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t8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t8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各个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样本图片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文名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成立于

2004年12月22日。教职工

98人

在校学生

1172人。。中国语言文学系

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成立于 1956 年, 1997 年与原青海教育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合并,组建成新的青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目前设有 11 个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

组织生活会剪影

古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文学教研室、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外国文学教研室、文艺理论教研室、民俗学教研室、写作教研室、教材教法研究室、出版、播音与主持艺术。有 4 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兼非师范类)、汉语言(对外汉语, 2005 年起招生)、出版、播音与主持艺术,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全系现有教职工 56 人,平均年龄 41.6 岁,最大 58 岁,最小 27 岁。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54 人,占教职工总数的 96% ,其中教授 19 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 35% ,副教授 17 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 31% ,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人,硕士生导师 10 人,省级骨干教师 4 人,校级骨干教师 6 人。拥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 37 人(含在读人员) , 占专业技术人员的 67% ,其中硕士 29 人(含在读硕士 9 人)、博士 8 人(含在读博士 5 人)。近年来,我系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仅 2008 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4 项,省级项目若干项。

中文系现有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民俗学、汉语言文字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5 个硕士点,其中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已连续招生 7 届,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明清文学、近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五个方向。民俗学硕士点从 2004 年正式招生。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从 2007 年起正式招生,现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两个方向。古典文献硕士点从 2007 年起正式招生,现有西北文献学、藏族文献学两个方向。 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 900 余人,硕士研究生百余人。系主任:赖振寅教授。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媒学系

人文学院新闻传媒学系是青海师范大学最年轻的系之一,是在2003年成立的原汉语言文学系新闻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掌握国家政策法规、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网络时代的传播技能,具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出版、宣传部门从事、记者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下设新闻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新闻学概论、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写、新闻、新闻摄影、新闻评论学、网络新闻学等。现任系主任:任碧生。系下设写作和新闻理论两个教研室。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创立于 2004 年 12 月,它是在原历史与社会学系的基础上成立的,2001年在原历史系新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并于2002年开始招生。是青海师范大学最年轻的系之一。经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优化了课程设置,不仅建立起了符合专业要求的教学体系,而且还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社会学系现设有两个教研室:社会工作教研室、社会学教研室。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

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非物质文化研究所)成立于 2004 年 6 月, 2004 年 12 月学校组建人文学院,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成为构成单位之一。下设民俗文化史研究室、藏族文化研究室、区域史研究室、方言研究室、古籍整理研究室和青藏文化图书资料中心。副所长:安海民教授、米海萍教授。本所以科研为主、兼研究生和本科教学的处级建制单位。立足青海,放眼国内,依靠地处高原的地域优势和自身科研实力,开展对青藏高原世居各民族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具体侧重于民俗学、民族学、民族史等方面。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现任领导

人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杜常顺 教授

总支书记、副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赖振寅 教授

副院长兼新闻传媒系主任:任碧生 教授

副院长兼社会学系主任:邓智华 副教授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业介绍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 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或海外华人、华侨进行系统的汉语技能教学,以及汉语理论知识教学的本科学历专业。培养能够使用流畅的汉语,有一定听说、读写、翻译的能力,了解汉语特点和中国文化,并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适应现代国际社会所需求的能够运用汉语从事汉语教学、翻译、管理等多种工作的汉语人才。

二、基本要求:

1 、能掌握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能掌握综合运用汉语的基本技能,能够流利地使用汉语;

3 、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4 、具有运用汉语从事汉语教学以及进行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实际能力。

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四、修业年限:四年。

五、学分要求:142学分。

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七、主要课程:

口语、听力、基础汉语读写、汉语精读、汉语泛读、汉语写作、报刊语言、新闻听力、语法、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作品导读 等。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胜任中等学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基本培养规格:

1、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

2、具有正确的文艺学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具有解读、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设计和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重视传统文化,注重师范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结合,具有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够了解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应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3、具有一定的哲学、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视野宽广、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毕业时通过国家四级英语水平考试;熟练地运用微机并且通过国家一级计算机水平考试;通过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测试。

4、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法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并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素养。

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修业年限:四年。

五、学分要求: 169学分。

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七、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语文教学论、美学概论等。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

·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中等学校历史教师、能从事历史文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社会文化事业的专门人才,并为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输送具有良好历史文化素养的公务人员。

二、 人才规格 :

1、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格健全,心理健康。

2、掌握历史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具有较系统和较全面的知识;具备未来职业所必需的知识素养。

3、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宽的知识范围,一专多能,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与历史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4、掌握历史学的教学、科研以及实际应用的基本技能。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外语阅读国外相关的文献。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毕业时通过英语国家四级考试,并取得证书。

6、熟练应用微机,能运用微机获取资料和信息,处理有关文字资料和数据,利用微机进行科学研究。学生毕业时,通过国家一级计算机水平考试并取得证书。

7、具有健康的体魄,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三、主干学科 :历史学

四、修业年限 :四年

五、学分要求 : 157学分

六、授予学位 :历史学学士

七、主要课程 :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