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毕业证|样本(模板)

文学院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所属地区

兰州。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努力形成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现代汉语与方言”、“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两个学科首批进入校级重点学科;“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 获准列为省级精品课程,“美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也已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同时,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秉承“和德积中,英华发外”的“院训”,突出本院的专业特色,铸造本院的文化精神,使之成为培育人才的沃土。

三是立足于科研强系。全院教师共发表论文300余篇,专著15部,主编或参编教材26部;科研立项包括国家级2项,省级16项,厅级23项;获甘肃省成果社科奖10项,省高校社科成果奖14项。本院教师所从事的甘肃方言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陶渊明研究、女性文学研究、通识教育研究等多项专题研究已在省内外学术界引起反响和关注。同时,通过举办大型学术会议,加强交流,培训人才,拓展学术视野和领域,扩大影响。仅2008年,就成功举办“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方言》杂志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均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扬,扩大了学校的对外影响,提升了本院的知名度。

两个专业研究所的长足发展,更为文学院的腾飞插上了强健的翅膀。

甘肃方言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所长由学校引进的甘肃省首位语言学博士莫超教授担任。“甘肃方言研究所”的研究填补了国内方言研究的空白,在白龙江流域方言、兰州方言、河州方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为国内外学界高度评价的成果。现已形成由多位年轻博士组成的学术梯队,出版相关专著8部,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所长由《红楼梦》研究专家宋子俊教授担任。“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在甘肃省及西北高校尚属首家。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由甘肃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国发行,现已出刊6辑,每辑25万字;其中本院教师的论文占一半以上。《丛刊》的连续出版,已引起国内学术界广泛关注。《丛刊》已进入全国中文期刊检索网。

适应时代的发展,文学院积极转变办学观念,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术科研为支柱,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经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工作、学生素质教育及管理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文学院全体师生决心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面对挑战,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建设一流的、富于特色的院系,为学校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1]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下属系部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秘书学系

秘书学系是文学院适应学校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型,创办应用型专业而设置的教学系;其主干专业为中英文高级文秘。该系是在原文学理论与写作教研室基础上整合组建而成。

文学理论与写作教研室由文艺学和写作两个学科组成,主要承担中文专业主干课程文学理论与写作的教学工作,此外还兼有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逻辑学等教学任务。教研室现有成员13人,其中专职教师8人,兼课教师5人。现任系主任为当代先锋评论家、山东大学博士后、兰州城市学院校聘教授张懿红。从职称结构看,有兼职研究员1人,副教授3人,讲师10人;从学历结构看,有博士后1人,硕士9人;从历史上看,甘肃省知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梁天相、梁胜明教授曾任教席,其中梁胜明先生至今还在担任教学任务。

本教研室人员构成合理,学缘互补,梯队互动,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形成较为明显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比较明显的有葛正方老师的新诗教学与写作,梁胜明老师的当代文艺理论、思潮研究,朱忠元老师的大众文化批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范建刚、李映冰老师的西方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研究,闫新艳老师民俗文化理论研究,董沼、米文佐、李韶华、鲁彩萍老师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的特色。在《兰州大学学报》、《文学理论与批评》、《当代文坛》、《西北师大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发表诗歌等文学作品多篇(首),参编教材多部,出版专著一部;承担地厅级项目2项,省级社科项目2项。在学有所长、学有所专的基础上,多年来开设新诗写作和大众文化批评两门选修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本教研室教师主讲的《美学》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正在创造条件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以葛正方老师为主指导的学生社团——“激流文学社”、“大漠诗社”和社团所办的文学刊物《激流》、《大漠》在省内高校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活跃校园生活、提升校园文化,锻炼学生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毕业的社员中有多人的创作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其中文学院2007界毕业生苗恒是80后作家、国际华语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郑州市作协会员、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名誉副总编。出版《青春的胴体》《泪水飞扬》等书。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教研室

文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教研室集合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两个学科的精兵强将,共有9名教师,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博士3名,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占到80%。

教研室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代表性的论著有雷岩岭教授的《性别的言说——架构在历史与文化之间》(甘肃人民出版社),王骁勇副教授的《外国文学经典的现代阐释》(甘肃人民出版社)、《大学人文导读》(兰州大学出版社)、《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作品选》(安徽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简史》(甘肃文化出版社)、《申论》(兰州大学出版社)等。

教研室还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如雷岩岭教授主持的甘肃省教育厅项目《萧红创作的系列研究》(1995年)、《50-70年代女作家创作比较研究》(2003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城市表述与乡村叙事的历史文化脉络探究》(2005年),甘肃省社科科学活动基金会项目《性别言说——架构在历史、文化之间》;王骁勇副教授主持的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中外文学视野中的小城文化》(2006年);张懿红副教授主持的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土文学、西部文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年)。

此外,教研室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课,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当代文学》被兰州城市学院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官网[引用日期2013-08-12]。。。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概述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