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河南城建学院毕业证样板的最新动态,查看河南城建学院毕业证样本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请适合您的职位,该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河南城建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也是全国仅有的以“城建”命名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2016年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院校。[1]。创办时间
1983年
属性
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2016)[1]。类别
公立大学。。院系名称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土木工程(合作办学)
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河南城建学院管理学院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文理)、市场营销(文理)、旅游管理(文理)、财务管理(文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城市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文理)
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合作办学)
——
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文理)、建筑设计(文理)
建筑设计(文理)
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文理)
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遥感科学与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文理)
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文理)、环境设计(文理)、产品设计(文理)、动画(文理)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文理)
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合作办学)
——
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园林
——
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金融数学
——
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文)、翻译(文理)
——
河南城建学院法学院
法学(文)
——
河南城建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文理)、建筑工程管理(文理)、建筑设计技术(文理)
河南城建学院体育教学部
——
——
河南城建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
参考资料:[2][11-12]
河南城建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378人,其中专任教师99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6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812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59人,市、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49名。[2]
河南城建学院硬件设施
图书馆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是一个专业性的高校图书馆。始建于
图书馆(5张)
1985年,1992年建成4178平方米的图书馆楼,1999年建成计算机局域网,实现了采访、编目、流通的自动化管理,2000年建成电子阅览室,开始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服务。2005年投入使用的新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13]
注:图册资料来源于[13-14]
体育馆
建筑面积:9811.20平方米,占地面积:3593.00平方米,主要
体育馆[15]
设有乒乓球室、羽毛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各类体育设施。
河南城建学院教学建设
办学成果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学团队3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精品课程8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重点学科5个、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实验室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其他创新平台3个。[2]
特色专业 | ||||||||||||||||||||
等级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
国家级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能源学院 | ------ | ----------- | ------- | ----------- | ||||||||||||||
省级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院 | 测绘工程 | 测绘学院 | 城市规划 | 建筑学院 | ||||||||||||||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 | 市政学院 | 工程造价 | 管理学院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交通学院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能源学院 | ------- | ----------- | ------- | ----------- | |||||||||||||||
校级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工学院 | 交通工程 | 交通学院 | 环境工程 | 市政学院[16] |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能源学院 | 建筑学 | 建筑学院 | ------- | ----------- |
省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立项时间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立项时间 | |||||
土木工程 | 土木学院 | 2012年 | 给水排水工程 | 市政学院 | 2012年 |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能源学院 | 2012年 | 环境工程 | 市政学院 | 2013年 |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院 | 2013年[17] | ------- | ------- | ----------- |
省级精品课程 |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所属大类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所属大类 | |||||
旅游规划与开发 | 张国兴 | 2010.5 | 旅游管理 | 传热学 | 马良涛 | 2008.5 | 能源动力类 | |||||
环境生态学 | 刘瑞芳 | 2011.9 | 农学类 | 建筑材料 | 王春阳 | 2009.6 | 结构工程 | |||||
测量学 | 李生平 | 2005.7 | 测绘类 | 供热工程 | 王靖 | 2011.9 | 土木工程类 | |||||
普通生物学 | 陈兰英 | 2005.7 | 生物学 | asp.net程序设计 | 闫洪亮 | 2009.6 | 程序设计及其语言[18]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 所属学院 |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 所属学院 | |||||||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 土木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市政学院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能源学院 | 电气与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电气学院 | |||||||
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测绘学院[19] | ------- | ----------- |
学生成绩
毕业生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累计通过率达到70%,考研率达到25%。[20]在第二届中南地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竞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竞赛总成绩名列全省高校第一。
学生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获得全国第四名[21];在我校
河南城建学院(22张)
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中,我校获得团体总成绩一等奖、水准测量一等奖、数字测图一等奖、导线测量一等奖。[22-23]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北方赛区团体一等奖,河南赛区团体一等奖;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河南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河南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05级本科生四、六级累计通过率达到60.6%。2009届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409人,录取率达18.6%,部分专业达到35%。
2010年4月17日,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中,获得组织二等奖,竞赛本科组全能三等奖,成绩在包括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在内的百余支参赛队中排名第20位[24]。
2011年,学校校报8篇作品获2010年度“河南省高校新闻奖”,其中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25]。2010-2013年,学校学生在国家和省、市级各类竞赛中共有401人次获得211项奖励。[26]
注:图册资料来源于[27]
实践就业
学校就业能力被麦可思网排行榜列为中南地区非211本
河南省城建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挂牌仪式[10]
科院校并列第20位,是河南省唯一一所进前二十名的非211本科院校。学校被原建设部确定为“国家建设类一级培训机构”。
2012年获得“全国高校就业典型50强”。2013年荣获年度“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称号。[28]
2013年10月22日,河南城建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是平顶山市第一家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站。[29]
合作交流
学校先后与英国桑德兰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马来西亚林登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学者互访、专家讲学、科研合作、学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2011年,与马来西亚林登大学的专科合作办学项目获得省政府批准,正式招生。
2013年与英国高地群岛大学的本科课程合作项目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招生。还与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6]
2011年以来,先后与英国高地群岛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工程大学、马来西亚林登大学开展本、专科教育合作项目,获得省政府、教育部批准并招生,在校生1028人。[30]
所获荣誉
学校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
校园景观(19张)
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市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在2009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河南教育品牌大型调查中,被评为“河南最具公信力的十大教育品牌”学校。2013年荣获年度“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6][31]2016年荣获“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和“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十佳典范高校”称号。[32]2016我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33]
注:图册资料来源[14][27][34-35]
河南城建学院学术研究
编辑
河南城建学院科研成果
