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河东区毕业证样本及介绍

了解|河东区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的最新动态,查看河东区毕业证样本及介绍毕业证样本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请适合您的职位,该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河东区,天津市下辖区,是天津市中心市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部。河东区是是市区连接滨海新区的前沿,是实现天津市经济中心战略东移的要地。自金代天津设“直沽寨”至今,河东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河东区下设12个街道,占地40平方公里,总人口860852人(2010年)。。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天津市

下辖地区

13个街道

政府驻地

上杭路街道。地理位置

天津市东部

面 积

39平方公里

人 口

86万人

方 言

天津话。。“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大直沽是天津城市最早的聚落,是天津城区商品经济的发祥地。

天津为“古九河近地”,“地本海滨荒壤”,天津地名自直沽始。直沽出自《金史·完颜佐传》,时称“直沽寨”,时为贞佑二年(1214)。直沽寨乃军队驻守卫戍的要塞,具体地点无文献记载。而传说,金时“直沽寨”就设在现大直沽这个地方。

元朝时,天津海河流域广大地区统称为“直沽”,“延佑三年(1316),改直沽为海津镇”。

明永乐二年(1404),在小直沽(“荒旷斥卤之地)建筑天津卫城,十三年(1415)罢海运。

元代,区境已有大直沽聚落。蒙古太宗八年(1236),朝廷在大直沽置司、设熬煎办,管理盐业生产。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创海运,大直沽为海槽终点港,隶属大都路都州武清县。

明代,区境除大直沽外,又增加了郭庄子、瓦庄子(俗称袜庄子)、汪庄子、郑庄子、娄庄子、张达庄、贾家沽道等7个村庄,区境称大直沽里,隶属静海县。

清雍正三年(1725)三月,区境隶属河间府天津州。同年九月,天津州升为直隶州,区境隶属天津直隶州武清县。

雍正九年(1731),天津直隶州升为天津府,府治设天津县,区境从沈庄、郭庄、瓦庄至季家楼、李公楼、王庄、唐家口一带隶属天津府,时为城郊13段。其四界为:由关汛起东至王庄、西至季家楼,南至海河沿。区境其余部分隶属天津县。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俄国沿海河向东南强占土地5911亩为其租界(含西区),原地域内的李公楼村、唐家口村被迫迁至京奉铁路以北地区,原盐沱被迫迁到挂甲寺村一带。

光绪二十八年(1902),海河裁弯取直,将原海河东岸区境内的挂甲寺、杨庄子等村裁至西岸(今河西区)。同年,比利时强划境内747. 5亩土地为其租界,除俄、比租界外,区境其余地域均为天津县东乡的一部分。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区境除俄、比租界外均为直隶省天津县辖地。

民国十三年(1924年),中国政府收回俄租界,设特别第三区,隶属天津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天津被定为特别市。区境除比租界外,特别第三区及沈、王、郭、瓦地区隶属天津特别市,时为公安五警区,其余地域隶属天津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中国政府收回比租界,设特别第四区,隶属天津市。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新划定市、县分界,区境除特别第三区、特别第四区及公安五警区和乡区一、五两所部分地域隶属天津市外,其余地域隶属天津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天津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成立伪天津特别市公署,并将特别第四区划归特别第三区兼管0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将东起东局子县界、南沿海河,西起东车站、北至大毕庄划为第七区二者均隶属伪天津特别市公署。其余地域仍归天津县管辖。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特别第三区、特别第四区合并,称特别第三区,其四界为:北沿京山线与第七区相接,西为海河,南至五经路,东与六、七区接壤;其余地域为第七区。其四界为:东邻东局子、天津县,南到京山线,东南至海河、天津县,西至火车站与特别第三区搭界。其余部分地域隶属天津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伪天津特别市公署将特别第三区按照普通区顺序改称为第十二区,隶属未变。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伪天津特别市公署统一市区区划,将第七区改称新四区,将第十二区改称新五区,均隶属伪天津特别市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区境区划、隶属均沿旧制。

