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毕业证原版|样本|如何找绝对真实毕业证样本{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遵义医科大学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简 称
遵医(zmu)
创办时间
1947年
类 别
公办大学
类 型
医药
属 性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2)
省部共建高校(2016)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6)
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2017)
主管部门
贵州省。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9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
院系设置
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8个院(系)
校 训
明德笃学、求是致用。。1947年初,为支援东北解放战争的需要,辽东军区卫生部部长王布君遵照上级指示筹备成立了大连医学院,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医学院校。4月,学校更名为关东医学院。
1949年4月,大连大学创建,关东医学院被并入大连大学,改名为大连大学医学院。
1950年7月,大连大学撤销,成立大连医学院。
新蒲校区(16
1953年,学校成为卫生部直属高校。
1965年,为支持“三线建设”,改变黔北缺医少药的现状,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研究决定,将大连医学院整体南迁至遵义,并于1966年初着手筹建。
1969年5月9日,第一列南迁专列火车抵达遵义,从此,大连医学院更名为遵义医学院。
1980年9月,为支持大连医学院复办,教育部、卫生部决定部分遵义医学院职工陆续北调大连和沈阳。
1999年,学校开始与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01年,经贵州省批准,学校与珠海市正式签约建设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于2002年夏季落成并投入使用。
2003年9月,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人民医院正式挂牌为遵义医学院附属第五(珠海)医院。
2005年1月,学校创办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
2006年,学校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基地。
2008年4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
2010年8月,被认定为新增开展硕士推免生工作高校。
2011年,学校开始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麻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3]
2012年1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4]
2013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5年12月,学校启动校区搬迁工作,迁至新浦校区。
2016年6月,学校与中国高科集团签署合办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的协议。10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遵义医学院。同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5]
2017年,药学获得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临床医学获得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
2018年12月,教育部同意遵义医学院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6]
校园风光
遵义医科大学办学条件
遵义医科大学院系专业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8个教学院系,开办30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等6个学科门类。[2]
本部校区教学院系设置 | ||||
基础医学院 | 第一临床学院 | 口腔医学院 | 护理学院 | 药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管理学院 | 公共卫生学院 | 体育学院 |
麻醉医学院 | 检验医学院 | 医学影像学院 | 美容医学系 |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
法医学院 | 全科医学系 | 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 国际教育学院 | ----------[7] |
珠海校区教学院系设置 | ||||
基础教学部 | 第二临床学院 | 护理学系 | 生物工程系 | 口腔医学系 |
医学影像学系 | 外语系 | 人文社会科学公共教学部 | ----------[8] |
附属医院 | |
遵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9] |
本科专业名称 | ||
学科门类 | 专业名称 | |
医学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预防医学、精神医学、 儿科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物制剂、临床药学、 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助产学、临床药学、药学、药物制剂 | |
工学 | 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 | |
管理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
教育学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 |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心理学 | |
文学 | 英语、翻译、商务英语[10] |
遵义医科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7月,学校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9个
大连路校区(9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贵州省培育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11]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药学获得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获得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5个。[2]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转化医学、
新蒲校区(14
人文医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急诊医学、再生医学、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管理、麻醉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思想政治教育、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临床药学、制药工程学、护理学、药理学、制药工程学和医疗服务管理等[12]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公共管理、药学[3][13]
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一览表 | ||||
级别 | 称谓 | 学科/专科名称 | 获批年份 | |
国家级 |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麻醉科 | 2011年 | |
国家级 |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整形外科 | 2013年 | |
国家级 |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临床护理 | 2013年 | |
省级 | 省级临床重点学科 | 麻醉学 | 2011年 | |
省级 | 省级临床重点学科 | 消化内科 | 2011年 | |
省级 | 省级临床重点学科 | 胸心血管外科 | 2011年 | |
省级 | 省级临床重点学科 | 烧伤整形外科 | 2011年 | |
省级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 小儿外科 | 2011年 | |
省级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 呼吸(结核)科 | 2011年 | |
省级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 口腔科 | 2011年 | |
省级 | 省级临床重点学科 | 小儿内科 | 2014年 | |
省级 | 省级临床重点学科 | 神经内科 | 2014年 | |
省级 | 2016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心血管外科 | 2017年 | |
省级 | 2016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消化内科 | 2017年 | |
