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是河南中医药学院下的以药物为中心的学院。中药学专业获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专业为河南省名牌专业;药物制剂、药学、制药工程专业为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中药化学与临床中药学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学科、药物分析学科、药理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5个,校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个。中药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分析》为省级精品课程。设有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6个本科专业,1个中药专升本。有中药学、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药学、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8个硕士点。药学院根据专业科学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设有丰富的实习内容和大量的实习就业单位。量身打造一些特色实习“上山采药”、“药厂锻炼”、“医院培养”、“科技研发”等项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社会择业就业抗风险能力。创办时间
1959年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师资力量
。中药学专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专业为河南省名牌专业
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专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办学历史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前身为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兴办较早的两个中药系之一。2001年易名为药学系,2005年更名为药学院。2009年11月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周年“优秀单位”,2010年6月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五十多年来,药学院以“立德铸魂,德术兼备”为育人理念,积极探索药学人才培养规律,本着厚基础、精专业、宽口径、重个性的原则,建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完整教育体系。严谨的教学态度,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浓厚的学习氛围,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药学类人才。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师资力量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药学院教学科研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中医药界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药学院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正高19人,副高35人,博士59人,硕士生导师59人,博士生导师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教师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管优秀专家3人。先后有7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辅导员”、“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河南省中药产业联盟的发起者和秘书长单位,是河南省中药领域领军力量。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办学条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为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购入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用于实验室建设。拥有现代化的制药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制药工程实验室和生药实验室,并配备了先进的核磁共振仪、红外、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实时荧光pcr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多功能提取浓缩机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仪、喷雾干燥器、冷冻干燥机、多功能压片机、滴丸机等数百种大型高档精密实验教学设备。中药标本馆拥有植物、动物、矿物药材标本和中药饮片标本5000余种,其中1000多种的中药材水浸标本居国内外领先水平。新校区在建的十余万平方米的实验大楼不久即将投入使用。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科研实力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药学院近年来重视平台与团队建设,以稳定的研究方向显示出强劲的科研实力,建立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质量分析三级实验室、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中药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药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中药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药效评价开放实验室),2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中药药效研究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道地药材研究与开发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高校及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中药材种植与开发创新型科技团队)。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省部联动“十五”攻关、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等有影响项目近20余项。现承担有“863”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公益项目,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撑计划项目,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省杰出青年基金,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先后有10余项新药、新产品进入产业化生产,产生较好效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壹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贰等奖10余项。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学院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五洲
男,汉族,河南巩义人,1954年11月出生,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1978年3月-1982年12月在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3年1月留校,1983年1月-1984年6月任中医系科员,1984年6月-1989年2月任秘书,1989年2月-1993年12月任师资科科长,1994年元月-1995年12月任人事处人才中心副主任,1996年元月-1999年4月任人事处副处长、人才中心副主任,1999年5月-2002年3月任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人才中心副主任;2002年4月-2008年11月任人才中心主任、兼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2008年12月至今,任药学院党总支书记。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冯卫生
男,1960年9月15日生,中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河南省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中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管优秀专家、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常委;兼任中国药学会理事、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冯卫生院长主要从事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自1982年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中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8年8月-1990年3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药物所学习。1990年9月—1993年4月日本冈山大学药学部留学。长期致力于河南省伏牛山区产中药的活性成分研究。先后完成了连翘、冬凌草、翻白草、石胆草、卷柏、松针、浅裂鳞毛蕨、哥兰叶、构树叶、牛耳草等多种中草药中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对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做出了积极贡献。主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级科研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四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phytochemistry]、[chem. pharm. bull.]、[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chinese chemical letter]、[药学学报]、[中草药]、[中国药学杂志]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medline收录41篇。主编及参编著作、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获得新药证书3项。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谢新年
男,汉族,河南扶沟人,1954年2月出生,1984年12月加入共产党。1970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工会主席、副教授。1970年12月-1973年9月在河南鹤壁市郊区下乡知青,1973年9月-1976年7月在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中药专业学习,1976年7月-1985年4月在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鉴定教研室任教,1985年4月-1988年4月在中药系办公室任副主任,1988年4月-1993年4月任中药系办公室主任,1993年4月-1996年4月任中药系副主任,1996年4月-1999年4月任中药系副主任、系党总支委员,1999年8月-2001年1月到驻马店泌阳县参加河南省扶贫工作, 2002年3月-2008年11月任药学院副院长。2008年12至今,任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河南省药学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陈随清
男,汉族,河南濮阳人,1965年2月出生,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9月-1987年7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1990年7月贵阳中医学院中药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90年7月至2002年5月在河南中医学院中药资源鉴定教研室工作,先后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0年7月-2003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教授。2002年5月-2006年3月,任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2006年4月至今任药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药学会理事,河南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植物学会理事,全国高等中药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商品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委员,中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究会委员,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鉴定学》的副主编,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药类精编教材《中药鉴定学》副主编,“十一五”中医药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编委,“十一五”、“十二五”医药规划教材《生药学》编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专论》编委,《中国现代中药》杂志编委。
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生物合成机制研究(2012-2015);“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创新药物研究开发 —候选药物研究1项:新药胃疼宁胶囊的研究 (2012-2015);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1项:山橿活性成分研究(2011-2014);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1项:山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及产业化研究(2011-2013);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华中区域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大宗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项目1项(2011-2015):地黄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10余部,主持的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8部。科研课题获奖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999年5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2001年9月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3年1月被评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三批骨干教师优秀教师。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机构设置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部门 | 职务 | 姓名 | 部门 | 职务 | 姓名 | 部门 | 职务 | 姓名 | 部门 | 职务 | 姓名 |
总支行政 办公室 | 主任 | 王保奇 | 教学科研 办公室 | 主任 | 卢萍 | 学生工作 办公室 | 主任 | 杨文胜 | 实验中心 | 主任 | 刘雅敏 |
副主任 | 朱琳琳 | 副主任 | 李晓坤 | 副主任 | 崔璨 | 副主任 | 李玉贤 | ||||
副主任 | 纪宝玉 | 副主任 | 朱鑫 | 副主任 | 李民 | ||||||
分团委 | 书记 | 赵海阳 | 副主任 | 王一硕 | 副主任 | 李雪菊 |
参考资料
1.学院简介.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引用日期201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