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湖北民族大学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学校,入选第一批院系设置
文学与传媒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18个学院
校 训
博学、博爱、立人、达人
校 歌
《壮志凌云》
校庆日
每年9月29日
地 址
桂花园校区: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
舞阳坝校区:湖北省恩施市舞阳大道四巷61号
土桥坝校区:湖北省恩施市土桥大道五峰山路2号
黄家峁校区: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23号。湖北民族学院
1938年,武昌乡村师范学校、黄冈乡村师范学校、襄阳乡村师范学校、宜昌乡村师范学校、郧阳乡村师范学校、恩施初中(乡村师范班)合并组建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
1941年,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1946年4月,第七师范由利川岩洞寺迁恩施舞阳坝原省立实验中学校址,在省立九师、第一女师、第二女师等校肄业的恩施地区学生大部分转入七师。
1942年民国政府办学批文
1947年2月,学校改名湖北省立恩施师范学校。
1949年11月底,恩施专署接管湖北省立恩施师范学校。
1950年10月,湖北省立恩施师范学校更名为湖北省恩施师范学校。
1953年4月,湖北省教育厅召开全省第一次师范工作会议,确定恩施师范为全省7所重点师范之一。
1958年,恩施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与湖北省恩施师范学校合署。
1961年,恩施师范专科学校撤销。
1970年,湖北省立恩施师范学校、建始师范学校、咸丰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恩施地区师范学校。
1977年,恩施地区师范学校改建为华中师范学院(恩施分院)。
1978年,华中师范学院(恩施分院)改建为恩施师范专科学校。
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师专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
1989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验收,更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
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办,设在地区卫生学校内,一校两部。
1962年,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停办。
1965年,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原址恢复。
1977年,开办医学本科教育。[2]
1979年,省教育局决定该校停招本科,只办3年制专科,并要求设置中医专业。
1983年,从卫生学校分出单设,在卫校左侧新建校舍。同年1月,附属医院成立(院址土桥坝街),同时在桔园街设门诊。[3]
湖北民族大学合并发展
199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4]
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
1999、2004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06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10月,教育部批准由四川大学对口支援湖北民族学院。[5]
2008年3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湖北民族学院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2014年9月,入选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6]
2015年4月,入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7]
2016年7月,被省知识产权局授予为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恩施)基地。[8]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湖北民族学院与英国德比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终止办学。[9]12月,湖北民族学院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10]
学校风光
湖北民族大学办学条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湖北民族大学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9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一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民大医院)、两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附属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办61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1]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授予学位 | 批复年份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 | 四年 | 文学 | 1989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文学 | 2001 | |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出版学 | 四年 | 文学 | 2004 | |
广播电视编导 | 四年 | 艺术学 | 2009 | |
新闻学 | 四年 | 文学 | 2015 |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非师范) | 四年 | 理学 | 1989 |
物理学(师范、非师范) | 四年 | 理学 | 1997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理学 | 2002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008 | |
统计学 | 四年 | 理学 | 2013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理学 | 2016 |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199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1996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2002 |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年 | 工学 | 2011 | |
信息安全 | 四年 | 工学 | 2017 |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工学 | 1994 |
化学(师范) | 四年 | 理学 | 1997 | |
环境科学 | 四年 | 工学 | 2003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理学 | 2005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008 |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五年 | 医学 | 1997 |
护理学 | 四年 | 理学 | 2001 | |
医学影像技术 | 四年 | 理学 | 2007 | |
中医学 | 五年 | 医学 | 1998 | |
中药学 | 四年 | 理学 | 2001 | |
康复治疗学 | 四年 | 理学 | 2006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四年 | 管理学 | 1993 |
财务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2001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管理学 | 2005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经济学 | 2007 | |
旅游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2009 | |
经济与金融 | 四年 | 经济学 | 2016 |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996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理学 | 2000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四年 | 管理学 | 2000 | |
城乡规划 | 四年 | 工学 | 2002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003 | |
生物科学(师范、非师范) | 四年 | 理学 | 2009 | |
生物制药 | 四年 | 工学 | 2015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范、非师范) | 四年 | 文学 | 1993 |
日语 | 四年 | 文学 | 2005 | |
翻译 | 四年 | 文学 | 2013 | |
商务英语 | 四年 | 文学 | 2016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四年 | 教育学 | 1999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四年 | 教育学 | 2006 |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学(师范、非师范) | 四年 | 艺术学 | 2000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2003 | |
环境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2003 | |
绘画 | 四年 | 艺术学 | 2014 | |
法学院 | 法学 | 四年 | 法学 | 2001 |
社会学 | 四年 | 法学 | 2004 |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2006 | |
社会工作 | 四年 | 法学 | 2007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年 | 法学 | 2009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四年 | 法学 | 1995 |
