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m46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各个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m46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毕业证样本图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七所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被誉为“五院四系”的全国重点政法大学与“五财一贸”的全国重点财经大学。。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共同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校秉持“博文明理·厚德济世”校训,传承“希贤希圣·不舍昼夜”之精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17个一级学科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
博士点
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
博士后流动站
6个
校 训
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
校 歌
《给我一片天空》。简 称
中南大,zuel
创办时间
1948年(戊子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财经类、政法类
属 性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11工程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11计划展开
属性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11工程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11计划
2011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七校联合办学”[3]收起
所属地区
中国武汉
现任校长
杨灿明。。(1958—1978)[7]
1958年7月,教育部和司法部分别将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干部学校移交湖北省管理,湖北省将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干部学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组建湖北大学(今天的湖北大学是由原“武汉师范学院”改名而来,与原湖北大学并无关系),成为当时湖北省两所以“大学”命名的高校之一(另一所是武汉大学)。
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在极左错误路线的严重干扰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下,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在当时,北京被撤销停办的学校14所,中国人民大学首当其冲,而湖北大学的性质与其极为相似,所以湖北大学在1969年冬天也面临被撤销的局面。
1971年12月,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顶住压力,将湖北大学撤销政法专业,保留财经专业,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成为全国原有18所财经院校仅存的“两所”(辽宁财院、湖北财专)之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冬去春来
湖北财经学院时期(1978—1985)[7]
1978年,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领导,学院成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财经院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绽放曙光
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政法学院时期(1984—2000)[7]
邓小平为中南财经大学题写校名
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由司法部领导。
1985年9月,财政部下发“关于部属三所财经院校改变名称的批复”,湖北财经学院改名为中南财经大学。 1988年10月,学校建校四十周年,邓小平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为校园内的陈毅元帅半身铜像题写了“陈毅”二字。
1997年,学校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贸易经济学、投资经济学被批准成为财政部部属高校首批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数量位列部属高校之首[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继往开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0至今)
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原中原大学财经学院)与中南政法学院(原中原大学政法学院)共同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
2000年5月2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式组建。
2004年11月,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正式组建。
2005年9月,学校正式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11年5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重点表彰的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11年6月,学校正式跨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同年,经国务院批准,
三方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校正式建立研究生院。
2011年8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和emba项目通过国际mba协会(简称amba,世界三大商科教育认证组织之一)认证,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7所获amba认证的院校。
2012年5月26日,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部三类培养基地。
2012年7月25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建的“知识经济与法制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012年8月30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原财政部直属的财经类高校共建的“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012年10月23日,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2年11月15日,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格高校。
2013年3月2日,学校与财政部会计司、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15家协同单位共同组建“会计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1月4日,学校获得cfa协会正式认证,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7所获得该协会认证的大学。
2016年12月17日,2016中国智库治理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在“211”高校智库mrpa测评综合分排序中,学校以100分荣获第一名。
2016年12月23日,2016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在吉林大学召开,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0周年(1948-2018)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学校列入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8]
2017年11月16日,学校牵头发起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来自全国各地的46所综合类与财经类高校共同加入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学校成为该联盟的牵头和理事长单位,校长杨灿明出任首任理事长。[9]
2018年1月22日,学校申报的“新时代科技革命与知识产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111计划”。[10]
2018年10月2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办学条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授28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6]。先后聘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名[6]、“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2人获评“文澜学者”资深教授,12人获评“文澜学者”特聘教授,75人获评“文澜青年学者”[6]。
