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毕业证样本{历届}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西北民族大学(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简称“西北民大”,位于甘肃兰州,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中央部属高校,也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入选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共建。[1]。创办时间
1950年
所属地区
中国甘肃兰州
属性
中央部属高校|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省部共建大学
主管部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石宗源、穆永吉等。。国家级
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实验室
省部级
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4个):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综合实验室、电子材料实验室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
中央统战部理论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
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
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地共建平台(1个):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技术平台[5]
市级
兰州市工程中心(1个):兰州粘合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
西北民族大学科研成果
2001年至2013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59项,其中国家科
民大(3张)
技支撑项目1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9项,省部级项目39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407项。
2001年至2010年学校出版专著538部,发表论文7230篇,被sci、ei、istp等收录59篇,cscd、cssci收录607篇。[7]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个):《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1999年)、《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2001年)[2]
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外墙保温及围护用断热节能复合砌块与工艺设备成套技术》[8]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个):《动物细胞培养用胎牛血清系列产品开发及标准化的试验研究》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个):《兰州大尾羊资源保护与种质特性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9]
西北民族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有图书资料340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70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1500余件,其中3级以上文物117件。图书资料和馆藏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术期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蒙古文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国内高等院校中唯一同时编辑出版3种文字4种版本学报的编辑部。开展民族学、宗教学以及西北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历史、语言等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讨论,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根据学校地处西北地区的区域优势和西部地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特设"民族宗教"专栏,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学术平台;为党和政府在民族宗教方面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已成为西北乃至全国较有
自然科学版
影响和特色鲜明的学术期刊。先后获国家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民族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民族学类核心期刊”、首届优秀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等荣誉称号; 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以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10]
《西北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1984年试刊,创刊于1986年。该刊物为国家级核心期刊,美国ulrich国际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之一,也是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收录刊物。[10]
西北民族大学办学条件
编辑
西北民族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西北民族大学设有
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2张)
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等26个教学单位,设有70个本科专业。[11]
专业设置[12]
序号 | 学院 | 专业 |
1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专业、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专业 |
2 | 法学院 | 法学专业 |
3 |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社会学、社会工作、民族学 |
4 |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 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数字媒体艺术 |
5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 |
6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7 | 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 | 汉语言(维汉翻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 |
8 | 藏语言文化学院 | 汉语言(藏汉翻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 |
9 | 蒙古语言文化学院 | 汉语言(蒙汉翻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 |
10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英语(蒙英双语)、俄语、阿拉伯语 |
11 | 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 |
12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 |