音乐舞蹈学院 | 音乐学(师范、非师范) | 四年 | 艺术学 | 2001 |
舞蹈学(师范、非师范) | 四年 | 艺术学 | 2005 | |
林学园艺学院 | 林学 | 四年 | 农学 | 1993 |
园艺 | 四年 | 农学 | 1994 | |
园林 | 四年 | 农学 | 2000[11] | |
教育学院 | --------- | ---- | ---- | ----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 | ---- | ---- | ---- |
新材料与机电工程学院 | --------- | ---- | ----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 | ---- | ----[12] |
湖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
学位授予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3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5个;其中民族学与华中师范大学联系培养博士研究生。[1]
学术学位硕士点 | ||||||
所属院系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名称 |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民族学 | 民族学 |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中国少数民族史 |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民族社会学 | |||||
法学院 | 民族法学 | |||||
体育学院 | 民族体育学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
思想政治教育 |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 ||||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
汉语言文字学 | ||||||
中国古代文学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理学院 | 数学 | 基础数学 | ||||
应用数学 |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信息工程学院 | 信息安全 |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艺 | ||||
生物化工 | ||||||
应用化学 |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 |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林学 | 林特食品加工与开发 | |||||
林学园艺学院 |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
医学院 |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
中医内科学 | ||||||
中医骨伤科学 | ||||||
中医妇科学 | ||||||
民族医学[13] |
专业硕士学位点 | |
类别 | 领域 |
新闻与传播 | ------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外科学 | |
妇产科学 | |
儿科学 |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
能源动力 | ------ |
中医 | ------[13] |
重点学科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学科3个、“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4个、“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湖北省学科群2个。[14]
项目类型 | 学科名称 | |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应用数学 | |
“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学科 | 民族学、林学、中医学 | |
“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 | 数学、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 | |
“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 | 民族医学(土家族医学) | |
湖北省学科群 | 林学与特色生物资源学科群、民族社会发展学科群[14] |
湖北民族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061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70人,其中教授136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等各级各类专家50余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1]
师资类别 | 名录 | |
国家级优秀教师 | 李清政、胡卫兵 |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胡卫兵、莫开菊、詹建明 | |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 李军 | |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 | 陈心林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 姜锦林 | |
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专家 | 吴建清、胡卫兵、莫开菊、张升晖、向阳、 詹建明、余爱农、谭志满、郑明辉 | |
湖北省优秀教师 | 史伯安、艾训儒、余爱农 | |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谭建军、汪兴平、黄强、郑小江、祝建波 | |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 | 汪兴平、詹建明、刘志军、郑明辉、 谭志满、向阳、刘显明、杨洪林 | |
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 向阳 | |
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 | 姜锦林[15-16] | |
湖北省教学团队 | 园艺学教学团队、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17] |
湖北民族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卓越(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7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项目7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省级试点学院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个。[1]
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艺
校园风光(11张)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北民族大学——恩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18]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林学、园艺[6]
卓越(中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中医学[7]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荆楚卓越农林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临床医学(荆楚卓越医生协同育人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英语(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会计学(荆楚卓越经管人才协同育人计划)、新闻学(荆楚卓越新闻人才协同育人计划)[19-20]
湖北省品牌专业:园艺、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项目:旅游管理、食品科学与 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湖北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旅游管理、生物工程、林学、会计学[21]
湖北省试点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2-23]
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工与制药类实验实训虚拟仿真教学中心[24-25]
湖北省(示范)实习实训基地:旅游管理专业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园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民族大学实习实训基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实训、湖北恩施州文化传媒中心实习实训基地、恩施州文化传媒中心[26-29]
湖北省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民族文艺创作与传播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
湖北省精品课程:植物学、高等代数、物理化学、中国古代文学、民族传统体育、病理学、中医基础理论、大学物理、中国现当代文学、普通生态学
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文学经典赏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赏析
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普通生态学、生物化学、高等代数、园林树木学[30]
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恩施州产学研结合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湖北民族大学——湖北翔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恩施州传媒中心研究生工作站、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工作站、林学学科研究生工作站[31-33]