此外,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科领军人才,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来源:学校官网)
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余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全国高校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0人,湖北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8人,多人入选“中国重要审计学专家名录”,1人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人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6]。[12]
学校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师资,从全球著名学府聘请了多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波士顿大学苗建军获聘该校首位“楚天学者”,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李海涛等,并邀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granger)、芝加哥大学迈克尔·科诺利教授(michael connolly)等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以及刘鸿儒、李扬、吴晓求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作学术演讲及担任名誉教授、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12]
名师昔今
范文澜 | 刘炳炎 | 杨时展 | 易庭源 | 周骏 | 陈立国 | 赵德馨 | 吴汉东 | 郭道扬 |
汪海粟 | 张中华 | 赵曼 | 卢现祥 | 刘思华 | 谭寿清 | 张龙平 | 蔡次薛 | 朱新蓉 |
方世荣 | 刘仁山 | 陈小君 | 吕忠梅 | 古远清 | 齐文远 | 温世扬 | 赵凌云 | 杨灿明 |
吴晓求 | 刘鸿儒 | 李扬 | 张明楷 | 李海涛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院系设置
截止2018年10月,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6],硕士生8000余人,博士生13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余人,每年接受来华留学生400余人次,拥有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6]。
学校下设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mpacc中心)、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统计与数学学院等19个学院[6]。
学院 | 系所设置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历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系 |
哲学院 | 哲学系、政治学系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系、经济史研究中心 |
财政税务学院 | 财政系、税务系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系、保险系、投资系、金融工程系 |
法学院 | 理论法学系、 宪法与行政法学系、诉讼法学系、民商法学系、经济法学系、国际法学系、国际经济法学系 |
刑事司法学院 | 刑法学系、警事科学系、刑事政策教学与研究中心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系、应用英语系、日语系 |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系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系、营销管理系、经济贸易系、农业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系、物流与管理科学系、人力资源管理系 |
会计学院(会硕中心) | 会计学系、财务管理系 |
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 |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行政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 |
统计与数学学院 | 统计系、数学与数量经济系、大学数学教研中心、数理与金融统计学系 |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经济信息与管理系、安全与环境工程系 |
文澜学院 | |
知识产权学院 | |
mba学院 | |
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 |
中韩新媒体学院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建设
截止2018年9月,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6];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来源:学校官网)
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3个。[6]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法学(自定)[8]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经、法、管学科融通创新与社会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经济史
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房地产管理、投资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法律史、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企业管理、社会保障
湖北省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哲学、公安学、新闻传播
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13]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13]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政治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13]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税务、金融、保险、应用统计、国际商务、法律、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计算机技术)、工商管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资产评估、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社会工作、旅游管理、审计、公共管理[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11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3个基地,即“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设立了500多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011年学校即成立了创业学院,近年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0余项、校级项目490余项,实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0多项。[14]
创新人才实验区: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解纷专家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金融学院师生参加2013fma亚洲年会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法学实验教学中心、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知识产权教学团队、会计学教学团队、财政学教学团队、金融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社会保障学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会计学教学团队、金融学课程教学团队、财政学教学团队、知识产权教学团队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私法、高级财务会计、货币金融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审计学、市场营销、宪法学、财政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法学、社会保障、投资学、会计学原理、中国法制史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货币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学、国际私法、知识产权法学、民法学、宪法学、会计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审计学、中级会计学、市场营销学