13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14 | 电气工程学院 | 物理学(藏汉双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物联网工程 |
15 | 化工学院 | 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 |
16 |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
17 | 土木工程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 |
18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 |
19 | 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20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藏汉双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 |
21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演唱、演奏)、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22 | 舞蹈学院 | 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 |
23 | 美术学院 | 绘画(中国画、油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
24 | 预科教育学院 | 无 |
2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无 |
26 | 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 | 无 |
西北民族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3月,西北民族大学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
西北民族大学风景(5张)
师12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0余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40余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40多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3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3]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团队(额尔登别力格)
省级教学团队(4个):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额尔登别力格)、20世纪中国文学(张天佑)、精细化工(苏琼)、口腔内科学(李志强)[14-17]
科研创新团队一览表[18]
序号 | 名称 | 挂靠单位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1 | 教育部动物医学生物工程科研创新团队 | 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中心 | 马忠仁 | 2013年 |
2 | 西北民族大学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软件科研创新团队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王维兰 | 2010年 |
3 | 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人群体质与疾病研究科研创新团队 | 医学院 | 赵晋 | 2010年 |
4 | 西北民族大学图论与智能计算科研创新团队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田双亮 | 2013年 |
5 | 西北民族大学半干旱地区作物营养与土壤污染研究科研创新团队 | 化工学院 | 李裕 | 2013年 |
6 | 西北民族大学物联网科研创新团队 | 电气工程学院 | 王书文 | 2013年 |
西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3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9个甘肃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甘肃省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
重点学科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3个):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
甘肃省重点建设学科(9个):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
甘肃省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
硕博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
博士授权点(1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畜牧学、兽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
西北民族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4门省级精品课程。[2]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中国少数民族(藏、蒙)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民族信息技术实验中心
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通讯实验中心、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教学中心[20]
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一览表[21]
序号 | 项目类别 | 级别 | 年度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1 | 精品视频公开课 | 国家级 | 2013 | 藏族民间文学 | 万玛项欠 |
2 | 精品课程 | 省级 | 2003 | 油画色彩 | 周大正 |
3 | 省级 | 2003 | 蒙古族古代文学 | 乌尼乌兰 | |
4 | 省级 | 2004 | 文学概论 | 郭郁烈 | |
5 | 省级 | 2004 | 梵文声明学 | 扎西才让 | |
6 | 省级 | 2004 | 数学分析 | 马生全 | |
7 | 省级 | 2006 | 油画写生 | 林斌 | |
8 | 省级 | 2006 | 藏族史 | 才让 | |
9 | 省级 | 2006 | 蒙古族现当代文学 | 乔旦德尔 | |
10 | 省级 | 2007 | 藏族历代文学作品选 | 多识 | |
11 | 省级 | 2007 | 现代蒙古语 | 巴图格日勒 | |
12 | 省级 | 2008 | 蒙古民间文学概论 | 额尔登别力格 | |
13 | 省级 | 2008 | 中国历史文献学 | 王继光 | |
14 | 省级 | 2008 | 藏族民间文学 | 万玛项欠 | |
15 | 省级 | 2008 | 英语语音学 | 卜友红 | |
16 | 省级 | 2009 | 中国山水画创作与教学 | 张志雁 | |
17 | 省级 | 2009 | 写作基础(蒙文) | 格日勒 | |
18 | 省级 | 2009 | 动物外科学与手术学 | 魏锁成 | |
19 | 省级 | 2009 | 语言学概论 | 华侃 | |
20 | 省级 | 2010 | 翻译学概论 | 文英 | |
21 | 省级 | 2010 | 考古学通论 | 段小强 | |
22 | 省级 | 2010 | 人体解剖学 | 何烨 | |
23 | 省级 | 2011 | 中国民族关系史 | 尹伟先 | |
24 | 省级 | 2011 | 牙体牙髓病学 | 李志强 | |
25 | 省级 | 2011 | 中国古代文学 | 刘洁 | |
26 | 省级 | 2012 | 蒙古族历史 | 额尔登别力格 | |
27 | 省级 | 2012 | 数学建模 | 马德山 | |
28 | 省级 | 2012 | 口译 | 王谋清 | |
29 | 省级 | 2012 | 口腔组织病理学 | 周海静 | |
30 | 省级 | 2012 | 形势与政策(思政类精品课) | 廉武辉 | |
31 | 省级 | 2013 | 古藏文文献 | 万玛航青 | |
32 | 省级 | 2013 | 外国文学 | 陈召荣 | |
33 | 省级 | 2013 | 牙周病学 | 包广洁 | |
34 | 省级思政精品课 | 省级 | 201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张萍 |
