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毕业证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所属地区
湖北省荆州市
主要奖项
被党委书记称为校园歌者
主管单位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务工作部
主办单位
中共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委员会
刊 物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报》
指导老师
姚喆希。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发展历程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2008年3月,为适应新形势对学校和学院宣传工作的要求,大学生通讯社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力量,成为我校宣传舆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生通讯社创建以来,先后经历了“组织创立、制度建设、机构改革、对外发展”等阶段,并逐渐成为宣传展示学校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通讯社以学院“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为宗旨,加快建设和发展步伐。从创社初期的只有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部和记者部到如今拥有办公室、记者部、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部、摄影部、网络部、深度报道部的“五部一室”格局,并且在2012年4月份举办了学院第一届新闻工作研讨会暨大学生通讯社分线制度启动仪式,由此标志着通讯社完成了七系覆盖和各分线、站点的正式成立。
成立以来,大学生通讯社在艰难中求索,在开拓中崛起,在改革中创新,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而又辉煌不凡的历程。一代又一代时通人薪火相传,培养成“严谨朴实”的工作作风,积淀了“负重自强”的人文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树立起“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大学生时代通讯社正在积极为创建“综合性强,专业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校园传媒”而奋斗。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社徽构造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社徽
大通社的社徽构造简单,一目了然。拟人化的话筒和笔揭示了学生记者的必备设备,黄色的圆圈代表着活力,蓝色的圆圈表示着永恒。话筒代表着学生记者的采访工作,话筒中部的“眼睛”表示学生记者时时刻刻需要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新闻,中下部的“工”字不仅代表了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更构成了一支新闻工作的必备武“器”——笔,笔尖蜿蜒的路预示着学生记者一路奔跑的历程。下方辅以的“大学生通讯社”6个大字彰显了大通社悠悠5年浓厚的文化底蕴,庄重的黑色蕴藏着通讯社客观报道校内外时事的不可动摇的力量。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宣传阵地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报》
学院报
创刊于2008年4月的《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报》,发行周期30天,四开四版,每期发行2500份,读者范围为学院师生员工,是中共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委员会主办的党委机关报,是全院舆论宣传、思想教育和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坚持“关注校园、传播文化”的办报方针,紧密围绕学院改革发展大局和人才培养大业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服务师生,努力发挥好院报的号角作用、窗口作用和阵地作用。院报第一版为要闻版,主要是学院的行政性新闻;第二版为综合版,主要是学院的各项活动以及七系的动态;第三版为专题版,主要是学院的重大活动、热点话题的深度报道,以及优秀师生代表的人物专访;第四版为副版(文学版),主要是学院师生的文学以及艺术作品。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闻网
校新闻网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闻网是学院官方网站下的唯一动态新闻网站,以其准确、及时、全面的报道为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广大师生提供优秀、及时的新闻资讯,是我校网络对外宣传的主要阵地,大学生通讯社负责为新闻网提供优秀的新闻采编和摄影录像工作,保证新闻的准确及时。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大型活动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首届湖北(荆州)高校媒体年会暨首届荆州校媒记者高峰论坛
2010年12月底,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指导下,大通社发起并组织了首届湖北(荆州)高校媒体年会暨首届荆州校媒记者高峰论坛,通讯社08级社长刘泉代表我社出席了此次大会,同与会代表共话全媒体时代下的校媒青年成长议题。[1]
荆州校媒记者高峰论坛
深圳世界大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
2011年8月,09级副社长戴非凡赴深圳同世界各国媒体一道服务深圳,报道大运,并被授予“世界大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期间,还参加了“国际青年记者训练营”。
深圳大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
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2012年12月,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10级社长郭佳庆成功入选“湖北省第十三次团代会大学生记者团报道团”,同全省24名大学生记者一起对大会进行宣传报道,向全社会展示湖北各界青年的风采。
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机构章程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第一章