湖北民族大学学校荣誉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省级平安校园”“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1]
学校风貌
湖北民族大学学术研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湖北民族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技术推广中心7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基地2个,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1]
平台类型 | 科研平台 | |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基地 | 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农村贫困问题重点研究基地[34] | |
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35] | ||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
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 |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中心[36] | ||
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 湖北省校企共建光伏信息技术研发中心 | |
湖北省校企共建信息安全研发中心[37] | ||
湖北省文化厅与湖北民族学院共建研究中心 | 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武陵山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
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 | 湖北省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基地 | |
湖北省技术推广中心 |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特色生物资源利用研发推广中心 | |
省少数民族体育全民健身科研基地 | 湖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38] |
湖北民族大学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9月,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0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1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33项。出版学术专著98部,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000余篇。[1]
湖北民族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80万余册(件),长期订阅中外文学术期刊近1400种、中外文数据库32个,自建特色数据库6个,拥有使用权限的电子图书320万余种;依托湖北民族大学土家文献中心集中收藏土家族的文献资料1万余册,古籍图书332种12708册。[39]
学术刊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创刊,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rccse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学报设置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民族地区治理、民族区域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等重点特色栏目,兼及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研究。[40]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3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季刊,2000年加入清华大学光盘期刊网,2002年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的维普资讯,2004年加入华艺中文电子期刊网,2003年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先后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第八届湖北省优秀期刊、第九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全国民族地区优秀学报,且分别入选第二届、第三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是美国《化学文摘》(ca)固定摘录期刊、德国《数学文摘》固定摘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固定摘录期刊、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收录期刊,是《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等收录期刊。该刊设置有生物科学及技术应用研究、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化学与化工研究、数学科学研究、物理学及其应用研究、计算机及其应用研究、园艺、工农业技术研究、体育及其它等栏目。[4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以中医中药开发研究为重点,主要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具有中国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药学及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综述、技术方法、病例报告、临床经验交流、医学教育、论著摘要等。该刊进入《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分册的刊源,成为中国统计源期刊的扩展版,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和华艺中文电子期刊网。[42]
湖北民族大学文化传统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湖北民族大学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校标和徽章。
湖北民族大学校徽
学校校标以学校首写拼音字母“h”、“m”为主要设计切入点。由代表民族性的西兰卡普单八勾、代表地域性的火凤凰形象与代表行业性的书的形象组成。字母“m”变形为打开的书和火凤凰的外形,其负空间则形成了字母“h”。标志以圆形为外部构型,颜色为蓝色。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徽章为白底红字,学生徽章为红底白字。[43]
校旗
学校校旗为大红色长方形旗帜,长宽比为3∶2,居中自左而右分别为校徽、校名、英文校名(其中校名、英文校名上下排列)。校旗上的校标和校名均为标准白色。[44]
湖北民族大学精神文化
校训:博学、博爱、立人、达人
博学:语出《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有博大、包容之意。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学”,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也指学问渊博。“博学”,意在倡导全体师生员工严谨治学、勤奋进取、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作为一所民族高校,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交融并蓄,“博学”也代表着学校将谨遵多元一体、厚德博学的传统。
博爱:在中国春秋时代儒家就有“仁者爱人”的论述,唐代的韩愈有“博爱之谓仁”的说法。也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三大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之一。根据中国语言大师吕淑湘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博爱”是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博爱是以人为本,包括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大自然、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提出和明确博爱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表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湖北民族大学是一所地方民族院校,“博爱”不仅表达着学校对中华大家庭各少数民族的热爱和情谊,也代表着在学校学习的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友爱,相扶相持,代表着学校培养的各民族校友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团结奋斗,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立人达人:语出《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立”的含义是指努力去建立、实现奋斗目标,“达”的含义是指通过努力获得的一定的成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立人”、“达人”,语法上采用使动式,即“使人立”、“使人达”。“立人达人”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包含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人才的标准自古以来是德才兼备德为先。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自立,同时为他人通达人生、社会发展进步、人类与自然宇宙和谐提供便利、做出贡献。同时,对学校而言,“立人达人”还代表学校将不断致力于内涵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综合性民族大学。