省级 | 2016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小儿外科 | 2017年 | |
省级 | 2016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骨科 | 2017年 | |
省级 | 2016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口腔颌面外科 | 2017年 | |
省级 | 2017年贵州省培育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神经内科 | 2017年 | |
省级 | 2017年贵州省培育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呼吸内科 | 2017年 | |
省级 | 2017年贵州省培育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儿科 | 2017年 | |
省级 | 2017年贵州省培育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口腔修复科 | 2017年[11] |
省部级重点学科一览表 | ||||||
级别/类型 | 重点学科名称 | 学科门类 | 获批时间 |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药理学 | 医学 | 2012年 | |||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 药理学 | 医学 | 2011年、1992年 | |||
麻醉学 | 医学 | 2012年、2006年 | ||||
内科学 | 医学 | 2012年、2002年 | ||||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 临床医学 | 医学 | 2016年 | |||
药学 | 医学 | 2016年 | ||||
基础医学 | 医学 | 2015年 | ||||
省级重点学科 | 免疫学 | 医学 | 2010年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理学 | 2000年 | ||||
口腔临床医学 | 医学 | 2002年 | ||||
外科学 | 医学 | 2014年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医学 | 2015年 | ||||
护理学 | 医学 | 2016年 | ||||
口腔医学 | 医学 | 2017年[14] |
遵义医科大学师资力量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090人,二级教授12人;具有博士
珠海校区(10
、硕士学位人数为855人,硕士生导师80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1人。学校教师中,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共6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核心专家共16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2]
珠海校区(12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肖建辉[15]
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丕荣、石京山、刘国雄、刘建国、刘琪、孙万邦、孙显明、朱青、何年馨、余志豪、李德俊、沈寅初、陈代雄、林世德、苟大明、俞安清、俞松、赵逵、诸先秋、钱民章、顾元华、商黔惠、崔瑞平、梁贵友、黄燮南、喻田、董德琼、薜黔、庹必光、肖建辉、王达利、龚其海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带头人:石京山、徐林、喻田
省级教学名师:万启惠、王平、刘建国、孙丽君、江波、江智霞、余丽梅、李啸红、钱民章、喻田、薛黔[16]
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肖建辉[15]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喻田、赵逵等
省级教学团队 |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
药理学教学团队 | 石京山 | ||
免疫学教学团队 | 孙万邦 | ||
口腔医学教学团队 | 刘建国 | ||
内科学教学团队 | 石蓓 | ||
麻醉学教学团队 | 苟大明 |
遵义医科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 个,省级特色专业 3 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项,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4项,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项目(含培育)项目19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共3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2]
国家级特色专业:口腔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护理学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4]
国家级精品课程:麻醉药理学
大连路校区(12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麻醉药理学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寄生虫感染与人体健康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遵义医学院——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省级特色专业:社会体育、公共事业管理、医学检验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贵州省卓越药学人才培养计划(药物制剂)、卓越医学影像医师、卓越口腔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麻醉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省级精品课程:麻醉药理学、生物化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免疫学、口腔内科学、护理学基础、妇产科学、外科学、公共体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科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珠海校区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口腔医学、麻醉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护理学、药物制剂、英语、医学检验技术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7-19]
教学成果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及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2]
校园风光
遵义医科大学学术研究
遵义医科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月,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技术平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基础条件平台1个、省级创新人才团队16个、厅级重点实验室5个、厅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厅级研究所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市级技术平台1个。[20-21]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基础药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特色民族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
教育部创新团队 |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 |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 | |
贵州省基础药理重点实验室 | ||
贵州省麻醉与器官保护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 |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 贵州省仿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 |
省级院士工作站 |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院士工作站 | |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院士工作站临床医学分站 | ||
省级科技合作基地 | 生物催化与手性药物合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省级技术平台 | 贵州省新药药理研究中心 | |
贵州省细胞组织库 |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贵州省中药民族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 | |
贵州省结核病综合防治2011协同创新中心 | ||
贵州省组织损伤修复与再生医学2011协同创新中心 | ||
省级基础条件平台 | 基于贵州结核病防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 |
