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所属地区

福建漳州

知名校友

汤漳平、陈炳昭、林继中等

主管部门

闽南师范大学

硕士点

一级硕士点1个,二级硕士点7 个

博士点

博士点方向1 个。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师资队伍

截至2016年11月,文学院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含外聘),在职教授16人,6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

截至2012年10月,专任教师中福建省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2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人才支持计划”1人,2个省级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2-3]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截至2016年11月,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对外汉语等三个专业。[3]

硕士专业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
050101文艺学01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02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与文学理论研究
03西方文艺思潮与文学理论研究
04文学艺术传媒理论研究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1唐宋文化与文学
02唐前文献与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1汉语修辞学
02训诂学及运用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1现代著名作家与文学思潮研究
02新诗文体学与音乐文学研究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1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02闽台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西方文学与文论研究
02中国比较诗学发展史研究
0401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045103(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资料来源于考研教育网[4](数据截止至2012年9月)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2009年,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专业被评为福建省特色专业,截至2016年11月,共有3个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基地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建有一个汉语言文学与闽台区域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省级创新实验区,并为师范专业学生提供多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

漳州:一中、二中、三中、五中,漳州双语中学,芗城中学玉兰分校;

志愿者赴长泰岩溪小学开展支教活动(3张)

华安: 五中;

南靖:二中,城关中学;

平和:大溪中学;

龙海:桃源中学;

长泰:五中;

东山:东山县樟塘初级中学;

永安:闽南师范大学永安附属高级中学。[5]

创新实验区

汉语言文学与闽台区域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省级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依托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闽南文化研究院和福建省高校“闽南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人文社科基地。出版了有关闽南文化研究方面的专著和论文集十多部。实验区高度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先后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地区,与福建传媒集团等近20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6]

序号开设课程序号开设课程序号开设课程序号开设课程
01闽南方言研究02林语堂研究03闽台文学史概论04闽南民间艺术
05南音研究06闽南民俗文化07漳州方言韵书研究08闽方言文献专题
09闽台民俗文化10黄道周研究(拟)11明清闽南学风与文学研究(拟)
资料来源于官网[6]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1月,学

“亲近大师林语堂”活动颁奖典礼暨汇报演出

院共有1个博士点方向(闽台文化与交流),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文课程教学论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有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点。

2012年9月,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其中“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方向”被评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有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艺学)。[3]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精品课程,截止2012年,有正副教授13人,博士8人,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形成了先唐文学与文献、唐宋文化与文学、元明清文学研究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已培养了三届综合素质较高的30名硕士生;在楚辞学、杜诗研究、文学史理论建构、明清文学与文献整理等领域成果丰硕。

文艺学

文艺学学科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

“语堂世界 世界语堂”两岸学术研讨会合影

批为省级重点学科,主讲课程《文学理论》为省级精品课程。截止2012年,有正副教授9人,博士5人。学科特色鲜明,注重研究方法的开拓创新,已形成文化诗学、西方文艺思潮等特色研究方向。2004年,《文学评论》、《文艺报》专栏介绍了文化诗学领域学术成果。[7]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截止2012年,有正副教授7名,博士6人。在汉语(闽南)方言研究、训诂学、修辞学等领域富于特色和优势。[8]

中国现当代文学

截止2012年,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有2位讲师正在报

“语堂世界,世界语堂”讲座

批副教授)。其中,博士3人,硕士6人(有2位硕士正在在攻读博士学位);福建省省级教学名师2人。

2007年—2012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共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社科规划项目7项,省教育厅项目5项,院级项目十几项。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过一批学术论文;在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过一批学术著作。[9]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研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科研条件

截至2016年11月,文学院设有3个研究所(文化诗学研究所、中华语言文化研究所、语文教育中心),1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闽南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3]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科研成就

2007年—2012年,文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

第四届博知秀中文百科知识竞赛

目5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3项,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5项;出版教材、论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文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典籍与文化》等核心期刊上的多篇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得各种奖励49项,其中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3]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交流

学院文化诗学研究所先后主办全国首届文化诗学学术研讨会、首届叙事学学术研讨会。2001年成功举办第五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在辞赋学研究界产生广泛影响。2006年5月此学科成功地举办了“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许地山和杨骚)全国学术研讨会”,2007年12月又成功地举办了“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已在“现代著名作家(包括闽南著名作家)与文学思潮研究”、“新诗文体学与音乐文学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9]2008年主办了第二届全国出土文献与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扩大了学科影响,强化了此学科文献与文学相结合的基本特色。[10]2009年成功举办“第十一届闽方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8]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传统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研究生会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会成立于2006年,是在院党委指导下,代表和维护广大研究生利益的学生组织。研究生会的核心机构为主席团,主席团下设秘书处、学术部、宣传部、生活部、文体部、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部6个部门。[11]

心理自助中心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心理自助中心以“助人为乐、分享+体验=成长”的宗旨。下设发展部、服务部、宣传部三个部门。[12]

宣传中心

设有秘书处、《师院中文报》、芗草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部、新闻部、宣传部等部门。[13]

青年志愿者中心

青年志愿者中心以“服务和谐社会,锻炼火红青春”为宗旨。在主席团的直接领导下,下设注册部、策划部、宣传部、认证部四个主体部门以及两个特色部门即:心理服务部和心理发展部。[14]

学生会

设有办公室、学习部、勤工部、就业指导部、生活部、外联部、体育部、校友联谊部八个部门。[15]

艺术团

主要设有两个行政部分和八个技能队。即:策划部、办公室,芝山剧社、主持队、民舞队、演唱队、模特队、演朗队、化妆队、街舞队。[16]

研究会

设有学术部、实践部、文学部等部门。[17]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院长:黄金明

党委书记、院工会主席:赵丽霞

副院长:陈练军、杨娟娟

党委副书记:谢斌斌[18]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根据学院公告栏整理

2.文学院师资队伍简介.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引用日期2013-09-26]

3.文学院简介.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官网[引用日期2013-08-07]

4.漳州师范中国语言文学系2013研招目录书目.考研教育网.2012-09-04[引用日期2013-09-26]

5.中文系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03-16[引用日期2013-09-26]

6.中文系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六).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03-16[引用日期2013-09-26]

7.文艺学.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09-27[引用日期2013-09-26]

8.汉语言文字学.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09-27[引用日期2013-09-26]

9.中国现当代文学.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09-27[引用日期2013-09-26]

10.中国古代文学.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09-27[引用日期2013-09-26]

11.文学院研究生会.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03-02[引用日期2014-03-15]

12.文学院心理自助中心.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引用日期2014-03-15]

13.文学院宣传中心.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11-14[引用日期2014-03-15]

14.文学院志愿者中心.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引用日期2014-03-15]

15.文学院学生会.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引用日期2014-03-15]

16.文学院艺术团.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引用日期2014-03-15]

17.文学院研究会.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引用日期2014-03-15]

18.党政领导简介.闽南师大文学院官网[引用日期2013-08-07]

展开全部收起。。。1958年春,龙溪师范学校设立大专班,大专班所设的中文科为文学院最截至2016年11月,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对外汉语等三个专业。[3]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