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证样板(模板)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青海民族大学(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是青藏高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是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学科门类
专业类别
专业类别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院系
经济学
0201
经济学类
1
020101
经济学
经济学院
0203
金融学类
2
020303
保险学
0203
3
020307t
经济与金融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4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
0301
法学类
5
030101k
法学
法学院
0302
政治学类
6
030201
政治学与行政学
政治学院
0303
社会学类
7
030302
社会工作
0305
政治学类
8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0306
公安学类
9
030601k
治安学
法学院
教育学
0401
教育学类
10
040104
教育技术学
物电学院
11
040106
学前教育
师范学院
12
040107
小学教育
0402
体育学类
13
040201
体育教育
体育系
14
040202k
运动训练
15
040204k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16
050101
汉语言文学
文学院
17
05010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
藏学院
蒙文系
18
050107t
秘书学
文学院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19
050201
英语
外国语学院
20
050206
阿拉伯语
21
050207
日语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22
050302
广播电视学
文学院
23
050303
广告学
理学
0701
数学类
24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院
25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2
物理学类
26
070201
物理学
物电学院
0703
化学类
27
070301
化学
化生院
28
070302
应用化学
0710
生物科学类
29
071001
生物科学
0711
心理学类
30
071102
应用心理学
政治学院
0712
统计学类
31
071202
统计学
数学院
工学
0804
材料类
32
080402
材料物理
物电学院
0805
能源动力类
33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交通学院
0807
电子信息类
34
080703
通信工程
物电学院
35
080714t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809
计算机类
36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学院
37
080903
网络工程
0810
土木类
38
081001
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0811
水利类
39
081101
水利水电工程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40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物电学院
0818
交通运输类
41
081801
交通运输
交通学院
42
081802
交通工程
0830
生物工程类
43
083001
生物工程
化生院
医学
1007
药学类
44
100701
药学
化生院
45
100702
药物制剂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46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物电学院
1202
工商管理类
47
120201k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48
120203k
会计学
49
120204
财务管理
50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1204
公共管理类
51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学院
52
120402
行政管理
53
120403
劳动与社会保障
54
120404
土地资源管理
1208
电子商务类
55
120801
电子商务
计算机学院
1209
旅游管理类
56
120901k
旅游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艺术学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57
130202
音乐学
艺术系
1305
设计学类
58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青海民族大学师资力量
据2017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共有1137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685人,终身教授6名,教授、研究员165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6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93人,教师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2]。
青海民族大学学科建设
据2017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学校有13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校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2]。
省级重点学科:法学、公共管理、中国民族史、汉语言文学、化学、药学、数学、政治学等
专业硕士学位点: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金融硕士、会计硕士[6-16]
门类 |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获批时间 | ||||
01哲学 | 0101哲学 | 010104逻辑学 | 2006 | ||||
010107宗教学 | 2003 | ||||||
03法学 | 0301法学 (已获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 030101法学理论 | 2006 | ||||
030102法律史 | 2011 | ||||||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2011 | ||||||
030104刑法学 | 2011 | ||||||
030105民商法学(社会保障法、劳动法) | 2001 | ||||||
030106诉讼法学 | 2011 | ||||||
030107经济法学 | 2006 | ||||||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2011 | ||||||
030109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 2011 | ||||||
030110军事法学 | 2011 | ||||||
0302政治学 (已获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 030201政治学理论 | 2011 | |||||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 2006 | ||||||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2011 | ||||||
030204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 2011 | ||||||
030206国际政治 | 2011 | ||||||
030207国际关系 | 2011 | ||||||
030208外交学 | 2011 | ||||||
0303社会学 | 030303人类学 | 2006 | |||||
0304民族学 (已获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 030401民族学 | 2001 | |||||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 2006 | ||||||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2003 | ||||||
030404中国少数民族史 | 2006 | ||||||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 2006 | ||||||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006 |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 2006 | ||||||
05文学 | 0501中国语言文学 (已获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 050101文艺学 | 2006 | ||||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2006 | ||||||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 2011 | ||||||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 2011 | ||||||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 2011 | ||||||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 2011 | ||||||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 1981 | ||||||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2011 | ||||||
06历史学 | 0602中国史 (已获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 2011 | ||||
历史地理学 | 2011 | ||||||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 2006 | ||||||
专门史 | 1981 | ||||||
中国古代史 | 2011 | ||||||
中国近现代史 | 2011 | ||||||
07理学 | 0701数学 (已获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 070101基础数学 | 2011 | ||||
070102计算数学 | 2011 | ||||||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011 | ||||||
070104应用数学 | 2011 | ||||||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 2011 | ||||||
0703化学 (已获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 070301无机化学 | 2011 | |||||
