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成立于1984年6月,现有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和类 别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所属地区
洛阳。土木系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钢结构》课程获得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
2011年成立了由王梦恕、顾金才两位院士领衔的河南省地下与隧道工程院士工作站[1]。
2011-2012相继成立了洛阳理工学院工程结构和地下工程两个院级研究所, 拥有三个校企研发中心。
2013年,土木工程专业获得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院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土木工程系实验室是洛阳市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系仪器设备715台件,总值1032.4万元。实验室面积为4358m2,其中结构实验室规模在河南省名列前茅。
土木系重视学风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测量大赛和cad工程制图大赛作为常项活动已列为促进专业技能提升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学生的广泛认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8人次、省级二等奖1次。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团学活动异彩纷呈,先后获得“社会实践”五星团队和优秀组织奖,组建了足球、篮球、排球队,在学校各种赛事活动中连年获得一、二等奖,学生手册竞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均获得一等奖;相声小品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羽毛球协会、吉他协会、创业者协会等8个学生社团在省级、校级活动中屡获殊荣。2008年以来,土木系先后获得学校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五好基层
分会、就业先进集体、先进党校、军训会操一等奖、河南省教职工模范小家等多项荣誉称号。[1]
土木工程系的教研、科研取得丰硕成果,完成校级科研、教研20余项,省级教研2项,市级教研1项,完成省级鉴定项目6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5项,市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2项,引入资金100余万元。由我系教师负责主编或参编出版的教材10余本,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余篇,ei收录10篇、istp收录12篇。《钢结构》课程被评选为学院精品课程,我系教师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得一、二等奖等荣誉。土木工程系集体也被授予学院“五好基层工会”,学院“先进党校”。[1]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专业介绍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土木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学、结构设计原理、高层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定额与预算、地下建筑工程结构等。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建筑工程、地下工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并能从事一般房屋建筑设计、技术管理、基本项目管理等工作以及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一般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
授予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
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环境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热质交换原理及设备、冷热源工程、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燃气工程、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建筑消防、施工技术与组织、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等。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授予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取水工程、防洪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给排水专业英语、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测量学、水力学、水泵与泵站、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土建工程基础、电工学、建筑电气、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处理生物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科)、无机及分析化学等。
就业方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和其他专业设计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局、环境保护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部门、市政和建筑工程公司、环保设备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
授予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
建筑工程技术
(专科,学制三年)培养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监理、中小型建筑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工程定额与预算、施工组织、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工程建设监理概论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行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设计、监理、概预算以及相应的教学等技术性工作。[1]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院系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系党总支书记 | 路利红 |
系主任 | 王新武 |
系党总支副书记 | 李福华 |
系副主任 | 孙成城 |
系副主任 | 锁利军[2] |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重点学科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介绍
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学科是洛阳理工学院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学术骨干15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1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2名,硕士生指导教师1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选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河南省学术带头人3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是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研究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岩土工程学科累计引进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sci/ei/istp收录论文50多篇。相关实验室面积4358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1032.4万人民币,其中大型仪器设备600多万元。[3]
2010年,“河南省隧道与地下工程院士工作站”的成立为“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研究平台。在王梦恕和顾金才院士的带领下,本学科与中铁隧道集团、中铁十五局集团、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以及盾构与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发展新模式。在岩土力学特性和施工行为、岩土和隧道施工理论与技术、钻爆法和盾构法开挖机理及关键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主要成员
1、杨小林教授 博士
2、王新武教授 博士
3、丁梧秀 教授 博士
4、刘招伟 教授级高工 博士
5、孙犁 教授
6、锁利军 副教授 博士
7、黄强 副教授 博士
8、贠英伟副教授 博士
9、谢冰 副教授 博士
10、高富强 副教授 博士
11、郭进军 副教授 硕士
12、童怀峰 讲师 博士
13、郭力 讲师 博士
14、何朋立 讲师 硕士
