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社会科学系。承担着全校本科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本院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和所属地区
中国黑龙江大庆
类 别
公立。中文系现开设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并在全校范围内承担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课、中国文学十五讲等通识教育课以及为汉语国际推广而设置的语言文化课等教学工作,为专业学生提供系统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并培养其表达及写作能力,为专业以外的学生提供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汉语作为外语的一般能力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集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科研及推广应用的办学实体。
中文系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都比较合理,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助教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0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大部分教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中文系科研氛围浓厚,现已形成稳定的科研梯队与科研方向,近年来全系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以及各类教材10余部;科研立项40余项,多项成果在省市级评奖活动中获奖。并且有多人次参加国际以及国内相关学术会议,提交学术论文并产生一定影响。[2]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东北石油大学社会学系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9人;3名教师获得社会工作师资格,4名教师被聘为大庆社区社会工作咨询顾问和大庆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专家顾问。
社会学系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价值理念和敬业精神,教学能力强,科研成果多,近年承担和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黑龙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黑龙江省教育厅等课题80余项;在《学习与探索》、《理论前沿》、《理论探讨》等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余篇;参与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等著作、教材10余部,是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团队。
社会学系于2004年创办了社会工作专业,学制四年,具有法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经过近10年的建设,形成了以“实验-实习-实战”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校地、校企合作中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服务中培育学生“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以及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教育教学特色。目前,该专业已发展为东北石油大学重点专业,2010年在校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的好成绩。截止到2012年,共招生302人,招生规模在学校文科专业中处于前列。目前,已有四届240名毕业生。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培养的学生除大部分就业于深圳等城市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部分优秀毕业生被中海油、中石化、中建三局、中交三局、大庆石油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试采大队、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庆分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四厂、大庆市信访局等单位录用。还有部分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该专业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前沿,依托大庆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平台,在学科建设、教学、实务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3]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公共管理系
东北石油大学公共管理系成立于2001年,隶属于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在原行政管理专业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系。目前,公共管理系有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行政管理专业是大庆市高校最早的同类本科专业。公共管理系建系10年来沉淀了求真务实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的教风,形成一支既充满激情又稳中求进的教学团队。目前共有24名教师,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士6人(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硕士16人。这支教学团队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教学和科学研究。在政治哲学、公共事业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伦理和组织文化等领域积累了大量教学和科研成果共承担和参与了国家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黑龙江省哲学规划办、黑龙江省教育厅等各级项目40余项,出版教材、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110篇,荣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各级奖励17项。
经过近10年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快速进步,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以实践带动能力提升的特色,截止到2012年,行政管理专业已有八届736名毕业生。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沈阳市工商局、大庆市信访局、发改委、交通局等各级政府机关,以及黑龙江省电视台、新疆大学、井冈山大学、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中建三局、中交三局、中国人民银行、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有限公司等单位就职;还有部分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
朝气蓬勃的东北石油大学公共管理系始终坚持走在学科前沿,坚持特色化、实用性的发展路线,全体师生发扬严谨求实,大成至臻的精神,在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基础上,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公共管理系将继续向国内外同行学习,取长补短,为实现创建一流学科的目标而奋斗。[4]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教学设施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师资力量
人文科学学院下设公共管理与社会学系、中文系、马列教研部、对外汉语教研室等教学机构,有教职工42 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兼职教授7人。校级a类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b类学科带头人2人。已经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实力较强、业务扎实、梯次合理、专兼结合,能适应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和学院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1][5]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专业实验室
(1)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
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10月,面积180平方米。从成立之日起,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本着“立足专业,面向全院,服务同学”的宗旨,努力提高实验室服务水平,改善实验环境,特别在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上狠下功夫。实验室现有40台宏基电脑,其配置均达到p42.6g/256m/80g/17寸纯平显示器的水平,同时配备了相关的教学软件,为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设备保障。实验室可供学生进行电子政务模拟实验、统计学、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实践教学,满足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6]
(2)人文地企社会工作综合实验室
该实验室投资30余万元建设。基本设施由个案、小组、社区模拟实务系统、学生及案主档案管理系统组成,拥有台式电脑、心理测评软件、访谈专家系统软件、电访专家软件等基础办公设备以及数码录像机、照相机等教学科研设备,可以支持实验室观察监控、教学演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需要,分别向本科生、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与计算机中心联网,可以快捷地从互联网上得到教学、科研及其他各类信息,这是学生获得和拓展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可靠保证。专业实验室[6]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教学成果
人文科学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石油企业文化与管理、科学技术哲学、石油城市文化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实力和较为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成果。近年来,学院共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23项,在国家级和其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获得省部级等各类学术奖励60多项。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人文学院已经建成了一个校级文科重点基地——石油企业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建设为该院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学院发展
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育人工作为主要目标,以“两课”教学为主要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以大庆精神教育为主线,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结合的教育教学特色。《毛泽东思想概论》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五门课程已建成校级重点课。
参考资料
1.学院简介.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引用日期2015-03-25]
2.中文系简介.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2012-01-10[引用日期2015-08-15]
3.社会学系介绍.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2014-10-12[引用日期2015-08-15]
4.公共管理系.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2013-10-12[引用日期2015-08-15]
5.人文科学学院师资队伍现状.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引用日期2015-03-25]
6.实验室简介.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2013-10-22[引用日期2015-08-15]。。。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是东北石油大学创办以来最早建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社会学系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价值理念和敬业精神,教学能力强,科研成果多,近年承担和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黑龙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黑龙江省教育厅等课题80余项;在《学习与探索》、《理论前沿》、《理论探讨》等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余篇;参与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等著作、教材10余部,是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