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西安工程大学毕业证样板的最新动态,查看西安工程大学毕业证样本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请适合您的职位,该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西安工程大学(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西工程大”,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首批“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创办时间
1912年
属性
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主管部门
陕西省。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姚穆、王府梅、王训该、徐步高、黎万强、陈晓钢、谭绍文、施楣梧等。。截至2016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下设纺织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艺术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澳国际学院)和体育部、思政部等13个二级教学单位,开办63个普通本科专业和4个专科专业。[2]
本科专业(2015年) | ||
院系 | 专业 | 科类 |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 | 纺织工程 | 理工类 |
纺织工程(卓越班) | 理工类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工类 | |
轻化工程 | 理工类 | |
轻化工程(卓越班) | 理工类 |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理工类 | |
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 | 理工类 |
机械工程(卓越班) | 理工类 | |
工业工程 | 理工类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理工类 | |
包装工程 | 理工类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工类 | |
机械电子工程 | 理工类 | |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 自动化 | 理工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工类 | |
通信工程 | 理工类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工类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工类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理工类 | |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理工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理工类 | |
环境工程 | 理工类 | |
应用化学 | 理工类 | |
生物工程 | 理工类 | |
环境科学 | 理工类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工类 | |
土木工程 | 理工类 | |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理 |
工商管理 | 理工类 |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理 | |
市场营销 | 文/理 | |
会计学 | 文/理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工类 | |
行政管理 | 文/理 | |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文/理 |
服装设计与工程(卓越班) | 文/理 | |
设计学类 | 艺术类 | |
表演(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 | 艺术类 | |
广告学 | 文史类 | |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 | 文史类 |
汉语言文学 | 文史类 | |
英语 | 文史类 |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史类 | |
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工类 |
统计学 | 理工类 | |
金融工程 | 理工类 | |
应用物理学 | 理工类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理工类 | |
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 | 理工类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理工类 | |
软件工程 | 理工类 | |
网络工程 | 理工类 | |
数字媒体技术 | 理工类 | |
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 | 设计学类 | 艺术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类 |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类 | |
参考来源:[12] |
专科专业(2015年) | ||
院系 | 专业 | 科类 |
西安工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中澳国际学院) | 装潢艺术设计 | 艺术类 |
服装设计 | 艺术类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理工类 | |
国际商务 | 文/理 | |
参考来源:[13] |
西安工程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6月,西安工程大学有教师1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分委员会委员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二、三级教授35人,正副教授500余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8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3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特聘专家7人,陕西法律“双千计划”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0人,陕西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青年科技标兵、青年科技新星、高校“巾帼建功”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等30人,有省级教学团队19个。[2]
西安工程大学(2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姚穆[14]
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姚穆[15]
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姚穆、刘江南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黄新波、杨建忠、徐军[16]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刘江南、黄翔
陕西省三五人才:高勇、黄翔、郭伟
全国纺织学术带头人:黄翔[17]
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杨新社、徐步高、陈晓钢、毛宁涛、段俊瑞、杨小渝、汤汶
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孙润军[18]
全国优秀教师:姚穆、夏蔡娟[19]
陕西省教学名师:姚穆、高勇、石美红、王俊勃、刘静伟、沈兰萍、徐青青、薛海红、徐军、贺兴时、狄育慧[20]
省级教学团队(部分) |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电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 | 王延年 |
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 | 杨孝安 |
微电子教学团队 | 朱长军 |
数字媒体类课程教学团队 | 朱欣娟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狄育慧 |
应用物理教学团队 | 刘汉臣 |
服装与服饰设计教学团队 | 张星 |
服装文化教学团队 | 戴鸿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 | 王婉玲 |
参考来源:[21-23] |
西安工程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3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2013年,学校刘江南、高勇、樊增禄、王俊勃、贺辛亥、厉谦、胡新煜、高建会、刘静伟、郭嫣等人完成的《基于特色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平台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24]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25]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动画、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26]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27]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服装与服饰设计、应用物理、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28-3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27][31-32]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分):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服装综合实践实验教学中心、电类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部分):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程制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术设计类“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3-34]
