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商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广州大学商学院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商学院的前身是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由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管理工程系与原广州大学管理学系、经济学系等组建而成。2007年4月正式更名为商学院,是一个融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学院。现任院长是广东省教学名师庞永师教授。所属地区
广州。系所设置情况
商学院下设工程管理系、工商管理系、经济学系、会计学系、物流系等5个系,并设有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房地产研究所、文化与体育产业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建筑经济与管理研究所、企业创新
学生活动
与管理现代化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所、性别与创业研究所、金融与投资研究所、物流与运输研究所、市场营销研究所11个研究机构。设置了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中澳合作项目办公室、实验室等管理及教辅部门。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技术经济与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点1个,共建土木及建筑经济领域工程硕士点1个。有9个本科专业(11个专业方向),包括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等。
师资情况
全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教授10人,副高职称37人 ,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学历的教师(含在读)54人,部分教师曾赴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研修;同时学院还聘请了20名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充满朝气、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
在校生情况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58人(含港澳台生、外国留学生),研究生共计58人。
广州大学商学院学院特色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按照“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主辅修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措施,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初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优势与特色。在专业建设方面,工程管理专业被评为市级、校级名牌专业,并于 2003 年 12 月通过了建设部的专业教育评估;金融学专业是学校双语教学试点专业,教学效果显著;同时学院设立了 10 门院级平台课程;拥有省部级、市级等重点、优秀课程13门。在对外学术交流、合作方面,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库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校建立了多项合作与交流项目。
学院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自学院组建 3 年以来,获得多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等各级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达 100余项;出版著作(含教材) 75 部,其中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二部;发表论文 31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 80多 篇,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广州大学商学院主要院系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广州大学商学院工程管理系
工程管理系前身为华南建设学院管理工程系,独立建系于 1995 年, 2001 年改名为工程管理系。该系现有教职员工 18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8 人(硕士导师 8 人)、讲师3人、助教1 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 72% 以上,1999 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育单位;该系有 13 人次获市级以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2 人次出任国家、省市各类协会学会学术团体领导职务。 学科带头人庞永师教授是国家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州大学首批十佳教师和首批教学名师。
该系主持的工程管理专业2003年顺利通过建设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 2006年被评为广州市名牌专业。该系主持建成 1 门建设部一类优秀课程、1 门省级重点课程、1 门市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重点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 门校级优秀课程、4 门校级重点课程。近5 年来该系教师公开出版教材、专著 22 本(国家与省部统编教材5部),公开发表论文 100多篇,共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13 项、市级科研课题 14 项、校级及横向科研课题 35 项,科研经费 190 多万元,有 3 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9 项成果获得市级奖励。
该系1992年创办房地产经营管理专科、1993年创办房地产经营管理本科专业,现有房地产经营管理、物业管理、工程造价 3 个本科专业方向,已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500多人。在校本科生 405 人,学生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成绩突出,在已参加的3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并在 2003、2005年分别获得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1 项、二等奖1项。该系毕业生已连续5届 10 人次获广州大学毕业设计创新奖,在全校各专业中名列前茅,学生“房地产研究会”连续两次被评为广州大学十佳学生社团。由于专业设置切合市场需要,该系连续 9 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 98% 以上。
广州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成立于1984 年,现有工商管理 (business management)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市场营销(marketing) 三个本科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系内现有全职教师21 名,其中教授 2人,占10% ,副教授(含同级职称)11 人,占52%,讲师7人,占 30% ;博士4人,占19% ;在读博士生8人,占 38%。在校本科生12个班,共 500人。该系教师在各类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0篇,其中在 《管理世界》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00多篇,完成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及横向课题20余项,在研课题近10项,科研经费约90万元,双语教学及使用国外原版教材的专业课程开课率已达 45 % ,多媒体教学课程的开课率已达 90%以上,初步形成了教学与科研方面的优势与特色。
广州大学商学院物流系
为满足现代社会对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经济与管理学院早在 2002年就已经在市场营销专业下设立了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方向,面向广东省招生。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申报成功并于当年招生。
2003年学院开展了专业调整和优化整合,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组合成市场营销系,2006年将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单独组合形成了现在的物流系。
