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楚雄师范学院|历届毕业证|毕业证样本fya的最新动态,查看楚雄师范学院|历届毕业证|毕业证样本fya毕业证样本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请适合您的职位,该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楚雄师范学院前身为1978年建立的楚雄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并入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此基础上,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楚雄师范学院。[2]楚雄师范学院(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是云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楚雄市,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1]。书记:张劲松
校长:罗明东。简 称
楚雄师院,cxnu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师范类。。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1月,学院下设人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研究部)、体育与健康学院(公共体育研究部)、高等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14个教学单位,开设5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3]
专业设置 | ||
学院 | 专业 | 学制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人文教育 | 四年 |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年 | |
社会工作 | 四年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
统计学 | 四年 | |
应用统计学 | 四年 |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物理学 | 四年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化学 | 四年 |
生物技术 | 四年 | |
科学教育 | 四年 |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网络工程 | 四年 |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年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四年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
泰语 | 四年 | |
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 | 地理科学 | 四年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四年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四年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市场营销 | 四年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
贸易经济 | 四年 | |
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四年 |
教育技术学 | 四年 | |
小学教育 | 四年 | |
应用心理学 | 四年 |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体育教育 | 四年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四年 | |
艺术学院 | 音乐学 | 四年 |
音乐表演 | 四年 | |
美术学 | 四年 | |
环境设计 | 四年 |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
雕塑 | 四年[3] |
楚雄师范学院师资力量
根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758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博士、硕士400余人,正高级、副高级职称人员237人,其中二级教授6人;有云岭学者1名,云岭教学名师1名,云南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1名,省级高校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1]
云南省级高校名师:何萍、徐成东、张洁、司民真、曹晓宏[5]
云南省级教学团队 |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
电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团队 | 何永泰 | |
传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教学团队 | 陈永香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团队 | 王锡林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何萍 | |
汉语言文化教学团队 | 曹晓宏[3][5] |
楚雄师范学院学科建设
根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省级规划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1]
重点学科 | |||||
序号 | 学科名称 | 建设类别 | 负责人 | 建设批次 | |
1 | 民族学 | 省级“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 杨甫旺 | “十二五” | |
2 | 物理学 | 省级“十二五”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 | 司民真 | “十二五” | |
3 | 生物学 | 省级“十二五”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 | 范树国 | “十二五” | |
4 | 中国语言文学 | 省级“十二五”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 | 曹晓宏 | “十二五”[6] |
楚雄师范学院教学建设
根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云南省级重点专业1个,云南省级特色专业3个,云南省级应用型本科转型专业1个,云南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云南省级精品课程6门,云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云南省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1个在建)。[1]至2018年,学校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主持7项,参与1项)。[3]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
云南省级重点专业:小学教育
云南省级应用型本科转型专业:教育技术学
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云南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建)
云南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云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物理、光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云南省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大学物理、光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网络[3][5]
楚雄师范学院学术研究
楚雄师范学院科研机构
根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3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校县共建研究基地2个。[1]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团队、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团队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云南省高校光谱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滇中民族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云南省高校“网络与分布式系统”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特色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科技创新团队[7]
楚雄师范学院科研成果
2015-2017年,学院教师获得科研立项236项,其中国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66项,横向课题18项,地厅级项目55项,累计立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046.23万元,年科研经费2.58万元/人;发表学术论文1459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43篇,三大检索收录74篇,出版专著、教材119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申请国家专利28项,授权23项。[8]
2017年度,学院教师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12项,横向项目3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项;公开发表高质量论文46篇(cscd收录2篇,cssci收录2篇,i收录4篇,sci收录8篇);教师出版专著20部;获专利授权12项。[3]
楚雄师范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底,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有纸质藏书96万余册(包含各二级学院资料室图书),电子图书91万余册,各类可用数据库50余个(其中购买的有21个,自建5个,其余为共享或试用数据库),有纸质报刊2000余种,电子报刊12000余种,建成了《彝族文化数字资源平台数据库》、《彝文古籍数据库》、《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西南彝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楚雄优秀文化作品数据库》,收有珍稀彝文古籍100余件,建成“四库系列精品文献库”和“彝族文献资料室”,收藏《四库全书》文献和彝族文献。[9]
学术期刊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前身是《楚雄师专学报》,期刊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主要栏目有历史研究、地理·旅游、计算机等。[10]
2010年,《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学报”。2012年7月,在全国第二届民族系统联络中心组织的第二届评奖(2011年度)中,《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优秀学报;《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研究》专栏被评为优秀栏目。[11]
楚雄师范学院合作交流
2017-2018学年,学院先后与临沧市人民政府、楚雄高新区、楚雄州地方志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楚雄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楚雄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获得“一卡通”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资金950万元。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楚雄州变压器有限公司、云南中广核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2017-2018学年,学校共招收美国、泰国、蒙古、老挝、伊朗等国长短期留学生101人。接待来自美国、加拿大、泰国、缅甸、台湾、老挝等国内外高校来访团队19个,162人次,聘请外籍教师1人。组织教师出国出访团队12个,25人次,组织学生出国出访团队5个,82人次。签署学院级合作协议2份。[3]
截至2018年11月,学院与县级以上政府签订合作协议4家,合作政府部门、单位24家;与34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不包括单一的实习基地);与10家国内合作院校开展合作项目13项。与国外20所大学保持合作关系。[3]
楚雄师范学院文化传统
楚雄师范学院学院标识
校徽
校徽的基本构图原理:1、校徽以“雁塔”、“大雁”、“书”、“阶梯”为原型设计构成校徽图案主体。2、以“笃学尚行,扬美崇善”校训,小篆字体为设计组合元素。3、主体文字,中文为楚图南书法。
校徽的基本象征意义:1、主体图案包含“雁塔”、“大雁”、“书”、“阶梯”原型。楚雄师范学院标志性建筑——“明代古雁塔”,蕴含学校发展建设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大雁”、“书”、“阶梯”蕴含楚雄师院人用知识、智慧和汗水,执着不懈,拾阶而上,勇攀高峰的精神。2、小篆字体构成的校训组合元素,蕴含师生秉承校训追求真、善、美的不懈理想。
校徽颜色:红色象征活泼、热情、激情,饱满充实。蓝色象征致远、智慧、宽容、永恒。[12]
校旗
学校校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央位置印有校名,并配以学校徽志。[2]
楚雄师范学院精神文化
校训
笃学尚行,扬美崇善
“笃”:即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笃学尚行,扬美崇善”这八字校训,是对楚雄师范学院办学追求和办学精神及对师生基本要求的高度凝炼和概括,它充分体现了做人、做事和治学的高度统一,蕴含着真、善、美的圆融,引领了德才兼备与知行合一的方向,既包含了大学的共性追求,又彰显出学院鲜明的个性特质,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显示出了强烈的时代精神。[12-13]
校歌
《贺新郎·雁山魂》 曹晓宏作词,陈勇作曲。[2] 万仞横空立。 望边城,山河秀丽,风光如织。 红土金沙桃李艳,点染千般物色。 杏苑里,人文未息。 学子莘莘书声朗,铸精神旷代响琴瑟。 雁阵起,弦歌急。 南滇一柱凌云笔。 赋新篇,笃学崇善,只争朝夕。 如切如磋如琢磨,要续千年血脉。 莫止歇,书山拾级。 堂舍青灯观天地,共苍生社稷同休戚。 路且远,光阴迫。[14] | 校歌 |
校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