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国家预算管理、经济地理与企业兴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组织行为学——如何有效管理员工行为、行政管理学
省级精品课程:国际私法、高级财务会计、货币金融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审计学、市场营销、宪法学、财政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法学、社会保障、投资学、会计学原理、中国法制史、经济史、民事诉讼法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对外贸易、政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中国财政史、行政管理学、大学英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中国税制、财务管理、房地产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国际贸易学、高级财务管理、经济数学基础、统计学、侦查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国家预算管理、农业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微观经济学、保险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会计学、商法学、宏观经济学
教学成果
2001年,余剑同学在2001年acca全球考试第一门课程中以93分荣膺全球第一名。2007年,海峡两岸大学会计辩论邀请赛总冠军;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中国赛区冠军;中国大学生版权保护辩论赛决赛冠军。2008年,熊好学同学获200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海峡两岸大学会计辩论邀请赛亚军;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何灵华入选奥运火炬手。
2010年,李敬超同学2010年两项发明获国家专利授权;第七届全国高校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全国决赛 冠军;唐斯同学获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国家特等奖;首届cga华南区英文辩论赛 top2。
2011年,凌珑同学获“微软杯”知识产权辩论交流赛最佳辩手称号;首届安永“明日商业领袖”案例分析大赛全国总冠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最优秀论文奖。
2012年,中国高校第六届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一等奖;中南财大学子受邀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十一次部长会议志愿者选拔大会;第三届“中公杯”未来公职领袖精英挑战赛全国总决赛总冠军;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全国决赛亚军;第四届法语戏剧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中南财大学子获全国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冠军
2013年,网中网杯财务决策全国十强邀请赛三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第十一届“中行杯”华中地区案例分析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金奖;第二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二等奖;中南财大学子受邀参加2013甲骨文全球大会(上海)志愿者表彰大会;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会冠军;第十届casc杯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国际二等奖;第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总决赛二等奖;2013年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2014年,第四届ima管理会计案例大赛华中赛区一等奖;学校三人入选首届“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活动;第20届"康腾杯"商业案例分析大赛全国决赛冠军;冯雷同学获2014年acca《中国税法》科目大陆地区第一名并入选香港acca财会精英培养计划;全国第一届大学生商务外语技能大赛总决赛三等奖;“二十一世纪路劲杯”互联网金融创新案例大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税收辩论赛亚军;全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冠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机构
协同创新中心[15]
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会计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知识经济与法制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中心[15]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经济管理行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国经济与会计监管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
“中意法学研究中心”在意大利成立
究中心、创业与就业研究中心、中国投资研究中心、公司治理与会计研究中心、现代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经济史研究中心、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研究所、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中俄经济与法比较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经济研究中心、法学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装备政府采购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人口与区域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wto与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湖北财政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金融研究中心、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反恐怖主义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湖北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研究所[15]
经济研究所、投资研究所、财税研究所、会计研究所、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所、审计研究所、财务管理研究所、民商法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所、国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所、知识产权法研究所、现代成本管理研究所、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所、政府科技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司法改革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府采购研究所、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土地经济研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分中心”成立
究中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所、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所、社区与社会工作研究所、公共监督研究中心、房地产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所、经济伦理研究所、港澳台经济研究所、中国财政史研究所、外国财税研究所、哲学研究所、民国史研究所、刑事科学研究所、宪政理论研究所、经济法研究所、欧洲法比较法研究所、民商法典研究所、军事法研究所、党史党建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环境资源法研究所、侵权行为法研究所、人权研究所、外国法研究所、应急法学研究所、现代行政法研究中心、婚姻家庭继承法研究所、警察科学研究所、犯罪与侦查行为研究所、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所、文化传播研究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涉法文学研究所、中韩日动漫游戏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农村贫困研究所、旅游研究所、医疗保险研究所、信息与计算科学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统计与社会调查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安全科学研究所、体育经济学与体育法学研究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研究院[15]
