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毕业证19年原版样本sn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在有着较长办学历史的原四川理工学院中文系、教育系、政法系历史学专业的基础上,根据四川理工学院总体战略发展布局,于2008年6月组建。。。。[1]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组织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行政单位
人文学院行政办公室
人文学院教学办公室
人文学院学生工作(团总支)办公室
人文学院实验中心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教学单位
中国语言文学系
新闻传播学系
历史学系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系所介绍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传播学系、历史学系等三个基本教学单位,设公共教研室和国学教研室两个基础教学单位,办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历史学三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两个学科门类和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三个一级学科。
文学与新闻系
(现 中文系 新闻传播系)
文学与新闻系(原中文系,后又分别改为中文系和新闻传播系)是我院办学历史较长、综合实力较强的一个系,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教师总人数的 4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教师总人数的62%。本系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两个本科专业。
文学与新闻系的教学和科研并重,本系的“汉语言文字学”是院级重点建设学科,“现代汉语”课是全省高校中唯一一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的“现代汉语”课;已故著名教授冯志纯主编的《现代汉语》被教育部列入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坚持教材建设,打造精品课程”的教改课题获2006年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古代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新闻采访与写作” 等课程被评为四川理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
文学与新闻系多年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形成了民主平等、积极向上、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系风。
文学与新闻系长期来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力求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开拓学生的心胸视野,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既注重让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继续学习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打造成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毕业生已遍布全国各地,涉及教育、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广播电视、新闻等许多领域,不少学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为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教育与心理系
(现 教育学系 心理学系)
教育与心理系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团队,既承担着全院公共心理学、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又面向全院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现开设有应用心理学和学前教育两个本科专业。本系拥有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协作、勤奋务实、锐意进取的教职工队伍,其中教师26人,教授2人,副教授 5人,讲师14人,硕士研究生 17人,在读博士2人。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 150 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 8 部。本系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心理实验室中设有心理准备实验室、多媒体开放心理实验室、普通心理学实验室、认知能力测评实验室、心理仪器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多功能行为观察室,为学生验证理论知识,培养操作能力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建有资料丰富的系级资料室;建立了7个校外实习基地,涵盖了监狱、消防、学校等领域,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丰富广阔的空间。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教为不教,学为创造,培养应用型人才。
历史学系
历史学系的前身是原自贡师专政史系,办学历史较长、综合实力较强;历史系8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历,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名,在站博士后2名。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较为合理。
教研室长期以来坚持严谨、敬业、和谐、效率;重视教书育人,利用课堂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力求使学生具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以及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符合现代社会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2012级历史学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突破20%[2],2013级历史学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达到25%[3],2014级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超过35%[4]。坚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中国近代史” 被评为四川理工学院重点建设课程,主编或参编了《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等教材。。中文名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创办时间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