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样板不同年份的样式,立即免费加入求职必备网。看看您认识哪些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样本。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截至2017年2月,学校占地面积501.6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00万元,设有7个教学系部,开设9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员工700余人,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万余人。[2]。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周逢春
校长:刘柏炎
高职专业
9个。简 称
益阳医专
创办时间
1950年
类 别
公立大学。。院系专业
截止2017年7月,开设有五年制高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和护理专业,三年制中专护理、口腔工艺技术、助产、医学检验、中医学(中西结合)、中医学(针灸推拿)、药剂等多个专业,升格为医专后我们将坚持以“立足益阳,辐射湘北,面向疫区、农村和社区,服务卫生事业”为办学指导思想,重点建设好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4个专科专业,还将逐步增设大专层次的血防、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益阳医专(原益阳卫校)自1965年始开办临床医学专业医士班;1978年与原湖南医学院益阳分院合并开办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班;1982年开办湖南省首批骨外科专业大专班;1992年通过湖南省卫生厅a级办学评估;2002年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联合开办骨外科大专班。
学校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医学类大专院校,开办3年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2013年增开临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6年通过临床影像放射技术专业设置评估。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每年面向全国招生约500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每年向全国招生约160人。
50余年办学,已向全国各级医疗机构输送优秀毕业生8000余人,大部分已成为各地州市、县(区)、中心卫生院、部队、厂矿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历届学生中均有专升本、及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继续学历提升的学生。
每届学生毕业时有对口湘南学院全日制专升本学历教育,推荐比例20%;非全日制对口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成人教育专升本学历教育;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继续报考硕士研究生。每届学生均有10余名大三学生直招应征入伍成为部队医疗士官;毕业一年后可报考国家助理执业医师。随着国家医改政策和全民医保政策进一步推进,临床医学类大专学生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就业形势进一步看好。
学生在校期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国家贫困生助学金”等多项助学资助。
临床医学系2009年被定为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培训基地; 2012年被定为湖南省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单位; 2013年被定为湖南省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国家卫计委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大专层次“3+2”规范化培训基地。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等医疗卫生服务;可专升本或参加国家医学类大专“3+2”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一年后可报考国家助理执业医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从事各级医院临床康复医学科工作、康复医院(中心)、工伤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机构康复部(社区康复站)和疗养院工作等。可专升本或毕业一年后报考各类康复治疗师。
临床影像放射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从事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及县级以下放射科x线摄影、ct、mri、dsa、影像核医学操作技术人员、超声操作技术人员、社区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技术及诊断)。[3]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验系
2010年4月,我校在30多年医学检验中专办学的基础上,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设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普通专科,同年7月开始大专招生。现有三个年级注册在读大专生293名,首届56名学生已经毕业。
为加强专业建设的管理,学校分别于2010、2011年批准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检验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智囊团和指导机构,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检验系由病原生物与免疫、生化和检验3个专业课程教研室组成。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由具有丰富教学与临床经验的教师担任。他们能胜任教学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日常教学运行管理任务。
我们的办学思路是,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改革为核心,以师资与教学条件的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毕业生适合社会需求。
毕业生职业定位为各级各类医院、尤其是社区乡镇医院检验科、生物技术公司实验室等岗位工作群;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履行医学检验技术岗位职责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突出高职高专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我们采用了“2+1”和“4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2+1”指三年制普专的第一、二学年在校内和学校附属医院学习,最后一年去医院检验科进行毕业实习。“4融合”模式指,一是专任教师的角色与检验医师的角色相融合,许多老师一放下课本就去检验科上班;二是教学内容与检验科的任务、开展的检验项目相融合;三是考核考试的内容形式与企业或行业的标准,以及国家医学检验人员职称考试内容形式相融合;四是重新设计和布置校内实训室,力图使校内实训环境与检验科职场环境相融合。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制定了师资队伍“十二五”建设规划;二是切实落实规章制度,如落实在岗培训制度,三年来我们对所有教龄3年以下的年轻教师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在岗培训,对所有开新课及新上课的老师实行试讲制度;又如落实教师科研制度,三年来有48人次了加入课题组。三是检验系组织所有老师参加校本教材、教学参考书的建设。
整个教学团队有27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20名,兼任教师7名。专任教师中,本科与研究生之比为3:2;职称高、中、低之比为3:4:3;11人为双师,占55%;有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名,省级青年教学能手3名,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冠军3名,亚军2名,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师德标兵、校级十佳教师各1名;有2012年度学校优秀实验室评比第一名1个;2010年以来主持完成或在研市厅级立项课题7项,主编并正式出版专业或专业基础学科教材5本,副主编或参编教材6本,发表学术论文31篇。
