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占地面积
1500亩[1]
办学目标
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
办学规模
学生9500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新校区面积
未来城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其中710亩教育用地用于建设新校区,200亩工业用地用于学校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此外,中约大学中国校区规划占地458亩,教工住宅规划占地133亩,校区南边的岱家山约400多亩,将由学校整体托管,修建户外运动休闲园区。[1]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次性整体供地总占地面积605120.93㎡(约910亩),其中工业用地
133349.95㎡(约200亩),通过“招拍挂”方式供应我校建设产业研发园区;教育研发用地471770.98㎡(约710亩)为划拨用地,用于我校建设教育研发园区。另外,武汉东湖新技术发区还同意学校在新校区周边申请建设户外运动和休闲园区(约675亩,其中409亩为鄂州管辖)以及教职工住宅园区(约200亩)。[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规划设计条件
根据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批准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教育研发园区容积率不大于1.0,总建筑面积573400㎡(地上建筑面积437750㎡,地下建筑面积13565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建设目标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根据学校2013年3月26日第2013—3次校务会议通过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基地”暨新校区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新校区建设将教育研发园区、工业研发园区、户外运动和休闲园区以及教职工住宅园区等四个园区(约1800亩)按照“四位一体”思路,统筹考虑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使新校区既具备完整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又体现合理的功能分区,保证四个园区无缝连接。同时,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既要反映中国地质大学特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念,又要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校园设计理念。
新校区建设以“地大特色、世界一流”为总体目标,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工作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工作原则,努力打造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社会贡献突出的地大新形象。[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办学规模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根据新校区建设总体规划,新校区教育研发园区按独立的完整校区进行规划建设,计划办学规模为学生9500人,其中本科生6700人、硕士研究生2000人、博士研究生500人、留学生300人;教师约1000人。
入驻新校区教育研发园区的单位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学院、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5个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国重一”)、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国重二”)、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gis工程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教育部纳米矿物材料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检测与分析软科学基地、湖北省智能信息处理及地学应用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行车路线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本校区至新校区路线(鄂州绕行)[6]
本校区至新校区路线(左庙路)[6]
参考资料
1.未来城校区:书写新时代学校事业发展的“奋进之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官网.2019-07-08[引用日期2019-07-13]
2.项目背景.中国地质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2019-04-06[引用日期2019-04-16]
3.项目规划.中国地质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2019-04-06[引用日期2019-04-16]
4.项目目标.中国地质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2019-04-06[引用日期2019-04-16]
5.办学规模.中国地质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2019-04-06[引用日期2019-04-16]
6.行车路线.中国地质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2019-04-06[引用日期2019-04-16]。。。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次性整体供地总占地面积605120.93㎡(约910亩),其中工业用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建设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