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哈尔滨电工学院2019年毕业证样本及介绍

哈尔滨电工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哈尔滨电工学院是主要奖项

全国科技大会奖状(1978年)

机械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

经贸部一等奖(1990年)

机电部科技一等奖(1993年)

知名校友

张卓、张显友、罗应立、沈杏初、焦钢军、蔡蔚等

主管部门

机械工业部(1995年)学术刊物:哈尔滨电工学院校史演变

。1950-1960年代(2张)

1950年1月26日,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接管原抚顺市第二中学,并改校名为东北电器工业高级职业学校(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区西路4号),隶属于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设置电机、电讯、机械、工厂管理、工厂会计、电缆、电器应用化学共7个专业(科)。2月,原抚顺市第二中学将学校移交给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3月12日,东北电器工业高级职业学校正式开学。[3-4]

1952年10月18日,由于哈尔滨电机厂建设和发展需要,东北电器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奉命由抚顺市迁往哈尔滨市香坊区马场(现哈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改校名为哈尔滨电机工业学校,隶属于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3]

哈尔滨电工学院工字楼

1953年4月,学校更名为哈尔滨电器工业技术学校,隶属关系划归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机械工业部。同年,原北京机械制造学校电机专业并入,学校更名为哈尔滨电器制造学校,当时在校学生为781人,教职工25人。设电机制造、电器仪器、电缆电线制造、工具制造、机床设备、企业计划、厂房及住宅建设共7个专业。[3][7]

1956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隶属关系转为电机制造工业部。[3][8]

1958年6月,为了适应国家电机工业发展需要,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改建为哈尔滨电工学院,由中专升格为本科,开始招收本科生。[3]

1963年10月10日,学院教师张德怡出席全国电机工程学会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9]

哈尔滨电工学院教学楼(2张)

1965年,停止招生。[7]

1970年,哈尔滨电工学院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哈工大三系,隶属黑龙江省。[2][10]

1973年,哈尔滨电工学院又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出,招收工农兵学员,隶属黑龙江省。[2][7]

1977年,哈尔滨电工学院恢复高考招生,开始招收研究生。[11]

1978年,“mi-1互感线圈时间常数标准”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状;同年8月,哈尔滨电工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3][12]

1982年,由于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哈尔滨电工学院改隶机械工业部。[2]

1980年代中期,学院扩大开发新校区。[5]

1987年,学院“葛洲坝12.5万千瓦机组推动轴承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2]

1988年,学院仪器仪表系组织“中国1988年交直流测量技术学术会议”。[13]

1992年,学院获黑龙江省首届“振兴经济一等奖”。[12]

1995年4月,哈尔滨电工学院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哈尔滨理工大学。[4]

哈尔滨电工学院典章制度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体制改革:

恢复高考后,学院积极推动管理体系改革,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教职工聘任制、后勤承包制。同时,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及学风建设。[11]

学制设置:

根据2017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官网和中国大学信息查询系统信息记载,1958年,经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哈尔滨电工学院本科专业学制四年。1973年,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本科专业学制四年。[3][7]

哈尔滨电工学院办学规模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哈尔滨电工学院设备设施

哈尔滨电工学院新区

根据2017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官网信息记载,学院原有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80年代中期,扩大开发新校区,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至1995年已建起部分学生宿舍,食堂和在建一栋教学楼。1995年学院图书馆藏书31万册。[5]

哈尔滨电工学院师资教员

1958年学院成立后,先后举办了电工、理化、语文师资培训班,有效地补充了师资力量;至1965年,大批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名校毕业生充实到学科教师队伍,同时学校派出到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进修教师陆续学成归校。1980年代,调入和选留研究生、优秀本科生充实教师队伍,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和到国内重点院校进修。[7][9][14]

根据2017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官网信息记载,1978年,教职工总数826人,教师251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45人。[12]1995年,教职工总数1202人,教师424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45人,讲师154人。[5]

学院教授(部分):

路长柏刘增祜沈文豹王振永汤蕴璆黄士鹏
史乃张德怡何琏李哲生任中毅汪景璞
黄振扬(已故)杨思法朱家璧(已故)麻森宫国利姜德谭
王秋光杜坤梅胡似微池晓春王美夏林复
杨起魏永田袁敬安卓金玉孙敏政费正生
杨嘉祥于治兴雷清泉
资料来源:[15-17]

名师简介(部分):

史乃教授 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原电工学院副院长;曾兼任黑龙江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旋转电机专委会主任。长期从事电机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系全国享誉电机界的“八大教授”之一。研究方向为电机理论和特种电机及其控制。重点科研项目有“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驱动系统”、“300兆瓦汽轮机旁路特种电机”和“高速电机变频装置”等。代表著作有《电机理论与运行》、《电机学》、《电机学-机电能量转换》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8]