近三年来,承担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203项;出版著作、教材320部;发表论文被sci、ei、istp、cssci收录831篇;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50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136项。[2]
河南城建学院科研设施
据2019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4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的分析测试中心[28]
1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平顶山市重点实验室、1个平顶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2个实验室(中心)。[7][36]
学校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共同申报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研发(煤化工)实验中心”2013初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批准。
学校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同建设了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验室。
学校依托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了“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
科研平台一览表 | ||||
类别 | 名称 | |||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 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 |||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城镇先进环保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
煤盐资源高效利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
土木减灾防灾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
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 ||||
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河南省城乡规划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河南省智能输配电与功率变换工程研究中心 | ||||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南省煤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河南省健康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协同创新中心 | 河南省城市固废综合处置与生态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 |||
平顶山市健康食品协同创新中心 | ||||
高分中心 |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河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平顶山分中心 | |||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煤盐高效利用及新能源材料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平顶山市重点实验室 | 平顶山市设计创新综合应用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道路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建设行业数字建造工程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健康食品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尼龙产业技术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专用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物联网综合创新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智慧能源与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 ||||
平顶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平顶山市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参考资料:[36-38] |
学科建设
河南城建学院重点学科名单 | |||||||||||
类别 | 学科名称 | 学科代码 | 所属一级学科 | 学科带头人 | 备注 | ||||||
省级重点学科 | 材料加工工程 | 08050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张国强 | |||||||
供热、供燃气、通通风及空调工程 | 081404 | 土木工程 | 马良涛 | ||||||||
市政工程 | 081403 | 土木工程 | 张 奎 | ||||||||
化学工程 | 081701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赵海鹏 | ||||||||
校级重点学科 | 结构工程 | 081402 | 土木工程 | 侯丰泽 | 第二轮次建设 | ||||||
市政工程 | 081403 | 土木工程 | 张 奎 | ||||||||
环境工程 | 083002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陈松涛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闫 谨 |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081601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何保喜 | ||||||||
化学工程 | 081701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赵海鹏 | ||||||||
校级特色学科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081303 | 城市规划 | 邢 燕 |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082303 | 交通运输工程 | 宋昕生 | ||||||||
系级重点学科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082301 | 交通运输工程 | 王小召 | 第一批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08120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闫洪亮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071010 | 生物学 | 陈兰英 | ||||||||
应用化学 | 081704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杜玲枝 | ||||||||
应用数学 | 070104 | 数学 | 屈鹏展 |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080804 | 电气工程 | 樊晓虹 | 第二批 |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 030108 | 法学 | 王艳芳 | ||||||||
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39-40] |
河南城建学院学术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馆藏纸质藏书150万多册,电子图书60万多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45个,纸质报刊1400余种,过刊合订本3.1万册。拥有清华同方的《中国学术期刊》、《城市规划》、《博、硕士论文》、《银符考试系统》、《网上报告厅》、《外文期刊》等中外文数据库21个。重点收藏了建筑、计算机、环境、城市规划、数理化等学科的书刊资料,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具有城市建设特色的藏书体系。[2][13]
学术刊物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是1992年创刊,1998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自创刊以来,曾先后获得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奖、全国建设系统高校优秀学报奖等荣誉。《河南城建学院学报》入选了第4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5-2016),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中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学报设立的栏目主要有:土木工程、建筑与城乡规划、环境与市政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建筑环境与能源设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与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建筑经济与管理等。[41]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中文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固定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固定来源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固定来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科技版)》固定来源期刊。[41]
河南城建学院合作交流
编辑
河南城建学院国际交流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不断扩展深化对外交流,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外知名大学开展教学与科研合作。2011年以来,先后与英国高地群岛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工程大学、马来西亚林登大学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在校生1227人。[2]
河南城建学院政学产研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战略,建设有大学科技园、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搭建了河南省城乡规划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城市固废综合处置与生态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高分数据平顶山分中心,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科研监测中心、健康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尼龙产业技术学院、平顶山旅游研究院、供热研究院等创新服务平台。[2]
河南城建学院文化传统
编辑
河南城建学院学校标识
校训
厚德 唯实 博学 慎思
厚德——厚:优待、推崇、重视;德:道德、品行、政治品质
《庄子》说 “厚德载物”;《春秋传》指出:“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世说新语》中讲“百行以德为首。”《大载理记》讲:“行德则兴,背则崩”。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唯实——唯:是指独有;实:是指客观现实
“唯实”“实事求是'的浓缩。“实事求是”一词原出自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颜师古道:“务得事实,每真是也。”韩非子认为:“巧诈不如拙诚。”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而魏源则痛声疾呼:“以实事程功实,以实功程实事。”
博学——博:多,丰富;学:学问,知识
孔子在《论语 ·阳货》中指出:“好仁不好说·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共蔽也贼,好 不好学,其蔽也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中庸》指出“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慎:谨慎、细心,思:思考、研究
《中庸》中指出 “慎思之,明辨之。”孔子在《为政》中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4]
校徽
徽标的设计立足办学特色,从校名汉语拼音字母提炼出两个基本造型元素“c”和“j”,经过重构形变,形成徽标的主体图案。配以中英文校名和一组3个同心圆,组成徽标的总体形象。
“c” 代表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j”代表城市建筑群,象征城市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突出反映我校的城建特色。
“c”的造型有“沧海”之意,“j” 的造型有“云帆”之蕴,寓意学校像扬帆远航的云帆,破浪前行。
徽标内圆为海蓝色实心圆,象征校训“厚德,唯实”;实心圆向外分层扩展形成浅色同心圆环,蕴含“博学,慎思”。
徽标外环上半部采用中国传统书法毛体字“河南城建学院”,表示建设现代大学应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徽标外环下半部采用标准英文校名,表明办学的开放性和国际性理念,期望学校融入现代国际潮流并声名远扬。[4]