武汉发展研究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研究院、法律文化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研究基地[15]
新时代科技革命与知识产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基地[16]、科技金融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海南省政府会计实践基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成果
“十五”时期至2013年6月,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教育部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200余项,国家教育部、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司法部等科研课题600余项。2000年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20000余项,其中专著900余部、教材1000余部、论文17000余篇,在国外发表成果600余项。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学校共有33项获得批准立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22
杨灿明校长在acca全球发布会(中国站)上致辞
项,青年项目6项。立项总数在全国高校中并列第九,在本省中排名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目前学校共有 23个项目获得批准立项,其中面上项目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项,立项经费总额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度增长0.68%,立项总数也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度增长21%。
2014年,学校共有3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批准立项,立项率达到21.5%,高出全国13.6%的平均立项率近8%,立项总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七。
2013年,学校共有3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批准,其中3项重点项目,20项一般项目,15项青年项目,项目获批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批准,其中专项基金项目2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4项;21项成果获第八届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郭道扬教授、张红教授、王艳清副教授等多名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等中国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现有南湖校区逸夫图书馆、首义校区图书馆和南湖校区老图书馆(文溯楼)3座馆舍,建筑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约3000席。截至2015年12月底,馆藏纸本文献337.8万多册。 主要以财经、政法和管理类文献为主,覆盖人文、社科及部分工科专业。文献总量在财经及政法类院校位居第一,为研究级收藏单位。在订的中外文报刊达1994种。图书的品种和数量丰富齐全。收藏的报刊中,有解放前的重要中文期刊《新青年》、《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等,参考保存价值较高。收藏的古籍线装书及解放前的出版物数量较多,其中善本书有110种,较好的版本有明徐时泰东雅堂初刻《昌黎先生集》、明凌氏精刻朱墨套印《陶靖节集》等。此外,《四库全书》、《四部备要》、《四部丛刊》、《四库珍本》、《万有文库》等重要典籍亦有收藏。[17]
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
学校图书馆大力建设电子资源馆藏,目前已拥有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web of science平台(sci/ssci等)、science direct(elesvier)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期刊全文数据库、lexisnexis数据库、westlaw数据库等近80个中外文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数据库,为读者建立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数字图书馆。[17]
学校同时还设有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收藏了我国从古至今丰富的金融史料和珍贵的货币实物,存有藏品约4000余件,是宣传中国货币文化历史,进行钱币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基地。
学术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全国社科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主要刊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经济管理法律类文章。
《法商研究》:全国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研究数据库系统核心期刊、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合作
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
学校与财政部会计司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
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中国银行、渣打银行、招商银行、东风汽车集团、通用电气、奥迪公司、法国阿尔斯通电力、长江证券、腾讯公司、procter & gamble、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合作,还与全球最大的管理会计师组织—cima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在就读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硕士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学生提供部分科目免试的快速通道。 此外学校的金融学专业(cfa方向)实验班已获得cfa协会正式认证,于2009年开始招生。cfa协会认证的高校包括全球40个国家的148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中国大陆地区第7所获得认证的大学。
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合作举办欧洲学:比较法与欧洲法硕士学位教育项目[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统
校徽
校园文化(6
释义:校徽中间图案实体部分为“人”字,虚体部分为“文”字,表示学校人文社科类大学的性质。人形还表示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张开双臂以示开放办学,迈开双腿以示稳步发展。中间图案为一奋发向上的箭头,冲破内圈,表示“冲出中国、走向世界”,代表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人文社科类大学的奋斗目标。[19]
“1948”和“中国武汉”表示学校建校的时间和学校所在地点。
上半圈为邓小平题写的中南财经大学校名(政法两字为集字)。下半圈为校名英文,代表学校面向世界、建设国际知名人文社科类大学的奋斗目标。[19]
校训
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19]
释义:
知识渊博 缜密思维 识高才优 求真去伪
守身崇德 人格完备 报国为民 服务社会
办学精神
校内风景(12
砥砺德行 守望正义 崇尚创新 止于至善[19]
希贤精神
活泼创新 学以致用[19]
教育理念
为学为用 为效为公[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校领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任领导
校长:杨灿明[20]
党委书记:栾永玉[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任领导
中原大学[21]
校长:范文澜(1949—1951)
校长:潘梓年(1952—1953)
中南财经学院[21]
院长:马哲民(1954—1957)
党委书记:朱明远(1955.2—1958.8)
中南政法学院[21]
院长:李伯刚(1953.4—1955.10)
党总支书记:林山(1953.4—1955.8)
院长:李光斗 (1955.10—1958.10)
党委书记:李光斗 (1955.12—1958.8)
湖北大学[21]
校长 :孟夫唐 (1958.10—1966.6)
党委书记 :朱劭天(1958.10—1961.6)
主持工作副校长 :李光斗 (1958.10—1964.6)
党委书记 :李光斗 (1961.6—1964.6)
主持工作副校长 :林山(1964.7—1966.6)
党委书记 :赵抱一(1965.8—1967.8)