(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三年来共投入专业建设经费380多万元。现有馆藏专业图书7400册,专业期刊8种。已经建成三个专业实训平台:一是校内实训平台,有9个专业实验室,使用面积104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500多万元,场地仪器设备设施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二是校内课间见习与综合实训平台,设在我校附属医院检验科。三是校外实训实习平台,有21家二甲以上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其中市外17家,市内4家。市内4家实习医院除承担毕业实习外,还承担教学计划内临床见习、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教师实践技能培训任务。
三、教学运行与管理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构建了适应临床检验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分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毕业实习五个模块。课程体系中我们加大了实践教学课时的比重,2010级实际完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1:1.8,与国家级示范医专——天津医专的检验专业相当。
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好地符合临床实际的需要,有些老师围绕临床检验项目、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有些老师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如补充企业、行业标准、国家医学检验人员职称考试内容、检验医学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方法。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老师们认真学习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比较熟悉各种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对适合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教学做一体法、pbl教学法、讲授结合启发式教学法等运用较为熟练,效果比较好。
升专以来,我校所有教室和一部分实训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举办了多届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与比赛。检验系各教研室积极参加,同时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统一制作了各门课程的ppt课件,目前普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实践教学改革
校内实训项目有100多项,全部由本市检验学界的专家筛选确定,其中综合实训项目占有较大的比例,也开展了创新性项目。我们制定了递进性技能训练计划,以社会实践为例,新生入校的第一天起,我们要求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理念,在校学习两年的所有寒暑假必须去检验科参加社会实践。第一学期的寒假为认知性见习,从第二学期起,要逐步学会做人做事。
(四)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有制度,有落实,双周三下午为业务学习时间,各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
(五)教学管理改革
检验系三年来扎实抓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各环节的质量、抓教研教改、抓一、二、三课堂的建设、抓学习型支部与教研室的建设,各项工作成绩比较突出,受到师生好评。校系两级都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督查机构,落实有关制度,学校每个学期进行期初、期中和期末三次教学检验,检验系及各教研室次次评为优秀。
四、人才培养质量
检验系承担了一课堂全部专业课的教学;在二课堂举办了各种报告会、学术讲座,组织知识技能竞赛;三课堂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做计划、组织实施和进行检查总结。此外,检验班班主任全部由专任教师承担。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主要表现在:
(一)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
2010级学生临床检验基础、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等专业课考试成绩中等偏上;微生物检验平均分良好;各学科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100%,在各实习基地反映首届实习生动手能力普遍校强,受到带教老师的好评。
(二)综合素质好
所有学生在校品行表现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实习生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学生身心健康。
(三)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对专业满意率高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无一人辍学。
(四)就业率高
根据2013年年底,我校201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已有近90%的学生已经就业,另有10%学生继续深造。[4]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我校护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50年建校开始设有护理专业。2007年经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一所公办普通专科学校。护理系现设有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分为三年制专科和五年制高职两个层次。同时与中南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护理自考本科。
(二)骄人成绩
我系在67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多次取得骄人成绩。
学校升专前曾经在湖南省中等卫生学校统考中创下五连冠的辉煌历史。
2009年护理专业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10年《护理学基础》课程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
2012年我校成为湖南省助产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理论教学基地。
2013年护理实训中心成为湖南省创新实训基地。
2015年、2016年周红、黄婷和王瑞花同学在湖南省护理技能竞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何求、昌纯英、陈烨被评为省优秀指导老师。
2016年护理系党总支荣获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团总支荣获共青团湖南省委“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2016年天使之翼“康复我帮你”荣获省首届志愿服务大赛银奖。
2016年15级男生张磊、余海铨在湖南省首届男护ppt授课大赛中进入决赛并荣获优胜奖。
2016年开始打造湖南省第一个男护品牌,“康雅男护班”走进社会视野。
2017年开始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联合培养重症监护专科护理学生。
长期以来护理系教师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2011年至今我系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益阳市科研项目10余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项目3项,发表统计源以上期刊论文百余篇,主、参编教材30余本,《产科护理》、《内科护理学》成为校级精品课程;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奖13项,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益阳市科技进步奖2项。
2011年以来我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护理人才。每年在校获得自考本科学历的学生有80%。每年专科护生护士执照考试通过率均在90%以上,2017届毕业生护士执照考试通过率达95%,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2017年护理专升本录取率为全省第一。
(三)现任领导
李镇麟,护理系主任,主任医师,全面负责护理系行政工作。
陈西玲,护理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全面负责护理系党务工作。