省级精品课程 | |||
课程名称 | 批准年度 | 所属院系 | 课程负责人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015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 杨明东 |
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 | 2015 | 管理学院 | 潘颖雯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2015 | 电子信息学院 | 孟建华 |
合同法理论与实务 | 2013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金邦庆 |
工程制图基础 | 2013 | 机电工程学院 | 胥光申 |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 2015 | 机电工程学院 | 王俊勃 |
热学﹒统计物理 | 2014 | 理学院 | 吴俊芳 |
现代dsp技术 | 2014 | 电子信息学院 | 朱磊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 2015 | 电子信息学院 | 邵文权 |
电子技术 | 2014 | 电子信息学院 | 王晓华 |
电工电子学 | 2012 | 电子信息学院 | 房晔 |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 | 2015 | 电子信息学院 | 黄新波 |
程序设计语言 | 2015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薛纪文 |
纸样设计 | 2014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戴鸿 |
纺织cad技术 | 2014 | 纺织与材料学院 | 祝双武 |
超声检测 | 2014 | 理学院 | 夏蔡娟 |
针织服装专题设计 | 2014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毛莉莉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2015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高晓娟 |
高频电子线路 | 2013 | 电子信息学院 | 徐进 |
参考来源:[35] |
西安工程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涵盖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2]
西安工程大学(2张)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36]
省级重点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7]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36]
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类别:电子信息[38]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数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6]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基础数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计算数学 | 舞蹈学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化学工程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应用数学 | 会计学 | 化学工艺 |
思想政治教育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企业管理学 | 生物化工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旅游管理学 | 应用化学 |
艺术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 | 工业催化 |
音乐学 | 机械设计与理论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纺织工程 |
美术学 | 车辆工程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艺术设计学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戏剧戏曲学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电影学 | 系统工程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环境科学 |
环境工程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参考来源:[36] |
西安工程大学学术研究
编辑
西安工程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
西安工程大学(9张)
验室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发展中心1个。[2]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9]
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40]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41]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纺织印染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纺织测量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42]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纺织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43]
校级研究发展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西安工程大学服装研究发展中心[44]
西安工程大学科研成果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近年来,西安工程大学出
西安工程大学
版教材709余部,获得省、部级奖励教材30部,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54项;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项目7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得省部科学技术奖102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200余篇。[2][45-46]
西安工程大学学术交流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西安工程大学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教师出国进修、交流3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到校任教、讲学、访问900多人次,主办或承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2]
西安工程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1年6月,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已累积收藏各类文献百余万册(件),拥有中外文印刷型和电子期刊1万6千余种,还收藏有大量的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技术标准、专利文献等。馆藏文献以工科为主,以纺织、印染、服装艺术为特色。[47]
●学术期刊
1.《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教授任主编,主要刊登纺织与材料科学、服装与艺术设计、环境工程、化学化工、机电工程、计算机技术、经济与管理及基础科学等方面具有创见性及实用性的研究论文、科研报告与文献综述等。 该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化学文摘》(ca)、《世界纺织文摘》(wt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物理文摘》、《电子科技文摘》、《纺织文摘》等国际国内权威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曾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陕西省高校优秀期刊”和“《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48]
2.《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是由西安工程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2张)
,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及力学等基础学科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有创见性或实用性的学术论文。该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数学文摘》(zbl)、《哥白尼索引》(ic)、《剑桥科学文摘》(csa)、《世界纺织文摘》(wta)、《scopus文摘索引数据库》、《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电子科技文摘》及《纺织文摘》等国际国内权威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曾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陕西省高校优秀期刊”和“陕西省特色科技期刊”。[49]
西安工程大学文化传统
编辑
西安工程大学形象标识
●校训
厚德弘毅,博学笃行
“厚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河南程氏粹语·论道篇》中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弘毅”,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弘”,宽广;“毅”,坚毅、刚毅。“弘毅”,寓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励自己的毅力,意志坚强,勇于拼搏,心理素质过硬,能够经得起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博学”,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做事要广泛的学习,成为有广博知识的人。
“笃行”,源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50]
●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