湖北财经专科学校[21]
主持工作的革委会副主任 :王平东(1972.2—1972.7)
党委书记 :张赤侠(1972.7—1977.11)
党委书记 :邓周立 (1977.11—1978.1)
湖北财经学院[21]
院长 :洪德铭(1983.5—1984.5)
院长 :何盛明(1984.5—1985.9)
党委书记 :邓周立 (1978.1—1985.9)
中南政法学院[21]
院长 :章若龙 (1984.8—1988.4)
主持党委工作的副书记 :罗雄辉(1984.8—1986.10)
党委书记 :厚大源 (1986.11—1997.9)
院长 :罗玉珍(1988.4—1993.6)
院长 :郑承泉 (1993.6—1997.9)
院长 :吴汉东(1997.9—2000.5)
党委书记 :郑承泉 (1997.9—2000.5)
中南财经大学[21]
校长 :何盛明(1985.10—1994.10)
党委书记 :邓周立 (1985.10—1986.6)
党委书记 :李渭清 (1986.6—1999.1)
校长 :汪行远 (1994.10—1999.1)
校长 :吴俊培(1999.1—2000.5)
党委书记 :徐敦楷(1999.1—2000.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
党委书记 :徐敦楷(2000.5—2011.11)
党委书记 :张中华(2011.11—2017.6)
校长 :吴汉东(2000.5—2014.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名校友
学术界 | |
姓名 | 职位 |
刘尚希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
何盛明 | 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财政学家 |
刘放桐 |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著名哲学家 |
王朝才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
王利明 |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会长 |
黄进 |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著名法学家 |
张明楷 |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刑法学家 |
张卓元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经济学家 |
樊丽明 | 山东大学校长,著名财政学家 |
贾新春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 |
王锡锌 |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
肖经建 | 美国消费者利益学会(acci)会长,罗德岛大学教授 |
吴联生 | 北京大学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
戴德明 |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 |
董晓朝 |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
张军 |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 |
余劲松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郝书辰 | 国家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局长 |
曹龙骐 |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院长,著名金融学家 |
刘炳炎 | 曾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 |
杨时展 | 历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武汉市政协副主席 |
周佑勇 | 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校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
李希慧 |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刑法研究所所长 |
耿建新 | 中国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 |
王竹泉 |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
王玉英 | 天津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
廖进球 |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
张蕊 |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会计学院院长 |
郭泽光 | 山西财经大学校长 |
王俊豪 |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 |
马明华 |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王善平 |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
曹诗权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 |
郑小英 | 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 |
党政界(中央系统) | |
姓名 | 职位 |
钱运录 | 原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贺铿 |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著名统计教育家与经济计量学家 |
王军 |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丁学东 | 国务院副秘书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余蔚平 | 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
李金早 | 国家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 |
孟建明 |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 |
冯惠敏 | 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组长、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
甘藏春 |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 |
米建国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副部级) |
于革胜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党组成员,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
徐晓 |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
刘中一 | 原农业部部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黄嘉华 | 原常驻联合国特派全权大使 |
李必达 | 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局长、公平交易局局长、企业注册局局长 |
杨景宇 | 原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 |
汪兴益 | 原财政部部长助理、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现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 |
王洪祥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
陈毓圭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郑振涛 | 中央纪委驻审计署纪检组组长、审计署党组成员、中共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
蔡玲 | 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 |
胡学好 |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 |
王卫星 | 财政部政策研究室主任 |
王建凡 |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 |
曾晓安 |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 |
杨保安 | 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巡视员 |
王瑛 | 财政部政府采购办主任 |
诸利明 | 财政部预算司巡视员 |
宋秋玲 |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 |
郜进兴 | 财政部预算司监察专员 |
贾荣鄂 | 财政部人事教育司监察专员 |
欧文汉 | 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 |
丁国光 | 财政部农改办副主任 |
王光坤 | 财政部驻北京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监察专员、党组书记 |
伍舫 | 国家税务总局财务管理司司长 |
刘贵生 |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局长 |
张新 | 金融稳定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兼上海总部副主任 |
