报学、图书馆学领域影响较大的学术性期刊之一,在国内组织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评定中名列前茅。同时,在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的引文分析中,《情报科学》在许多评价指标,如学科隶属度、合著规模、平均引文量、引文时间分布、引文半衰期等方面在专业期刊中全文转载率位于第五位。
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22-1264/g2,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7634,邮发代号:12-174.
参考资料
1.学院历程.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引用日期2013-07-24]
2.吉林大学.知金教育[引用日期2013-07-24]
3.学院简介-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大学管理学院.2018-09-11[引用日期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