第一条本机构的名称为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简称大通社。
全家福
第二条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大学生通讯社是由学院党务工作部直接领导的非营利性大学生传媒机构,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与繁荣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基地,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第三条大学生通讯社成员由党务工作部在全院公开选拔出来的热爱新闻的该院学生组成,享有学生记者的一切权利和义务,各学生记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大学生通讯社的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安排。
第四条大学生通讯社以“关注校园热点,服务青年成长”为工作宗旨,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报》、学院官方网站和社会新闻媒体为主阵地,组织开展新闻策划、采访、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等活动,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宣传保障。[2]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第二章
第五条大学生通讯社由党务工作部指导老师负责指导管理,聘社长一名,副社长两名,秘书长一名,办公室主任一名,部长五名。
第六条部门及成员职责:
(一)社长 全面负责通讯社的各项工作,协调社内各项工作。制定任期内的工作纲要和实施计划。
(二)副社长 协助社长工作,负责所管部门各项具体事宜,对其部门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并协助社长起草社内文件。
(三)秘书长 秘书长协助社长的工作,负责社内的一切考评、通讯录的日常维护、分数统计、消息发布、活动考勤、会议记录。
(四)办公室主任 同副社长共同管理好通讯社日常工作,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负责社内大型策划和活动,负责院报分发、对外邮寄。
(五)记者部 负责搜集学院的新闻线索,安排学生记者采访报道,对每次的新闻采访任务进行分配。
(六)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部 负责院报选稿、组稿、排版工作,对出版的院报进行存档处理,负责院报稿费统计。
(七)摄影部 承担学院各项活动的新闻摄影工作
(八)深度报道部 负责《大时代》的策划出版,负责院报每期专题的策划以及对外联系,负责特殊新闻采写工作。
(九)网络部 负责通讯社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建设,寻求通讯社自我宣传的新途径。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第三章
第七条学生记者的权利 学生记者均平等享有作为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学生记者的一切权利。
(一) 学生记者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有获得通讯社各种嘉奖的权利。
(二) 学生记者享有在《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报》、学院新闻网页和社会新闻媒体上发表各类体裁新闻报道和新闻图片的权利,并获得相应的奖励。
(三) 学生记者享有参与大学生通讯社学生记者专业新闻业务培训和课外活动的权利。
(四) 学生记者凭记者证可对校内各部门、各单位及个人进行新闻采访,记者证只作本人采访凭证,不得转借或作他用。
(五) 学生记者有对组织内部的各项工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提出合理的建议的权利,相关负责人须耐心接纳,并予以考虑。
第八条学生记者的义务 学生记者有义务遵守本章程所有条款。
(一) 学生记者有义务参加通讯社的活动和完成规定任务。两个月不参加通讯社活动或不发表任何新闻作品、文学作品,将被视为自动退出,取消其学生记者的一切权利。
(二) 每名学生记者均有义务完成组织交付其的任务,经常不完成的予以开除,确有困难的要向组织说明。
(三) 在院内外做出有损学生记者和通讯社形象的成员一律除名,并将个人材料送至所在系别。
(四) 学生记者要团结一致,立足于学院,做好学院的新闻报道工作,并积极撰写和投发外稿,扩大该院影响力。
(五) 学生记者有义务学习各项新闻理论知识,做好组织安排的培训学习和总结笔记。
(六) 任何成员在准备离开通讯社前,均要事先和相关负责人说明,并交代好所负责的在社工作。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第四章
第九条例会制度
(一) 通讯社每半个月举行一次例会,所有学生记者无特殊原因均须参加,确要请假必须要向秘书长说明原因。
(二) 例会由副社长、办公室主任轮流主持,负责评题、选题及会议流程,秘书处负责记录。
(三) 例会出勤计入学生记者的综合考评,学生记者总计四次未参加通讯社例会的取消其年度评优、评奖资格。
第十条值班制度
(一) 由秘书处定出值班表,通讯社大一学生记者按值班表的安排轮流值班。
(二) 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要清理办公室内的资料和整理报纸,打扫办公室的卫生,协助老师完成相关任务。
(三) 值班期间保护好办公室所有用品,保持办公室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办公,做好值班登记,做好交接工作。离班时确保关闭办公室电灯,锁好门窗后方可离开。
(四) 值班人员原则上不准缺席,无故缺席三次以上者将被取消年度评优、评奖资格。有事应该事先用信纸书面向秘书长请假。[2]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第五章
第十一条附则
(一) 本章程自2012年2月起正式实施。
(二) 本章程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2]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大学生通讯社参加首届湖北高校媒体高峰论坛暨湖北省高校媒体寻访联谊活动.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2-04-10[引用日期2013-06-14]
2.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章程.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2-04-06[引用日期2013-06-14]。。。第一条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生通讯社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