张建军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长 |
熊良俊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局长 |
胡柏枝 |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驻湖北省监察专员 |
万存知 |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兼中国金融培训中心主任 |
潘卫红 |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 |
党政界(地方系统) | |
姓名 | 职位 |
关广富 | 原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孙志刚 | 贵州省委书记、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赵雯 | 上海市副市长、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副主席 |
王立科 | 江苏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兼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 |
王宁 | 四川省副省长 |
戴柏华 | 河南省副省长、党组成员 |
赵飞 | 天津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 |
黄楚平 | 湖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党组副书记,湖北省行政学院院长 |
杨云彦 | 湖北省副省长、省卫计委主任 |
段轮一 | 原湖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 |
李春明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 |
尹汉宁 |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
肖莺子 | 海南省委常委、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
蓝佛安 | 海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中共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
刘昌林 | 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中共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
谢培栋 | 湖北省人大副主任 |
章治文 | 湖北省人大副主任 |
翁行德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肖旭明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郭跃进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省科技厅厅长、民建湖北省委主委 |
李统书 |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
张坚 |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
靳军 | 湖北省检察院检察长 |
张正新 |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检察委员会委员 |
陈平安 |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
胡兴儒 |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
胡淑珠 |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
章新生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
李家国 |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原四川省地税局局长、国税总局农税司司长 |
沈昌发 | 湖北省省政协副秘书长,原湖北省粮食局局长 |
姚海瑜 | 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青海湖景区保护管理局局长 |
李道明 | 原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
邱创教 | 原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委常委 |
王峻 | 原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陈海波 |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省总工会主席,原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 |
孙亚 |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
贾红星 | 河北省科技厅厅长 |
欧阳卫民 | 广东省广州市副市长、党组成员 |
张思平 | 广东省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 |
郑人豪 | 广东省汕头市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
阮日生 | 原广东省湛江市市长,现任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
张美文 | 海南省万宁市市长,原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 |
高存山 | 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 |
蔡建明 | 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天水市副市长 |
汪剑平 | 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
蒋连生 | 广西省崇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
刘新勇 | 河南省鹤壁市委常委、副市长 |
杨绪春 | 湖北省襄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长 |
张扬 | 河南省开封市副市长 |
梁启通 | 中国民航总局中南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
刘初浔 | 原江西省农业厅厅长 |
徐唐先 | 原海南省财政厅厅长 |
范佑先 | 原江西省司法厅厅长 |
王光远 | 福建省工商联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主席、福建省总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
党政界(财税系统) | |
姓名 | 职位 |
王文童 | 湖北省财政厅厅长、党委书记 |
黄锦生 |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党委书记 |
刘铭达 | 广西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地税局党组书记 |
胡金木 |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
程安亭 |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
许建国 | 湖北省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
孙瑞标 |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
单晨光 | 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
张永祥 | 湖北省审计厅厅长、党委书记 |
左敏 | 山东省审计厅厅长、党组书记 |
李朝明 | 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 |
朱焕然 | 河南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 |
曾纪芬 | 广西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
吴振鹏 | 新疆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
文秋良 |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
杨楚潮 |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
张继民 |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
梁文贤 |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
刘明权 |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
覃先文 | 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
王陆进 |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
姚嘉民 | 海南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
刘自更 | 海南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
陈冬红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
钱永诚 | 广东省工商局副局长 |
叶青 |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
李新 | 广东省审计厅副厅长 |
张杰明 | 广州市审计局局长、党委书记 |
黄伟林 | 广州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 |