该系现有教师10 人,其中教授1 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博士2人,硕士5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 77% 以上;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0余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5年来该系教师公开出版教材、著作10余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主编一部,副主编一部),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市级科研课题、校级及横向科研课题 20余项,科研经费达300 多万元。
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谢如鹤教授是铁道部优秀教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内外多个重要学术团体领导职务,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首届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该系已培养了毕业生近100人,在校本科生 310 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该系学生的“广州大学城网络咖啡屋”获得2006年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广东省二等奖、“广州地区生鲜食品销售物流安全风险与绩效评价”在第十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广州大学校赛中,获得了特等奖。
通过学院和物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物流系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院长谢如鹤教授的主持下,我国首座冷藏物流与运输条件模拟试验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平台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物流技术模拟实验平台也已建成,并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广州大学商学院教学资源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经济与管理学院资料室使用面积140平方米,20个阅览座位。中文图书12000余册,外文图书900余册。 学校统一配置和管理的教学设施:公共教室、图书馆、语音室、制图室、计算中心,以及建筑材料、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工程结构等实验室。 用于英语教学的语音室16间,拥有640个座位的完善的语言教学系统。 学院配置和管理的教学基础设施有课室38间,1900多个座位,其中多媒体教室6个,共440个座位,每间教室均配有成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广州大学商学院科研情况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该院专业教师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厅局级科研项目5项,横向企业委托科研项目13项,累计科研经费119.4万元。共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近40部。该院教师共承担部级教研项目1项,市级教研项目2项,校级教研项目9项,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
广州大学商学院学院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广州大学商学院谢如鹤
男,汉族,1963年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广州大学商学院院长、物流与运输研究中心主任。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湖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曾获詹天佑青年奖、人才奖,铁道部优秀教师,中国制冷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称号,2003年列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6年列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省级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担任国际制冷学会冷藏运输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制冷学会理事,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制冷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等刊物的编委,中国铁道学会高级会员,运输与物流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铁路特色(铁道运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3年被中国物流学会列为中国物流专家,2004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食品物流专家称号。2000年在英国bristol大学“食品冷藏与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和leeds大学“运输研究所”进修期间,参与过相关研究;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制冷大会以及葡萄牙参加国际食品科技大会,了解和收集了大量相关信息。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美国wisconsin大学研修,并与国际同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承担了3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在国际会议宣读和在国外发表10篇,在知名刊物发表20多篇,其中被ei和ssci收录17篇、istp收录4篇,主编出版了著作3部、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1992-1994和2005-2007两次受铁道部邀请参加铁路鲜活货物运输规章及解释的修订工作,2005-2007年作为第22届国际制冷大会科技委员会委员负责冷藏运输专业委员会(d2)的论文评审工作。
广州大学商学院庞永师
男,教授。
1973年3月至1978年2月宣化县庞家坊学校任教;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1982年1月至1996年3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教;1996年4月至2000年7月华南建设学院西院任教;2000年7月至今广州大学任教。先后任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工程管理系副主任、广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1997年获广州市优秀教师;2003年获广州大学首届十佳教师;2004年获南粤优秀教师。
现被聘为全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管理现代化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分会理事,广东省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评标专家。
从事高等教育25年来先后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讲授《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管理》等课程,并多次承担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300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态度端正,授课条理清晰,效果良好,多次获院校教学质量优秀奖;积极从事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果,2001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建筑教育协会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指导本科学生的调研论文获全国第八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三等奖、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第八届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广州大学商学院地处广州、得广州开放之先机,取广州发展之灵气,以“管理财富,传播商道”为己任,是经济专家的摇篮,管理精英的基地。广州大学商学院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