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阜阳师范大学本科学生
1938人。文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成绩显著,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普通话、古代汉语、训诂学、西方文论为省级精品课程,汉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大学语文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史和语言学概论为我校精品课程,文学概论、写作、语文教学论为校级重点课程,外国文学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建设成果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近5年来,文学院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多项,承担各类教研项目20多项,获省级科研奖励9项,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出版专著近40部,在《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报刊转摘、复印。其中,2005年,王启才教授主持的“汉代奏议的文学意蕴与文化精神”项目,实现了阜阳师范大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09年度我院王绍峰教授主持的一般项目“初唐佛典异文考辨”和张堂会博士主持的青年项目“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现代文学书写”获得立项资助,实现了我校在国家级课题立项方面的重大突破;另有张明华博士、李锦旺博士主持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房正宏博士主持(第二)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项。此外,文学院其他教师主持有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0余项。[2]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建设成果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文学院一贯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各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考研、考公务员、考证、考编等方面均具有非常强的优势,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6%以上。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多次荣膺省级以上奖项,其中 “学生第一党支部”201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所主管的三月 文学社曾被《中国青年报》评为“全国十三家有影响力的高校文学社团”,其社刊《三月》入选《诗歌》月刊提名的“全国十大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显示出文学院学生扎实全面的综合素质。[3]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现任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文学院院长:胡习之
主持学院行政的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财务、科研、学科、研究生工作。
文学院党委书记: 方强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会。
文学院副院长:郭世轩
分管学院教学方面工作。
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徐春婷
分管学院宣传、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学生社团、共青团、校友会。[3]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历任领导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历任主任副主任、文学院历任院长副院长[4]
历任主任副主任、文学院历任院长副院长 | ||
任职时间 | 主 任 (院长) | 副主 任(副院长) |
1979.09—1984.03 | 牛维鼎 | 倪祥和(80.8)、潘开华(至83.10)、孙邦荣(至83.10) |
1984.03—1986.11 | 牛维鼎(名誉) | 谷兴云、汤华泉、许福明 |
1986.11—1995.03 | 严恩图 | 汤华泉、许福明(至91.7)、张怀宝(88.12)、薛贤荣(92.9) |
1995.03—1997.12 | 张登岐(主持工作)、朱家信、张怀宝 | |
1997.12—2000.08 | 张登岐 | 朱家信(01.1改任调研员)、刘学忠(99.02) |
2000.08—2003.05 | 刘学忠 | 汪芳启、王绍峰(02.5) |
2003.05—2004.07 | 刘学忠(至03.10) | 汪芳启(03.10开始主持工作)、王绍峰 |
2004.07—2004.09 | 王绍峰(主持工作)、汪芳启 | |
2004.09—2007.09 | 王绍峰(2007年7月始任文学院院长) | 汪芳启(副院长)、王启才(副院长) |
2007.09-2007.12 | 汪芳启(主持工作)、王启才、朱丽婷 | |
2008.01—2009.07 | 汪芳启 | 王启才、朱丽婷 |
2009.07 2014.07 | 王启才 | 朱丽婷、 张堂会 |
2014.07—2015.09 | 胡习之 | 朱丽婷 |
2015.09-- | 胡习之 | 郭世轩 |
说明:2007年7月中文系升格为文学院。 |
党总支历任书记、副书记[5]
党总支历任书记、副书记 | ||
任职事件 | 书记 | 副书记 |
1984.03—1986.11 | 龚明 | |
1986.11—1991.06 | 何启国 | |
1991.06—1997.12 | 何启国 | 赵春林 |
1997.12—1998.12 | 何启国(至98.2) | 胡恩彪 |
1998.12—2001.08 | 胡恩彪 | |
2001.08—2004.07 | 姚庆良 | |
2004.07—2005.07 | 汪芳启 | 吴学军 |
2005.07—2006.01 | 汪芳启 | |
2006.01—2009.07 | 汪芳启 | 房正宏 |
2009.07—2009.10 | 房正宏 | 曹礼品(2009.1-2009.10任文学院党总支副处级组织员) |
2009.10----2012.04 | 房正宏 | 郭世轩 |
2013.04—2015.09 | 方强 | 郭世轩 |
2016.01- | 方强 | 徐春婷 |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机构设置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机构名称 | 成员构成 | |
党委 | 书记 | 方强 |
副书记 | 徐春婷 | |
党委委员 | 方强、徐春婷、郭世轩、魏锦虹、郑虹霓、王峰、曹祝兵 | |
工会 | 主席 | 张进 |
团总支 | 负责人 | 刘雨茜 |
中文系教工党支部 | 支部书记 | 魏锦虹 |
新闻系教工党支部 | 支部书记 | 郝韶梦 |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学生第一党支部 | 支部书记 | 张月 |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学生第二党支部 | 支部书记 | 段宗明 |
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学生党支部 | 支部书记 | 戴倩雯 |
新闻学专业学生党支部 | 支部书记 | 刘雨茜 |
秘书学专业学生党支部 | 支部书记 | 王峰 |
研究生党支部 | 支部书记 | 刘洪宇 |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科专业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1999年被遴选为阜阳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遴选为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遴选为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在发展中形成先唐文学与文论研究、唐宋文学与文人生态研究及元明清文学与皖北文化研究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团队现有成员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生导师1人。
学科科研教研成果突出,自2008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以来,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各类课题立项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3项,省部级项目25项),出版专著20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学科负责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史、古典文献学、民间文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工作,同时负责秘书学、新闻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
学科自2014年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两个方向招收学术性硕士研究生。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是阜阳师范大学建设时间长、学科基础深厚、梯队较为整齐、学术力量较强的一个基础学科。2002年1月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005年2月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8人,硕士生导师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优秀教师5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
学科科研教研成果突出,自2005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以来(2005年-2014年),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国家级与cssci文章70余篇),各类课题立项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3项,省部级项目18项),出版专著9部,编纂教材13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教研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科研成果获得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
学科课程建设成绩出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普通话”为省级精品课程,“训诂学”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语言学概论”为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注重发挥实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汉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科在汉语修辞学、汉语语法学、训诂学、文学语言、碑刻文献语言、皖北方言、语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特色鲜明,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科自2014年始在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在中等学校承担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以及在文化、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非教师教育类)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在文化、出版、传媒机构、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等单位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人才。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秘书学(非教师教育类)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秘书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秘书业务技能,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秘书部门主要业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精湛的新闻传播技能,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的网络与新媒体理论与实践技能,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新闻宣传、策划等相关工作,能够在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各类网络媒体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和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创新型传媒人才。[6]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关于同意阜阳师范学院更名为 阜阳师范大学的函.教育部.2019-06-18[引用日期2019-06-24]
2.文学院简介.阜阳师范学院[引用日期2016-05-17]
3.文学院概况.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引用日期2019-06-24]
4.历任院长副院长.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引用日期2016-05-18]
5.历任党总支领导.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引用日期2016-05-18]
6.学科专业.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引用日期2019-06-24]。。。中国古代文学学科1999年被遴选为阜阳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被遴选为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遴选为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在发展中形成先唐文学与文论研究、唐宋文学与文人生态研究及元明清文学与皖北文化研究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文学院一贯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各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考研、考公务员、考证、考编等方面均具有非常强的优势,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6%以上。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多次荣膺省级以上奖项,其中 “学生第一党支部”201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所主管的三月 文学社曾被《中国青年报》评为“全国十三家有影响力的高校文学社团”,其社刊《三月》入选《诗歌》月刊提名的“全国十大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显示出文学院学生扎实全面的综合素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