李和圈 | 郑州市国税局局长 |
金融界 | |
姓名 | 职位 |
王明权 | 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
田国立 |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
陈四清 | 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
朱小黄 | 中信银行行长、党委书记,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 |
孙建一 | 中国平安银行董事长、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非执行董事 |
姚中民 |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长 |
张响贤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总公司副总裁 |
郑先炳 | 香港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新江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
林帆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 |
雷祖华 | 原中国银行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首任行长 |
马明哲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
胡平西 |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原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 |
赵林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 |
朱琦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华商银行董事长 |
沈国军 | 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
潘岳汉 | 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 |
黄小汉 | 中国建设银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 |
晏加源 | 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中投证券研究所所长,交银国际(香港)研究部主管 |
汤小青 | 招商银行副行长、纪委书记 |
胡跃飞 | 深圳发展银行副行长、董事 |
孙树明 | 广发证券董事长,党委书记 |
田宇 | 中信产业基金总裁 |
邓晖 | 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
李光荣 | 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
张响贤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总裁、董事 |
孙兵 |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任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会长 |
关国亮 | 原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东方集团董事 |
孙建平 | 中国平安产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刘恒中 | 北美华人银行家协会董事会主席和会长,美国花旗银行集团全球决策管理部高级副总裁 |
黄海蒂 | 美国亚裔保险理财协会会长,美国宏盛保险与理财公司总裁 |
曹实凡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陈克祥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窦荣兴 | 中原银行董事长 |
陈剖建 | 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
曹大宽 | 先后担任海南汇通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财务部经理、副总会计师,长城证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
菅明军 |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李卫平 | 中国建设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中国建设银行职工监事 |
张良庆 |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 |
郑成新 | 中国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
吴德桥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监事、总裁办主任 |
商业界 | |
姓名 | 职位 |
郭凯天 | 腾讯高级副总裁,腾讯研究院理事长 |
祝九胜 | 万科总裁、首席执行官 |
王文金 | 万科执行副总裁 |
莫斌 | 碧桂园总裁、执行董事 |
邱火发 | 恒大集团常务副总裁兼恒大金融集团董事长 |
向群雄 | 中电集团副总经理 |
董明珠 |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
车建新 | 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梁允超 |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常文光 | 中金基业集团董事长 |
黄柏 | 中国长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印中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
管爱国 | 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
刘棠枝 | 创维集团总裁 |
彭辰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 |
楼永良 | 中天建设集团董事长 |
朱福寿 | 东风汽车集团总裁、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 |
高圣元 | 深圳控股集团总裁 |
王子林 | 中联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
王广西 | 永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郑燕明 | 常青藤医药联合体董事长 |
李绍烛 |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 |
陈月明 |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兼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
谭建生 |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汪洋 | 深圳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包德元 |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张洪恩 | 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
孟中泽 |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
成清波 | 深圳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梅权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李晓明 | 湖北人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
军政界 | |
姓名 | 职位 |
王立峰 | 武警指挥学院政委、少将 |
万东铖 | 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副部长,少将 |
赵飞 | 天津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 |
传媒界 | |
姓名 | 职位 |
邹贤启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湖北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 |
李洪波 |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 |
董向玲 |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裁 |
何杰平 | 中国财政杂志社总 |
万建民 | 《中国企业家》杂志副主编 |
(注:以上均为不完全统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区环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建设。“先说这皮肤较白妹子的一件吧,这件夏季装是明显的简约风格,有借鉴JilSander的简约元素,打造出一种新极简主义风格,夸张巨大的衣领也显得别具一格,但仍旧逃不出JilSander设计理念的套路。这件夏季装第一眼或许会让巴黎时装周的评委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仔细看看之后,借鉴元素还是太多,所以拿不到高名次。”只有这样子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自己了解到制作出来的毕业证会是什么样子,才能够享受到在这个方面的良好的帮助,从而为自己也都能够带来更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