省级创新人才团队 | 基础药理学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麻醉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免疫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耐药结核病基础与临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口腔疾病防治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特境微生物与昆虫药用资源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生物催化与手性药物合成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创面修复基础与临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淫羊藿开发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心胸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羊膜与骨髓干细胞基础与应用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胃肠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创新团队 | ||
贵州省小儿外科先天性疾病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贵州省眼科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
厅级重点实验室 |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微生物资源及药物开发特色重点实验室 | |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口腔疾病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 | ||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药物肿瘤防治特色重点实验室 | ||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特色重点实验室 | ||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脑科学特色重点实验室 | ||
厅级工程研究中心 |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细胞工程研究中心 | |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工程研究中心 | ||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免疫分子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 ||
厅级研究所 | 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 | |
市级重点实验室 | 遵义市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
遵义市特色病原生物防控及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 | ||
遵义市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 | ||
遵义市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 ||
市级工程研究中心 | 遵义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遵义市理化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市级院士工作站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士工作站 | |
市级专家工作站 | 遵义市口腔疾病研究专家工作站 | |
市级技术平台 | 遵义市药品与食品开发公共服务技术平台[20-21] |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成果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5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2项;近3年连续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
学校2012-2017年科研成果获奖名单 | |||
获奖名称 | 获奖类别 | 获奖时间 | |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
非霍奇金淋巴瘤病毒病因学、新类型、肿瘤坏死和预后10年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2年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2年 | |
肿瘤相关标记物在宫颈癌、乳腺癌中表达的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2年 |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术后血管再狭窄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
贵州及其周边地区野生鱼类新物种及部分类群的分支分析与dna多态性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3年 | |
锰对雄鼠生精与生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3年 | |
符号权力与自由幻象——中国礼物馈赠的符号权力分析 |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2013年 | |
cd4+调节性t细胞和tlrs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相关基础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4年 | |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4年 | |
肠粘膜上皮细胞碳酸氢盐分泌及其机制的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15年 | |
围术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集束化管理 | 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 | 2015年 | |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作用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5年 | |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5年 | |
外科皮瓣的基础研究及在手足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5年 | |
肠粘膜上皮细胞碳酸氢盐分泌的调节及其细胞分子机制 |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2015年 | |
真菌抗肿瘤天然产物的发现及高效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16年 | |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与结核病防治策略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6年 | |
肝衰竭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优化与推广 | 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 | 2016年 |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的污染调查和对子代健康危害及机制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6年 | |
精准影像及新技术在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6年 | |
吗啡精神依赖、戒断焦虑产生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6年 | |
细胞制剂与中药等防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6年 | |
氧化还原酶的筛选及其在手性醇和手性亚砜类药物中的合成应用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17年 | |
小儿血管瘤与血管畸形个体化精准诊疗策略及推广应用 | 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 | 2017年 | |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技术的优化与推广 | 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 | 2017年 | |
药物代谢及转运机制相关的中药毒性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7年 | |
难治性癫痫病生物学标记物及信号分子机制研究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7年[22] |
遵义医科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馆藏图书268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59余万册,电子图书109余万种);中外文纸质期刊13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70个,自建数据库8个。[23]
学术期刊