15、刘翠然 讲师 硕士[3]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实验室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土木工程系实验室是我校实践教学实验室之一。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设有建材室、土工室、测量室和道路室;力学实验中心设有材料力学室和理论力学室。其中的材料力学室、土工室、测量室已于2002年10月通过河南省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专家组评估,道路室于2003年5月通过校专家组验收,暖通综合实验室于2003年12月通过校专家组验收。土木工程系实验室于2004年12月获得校级优秀实验室称号。
土木工程系实验室主要承担我校工科类二十余个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及土木类专科学生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测量》、《路基路面测试技术》、《制冷技术》和《给排水化学基础》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尤其是所承担的本科各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规章制度健全,制定有物资管理、人员管理、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制成展板悬挂于各实验室。
土木工程系实验室现有专职技术人员3人,硕士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技术职称2人。任课教师9人,人员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职责明确,能够满足实验教学与管理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搞好实验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土木工程系实验室技术人员在教研和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参与完成的教研科研项目中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获河南省创新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获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通过省级鉴定科研成果10项,校级鉴定科研成果7项,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与实验教学有关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5本。[1]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建材室是土木类各专业本、专科的《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基础实验室。建材室主要进行可进行各种水泥、混凝土、外加剂、钢筋、防水材料等常用建筑材料和特种工程材料的性能检测。建材室主要仪器设备有液压式压力试验机、抗折抗压试验机、数控式渗透仪、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振动台、数显维勃稠度仪、混凝土贯入阻力测定仪、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测定仪、砼标准养护室全自动温湿控制仪、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水泥净浆搅拌机和水泥胶砂搅拌机等,实验面积310m,资产总值25.3万元,仪器设备台套数72套,可开设7个实验项目。
土工室是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和工程监理专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实验室。土工室主要进行地基土的各项性能指标测定。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特性,为理论的应用提供计算指标和参数。土工室主要仪器设备有单杠杆固结仪、等应变剪力仪、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中压台式三轴仪等,实验面积422m,资产总值50.2万元,仪器设备台套数104套,可开设含水量实验、密度实验、液塑限实验、颗粒分析实验、压缩实验和剪切实验6个实验项目。
测量室是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和工程监理专业《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实验室,同时为学生进行测量实习提供必要的测量工具。测量室主要讲授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测量仪器自身误差的检验和校正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高差、水平角度、水平距离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测量室主要仪器设备有水准仪、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和测距仪等,实验面积280m,资产总值63.1万元,仪器设备台套数115套,可开设水准仪的使用、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经纬仪的使用和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全站仪的使用和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6个实验项目。
道路室是土木工程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路基路面测试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专业实验室。道路室主要进行路基、路面材料各项性能指标测定。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公路工程测试技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使学生基本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测试技术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道路测试仪器设备的能力。道路室主要仪器设备有压力试验机、路面弯沉仪、承载比实验仪、沥青含量测定仪等,实验面积480m,资产总值53.2万元,仪器设备台套数100套,可开设灌砂法测试压实度试验、3m直尺测试平整度试验、连续式平整度仪测试平整度试验、小型承载板测定回弹模量试验、野外承载板测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承载比(cbr)试验、贝克曼梁测试路基回弹弯沉试验、石油沥青的针入度试验、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等14个实验项目。[1]
力学实验中心
材料力学室是我校工科类二十个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课程实验教学的基础实验室。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力学室实验面积626m,资产总值222.8万元,仪器设备台套数164套,已开设7个实验项目。
材料力学(ⅰ)室主要进行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有万能材料试验机、扭转试验机等。开设实验有低碳钢与铸件的拉伸与压缩实验、低碳钢弹性模量的测定、扭转破坏实验和直梁弯曲正应力实验。
材料力学(ⅱ)室主要进行验证理论性及应力分析实验。主要仪器设备有纯弯曲梁实验装置、弯扭组合变形实验装置、拉压实验装置等。开设实验有低碳钢弹性模量的测定、直梁弯曲正应力实验、剪切弹性模量的测定、压杆稳定实验和弯扭组合实验。[1]
暖通综合室
暖通综合室是土木工程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制冷技术》和《空调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的专业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教学基地。在暖通实验室里,学生通过透明的设备可以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制冷、制热及其系统故障排除方面的实验。暖通综合室暖通综合室主要仪器设备有中央空调教学实验台、新中央空调实验室、风速仪和温湿度仪等,实验面积205m,资产总值35.09万元,仪器设备台套数13套,可开设有制冷实验、制热实验、空气调节实验、制冷系统故障排除(12个)和制热系统故障排除(3个)五个实验项目。[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2.党政领导.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2011-10-11[引用日期2013-11-28]
3.重点学科.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2012-02-16[引用日期2013-11-28]。。。土木工程教职员工80人,其中高级职称39人,其中,正高5人,副高34人,博士12人。有国家级百千人才工程专家一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洛阳市优秀专家3人,土木工程系的教研、科研取得丰硕成果,完成校级科研、教研20余项,省级教研2项,市级教研1项,完成省级鉴定项目6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5项,市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2项,引入资金100余万元。由我系教师负责主编或参编出版的教材10余本,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余篇,ei收录10篇、istp收录12篇。《钢结构》课程被评选为学院精品课程,我系教师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得一、二等奖等荣誉。土木工程系集体也被授予学院“五好基层工会”,学院“先进党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