何琏教授 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制造系,曾任学院院长;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黑龙江电工技术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电工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八届政协常委。主要从事电机cad、电力系统数值模拟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7.5kw、4级“泵用新型节能电动机”,被国家科委等部门评定为国家级新产品。1986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被机械电子工业部评为我国机电工业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黑龙江省政府颁发的“科教兴省”特别奖,1994年被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大典》(1993年版)。[19]

李哲生教授 原哈尔滨电工学院院长,国际知名电机设计专家。[20]

费正生教授 我国电磁测量技术与仪表专业的奠基人,创立我国第一个电子测量及仪表专业,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批电子测量专业的教材,培养了该专业的第一批学生。[21]

雷清泉教授 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哈尔滨电工学院教授。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终身荣誉主任。在利用热激电流技术研究绝缘高聚物中的电子运动规律、评定耐电老化特性和指导材料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且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2]

哈尔滨电工学院班级生数

根据2017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官网信息记载,1958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哈尔滨电工学院设置电机系、电材系2个系,4个专业,在校学生规模定为4000人。1958年-1976年,学院毕业生总数达2082人;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当年招收新生6个专业,6个班,共240人,在校生达900人(含进修生60人),其中研究生5人;1988年学院设置5个系,2个教学部,11个专业;学院发展到1995年,拥有7个系、4个教学部;18个专业,6个硕士点;二级重点学科2个,在校学生5201人,本科生2855人,研究生94人,夜大函授生2252人。[1][5][9][11]

哈尔滨电工学院机构设置

教学系科:

序号年代系部名称专业名称
11958-1976电机系电机专业
仪表专业
电材系电缆专业
绝缘专业
21978电机系电机
电器
电材系电气绝缘材料
电线电缆技术
自控系工业电子技术
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
农电
31988电气工程系电机、电气技术、计算机及应用、工业电气自动化、电磁测量及仪表、电气绝缘与电缆、电气绝缘材料、机械设计及制造、热能工程、经济信息管理、审计学等11个专业
电工材料系
仪器仪表系
计算机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
41995电气工程系电机、电气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电缆技术与材料、电气绝缘技术、电气绝缘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电子、电磁测量及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及应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热能工程、安全工程、审计学、会计学、工业经济等18个专业
电工材料系
电子工程系
计算机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
资料来源:[1][5][9][11]

科研院所:

根据2017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官网信息记载,1978年,学院拥有实验室12个;1988年,学院拥有实验室18个,研究室10个;发展到1995年,学院拥有实验室21个,研究室10个。[1][5][11]

哈尔滨电工学院办学成就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哈尔滨电工学院学科建设

前辈名师(2张)

电气工程学科是学院的特色学科,学科是从1950年东北电器工业高级职业学校设置电器科和电工材料科两个专业科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7]

1950年至1958年(哈尔滨电工学院成立前),为学科初建阶段。

1958年到1965年(哈尔滨电工学院成立后),是学科发展较快的时期。

1970年代至1995年,电气工程学科逐渐成为学院各学科中最有优势和特设的学科,也是学院其它电气信息类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摇篮,同时为学科在2000年代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7]

哈尔滨电工学院科研成就

根据2017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官网信息记载,1958年学院成立后,坚持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至1975年有记载的主要科研课题与成果9项。“文革”结束后,学院面向经济建设,实行校企合作,同100余家工厂企业建立了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合作关系。积极争取承担国家有关部委、省和市项目,年科研课题由1982年的40项增加到近100项。年科研经费由12万增长到200万,1992年以后逾千万。“七五”期间近5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部委和省市级奖励。长江三峡工程国家基础研究项目2项。[9][12]

1958-1975年主要科研课题与成果:

序号项目课题课题时间项目负责单位
1感应电动机试制(1.7、2.8、4.5千瓦)1958电机教研室
2反应式同步电动机1959电机教研室
3氧化膜铝线研究1960电材电缆教研室
4通讯统计装置1960仪表教研室
5电磁理论研究1962电机教研室汤蕴璆
6测量电路理论研究1965电机教研室 汤蕴璆
7大型高压电机主绝缘研究1973电机教研室 费正生
8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阻尼绕组研究1974绝缘教研室
9“330”工程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定子振动和电势波形研究1975李哲生
资料来源:[9]