新中国建立后,天津市定为中央直辖市,区境区划沿旧制。

天津河东区

1951年1月4日,天津市民政局公布了市区、郊区划界:四区以唐家口、复兴庄、东营门、王串场为界;五区以娄家庄、汪家庄、小孙庄、大直沽、玄帝庙为界。

1952年10月,天津市调整区划,将境内四、五区合并称第四区,此为区境单独设区级建制之始,隶属天津直辖市。

1954年10月20日,市政府将贾家沽道街道旧城防外特编间地区划归东郊区。

1956年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将以序数排列的行政区改为以地域命名,第四区因地处海河以东而得名为河东区。

1958年,天津市由中央直辖市划归河北省辖市,天津市随之将14个行政区裁并调整为8个。河东区地域系由原河东区全部、原东郊区大部分组成。其四界为:北与宁河县交界,南至海河,东与塘沽区搭界,西与河北区、河西区为邻,隶属河北省天津市。

1962年,天津市恢复4个郊区建制,将河东区原属东郊区部分再次划出,隶属未变。

1967年1月,天津市重新被定为中央直辖市,河东区隶属之。[2]

河东区行政区划

河东区区划沿革

1986年,河东区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54.84万人。区政府驻十一经路。辖郭庄子、沈庄子、李公楼、唐家口、向阳楼、大王庄、大直沽、大桥道、中山门、广宁路、郑庄子、二号桥、常州道、和平村、万新庄、昆仑路、香山道、盘山道18个街道,下设287个居委会。

1996年,河东区面积39.4平方千米,人口约62.8万人。辖20个街道:二号桥街道、鲁山道街道、盘山道街道、香山道街道、昆仑路街道、常州道街道、万辛庄街道、向阳楼街道、广宁路街道、中山门街道、大直沽街道、郑庄子街道、和平村街道、李公楼街道、唐口街道、大桥道街道、沈庄子街道、郭庄子街道、大王庄街道、天津铁厂街道。区政府驻十一经路中段西北侧。

2000年,河东区辖13个街道:大王庄街道、大直沽街道、中山门街道、富民路街道、二号桥街道、春华街道、唐家口街道、向阳楼街道、常州道街道、上杭路街道、东新街道、鲁山道街道、铁厂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河东区总人口720247人,其中:大王庄街道68812人、大直沽街道70294人、中山门街道79896人、富民路街道41672人、二号桥街道50580人、春华街道57809人、唐家口街道69905人、向阳楼街道61199人、常州道街道43398人、上杭路街道45470人、东新街道88890人、鲁山道街道15612人、天津铁厂街道26710人。

201?年,区政府驻地由大王庄街道十一经路70号迁至上杭路街道泰兴南路32号。

河东区区划详情

河东区地图

2016年,河东区区域面积39.63平方公里(不包括天铁街道)辖13个街道:大王庄街道、大直沽街道、中山门街道、富民路街道、二号桥街道、春华街道、唐家口街道、向阳楼街道、常州道街道、上杭路街道、东新街道、鲁山道街道、天津铁厂街道,有社区居委会154个、居委会筹委会(筹备组、家委会)8个。[3]

河东区地理环境

河东区位置境域

河东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境域为北纬39°04′7″~39°09′7″,东经117°11′7″~117°18′1″之间,是中心城区连接滨海新区的起始点,毗邻空港、海港,天津站交通枢纽坐落区内。隔海河与和平区、河西区相邻,向东与东丽区为伴,西、北与河北区相交。沿海河经济带8.28千米,天津中央商务区坐落其间。[4]区境距首都北京约120公里,距天津港约38.4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约7.1公里。[5]

河东区地质

河东区大部分地区为正常沉积地层。[6]

河东区地形地貌

河东区

河东区地势自西向东南逐步降低,坡降为1/6000。海河、月牙河、北排污河河道过境。[6]

