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毕业证2019年原版样本ju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湖北省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1998年与湖北民族学院合并,成为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中医系;2013年1月,学校对校内部分学科专业布局及学院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组建了中医药学院。[1]。。。教研室现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人。每学年担任各层次各专业的中医基础课程以及中医古典医籍教学任务达2500学时,承担国家民委、省级、院级科研课题多项,近几年共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2部,专著4部。2007年被评为湖北民族学院优良教风教研室,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于2006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中药专业课教研室

主任:文德鉴中药专业课教研室成立于1998年,是一个年轻的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7人,其中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4人,硕士4人,在读博士1人。承担《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分析化学》等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教师有数人次被评为院级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考核优秀等次。平均每年度承担教学任务1500余学时,教学效果好,得到了学生、同行及教评专家的好评。科研工作开展良好,承担了省级课题6项(已结题1 项)、院级课题6项(已结题4项)、3项横向课题,近5年内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文章近20篇,参编专著4部。

本教研室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青年团队,教学上力求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科研上密切结合恩施州丰富的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开展研究工作,走产、学、研发展道路,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医药研究所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研究所的前身是湖北省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中医药研究所,成立于1990年,所长分别是赵敬华、王平。一九九七年新的湖北民族学院成立后,为重视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 科研产品的研究开发,学院于一九九九年七月正式批准成立该所,直属学院管理,由张永高 副院长任名誉所长,中医系主任赵敬华任所长,袁德培任副所长(主持所行政工作)。现所长为袁德培教授。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恩施自治州[3],自治州的地理、地形、土壤、气候为各种类型药用植物提供了极好的生长条件,据调查统计,恩施州有药用植物186科、854属、2088种,约占全国已发现的中药材种类的46%,收购品种282个,占全国中药材收购品种的40%左右, 特别是板桥党参、窑归、紫油厚朴、五鹤续断等品种,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故恩施自治州是湖北省和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被誉为"华中天然药库"。湖北民族学院利用设备、人才优势,成立了中医药研究所。该所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中医药的教学科研工作,以民族土苗医药的产品开发为龙头,重视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开展科技服务,创造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所已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有:赵敬华主持的《土苗医药的发掘整理》;袁德培主持的《窑归、柏仁治疗老年便秘的实验研究》;颜益志主持的《莼菜的药用价值及其精加工》等项,并承担州级科研课题4项。已通过省级鉴定的科研课题有王平主持的《固本健脑液的研制》(1995年获科技进步三等奖)、陈龙全、袁德培主持的《复方竹节参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1999年获州科技进步三等奖)。已获州卫药制准字的科研产品有《固本健脑液》、《复方竹节参片》、《地茶止咳露》、《痔即消》(又名《洗洗笑》)。该所拟依从新药、新产品的开发、饮片加工、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争取以后取得较大突破,希望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洽谈合作开发的项目,为恩施州的经济腾飞作出较大贡献。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科研项目

中医药学院科研和学科建设均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1项及其他省部级、地厅级课题多项。学科建设方面,我院拥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民族医学(土家族医学)二级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中医学一级学科,另外,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与湖北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5年湖北民族学院获教育部、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改革试点项目。[4]

中医药学院正以求索创新的精神,不断夯实办学基础,提高办学质量,以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学院领导

院长、党委副书记:袁德培[5]

党委书记、副院长:覃红斌

副院长:郜红利、杨瑾

办公室负责人:吴雪峰

学生科负责人:朱耀乾

教学科负责人:田春漫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专业设置

中医学专业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学专业是医学院建院之初设立的核心专业之一,是湖北民族学院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至今已有50多年的本科办学历史。中医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12名,讲师6名,硕士生导师10多名,博士生导师1名。目前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土家族医学、中医临床基础(伤寒、金匮、温病)、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等8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等。其中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被评为湖北省高校“精品课程”。本专业通过在校四年的理论学习及一年的临床实习,系统掌握中医学、西医学基础理论和中西医临床诊疗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等部门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医疗和康复保健及科学研究工作。

中药学专业

湖北民族学院中药学专业培养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流通、检验、使用和开发与研究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可到教学、科研单位、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医院药房、中药材生产基地等部门从事中药配伍、中药分析、药品检验、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质量控制与评价、中药品质鉴定,以及医药营销、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本专业开设下列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药理学、中药资源学、药事管理等。

康复治疗学

湖北民族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具有中医和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康复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康复医院或康复中心、疗养院及相关单位从事康复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相关的临床医学和中医学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康复和传统康复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和中医康复技术,具有运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和传统康复医疗技术,对临床上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和残疾人独立进行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级康复指导的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外康复医学的最新前沿知识,掌握文献检索、治疗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能力。本专业主要开设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正常人体解剖学、神经病学、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针灸学、推拿学、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临床康复学、影像诊断学、大学英语等课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业已成为医学的前沿学科和热门学科,社会对康复医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湖北民族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依靠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优势与中医学结合,该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条件。本专业注重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中西医结合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培养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中西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熟练、准确运用中西医两套理论、中西医结合的知识和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急、危、重症进行中西医临床诊疗的专业人才。主要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外科学、骨伤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针灸学等课程。毕业后主要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等部门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及预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文名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

创办时间

2013年1月。类 别

公立大学

教辅人员

4人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