《遵义医学院学报》是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遵义医学院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主要设有专家述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调查报告、综述、学术动态、消息等栏目;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清华大学的《中国期刊网》和《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光盘、中国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华首席医学网、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以及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图书馆收藏和收录。[24]
校园风光
遵义医科大学合作交流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科研合作;发展留学生教育。[2]
遵义医科大学文化传统
遵义医科大学形象标识
校徽
遵义医科大学校徽图形设计为一只展翅欲飞的和平鸽,准确传达出校徽平安、和谐、发展的设计主题,同时凸现出以医学为主的新兴综合型高校的勃勃生机。和平鸽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具有国际通用性,图形的设计强化了受众对校徽寓意的识别,同时拓宽了校徽的传播空间。
校徽图案由遵义和遵医的拼音首字母“zy”并融入“义”组合变形设计而成,宛如展翅飞翔的和平鸽,蕴含着医学事业的真谛,充满着博爱与光明,孕育着健康和幸福。鸽翅向外延伸,形成展开的书本,体现了学校主题,鸽尾进行了夸张设计,线条形如直刺苍穹的字箭头,充满向上的动力和速度,象征遵义医科大学飞速的发展步伐和“争做一流”的广阔前景。“义”字的一点与“y”又组成一个雀跃的人,突出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更展示了遵医人勇于探索、不断攀登新的知识颠峰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以及昂扬向上、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从鸽头至鸽尾有机地连成一条飞速的旋弧箭角,既是“c”又更像“u”,c是college,而u是university,暗示学校努力向更高层次积极推进,实现更高的办学目标。[25]
校徽与文字
遵义医科大学精神文化
校训
明德笃学、求是致用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学校而言,德为育人之本;对学子而言,德为成人之本。治校之明德,既要法治,更要德治。教师之明德,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员工之明德,在于敬业爱岗、服务育人。学生之明德,在于懂得成才必先成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舒展的人、博雅的人、睿智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充满创造精神的人。寓意是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孜孜不倦地探求真理。
“笃学”:含义是 “博学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先贤们在《中庸》中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的几个递进的阶段。“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博学笃行”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崇高理想的人。博取知识、潜心实践、既是养成完满人格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笃学”是“求是”的路径。因为在求学向善的过程中仅仅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深思熟虑,自出心裁,独具慧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又能尽吾之力以行之。从“博学”到“笃行”,涵盖了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知、行、情、意、德等因素,既体现了继承往圣的历史传统,又可彰显开启来贤的实际功效,文理兼顾,这既是学校的发展现状,也是今天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求是”:语出(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文为:“修古好学,实事求是”,意思是指科学地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实实在在地办事。“求是”是治校和治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所谓求是,不仅仅局限于埋头读书或是在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精神还表现为奋斗精神、牺牲精神、爱国精神、革命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学校以此作为校训就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即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诚实守信,并注重求索真相,揭示规律并把握规律,追求真理,进行思想和理论创新,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知识,端正学风。“求是”还有求索的含义:表达了学校不论经历多少艰难,仍要坚持不懈地探求真理。求索的精神,是大学的精神。用求是的精神培养勇于求索的人,是大学的责任。求是的精神是科学的精神,它包含了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
校歌曲谱(2
“致用”:致,达到、为了。学以致用,学习的意义在于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和服务于实际生活。致用之学,即“实学”,就是“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说实话、干实事、务实际、求实效。这就是学以致用,匡世济民。致用的精神内涵是:1、务当世之务。提倡“道不虚谈,学贵实效,开物成务,康济时艰”;2、勇于任事的精神。就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避趋之”;3、倡导致力于创新的精神。主张独立思考,不蹈袭古人,贵在创新;4、注重调查研究,主张实事求是,深入实际,亲历亲为。
校训“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整体含义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德育放在首位,实事求是、教书育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倡导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品德,能力培养为重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在学习、技能等方面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实是求是、学以致用,力争在事业与品行方面达到最高境界。[25]
校风
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教风
严谨治学、术精行范
学风
勤学苦练、精益求精[1]
校歌
校歌(代)《托起生命的航船》,创作于2007年,寓意遵义医科大学仿佛一艘航船,1947年从渤海之滨大连起航,到1969年支援“三线”建设搬迁至历史名城遵义,2001年又在珠海开辟新校区的曲折的发展历程,谱写了一曲山海交响的乐章。[26]
遵义医科大学学校领导
遵义医科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何志旭 |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刘建国 | ||
党委副书记 | 田宗远、黄华玲 |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李正旭 | ||
副校长 | 李春鸣 |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王子正、蔡善君 | ||
党委委员、遵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 唐自力 | ||
党委委员、副校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 余昌胤[27] |
遵义医科大学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
党委书记 | 王辅民 | 1952.7—1958.3 | |
杜李 | 1957.11—1963.2 | ||
周洪生 | 1958.4—1968.10 | ||
王永新 | 1981.3—1983.12 | ||
李绍裘 | 1985.7—1986.7 | ||
王世荣 | 1986.7—1998.7 | ||
邵代富 | 1998.8—2004.1 | ||
杨晓苏 | 2004.2—2014.12 | ||
石京山 | 2014.12—2018.8 | ||
校长 | 王布君 | 1947.5—1948.4 | |
林士笑 | 1948.4—1949.3 | ||
沈其震 | 1949.3—1952.11 | ||
李震勋 | 1952.11—1958.4 | ||
周洪生 | 1958.4—1968.10 | ||
陈荣殿 | 1981.5—1983.6 | ||
李绍裘 | 1983.12—1991.4 | ||
余志豪 | 1991.5—1998.8 | ||
黄燮南 | 1998.8—2005.3 | ||
石京山 | 2005.4—2014.12 | ||
喻田 | 2014.12—2018.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