1977年黑龙江省科技大会献礼项目(4项):电机内电磁场计算、红外线连续硫化双层挤出机、飞机发动机测温巡检仪、定碳仪。[12]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省科学大会获奖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获奖情况主要人员
1mi-1互感线圈时间常数标准全国科学大会奖状费正生 等
2绝缘材料快速热老化试验方法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状汤蕴璆等
3凸极同步电机空载电压波形研究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状李哲生 等
4推力轴承的研究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状周世昌等
资料来源:[12]

1979-1995年主要获奖科研成果:

序号成果名称获奖情况获奖时间主要人员
1铸件振动时效装置研究机械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1张德怡 等
2mlk-1目标指示雷达训练器省优秀成果三等奖1984孙性如 等
3耐热70℃pvc电缆料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邹元传 等
4电工用环氧树脂固化物力学谱介电谱机械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6唐传林等
51万千瓦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机械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李哲生 等
6葛洲坝12.5万千瓦机组推动轴承研究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周世昌等
7jmb-1型微机煤表机械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吕志强 等
8大型交流电机和变压器内电磁场数值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汤蕴璆等
910.35kv变压器绝缘结构实验研究机电部二等奖1989路长柏 等
10大型高压电机高胶粉云母带评定研究机电部科技三等奖1989费敏明 等
11新型低噪声三相异步电动机经贸部一等奖1990罗应立等
12变压器外线圈围屏树状放电机电部科技二等奖1990杨嘉祥、路长柏等
13电动工具机电部科技二等奖1990刘国琨 等
14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电材料机电部科技三等奖1990邹元传 等
15新型低噪音三相异步电动机国家进步三等奖1991罗应立 等
16中小型异步电动机计算辅助设计系统机电部科技一等奖1993杨起 等
17三相交流参数综合测试装置机电部科技三等奖1993费正生 等
183006型中规格万能齿轮测试机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张贵诚 等
19激光扫描指式交联聚乙烯电缆料杂质颗粒测试仪机电部二等奖1993赵洪等
20ph6-1精密工频相位表机械部科技三等奖1995姜德谭 等
21tcb-1型通信电缆击穿点定位仪机械部科技三等奖1995麻森 等
资料来源:[12]

学术刊物:

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1959年创刊)(4张)

根据2017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官网信息记载,《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于1959年创刊,是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旨在反映国内外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成果。主要刊登:电机与电气、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机器人控制等方面具有原创性、创新性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23]

1989年1月荣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系统1987一1988年度优秀科技期刊评审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质量奖;3月荣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11月荣获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质量评比一等奖。[24-25]

1997年更名为《电机与控制学报》。[23]

哈尔滨电工学院教学建设

根据2017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官网信息记载,1977年至1995年合校前,学院以强电为主的科系有两个,分别为电机系(电气工程系)和电工材料系,共6个专业。

强电类科系专业
电机系(电气工程系)电机
电气技术
自动化
电工材料系电缆技术与材料
电气绝缘技术
电气绝缘材料
资料来源:[7]

仪器仪表系(电子工程系)的电磁测量技术与仪表专业为全国最早设置。[13]

专业水平:

学科及教学建设(2张)

至1980年代中期,“电机”专业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电机专业水平相当;“电气绝缘材料”专业为国内唯一的部级试办专业,被誉为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7][26-27]

教学成果:

根据2017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官网信息记载,学院深入教育与教学改革,增开选修课,加强实验教学,突出计算机和外语训练。

199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统考,一次及格率达71.4%,列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第二名;学院获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称号;黑龙江省首届“振兴经济一等奖”。

1993年,哈尔滨市高校数学竞赛,学院获团体第一名。[11-12]

哈尔滨电工学院人才培养

学子荣誉:

1980年代初,蔡蔚(电机78级本科生、电机82级硕士生)以120分的满分成绩获机械工业部属高校物理统考第一名。[28]

优秀校友(部分):

行业

领域

姓名成就
教育

领域

张卓原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院长
张奕黄原北京交通大学电机与电器研究所所长
岳继光同济大学教授
陈玲同济大学环境测试技术研究室主任
蒋念东中山大学工学院教授
罗应立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生导师
范瑜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学伟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张铁岩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工业大学)院(校)长
孙立军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刘焕平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
王晓龙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学科部主任,教授
许承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教学带头人
张传义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教授
赵继俊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船舶工程学院教授
徐凯宏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张克俭原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李晋川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
张丽秀沈阳建筑大学测试分析中心教授
苗润忠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仪器与材料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同柱原清华大学安全与防护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教授
王建华江苏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王立新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教授
郭立炜河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
刘瑞叶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教授
林韧卒牡丹江大学校长
李树丞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务特殊津贴
梁艳萍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
范勇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
董鲁敏黑龙江财经学院总会计师
孟大伟原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
戈宝军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
原敏牡丹江技师学院院长
政府