易淑明,护理系副主任,教授。
贺旭,护理系副主任,博士,讲师。
王伟俊,护理系综合办主任,硕士研究生。
(四)机构设置
护理系设有综合办公室、基础护理教研室、内科护理教研室、外科护理教研室、妇产科护理教研室、人文护理教研室。
(五)师资队伍
教研室主任简介
杨石麟,人文护理教研室主任,教授。
何求,基础护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莫颖莉,内科护理教研室主任,博士,讲师 。
陈烨,外科护理教研室主任,讲师。
李海燕,妇产科护理教研室负责人,讲师。
护理系现有专职教师51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29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6人,8人攻读硕士学位。国内访问学者2人。在我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有11人次青年教师获得一、二、三等奖;周正翔老师获得首届湖南省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竞赛三等奖,刘志攀、王菊辉在学校第八届教学比武中荣获2个二等奖。刘志攀进入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竞赛复赛。李鹏老师荣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
护理系现有专职辅导员10人,均为大学本科学历,3人攻读硕士学位。
(六)教学条件
护理系拥有先进的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设备。现有多功能示教室4间,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比例达100% 。护理专业实训室建筑面积4057平方米,其中,护理技能实训中心1978㎡,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一千万余元,已成为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实训中心,主要用于基础护理、护理人文实训;临床护理实训中心建筑面积2079㎡,用于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中医护理、五官科护理实训课的开设。
我系校外实习基地有104所,分布全国各地,均为技术力量较强、设备比较先进的二级甲等或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有包括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江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多家全国知名医院来我系挑选优秀人才。这些临床实习基地既充实了学生的实习场所,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5]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有30年的办学历史,是学校的品牌特色专业。口腔医学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人才质量为根本,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口腔医学专业,积极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临床思维、实践创新能力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
口腔医学系下设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3个教研室,经过扎实的教学实践和锻炼,培养出一支学历层次、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12人,13人为“双师型”教师,湖南省执业医师考官4人,系主任刘友良为益阳市自然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益阳市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近年来主持校级精品课程1门;承担省级科研、教改项目15项,厅(局)级项目10项,校级项目3项,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2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20部,获益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学校长年聘请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唐瞻贵教授担任口腔医学系顾问和客座教授。
口腔医学实验中心设有口腔内科实验室、口腔综合技能训练室、口腔修复实验室和口腔临床示教室等专业实验室,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共有牙科综合治疗椅、口腔临床教学模拟系统、技工台、铸造机、烤瓷炉、显微镜等实验教学设备1000余台(件)。其中口腔临床教学模拟系统的应用使学生在校内即可完成口腔临床操作技能的基础训练,保证了口腔医学专业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高标准要求,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内在质量。坚持校企联合办学,是学校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和发展的办学思路。
为加强临床教学工作,学校成立了益阳医专附属口腔医院,这是口腔医学专业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服务性实训基地。附属口腔医院是一所集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治、预防、保健和口腔医学教育、科研于一体的二甲口腔专科医院、益阳市重点学科、市示范劳模创新工作室、国家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窝沟封闭)定点单位、国家口腔健康教育基地。成立近三十年来,秉承“微创”、“精准”、“无菌”、“环保”理念,依靠严谨的管理、一流的团队、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每年技术创新10余项,已发展成为市内一流、省内知名的口腔医院。除开设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牙科、口腔颌面外科、修复科和正畸科等各科的一般服务项目外,还能规范地进行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服务项目,如数字化导板种植技术、现代根管治疗、牙周病序列化治疗、铸造烤瓷修复、精密附着体修复、方丝弓直丝弓矫治技术,牙齿美白等。
口腔医学目前开设有三年制口腔医学大专专业,近几年每年平均招生200余名,每年在校学生400余名,实习生200余名,多年来已累计为全国各地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5000名,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100%;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达到92%;学生大专毕业后还可以参加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专升本考试继续深造,获得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2016年口腔医学专业专升本录取率名列全省同类考试第一名。
口腔医学系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将围绕学校发展规划,遵循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快建设步伐,争取医、教、研总体工作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打造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口腔专业而努力。[6]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筹建于2008年,目前有药学、中药学和中专药剂三个专业。下设有药学、药理学、化学三个教研室。主要承担药学、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及护理学、临床医学、助产、口腔、检验等专业的药理学和四大化学的基础课程。
现有教职工21人,其中博士(含博士在读)2人,硕士(含硕士在读)10人;教授3人,副教授、副主任药师5人,讲师5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9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师资队伍的建设能满足药学专业教学的需求。
近3年来,药学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校级课题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各类论文40余篇,主、参编教材6部。
药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硬件建设初具规模。现有大型仪器设备155台(件),药学实验室29间,实验室面积1710平方米,实验室条件齐备,能满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
