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毕业证)办理原版样本确实好用mm的最新动态,查看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毕业证样本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请适合您的职位,该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是学校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依托雄厚的医学教学资源优势和工学基础,于2005年正式挂牌成立。其前身为生物医学工程系,2016年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并更名为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至今已招收十二届学生。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现有数学与信息技术、物理与电子技术、医学工程技术、医学仪器、网络技术5个教研室;有科教科、电教科、网络管理科、党政办公室、学生科5个科室;有计算机综合、大学物理、医学信号处理、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医学仪器原理、生物医学传感器、医院信息化等实验室,建立了数电、模电虚拟化实验平台、医学大数据分析平台、新材料合成平台、光学平台。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现有人员50人,其中专任教师35人,实验技术人员13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22人,博士7人(含在读1 人),硕士26人;并联合三个附属医院信息科、临床工程科、放射科、肿瘤科的高级工程师和主任医师联合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1]。中文名
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1]。。。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熟悉医院信息管理流程;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医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学 制:四年(限招理科)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卫生事业管理学、医学统计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学、电路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图形图像处理、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医院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收集与信息处理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医院从事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和信息技术服务工作,可在公司从事医院信息化软件开发与测试、项目实施、技术支持等工作。
学位授予: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名师简介
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院长,尹德辉,教授。四川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泸州市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标兵”,泸州医学院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泸州医学院“优秀教师”。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多媒体分会理事,四川省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理事。主持多项四川省厅局级科研项目,近几年来作为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二十三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ei和istp收录论文十篇。[1]
数学与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刘帮涛,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硕士,泸州医学院“优秀教师”。四川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理事。主持和参研多项厅局校级科研项目,近几年来作为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ei收录论文二篇,主编和参编教材6部。[1]
物理与电子技术教研室主任,贺兵,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物理研究所优秀毕业生,泸州医学院教学评估先进个人。从事新型超导材料设计、合成、晶体结构和电磁性能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为新型生物材料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应用。主持或主研国家、省、厅局级科研课题多项,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三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7篇。
物理与电子技术教研室副主任,罗亚梅,副研究员。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光学工程、激光物理以及医学物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或参研各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荣获2010-2012年度院优秀教师称号、2013年泸州医学院第二届“十佳青年创新带头人”称号、泸州市201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学工程技术教研室主任,黄志伟,副教授。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0-2012年度泸州医学院优秀教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信息与仪器。主持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主持泸州医学院校级科研课题2项;作为指导老师指导泸州医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项,泸州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5篇,其中ei 全文收录1篇,medline收录1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1篇,外文期刊5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参编专著一部,自编教材一本。
★特色工作
电子工艺实习
参加电子工艺实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基地实习
精选全省最优秀的三甲医院和信息化公司作为实习基地,长达十个月的基地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全国大学生竞赛
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组织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四川省一、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了四川省三等奖。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