机构

王庭大原中央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组长、院党组成员、研究员。
李延芝原黑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
张显友哈尔滨市政协副主席,民进黑龙江省委主委,民进哈尔滨市委主委
谢宝禄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市长
刘兆亮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丛培模湖南省衡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褚光宇原辽宁省锦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宋淑艾原中国证监会机关事务局局长
王宝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曹振全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李斌原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陈俊山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经济合作促进局局长、党组成员
崔敏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王建新黑龙江省同江市外事办主任
李宝昌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巡视五组副组长(正厅级)
企事业

单位

王中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王颖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
李云龙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何公起原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党委书记
孙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成都化工炭素总厂技术顾问(原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沈杏初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中国船舶工业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配套设备局局长,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和升船机两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马正厚原湖北红旗电缆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贴
付子忠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成林内蒙古银行掌门人
王竑弢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总经理
孙庆斌华电集团龙电电气公司总经理
孙贺影朗讯(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钟俊涛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汪传斌远东电缆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总工程师
李奎生原哈尔滨变压器厂党委书记、厂长
焦钢军哈电集团电机实业公司总经理
戴英培上海电缆厂有限公司董事长
魏东上海电缆研究所所长
时延平新东北电气集团成套公司董事长
张锐原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昆明市副市长
孙玉田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
李广德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大电机研究所副总设计师
石万俭原四川省电力工业局局长、党委书记
楼颂森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立群中国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贾申龙政协陕西省合阳县委员会副主席、陕西合容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王振德原中国经济出版社经济管理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室主任、编审
李贤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济南生建电机厂)电动机研究所研究员
傅传明重庆富川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家忠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哈尔滨帕特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汪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电气副总工程师
刘社梅信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鲁众阿里巴巴集团中国万网首席战略官
严绍文高级系统分析员,反计算机病毒专家,江民科技副总裁
赵毅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
人才

专家

蔡蔚国家“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海聚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
吴春玲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赵若林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
温胜军河南省电工材料专家
黄东洙佳木斯市十大科技精英
佟志忱辽宁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陈平辽宁省十大青年科技英才
陈红生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绝缘应用专家
李武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重型机床公司高级工程师
陈罘杲日纳科技集团总经理,“一双鞋”走出百项专利的发明大王
资料来源:[29-30]

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术交流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根据2017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官网信息记载,1980年代以来,先后有美国加州大学、苏联科学院、波兰华沙电工技术研究所等2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学院派出10多名教师去日本、波兰、美国等国外进行学术交流。[14][31]

哈尔滨电工学院文化建设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哈尔滨电工学院办学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学为主,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以“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上一个台阶,效益明显提高”为目标,把学院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科大学。[11]

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气精神

执着,踏实,朴素。[16]

学习氛围好,品质善良,用功刻苦。[32]

哈尔滨电工学院历届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党委书记:

序号办学阶段姓名任职时间职务
1东北电器工业高级职业学校

(1950-1952)

朱兰1950年12月~1952年2月党支部书记
2哈尔滨电机工业学校

(1952-1953)

陈子云1952年2月~1953年1月党支部书记
3哈尔滨电器工业技术学校

(1953)

哈尔滨电器制造学校

(1953-1956)

孙岐山1953年4月~1953年11月党支部书记
4邵玉臣1953年11月~1954年3月党支部书记
5李惠民1954年3月-1958年6月党支部书记
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

(1956-1958)

党支部书记
6哈尔滨电工学院

(1958-1995)

李惠民1958年6月~1959年3月党支部书记
1959年3月~1962年3月党委书记 (代理)
7马亮1962年3月~1976年2月党委书记
8付嘉兴1976年2月~1978年1月党委书记
9刘文昭1978年1月~1981年4月党委书记
10王松如1981年4月~1982年12月党委书记
11唐传林1982年12月~1986年11月党委书记
12王少杰1986年11月~1995年7月党委书记
资料来源:[8][33]

院长:

序号办学阶段姓名任职时间职务
1东北电器工业高级职业学校

(1950-1952)

李毅1950年1月~1950年12月校长(代理)
2哈尔滨电器工业技术学校

(1953-1956)

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

(1956-1958)

李惠民1954年4月~1958年9月校长
3哈尔滨电工学院

(1958-1995)

邵荫华1959年6月~1961年8月院长(代理)
4马亮1962年~1977年3月院长
5刘文昭1978年1月~1981年12月院长
6张德怡1983年6月~1984年12月院长
7何琏1984年12月~1993年6月院长
8李哲生1993年6月~1995年7月院长
资料来源:[33]
。。。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