现在药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有20所,其中实习医院17所,制药企业实习基地2所,医药公司1家,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根据药学专业教育的特点,将取得将技能资格鉴定(如医药商品购销员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野外采药实习的训练,对学生实行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
药学系机构:现有主任、副主任各一人。
现任领导:
主任:王强
副主任:邓凤君
系部秘书:曾明慧[7]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专科) |
护理系 | 护理 |
药学系 | 药学、中药学 |
临床医学系 | 临床医学 |
基础医学部与检测系 | 医学检测技术 |
口腔医学系 | 口腔医学 |
公共课部 | ● |
(资料来源[8])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
截止2017年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7人,其中67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10余人;另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8人,外聘兼职专家20人,并聘有专职外籍教师。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科建设
项目名称 | 课程名称 | |
省级特色专业 | 护理 | |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 | 口腔医学、药学 |
(资料来源[9])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教学
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57年来共为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合格的医药卫技人员,他们的身影活跃在三湘四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大多已成为当地的医疗骨干。在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省统考中学校曾荣获“四连冠”;在近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中合格率亦名列前茅,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多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80多个实习基地遍布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江苏、福建、四川、海南及省内各地医院。解放军301医院、303医院、海军总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南方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等部队和地方的知名医疗单位每年定期来校选拔实习生和毕业生。
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业、实习基地达159家,遍布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江苏、福建、四川、海南及省内各医院和解放军301医院、303医院、海军总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南方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等部队医院。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环境图片(16张)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环境
学校位于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历史文化名城益阳,占地面积501.6亩,有教职员工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41人。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教学
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药等专业,在校大专学生6000余人。建有医学形态实验室、医学机能实验室、护理(助产)实训中心、临床医学(血防)实训中心、口腔医学实训中心等现代化实验实训中心。拥有三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和一所省内知名的附属口腔医院。护理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并开办了“康雅男护班”,着力打造湖南省男护品牌;学校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专业国家项目“3+2”大专全科医生规范培训基地;口腔医学和药学专业是湖南省“十三五”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度学校当选首届微信票选“湖南最美高校”。
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实习就业基地遍布湖南、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海南和解放军各大军区医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10]
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57年来共为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合格的医药卫技人员,他们的身影活跃在三湘四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大多已成为当地的医疗骨干。在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省统考中学校曾荣获“四连冠”;在近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中合格率亦名列前茅,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多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80多个实习基地遍布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江苏、福建、四川、海南及省内各地医院。解放军301医院、303医院、海军总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南方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等部队和地方的知名医疗单位每年定期来校选拔实习生和毕业生。
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业、实习基地达159家,遍布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江苏、福建、四川、海南及省内各医院和解放军301医院、303医院、海军总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南方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等部队医院。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总面积5051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近28万册,现刊500多种。有万方知识服务平台和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等数字资源。馆藏结构合理,形成了以医学专业文献资源为主体、其他各类文献资源作补充的馆藏体系。基本上能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满足教学、科研和医疗的需要。
馆内设有办公室、采编室、医学书库、社科书库、文刊阅览室、医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外文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阅览座位854个。每周开放时间达70小时以上。
馆内实现了图书采编、流通、检索等自动化,同时也实现了图书藏、借、阅一体化。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是本馆的服务宗旨,本馆正在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力度,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11]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师生活动照(15张)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术科研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