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hunan city university)是现任领导
吕贤军(现任院长)
项龙武(现任书记)
本科专业
3个
院系设置
城乡规划系、建筑学系、风景园林系3个系
院 训
致知化物,笃行筑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2004年,开办五年制建筑学本科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由四年制调整为五年制。。1991年,城市规划系更名为规划建筑系。
1993年,开办建筑设计专业。
1998年,开办美术装潢与建筑装饰专业。
1999年,城市规划专业成为全国高工专示范专业;与原湘潭工学院联合培养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四年制)。
2001年,城市规划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2002年,正式开设城市规划(四年制)和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同年底艺术设计专业和美术装潢与建筑装饰从规划建筑系分离并组建美术与艺术设计系。
2003年,规划建筑系更名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04年,开办五年制建筑学本科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由四年制调整为五年制。
2006年,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成为湖南省重点专业,开办园林本科专业(农学),同年全部专科专业停止招生。
2009年,城市规划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0年,开办风景园林(工学)专业,园林本科专业(农学)停止招生。
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同意受理湖南城市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的申请。城市规划与设计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2013年,城乡规划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专业评估”(全国第32位),2017年城乡规划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第二次专业评估(四年)。[2]
建筑规划楼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办学条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系设置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城乡规划系、建筑学系、风景园林系3个系,设有本科专业3个。[1]
专业设置 | ||
系 | 专业 | 学制 |
城乡规划系 | 城乡规划 | 五年 |
建筑学系 | 建筑学 | 五年 |
风景园林系 | 风景园林 | 四年 |
资料来源:[1] |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资力量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员工107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2人,讲师40人,其中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57人(在读博士9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18人,一级注册建筑师3人,有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1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会龙学者1人,外聘兼职教授15人。[1]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汤放华[3]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汤放华[3]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汤放华、石孟良等[3]
湖南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曾志伟[3]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高工专示范专业,1个湖南省重点专业,1个湖南省综合改革示范专业,2门湖南省级精品课程;建立校内博士教授创新创业实训工作室8个,校内外稳定实习实训基地44个,校企合作育人平台13个,拥有近2万平方米现代化的教学科研大楼。[1]
国家级特色专业:城乡规划[1]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城乡规划[1]
全国高工专示范专业:城乡规划[1]
湖南省重点专业:城乡规划[1]
湖南省综合改革示范专业:城乡规划[1]
湖南省级精品课程:汤放华《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与设计》、石孟良《建筑设计原理》[4]
教学成果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1993、2001、2009),获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教研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7),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1993、2006、2008)、二等奖3项(2001、2006、2010)、三等奖2项(2001、2003)。[5]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科建设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1]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城乡规划与设计[1]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科研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科研平台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6个科研部门,其中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科研平台5个。[1]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实验室[1]
校级科研平台:城乡规划研究所、建筑研究所、城乡生态和风景园林研究所、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中心[1]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科研成果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项,有省、厅级科研课题近30项;出版著作8部;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公开发表论文1.5篇/年以上;获湖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2012年),省社科三等奖1项。[5]
科研获奖 | ||||||||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时间 | ||||||
湖南城乡统筹规划关键技术应用与研究 | 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4年 | ||||||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特征、格局和模式研究 | 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2012年 | ||||||
长株潭生态型城市群发展研究 |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 2012年 | ||||||
湖南省城乡规划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 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6年 | ||||||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乡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 | 益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6年 | ||||||
资料来源:[6] |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文化传统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徽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徽如下图所示:
院徽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训
致知化物,笃行筑美[1]
院训“致知化物,笃行筑美”秉承校训“品学
学院活动(2张)
兼修,知行统一”的精神,体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特色,大致意思是求得知识,化育外物,践履所学,建筑美好的城市和生活。[7]
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成就理想人格,达到至善。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7]
化物:感化外物;化育外物。源于《淮南子·俶真训》:“夫化生者不死,而化物者不化。”即是说,“化生者天也,化物者德也。”(汉,高诱)。[7]
笃行:践履所学。源于《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7]
筑美:建筑美好的城市和生活等。源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特色。[7]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院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项龙武 | ||||
党委委员,院长 | 吕贤军 | ||||
副院长 | 聂智平、 曾志伟、 张国武 | ||||
党委副书记 | 郭绚霞 | ||||
资料来源:[8] |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历任领导
历任书记 | |||
姓名 | 任期 | ||
何亮云 | 2013.4—2016.2 | ||
贺正宜 | 2010.1—2013.4 | ||
刘寿梅 | 2007.1—2010.1 | ||
项龙武 | 2001.1—2007.1 | ||
曹太康 | 1998.2—1999.5 | ||
夏伟仪 | 1995.9—1998.2 | ||
柳映全 | 1993.2—1995.9 | ||
朱逢卿 | 1991.11—1993.2 | ||
资料来源:[9] |
历任院长 | |||
姓名 | 任期 | ||
汤放华 | 2013.6—2015.5 | ||
陈修颖 | 2013.1——2013.6 | ||
吕文明 | 2001.3—2012.10 | ||
李冬生 | 1995.9—1996.10 | ||
夏伟仪 | 1993.2—1995.9 | ||
肖健飞 | 1996.10—2001.3 | ||
熊忠孝 | 1986.12—1991.10 | ||
资料来源:[9] |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学院简介.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17-12-28]
2.历史沿革.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17-12-28]
3.名师风采.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17-12-28]
4.课程建设.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17-12-28]
5.科研工作概况.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17-12-28]
6.2013年以来省(部)、市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一览表.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17-12-28]
7.院徽院训.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17-12-28]
8.现任领导.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17-12-28]
9.历任领导.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