070302分析化学 | 2011 | ||||||
070303有机化学 | 2011 | ||||||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 2001 | ||||||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2011 | ||||||
10医学 | 1007药学 (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已获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 100701药物化学 | 2011 | ||||
100702药剂学 | 2011 | ||||||
100703生药学 | 2011 | ||||||
100704药物分析学 | 2006 | ||||||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2011 | ||||||
100706药理学 | 2011 | ||||||
12管理学 | 1202工商管理 (已获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 120201会计学 | 2011 | ||||
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2006 | ||||||
120203旅游管理 | 2011 | ||||||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 2011 | ||||||
1204公共管理 (已获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 120401行政管理 | 2003 | |||||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 2011 | ||||||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 2011 | ||||||
120404社会保障 | 2011 | ||||||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 | 2011 | ||||||
内容来源于[6-16] |
青海民族大学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据2017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
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网络工程
逸夫楼
国家级精品课程:藏族古典文学、藏族文学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国家级教学团队:藏语言文学教学团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含实验)、分析化学(含实验)、数学分析、蒙古族古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
省级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函数论教学团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外国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物理学类课程教学团队、民商事法学课程教学团队等
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外语体验中心、通信工程实验中心、经济与管理教学示范中心、公共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物理教学示范中心等[15-27]
交流合作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
青海民族大学(11张)
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有留学生200余人。学校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美国富特海斯州立大学、韩国韩南大学、苏丹国际非洲大学等国外大学和台湾勤益科技大学、佛光大学、万能科技大学等院校有合作交流[2]。
青海民族大学学术研究
编辑
青海民族大学科研机构
据2017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科研机构和18个校级科研机构[2]。
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中藏药工艺学研究综合实验室、青藏高原民族药物现代化教学科研综合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资源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媒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等
校园美景(25张)
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土地资源勘测与规划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药物分析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应用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技术与分析测试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网络综合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能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等[2][16][21][26][28-30]
机构类型 | 科研机构名称 | 挂靠单位 | 负责人 |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马成俊 | ||||||||||||
省级科研机构 | 民族研究所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骆桂花 | ||||||||||||
青海省法学研究所 | 法学院 | 王立明 | |||||||||||||
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 | 工商管理学院 | 郑晓红 | |||||||||||||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 | 《格萨尔》研究所 | 黄智 | |||||||||||||
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 | 公共管理学院 | 杨永梅 | |||||||||||||
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马海成 | |||||||||||||
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王志强 | |||||||||||||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 艺术系 | 曹娅丽 | |||||||||||||
藏学研究中心 | 藏学院 | 旦正 | |||||||||||||
校级科研机构 | 青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 工商管理学院 | 李毅 |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 公共管理学院 | 张和平 |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计算机学院 | 叶涛 | |||||||||||||
青海资源化学研究所 |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宋萍 | |||||||||||||
中藏药研究所 |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林鹏程 | |||||||||||||
民族艺术研究所 | 艺术系 | 董卿基 | |||||||||||||
青海蒙古文化研究中心 | 蒙古语言文学系 | 才仁巴力 | |||||||||||||
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 外国语学院 | 韩小梅 | |||||||||||||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体育系 | 马小明 |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 马文祥 | |||||||||||||
eda技术研究所 |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孙惠章 | |||||||||||||
藏文信息处理与软件研究所 | 计算机学院 | 安见才让 | |||||||||||||
青海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 经济学院 | 陈文烈[31] |
青海民族大学科研成果
据2017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近5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44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25项[2]。
2015年,学校共获批12项国家级、27项省部级课题,其中首次获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各类科研资助经费1085.5万元。结项的26项社科项目中,国社6项为良好;结题验收的42项自然科学项目中,国际先进水平4项,国内领先水平7项。获得“青海省专利奖励”2项,获批专利数创新高。[28]。
2013年,“青海蕨麻1号”原种及栽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议正式签订[32]。
青海民族大学学术资源
学报期刊
学校编辑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2],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28]。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含各院、系资料室)各类文献128万册,其中有关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图书21万余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万余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 3166 部(其中善本 380 部)78750册;《南辉西献图二十幅》等2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33]。
青海民族大学校园文化
编辑
学校校训
进德修业,自强不息
学校校徽
校徽采用圆镶嵌的表现形式。
主体创意元素为“青民”二字的首字母“q”和“m”,将“q”的第二个笔画设计为绵延起伏、宽广博大的“三江源”形象,把“m”设计为“昆仑山”和“高原之鹰”合二为一形象,并将“q”的第一个笔画设计为冉冉升起的太阳以象征青海民族大学的蓬勃发展,并有用智慧之光、知识之光照亮三江源大地之意。
色彩上取绿色,是一个充满希望、活力且象征平安、和谐的色彩,体现了“绿色校园”的理念,意寓播种希望。
学校校歌。。创办时间
1949年12月
所属地区
中国·青海·西宁
学校类型
民族
属性
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2011)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主管部门
青海省
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马成效,梅卓,毛竹,谢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