“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凝结了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 “博学博爱”是行为规范, “立人达人”是终极目的。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博闻广识、德业精进、立己达人、个群和谐、天人合一都是自己追求的人生修为的理想境界。在当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独善其身不是善,兼善天下才是善”,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所以人人要“去穷即达”,“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即“立人达人”。
“博学博爱、立人达人”为校训,传承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中关于正确处理德与业、己与人、人与天等关系的精髓,又切合当今以人为本、建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的学习型社会的理想要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永恒的精神指针。[45]
校训
民院精神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46]
校歌
《壮志凌云》
作曲:方石
作词:胡茂成、谈焱焱
你是人才的摇篮,屹立在清江边呐。
我的湖北民族学院,精英荟萃重任在肩。
为了民族复兴中华崛起,鞠躬尽瘁桃李芬芳醉人间。
啊,金呐银儿嗦,亲爱的湖北民族学院。
啊,金呐银儿嗦,桃李芬芳醉人间。
你是神奇的雄鹰,翱翔在武陵山呐。
你是蓬勃的朝阳,升腾在清江边呐。
我的湖北民族学院,九州同窗四海并肩。
为了华夏更美巨龙腾飞,豪情满怀壮志凌云把九天。
啊,金呐银儿嗦,亲爱的湖北民族学院。
啊,金呐银儿嗦,壮志凌云把九天。
啊,金呐银儿嗦,亲爱滴湖北民族学院。
啊,金呐银儿嗦,壮志凌云把九天。嘿。[47]
湖北民族大学现任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吴建清 | |
党委副书记、 院长 | 顿祖义 | |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 汪兴平 |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韩思懿 | |
党委常委、副院长 | 李清政 | |
邓磊 | ||
祝建波 | ||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 余来 | |
副院长 | 秦群燕[48] |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学院简介.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6-08-02]
2.历史沿革.湖北民族大学.2015-04-14[引用日期2017-04-07]
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恩施州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888
4.关于同意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1-03]
5.教育部关于四川大学对口支援湖北民族学院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04-25[引用日期2014-05-02]
6.教育部 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1-04]
7.教育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1-04]
8.我校正式获批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恩施)基地.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批准部分中外合作办学 机构和项目终止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2018-07-05]
10.湖北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18-12-26]
11.本科专业.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12.机构设置.湖北民族学院[引用日期2019-01-04]
13.硕士点专业.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14.重点学科.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15.教学名师.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16.各级各类学者.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17.我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获省级高校教学团队称号.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5]
18.关于公布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1-04]
19.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7年度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湖北省教育信息网[引用日期2019-01-04]
20.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度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湖北省教育信息网[引用日期2019-01-04]
21.湖北民族学院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22.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的通知.湖北省教育信息网[引用日期2019-01-04]
23.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7年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的通知.湖北省教育信息网[引用日期2019-01-04]
24.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湖北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湖北省教育信息网[引用日期2019-01-04]
25.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湖北省教育信息网[引用日期2019-01-04]
26.我校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工作站暨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在恩施日报社挂牌.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27.文学与传媒学院获批“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28.教代会工作报告(2017年).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29.副校长邓磊访问湖北能源集团 推进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30.课程建设.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31.2014年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名单.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32.副校长汪兴平教授带队参加我院“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揭牌仪式.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33.汪兴平副校长为林学学科“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揭牌.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4]
34.我校新增一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35.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落户我校.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36.科研机构.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37.我校新增一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湖北民族学院新闻网.2013-10-22[引用日期2014-05-03]
38.我校体育学院被确定为湖北省少数民族体育全民健身科研基地.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39.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简介.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引用日期2019-01-03]
40.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介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引用日期2019-01-03]
41.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介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引用日期2019-01-03]
42.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介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引用日期2019-01-03]
43.学校标识.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44.湖北民族学院章程.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45.学校校训.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46.学院简介.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47.学校校歌.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48.现任领导.湖北民族大学[引用日期2019-01-03]
展开全部收起。。。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61年,恩施师范专科学校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