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校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洛阳师范学校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洛阳师范学院前身为洛阳师范学校,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创办时间
1916年。学校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系、管理科学系、商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18个院系及4个公共教学部,有48本科专业。另设有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水产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占地1100余亩,建筑面积近6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设施齐全,建有两个重点实验室,共有计算机4000余台。图书馆藏书170万册,中外文期刊3000多种,电子图书20余万种,是中国知识工程文献检索二级中心。
洛阳师范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0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60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60余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0人。学校还聘有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外籍教师200余人,并拥有一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学者,形成了合理的教师梯队。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施本科生学分制,狠抓教学质量建设,教学质 量不断提高,有多项教学成获得省级奖励。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河洛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并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700余篇。荣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100多项。
新的世纪,新的征程,掀开了洛阳师范学院发展的新篇章,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对外交流和办学渠道不断扩展,与爱尔兰卡罗理工学院、爱尔兰沃特福德学院、滕达尔高等专业学院德国马格德堡—施合作办学,并加入了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目前,洛阳师范学院正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位居于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开放性、多学科、教学型师范大学。
洛阳师范学校校风:厚德博学、励志笃行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厚德”语出《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博学”、“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和《礼记·学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厚德博学而无往不利,励志笃行乃世之风范。厚德方以励志,励志才能笃行,师生之道由此突显,“传道授业解惑”由此张扬也。归结起来,“厚德博学、励志笃行”即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长、成才,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践履所学,向着既定的目标和事业奋进不已。
洛阳师范学校教风:德以修己、教以育人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教育者的胜人之处在于以德化人,以至德求至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求德为根本;同时要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博大精深的学识、精心组织的教学设计和精湛优雅的教学手段、方法施之于教学过程。以之教人,则无人不成才。
洛阳师范学校学风:勤学善思、知信达贤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勤学善思是学习的理想境界,勤学以乐学为根基,以学习为乐,让勤奋学习内化为自己灵魂深处的自觉追求,同时要善于思考,让勤学与善思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达到“知信达贤”的人生理想境界,使所学真正能够致用,成为民族发展进步的有用人才。
洛阳师范学校图书馆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历 史 沿 革】
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前身为河南省河洛道师范学校(民国5年(1916年)8月创办的)于民国12年(1923年)设立。民国21年(1932年)秋,图书资料已增至4600多册。1948年因战事,学校辗转搬迁,图书资料全部丢弃。1950年学校重建,图书馆的藏书也得到逐步发展,到1958年学校图书达7万余册。"文革"期间,图书馆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如今,洛阳师范学院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作为近百年老校的图书馆,受河洛文化的浸润,文化积淀深厚,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已发展成为一所以人文社科文献馆藏为底蕴,河洛文化为特色兼具自然科学学科的多学科综合性师范院校图书馆。形成了比较先进的办馆理念,日臻完善的科学管理手段及人性化的服务模式。
【馆 藏 文 献】
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截至2007年8月底,共有各类文献176万册(件),其中纸质型文献160万册,电子文献16万册,生均占有纸质图书104册。同时,学校图书馆共享“河南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14万册,购买“超星”电子图书7万册,“书生”电子图书8.5万册。购买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 link》等22个中、外文期刊数据库。自2004年开始,与国家图书馆通过internet实现数字资源共享,学校电子文献资源更加丰富。
此外,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质量明显提高,数量不断丰富。2000年以来,累计征集河洛地区墓志、石刻艺术品500余件,碑、志、铭刻拓影2000余件。学校以特色馆藏为依托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三项。馆内专门建立了“河洛文化资料中心”“河洛古代石刻艺术馆”。国家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2004年图书馆开始申报立项建设“河洛文化文献专题数据库”,现已拥有著作、书目、论文全文、拓影、器物照片等数据30000余条。该项目已经结项验收并获得教育部calis中心专题数据库建设三等奖。
【现代化建设】
图书馆建有本馆局域网,设立了图书馆主页,通过校园网实现了同因特网的连接。馆内配置了门禁、防盗系统、高性能的服务器、交换设备和存储容量较大的盘阵,20台读者检索用机,建成了拥有350台微机的数字图书馆。图书馆采用博菲特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管理软件(6.2版),实现了网上采访、计算机编目、联机检索、图书流通和统计的计算机管理。广大师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阅览电子图书,进行各种数据库检索和查阅电子文献,提高了文献资源利用率。实现了业务管理自动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2000年,图书馆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先进单位。
【队 伍 建 设】
图书馆现有正式职工50人,其中男职工21人,女职工29人。硕士生导师1人。具有高级职称8人 ,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16人,其他10人。我馆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其中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1名,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常委1名,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6名,高校图书馆分会会员6名,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员2名。
我馆坚持用科研促进管理和服务,不断强化馆员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提高馆员对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及知识服务能力。自1999年设立“知识组织与管理科学论坛”以来,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1]
参考资料
1.洛阳师范学院欢迎您![引用日期2010-09-17]。。。洛阳师范学校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