35 | 省级 | 201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康春英 |
教学成果
2000年至2012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9项。[2]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藏汉翻译教程(贺文宣)[22]
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08年,学校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学校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两次被甘肃省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1990年至2012年,学校连续十一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辩论队连续三年获全省“金城”大专辩论赛冠军。
西北民族大学对外交流
截至2013年,学校先后同美、英、法、德、俄、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八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先后聘请了150多位长期外籍专家,外教和近400位短期外籍专家,接收培养了400多名留学生。[2]
榆中校区图书馆
西北民族大学文化传统
编辑
西北民族大学学校标识
精神
黄土地精神 黄河精神
民大教授教学[23]
诠释:黄土地和黄河养育了西北民族大学,民大人秉承并发扬了黄土地精神和黄河精神。这就是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黄土地精神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这种精神的深层内涵是“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是几代民大人的承传和积淀的结果,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民大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23]
校训
勤学 敬业 团结 创新
校训内涵诠释:“勤学”,即勤奋学习。语出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以勤学为训词,意在要求全体师生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勤以治学、勤以求学。以“勤学”作为民大人求学治校的内在精神,是保障学业有成、事业辉煌的根本前提。[24]
校徽
整体设计体现西北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和理念追求。
校徽由深浅两色组成,外圆、白底深蓝色字,上嵌仿毛体汉字校名,下列大写英文校名。内圆、深蓝色衬底,阿拉伯数字“1950”标明学校创立的时间。
1、深蓝色内圆寓意知识浩瀚和学无止境。黄、绿、蓝寓意天文、地
理、人学;横看象征不断翻动的教科书本,竖看意喻无限延伸的学术台阶,形象地展示了民大师生奋发向上、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
2、深蓝色内圆象征西北民族大学的和谐校园,黄、绿、蓝诸色代表多民族文化和各民族学子。内圆及其中各色图案交相辉映,蕴涵多元一体的文化氛围和各民族师生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
3、黄色象征黄土地和黄河水,寓意着西北民大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黄土地精神和黄河精神;绿色象征生机和活力,寓意西北民族大学生机蓬勃,前程无限美好;蓝色象征蓝天和大海,寓意西北民族大学将以无比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25]
校名、校歌
校名(毛体)[25] | 民大校歌[25] |
西北民族大学校园文化
学校通过举办“民大之星”杯辩论赛、十佳歌手大赛、人文文化节、“cb
西北民族大学校园景色(2张)
ca”篮球赛、演讲比赛、舞蹈大赛、话剧节、诗歌朗诵赛、书画大赛、摄影展、dv大赛等成届次的品牌活动,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举办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型校园文化活动50余场,各类活动参与人数共计85000人次,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26]
西北民族大学学校领导
编辑
西北民族大学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邓光玉[27]
西北民族大学校园风光(34张)
校长:赵德安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扎西
副校长:玉苏甫江、李正元、何烨、闵文义、王彦斌、马世俊[28]
总会计师:李辉
信息来源:学校官网2017年7月信息[29]
西北民族大学历任领导
历任书记
张养吾书记(1952.4~1957.4)
韩丰书记(1964.11~1970.1)
苏克勤书记(1973.8~1977.10)
赵启明书记(1983.5~1984.3)
王应国书记(1985.3~1990.7)
李希书记(1990.7~1993.11)
宋耀禄书记(1993.11~2000.5)
李伟书记(2002.12~2005.1)
谢玉杰书记(2005.1~2008.7)
金雅声书记(2008.7~2015.9)
邓光玉(2015.9~)
历任校长
汪锋院长(1951.2~1956.9)
蒙定军院长(1959.1~1967、1977.9~1982.5)
张宣院长(1982.5~1983.5)
何乃光院长(1983.8~1987.5)
阎思圣院长(1987.5~1991.4)
马麒麟院长(1991.5~2000.6)
高瑞院长(2000.6~2005.1)
金雅声校长(2005.1~2008.7)
赵德安校长(2008.7~)[30]
西北民族大学知名校友
编辑
党政领导
穆永吉,回族,甘肃省副省长。
石宗源,回族, 1968年毕业于该校政治系。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党组书记,国家版权局局长。原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十七届中央委员。
沙新, 回族,2008年2月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
沙拜次力,藏族1973年毕业于该校少语系。曾任甘南州州长。现任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甘肃省两西农业建设指挥部)党组书记、主任(指挥)。
杨健,南京人,汉族,2013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
孔国柱,1991年3月,孔国柱同志被任命为青海省司法厅副厅长,8月任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
乌伦赛,1993年5月——1998年3月任政协内蒙古七届委员会副主席。
梁明远,甘肃舟曲人,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马有功,法律系1954届校友、原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郭金春,大校,语文系1955届校友、原兰州军区68002部队大校。
陈大俊,1956年毕业于该校语文系。曾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处长。
于永茂,1956年毕业于该校语文系。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正院级副院长。
马学军,1984届校友、平凉市委书记
尹万杰,1955届校友、高教管理专家。
吴廷富,1953届校友、原甘肃省文史馆馆长、著名回族书法家。
沙明 ,政治系1952届校友、新疆广播电影电视厅厅长。
高瑞,教授,少语系1982届首届古藏文专业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校长
闵文义,教授,汉语系1982届校友、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
杨世宏,教授,少语系1982届校友、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道周,教授,少语系1988届校友、合作师专副校长
兰却加,教授 ,少语系1988届校友、格萨尔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扎西才让,教授,少语系1988届硕士研究生、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
李红梅,医疗系1985届校友、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