河东区气候

河东区区境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季。[6]

河东区自然资源

河东区生物资源

河东区有白蜡、槐、椿、柳、杨、泡桐等,海河鱼类产量较多的有鲤、青、草、鲢、梭等鱼种。

河东区气候资源

河东区境内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属沉积盆地传导型,低、中温热水地热田。[6]

河东区人口民族

2016年,河东区常住人口97.61万人。人口中汉族为主体,另有回、满等40个少数民族。[3]

河东区经济

河东区综述

2018年,河东区生产总值增长2.5%,财政收入完成29.43亿元,其中税收占比85.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0亿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

河东区第一产业

河东区为天津市中心城区,故无第一产业。

河东区第二产业

河东区为天津市中心城区,故无第一产业。

河东区第三产业

河东区

2018年,河东区4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12个项目竣工,引进各类企业3639家,其中超亿元企业、项目10个,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364亿元,积极对接央企,承接首都功能转移项目签约协议额超过26亿元。盘活20座楼宇8.6万平方米,品牌调整率达到22%以上,金贸产业园区新注册企业78家,创新转型企业187家,全年新增民营企业4372家,新增民营企业集团2家。推动5家企业完成股改。[7]

河东区社会事业

河东区人民生活

河东区重要楼宇(6

2018年,河东区连续8年开展为残疾人办10件实事活动,全区已有22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实现社会化运营,创建了13个市级、9个区级美丽社区,提升改造大直沽、丽苑等5个菜市场,恢复4个菜市场功能,引进“农鲜超市”“蔬菜大篷车”、早餐示范店等一批社区商业便民设施。“创卫”工作持续深化,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规范管理“四小”行业。[7]

河东区文化事业

2018年,河东区举办第九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第五届直沽文化旅游节和2018京津冀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巡展,文化馆建设主体封顶,嘉华图书馆二期及10个街道图书分馆投入运营;推进档案馆库达标建设,完成《河东区志(1979-2010)》复审工作。[7]

河东区体育事业

2018年,河东区参加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举办了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10余项。为社区新装、维修健身器材1700余件,河东体育场改扩建主体工程进场施工。[7]

河东区教育事业

2018年,河东区完成东惠东康配套小学、幼儿园建设,太阳城地区配套中学开工建设,一〇二中、天铁二中被评为市级特色鲜明学校,七中、四十五中品牌高中建设顺利推进,启动学科领航教师培养工程。[7]

类别学校列表
高等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部分中学天津市第七中学
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
天津市第一〇二中学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
天津铁厂第二中学
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
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学
天津市第九十八中学
天津市第八中学

河东区科技技术

2018年,河东区新增科技企业178家,其中规模过亿元企业3家,新认定市级高技术企业32家。[7]

河东区医疗卫生

2018年,河东区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和非法行医专项治理,实施区域智慧门诊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医联体专家工作室”全覆盖,完成星级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工程。家庭医生有效签约近30万人,提供特需上门医疗服务1.5万人次。[7]

河东区社会保障

2018年,河东区完成了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的相关任务,实施河东区45项民心工程,实现新增就业4.8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4万元,累计发放低保、低收入保障金1.86亿元。[7]

河东区风景名胜

河东区

大直沽商贸文化旅游区,是天津市政府确定的发展天津海河经济的重要开发节点之一,“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大直沽地区是天津市的发祥地。[8]

荐福观音寺

荐福观音寺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中路27号,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荐福观音寺是由佛教荐福庵异地重建的新道场。位于小孙庄的荐福庵原是周馥的家庙,是河东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常住尼僧20人。[9]

海河公园

海河公园位于海河西岸,东岸自狮子林桥至月牙河,西岸自金钢桥至四新桥,1983年9月建成。1985年邓颖超为青年园题写了园名,1986年李先念视察海河公园题写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碑文,海河公园已成为天津的旅游热点之一。[10]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